03.01 隋朝皇帝杨坚给后世留下哪些好事?

绿嘉


一、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二、政治、经济制度大改革

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的救赎

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杨坚拯救了汉文化。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四、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五、废除酷吏制度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六、集中权利,建立三省六部制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七、兵农合一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八、整顿户籍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九、改革仁政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十、修建粮仓、城市、开槽渠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水珍泉天然苏打水


隋文帝杨坚,是我国历史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也是被世界史学家誉为“世界上最伟大帝王”之一。他以汉人身份,从鲜卑贵族手中接过中国北方的疆域,以席卷天下之势将南方的陈朝灭亡,统一了中国版图,使中国继西晋的五胡乱华后,南北分裂的中国版图再一次完整,堪称千古一帝!

隋文帝杨坚对中国历史贡献:

一、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二、政治、经济制度大改革

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的救赎

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杨坚拯救了汉文化。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四、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五、废除酷吏制度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六、集中权利,建立三省六部制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七、兵农合一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八、整顿户籍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九、改革仁政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十、修建粮仓、城市、开槽渠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综上,隋文帝杨坚的功劳是很大的,他结束了我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4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归于一统,其历史意义不逊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并且把政权从少数民族手中重新夺回到汉族手中,避免汉人胡化,拯救了汉族,居功至伟!



当代曹植


感谢悟空问答,我来回答,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三百年的乱世。实现了国家民族的大一统,是世界认可的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业,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实现中华一统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隋文帝杨坚画像

创建三省六部制

被中国封建社会使用了上千年的三省六部制就是隋文帝首创。在隋朝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秘书省、内侍省、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主要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隋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确立完善州县两级制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

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

隋朝疆域图

封建五刑制

《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唐律》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开皇律》。

兴建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常平仓、兴洛仓,黎阳仓、回洛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洛阳回洛仓遗址

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总结为破旧立新,垂法后世。

《中国通史》第三卷


公子灵均


隋文帝杨坚对中国历史贡献:

一、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二、政治、经济制度大改革

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的救赎

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杨坚拯救了汉文化。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四、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五、废除酷吏制度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六、集中权利,建立三省六部制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七、兵农合一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八、整顿户籍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九、改革仁政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十、修建粮仓、城市、开槽渠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小玻璃爱读书


隋文帝杨坚对中国历史贡献:

一、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二、政治、经济制度大改革

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的救赎

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杨坚拯救了汉文化。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四、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五、废除酷吏制度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六、集中权利,建立三省六部制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七、兵农合一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八、整顿户籍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九、改革仁政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十、修建粮仓、城市、开槽渠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乙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


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国,到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代前后仅存在了三十七年。若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统一全国算起,则只有二十九年的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匆匆一现迅即消逝。隋代统治虽极为短暂,但其新创了许多制度,再度统一了全国,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在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杨坚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后世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三点:

颁布均田令,推行租调制

早在北魏时期均田令就配合租调制实施过,且一度使北魏迅速强大起来。隋代初期,由于长期战乱,造成土地荒芜,人口流徙。为了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颁布诏令,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隋初通过均田令和租调制的实施,使农民固定于土地之上,勤恳劳作,安居乐业,促进了隋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赋税也大大增加。

实行输籍定样,开展大索貌阅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高祖又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以防容隐。于是记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通过输籍定样之法,避免了地方官任意加税。隋代的貌阅制是我国历史上规模较大、成绩较著的一次户口调查,它对于清查隐漏户口,扩大国家编户,实施租调制,增加国家赋税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实施轻徭薄赋,开放酒盐之禁

隋开国初规定丁男一床租三石,这比北周五石的标准减了两石,比刘宋七石的标准减了五石。通过轻徭薄赋政策的实施,纾解民困,休养生息,复苏了社会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


硕风杂谈


隋文帝杨坚,是我国历史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也是被世界史学家誉为“世界上最伟大帝王”之一。他以汉人身份,从鲜卑贵族手中接过中国北方的疆域,以席卷天下之势将南方的陈朝灭亡,统一了中国版图,使中国继西晋的五胡乱华后,南北分裂的中国版图再一次完整。

杨坚在位期间,开科举先河,使平民百姓终于有机会可以步入朝堂,他广开言路,勤于纳谏,任人唯贤,良臣将相在隋朝汇聚一时。制定三省六部制,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太子杨勇被废,取而代之的杨广继承皇位,杨广首先推广父亲杨坚创立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文帝期间,每州岁贡三人,主要是明经与秀才两科,时称贡举,正式确立了后世所谓的科举制;大业初年,杨广创立了进士科(文学课目),形成了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科并列的常贡。

政治方面,隋文帝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以及其所辖府兵)恢复汉姓。 复姓,代表之前的鲜卑化结束,汉化进程重新开始。表明府兵不再是一支胡人的军队,而是一支名副其实汉人或者夏人的军队。军与民的胡汉之分,至此消除。也表明关陇贵族集团事实上名义上都是关陇地区的一个汉人集团。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是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蓝图。中书、门下两省负责诏令的起草和封驳,尚书省负责政务的管理。尚书省又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军事上,隋文帝改变府兵制初设时,兵农分离情况。转变为和平时期府兵耕地种田,并在折冲将军领导下进行日常训练;战争发生时,由朝廷另派将领聚集各地府兵出征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杨坚十分留意民间疾苦,他外出时,每逢有人拦路上表,他总要停下来,亲自接见询问。594年。关中大早,百姓饥荒,他派人去了解百姓所吃的食物,得知他们吃的竟是豆粉拌糠,杨坚心里非常沉痛。他将这些食物出示给群臣,流着眼泪责备自己的无能,命令撤销自己日常的膳食,一年之内,不饮酒,不吃肉。

公元600年,齐州(今山东济南)有个小官叫王伽,押送李参等七十多个犯人去京城,走到河南荣阳时,王伽对李参等人说:“你们犯了国法,受罪是应当的,但看看护送你们的民夫,一路上多么辛苦,你们于心能安吗?”李参等人谢罪,王伽就遣散民夫,释放李参等犯人,约定日期到京城主动会齐,说道:“如果你们失约,我只有代你们去受死了。”

到了限期,七十多人竟一个不少。杨坚听了后很赞赏,召李参等人携带妻子入宫赐宴,宣布赦免了他们,并且下了一道诏书,说只要 官吏有慈爱之心,至诚待民,百姓并非难教,要官吏向王伽学习。杨坚留意民间疾苦的行为,在历代帝王中是少见的。

杨坚还注意减轻刑罚。北周的法律既混乱又残酷,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但不彻底。隋朝建立后,他在下令制订《开皇律》的时候,就将原来的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车裂(五马分尸)等残酷刑罚予以废除,保留了律令五百条。而刑罚则分为死、流、徙、杖、答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到了唐朝,基本上继承下来,沿用不变。

杨坚开创的隋朝尽管只有37年,但对后世中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隋朝的军队拖延阻止了周围异族的强大与崛起,为盛唐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唐太宗继承了隋文帝创立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制度,接过随文帝的火炬,终于造就了中华盛世。


历史的波澜壮阔


我是情义无价,分享问题看法。

序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以后多年的乱局,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国家,也是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隋朝只有两代皇帝,开国皇帝为杨坚,史称隋文帝。

一、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大融合和南北国土大一统。

杨坚的历史功绩,排在首位的应属继秦朝以后,第二次完成了全国各民族的大一统,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

拯救民族与水火之中,实现了国家团结、民族融合、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蓝图,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推动经济改革,促进经济交流与繁荣。

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杨坚,杨坚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1.为整改以前的币制混乱,铸造标准五铢钱,统一全国货币。又规定古尺一尺二为一尺,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古秤三斤为一斤,采用铜斗铁尺,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规范了经济交流的基础工具,促进了经济交流。

同时,设置酒坊、盐池、盐井与老百姓通用,促进国家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2.兴修水利工程,开凿漕渠,自大兴西北引渭水,到潼关入黄河全长150多公里,开启了大运河的建设工程。

大运河的建设,连接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明,使之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不仅促进了地域文化交流,也提升了交通速度和质量,带动了全国的商业和经济繁荣发展。

3.以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布局、设计和建设质量,完成了大兴城的城市建设,为后世的大城市建设开创了历史先河,建立了样板。并被日本、朝鲜等学习借鉴,为世界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4.加强长城的维护与管理,采取经济贸易互利模式,促进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有力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创新国家体制机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管理。

杨坚建国以后,在中央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对地方机构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度,有力地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国库开支,不断地精兵简政,降低农民赋税和徭役,减轻人民负担,为社会增添了无穷的发展活力。

隋朝的国家制度,是在秦朝制度之上,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四、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促进国家稳定。

人才制度的创新,是隋朝的又一个伟大创举。他废除了自曹魏以来实行了3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用世族、不问出身门第,创立了科举制度。

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实现了五湖四海人才皆唯我用的构想。

在一定程度上,使地主利益得到了维护,缓和了与朝廷的矛盾,促使他们拥护中央,对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语: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敢于改革创新的皇帝,他在国家机构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经济体制改革和兴修水利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隋朝的时间不长,但他们所做一切,为后来的唐朝盛世提供了借鉴。可以说,没有隋朝的创新探索及社会积累,唐朝开国之后不可能有那么好的发展。

情义无价,真诚分享,欢迎关注点评,感谢有您。


情义无价品历史


杨坚虽然很多时候被国人忽略,但却受到许多西方人的崇拜和赞扬,就将他视为偶像。而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入榜,排行第八十二位。杨坚有以下贡献:

  1、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在统一全国之后,他励精图治,使得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迅猛发展,开创辉煌的“开皇之治”

  2、政治上,杨坚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使得以往鲜卑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汉化成为主流战胜鲜卑化的逆流。

  3、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创五省六部制,为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蓝图。杨坚鉴于南北朝政区划分繁杂随意,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

  4、杨坚首创科举制度,废除了以往凭门第取仕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使得寒门士子有了出头之日,更多人才能有机会施展才华,报效国家。

  5、经济上,隋文帝考虑到多年国家分裂战乱,百姓生活艰难,经济遭受巨大损失,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因为在全国推行均田制,不仅保证国库的充盈,也保证了百姓的富庶。

  6、军事上,改府兵制兵农分离现状,让士兵农忙之时照样耕地种田,平日却也要在将军带领下练兵,实现了“兵农合一”。

  杨坚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在位之时,施行了不少有利国家发展的政策。不过晚年之时猜忌苛察,听信谗言。在一干儿子中,选择了杨广继位,最终败了自己的江山。

  虽然隋朝是短命的王朝,但是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说:“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了隋文帝的贡献。


阳高快乐


1:隋文帝杨坚平定江南陈朝,重新统一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统一之后的第二次大统一。这次统一意义太重大,不光标志着南北两部分地城合为一体,还标志着北方“永嘉之乱”后历时三百年的民族融合的完成,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夷夏的大统一。

2:建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政治方面是三省六部制。皇帝集权,宰相分权。这当然符合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大方向,所以唐朝直接沿用,影响力则一直达到清朝。文化方面最伟大的制度创举当然是科举制。科华制的精髓是英雄不问出处。有才华的人可以依靠个人本领,而不是家族势力出人头地,平民家的才俊子弟可以和门阀士族的孩子一样当官,这就意味着社会的公平。另外,科举制也有利于维护皇权。军事方面影响最深远的制度是府兵制。

3: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随着汉室瓦解,五胡入华,中原政权日益衰落,东亚的主导力量也就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到了隋文帝时期,通过跟突厥反复的军事和外交较量,终于让突厥心服口服,还给隋文帝上了“圣人可开”这么一个尊号,投靠隋朝。随着老霸主的倒台,一种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就重新建立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