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战斗机在不可逃逸区被导弹锁定真的就死路一条吗?

蓝色的夜晚47


现在导弹在五十年代就有响尾蛇导弹,会跟踪战飞,导弹速度是飞机几倍快,现在导弹跟踪系统更先进速度更快,锁定几乎飞机没生还,而且导弹还可卫星制导几佰公里。


勤155880304


喷子两片嘴,说到导弹的厉害口沫四溅,以其多少G的机动,一旦发射,战机根本摆不脱,在网络似乎成为铁证,被传播。近日俄苏-24,轻松摆脱“毒刺”追踪,又如何说?所以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偏听偏信,容易被忽悠得迷迷糊糊。

▲《空天猎》

热焰弹,机动和地形规避,仍是对付导弹的法宝,电影《空天猎》即有规避导弹攻击的镜头,将规避导弹的战术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可否认,导弹的先进性,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动辄几十个G的机动,远在战机包线之外,那么是否意味着战斗机从此听天由命了呢?不是这样。

世上的事从来有矛即有盾,相生相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以美制F-22为代表的第五代战斗机,加装了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正是由于超机动的考虑,但视隐身追求为命的这只金丝鸟,不得不在尾部加装一个笨重的大箱体进行遮挡,以致弄得机身太沉重,明显影响了航程,

影响航程亦在所不惜。4S,其中就有超机动,成其一大优势。若非为万一给导弹锁定,利用超机动摆动,谁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当苏-27第一次亮相巴黎航展,使用招牌动作“眼镜蛇机动”表演时,美国即意识到自家所有三代机型号已经无法追平,开启四代机研制,想以F-22的隐身+超机动,来夺回对俄技术优势。这段历史过往不前,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岂能视而不见!


魂舞大漠


现代战斗机(三代现以),都有完善的早期探测能力,远一点的有二百多公里,近一点的也有一百多公里,这取决于配置机载雷达的探测和分辨能力。而遇到地面火控雷达跟踪和导弹锁定,逃生肯定是可以的,就是看飞行员处置得当迅速,弃机弹射逃生,如果要做这一决定非战争状态,可能要请示搭台命令,所以和平年代战机发生故障,为减少损失,错过黄金弹射时机,而飞行员牺牲的还是不少。



张荣根


【基本上是这样子的,但还是有逃脱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其实非常小,非常小!】

目前空战主流的观点是,“如果被火控雷达照射,你已经死了!”也就是我们局座经常说的“发现即意味着击落”,当然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被锁定战机处于空战导弹的“不可逃逸区”!

我们先说说空空导弹,得益于尺寸、飞行适应性能、动力重要比率等因素,设计一枚导弹的技术难度和性能提升空间远远小于飞机的设计难度,虽然空空导弹刚出来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幺蛾子问题,比如红外导弹追着太阳而去,被诱饵弹轻易引诱,甚至被战机各种机动摆脱等,但那些都是好几十年的事情了。就20年前的红外导弹或者雷达制导的引导头来说,在今天看来 简单得像小孩玩具一般,而成本并没有因为性能的提高而增加,甚至还降低了!以前的红外导弹只是朝着红外源最亮的那个点飞去,而今天的空空导弹无论是红外制导还是雷达制导都具有了成像功能,已经很难欺骗了!

不仅仅是导弹制导能力大幅度提升,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同样成倍的增加。先进的空战导弹能够轻易的做出40G以上的机动动作,而战斗机限于飞行员的承受能力最大只能短暂的承受9G的荷载,虽然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只能启动不到10秒左右,但主流的空空导弹都采用了双脉冲点火,比如AIM-120D就在飞出40公里左右后再点火一次,借助燃料推进的机动性能远强于战斗机,仅凭借战斗机的机动手段很难逃脱导弹的魔爪,几乎100%被命中。当然相比于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其实仅仅只有射程的1/3左右,没有燃料后的导弹在接下来的20~30公里飞行距离上还有很大的命中概率,但战斗机摆脱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每一次大的机动都会让导弹的能量极速降低,最后会因能量不足而被战斗机摆脱!


那么战机在不可逃逸区被锁定后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吗?

其实这个也不一定,毕竟还是有一些其他手段来帮助战机逃脱了,最典型的就是电子干扰手段,美国在也门的高空无人机(机动力几乎为零)已经多次被防空导弹锁定,但依靠电子干扰让雷达制导的导弹变成瞎子,失去对目标的追踪,因此电子战机配合战斗机作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当然不是每一次干扰就有效的,这个还有个概率问题,如果事先知道了对方导弹雷达的工作频谱,那么干扰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第二依靠预警机提前预警,不进入敌方战机的攻击范围内。预警机的雷达探测距离远大于战斗机,当有了这个天眼后就相当于给己方战斗机开挂,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就能以各种方式靠近偷袭敌方战机发动奇袭,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这个问题丢给敌人去考虑了!

第三就是激光拦截导弹,这个目前还在研发,美国准备给F35配备隐身激光吊舱,当然不是那种将导弹融化引爆的那种,毕竟F35这个平台还太小了,而是利用低功率的激光束照射红外引导头,让其芯片烧毁变成瞎子(这种方式对付雷达制导没有太大用处),与坦克上安装的激光压制系统类似,当然武器目前美国还在测试。

如果以上都没有,那么就只能期待向你飞来的导弹是一枚不合格产品,祈祷上天的眷顾吧!


狼烟火燎


在不可逃逸区域,已被导弹锁住,由于导弹承受的过载大于人的承受极限,所以机动是逃逸不了的,就速度而言,一般来说,导弹快于飞机,也很难逃逸,但如果飞机投放干扰,那就是“弹”“物”“斗法”了。如果飞机有主动攻击系统(假设,我相信将来会有的),那可就更不好说了。


大卫思想


在锁定的情况下几乎不可逃逸。



用户229112470643


科技快速发展,比我们预测的还快。导弹射后不管,明确告诉我们,导弹已具备自动跟踪打击能力。歼20总师还说,只要在导弹射程内,无需喵准,可全方位打击。所以战机在不可逃逸区,被导弹锁定就是死路一条。


五福33


基本没有逃逸的可能性,现代空空导弹基本都是几倍十几倍的音速。战机的速度也就一两倍音速。飞行员能承受过载特技动作也就10个G,而导弹可以承受几十个G。现代先进的空空导弹都是无翼反冲调姿,远不是你战斗机靠翅膀空气动力调姿能比的。现在看看导弹都是光电复合制导,战机的干扰弹很难起作用。被空空导弹锁定那就只能期待奇迹发生了!


绰班


进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基本上没有机动摆脱的可能。除非导弹自身出现故障。飞机可以投放干扰,但是并不一定有效。不要相信电影上那些一番机动动作甩掉导弹的特效镜头。飞行员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进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不要被对方锁定,同时争取一切机会先锁定对方先发射导弹。


惯性导航88761176


是零式战斗机?还是s35你得问题问的有毛病。被什么样的弹道锁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