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来说,有时候长寿是一种痛苦。你认同这个说法么?

羚羊GG8899


我引用一个轻松的实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无论长寿与否,谁也躲不开这天道轮回。所以,痛苦终究会有,只是轻重不同而己,我们可以努力去减轻痛苦。

01

李大姐60多岁,家有公婆现逾85岁,他们是柴老爷子和柴婆婆。老爷子曾经是一个有文化的公职人员,柴婆婆通情达理、干净利落。退休后,老两口自己居住,日常生活井井有条。

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各自的小家庭都过得不错。对于老两口来说,儿孙们都很孝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子女们都会大包小包地买了各种吃的用的,带着各自的孩子回来团聚。洗菜做饭刷碗一应活计,老两口完全不用插手,陪着孙子们玩耍就好,这是一家其乐融融,令人羡慕的大家庭。

02

转眼,老两口过了80岁,身体还行,但是继续独立生活令子女们不放心,于是,在和两个姑娘商量后,李大姐两口子决定把老两口接到身边来照顾。

令人没想到的是,当老两口听说后竟然不同意!并召集子女公布了他们的养老计划。

原来,老两口对自己的养老早有计划。他们说知道孩子们都很孝顺,但是子女都有各自的家庭和事情要忙,希望孩子们都能够生活的轻松些,能够有时间安心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他们的养老不愿意连累任何人,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老两口说他们有自已的退休金,要用自己的退休金做为费用,去养老院养老,并且早已选定了养老院。

不久之后,两位老人便住进了养老院。听李大姐说,除了联系养老院办手续之外,老两口所有的后续安排、生活用品准备等,都是他们自己一一安排收拾的。

03

几年来,李大姐每每说起此事,都表露出对公公婆婆的感激之情,同时,对于他们的开明,表示由衷敬佩。

现在,柴老爷子和柴婆婆已经在养老院住了三年有余,平日里孩子们会抽空去看望,节假日,子女会把老两口接回家,大家一起团聚。

因为有了公公婆婆的养老选择,李大姐两口子现在的生活轻松丰富。能够有精力帮忙于事业的女儿带大外孙。如今外孙开始上幼儿园,他们俩除了接送外孙和做饭,相对也轻松了不少,于是,经常参加一些社区的活动,比如跳舞、聚餐、郊游等等。

每每看到他们都是轻松舒心、幸福顺安的样子。

是的,由于柴老爷子老两口的选择,给他们的三个子女都创造了舒心的家庭生活,这样一来,包括孙子辈,每一个小家庭都安然有序。

如此,长寿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来说,虽然负担不可避免,但痛苦会减轻不少。

所以,我的观点是:

①尽量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始终保持适当的锻炼和乐观的心态,减少自我痛苦。

②活到老,做到老,保持独立自强,减少家人负担。

③当家庭能力允许时,可以选择养老院养老,这样至少可以减轻家人因时间精力拖累而产生的痛苦。


常乐今见


我今年62岁,我弟弟58岁。我兄弟俩刚刚侍候92岁的老爹躺下睡觉,是0时20分。老爹虽然自己已无力起卧,也常对我们说“瓜熟了,别拿我这么当回事了"。但因我们的精心照料,“心里知足的了不得",座在床上和我们一啦就是三四个钟头,而且越啦精气神越足,啦家史、村史、亲戚史、抗日史、解放史、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史。他啦我记,等老爹睡下了,我再整理成文。从我58岁离岗3年多来,我已整理成7万6千多字的一部家族史和一部18万多字的百年奋斗史(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如果单靠老爹自己起居吃喝拉撒睡,肯定是几年前就累的不想活了,但只要有儿女的顺应陪伴和孝细照料,就应了老爹“你们都这么孝顺,我也不想闭刹眼就再也睁不开咾哇"那句“累并快乐着"的话。好了,都凌晨1点8分了,就写这些吧。

最后补充一句,我爹就是济南长清归德处在黄河边的一个农村的每月享受一百元养老金和一百元老龄补贴(90岁以上)的非常知足的农民。我弟弟弟媳也都是既孝顺又勤劳的农民。


大程188593356


我父亲七十多的时候病了,自己感觉不同以往生病,当我们来到他身边问候时,动员他去大医院治疗,他笑着说:“我没有什么遗憾,这病有得治就治,不能治,千万别花冤枉钱。”我们把他送到三甲医院住院观察,做了各种检查,第三天医院各科专家做了汇诊,告诉我们:若坚持做手术,恐怕难下手术台,建议回家,家人多陪伴。回家后,父亲已吃不下东西,仅能喝些水,平时还和我们聊天,一周后,在家人的守护中安然离世。

我有个堂叔是干部,有文化,信科学,得了和我父亲同样的病,治疗花了很多钱,后来他坚持做手术,最后没能下手术台就走了。

我还有一个本家,十几年前就半身不遂了,至今身体没其他毛病,就是一天到晚骂人,活得也没有质量和尊严,家人也被拖得精疲力尽,看样子,他会比我父亲和堂叔高寿得多。

父亲走后,我心中总有些不安:若下决心动手术,也许能救父亲一命,使他得享高寿。几年之后得知堂叔的情况和本家之前和现在的状况,我释怀了。


用户乐山


没错,自己痛苦,儿女更痛苦。一个老人活了95岁了,自己基本不能自理,头脑还算清醒,可是天天疼痛难忍,叫个不停,但也吃喝正常,总之离不了人,儿子也60多岁了,退休了,有自己的时间了,按说趁着身体还好也可以到处走走,旅游,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可不行,只能天天伺候着,哎,没办法。还不知哪天是个头,等老人死了,自己也没体力了。其实是痛苦的事。不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从何说起。


小米娘996


长寿,是生命极限的挑战。命题“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是痛苦,有时候”,言外之意,“长寿”指的是不健康的那种长寿,生活身体不能自理。很多网友这样认为的。但我个人认为,健康而长寿地活着,应该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和人们生活的期望。健康长寿指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口平均寿命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生活和文明文化水平。现在人口老龄化也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人口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加快,整个社会养老资源势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命题认为是“痛苦”,只是局部表面认知,用“痛苦”来表述欠妥。我们常说: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提高人口寿命,解决社会老年化问题,也是尊重生命的一种体现。


当生命不受到尊重时,就会发生滥杀无辜、暴动战争、人命草根、弱肉强食等等不和谐社会局面。健康而长寿,是幸福;病痛而长寿,确实令人难受。在个体家庭来说,常年积病卧床,病人痛苦,家人辛苦,但在这中间也出现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美德孝敬的动人故事。因一个生命的痛苦,也展现了很多很多生命的绚丽色彩,这也是生命长寿的意义所在。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大小贵贱之分。所以,悲观主义者,认为是痛苦;乐观主义者,认为是挑战。从艺术性解读生命,我个人认为,人一出生就是痛苦,多数婴儿一出世就是啼哭,两只手紧紧握拳,想抓住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生命延长阶段,都面临不同各种的压力和挑战;到老了撒手离去的时候,两手十指伸直,带不走任何一样东西。所以生命的意义在过程,而不是在结束之后。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就没有生命长寿可谓的“痛苦”之说。


个人观点,仅供讨论,不足以定论。


补充一点,自从发布这个回答后,一些网友评论、甚至有一些网友私信,讨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此我再强调个人看法,但不涉及具体某一家庭或针对某些群体人群:长寿,有健康长寿,也非健康长寿;非健康长寿,必然痛苦。网络與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们需要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正义的力量,所以在回答中,有些网友误解了,认为“长寿”就指“非健康长寿"的那一种,把“健康长寿”的概念忽略掉了。“不健康的长寿是一种痛苦",如果问题这样提问表述,也许在回答评论中有些网友就不会受到误导。


2019年10月27日修改


首届世界长寿论坛暨生命科学大会于2019年7月12日在广西贺州举办。大会以“健康·长寿 生命·科技 可持续发展环境”为主题,以“打造长寿城市品牌、推进生命科学应用、促进人类健康长寿”为目标。


美丽河池


我认同。但是,我老娘93岁,能走能行,眼能看到穿针,只是耳有点背,其他未查到异常。日常洗漱能自理,我哥俩的家,老娘想到哪家随便,不存在轮流。我觉得我老娘的健在对儿女对老娘都是福。我和哥哥都尽心伺候,目标是再给老娘过100岁生曰(已过73,84,90岁生日)。


123238002384


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别人,那是活着对自己和家人真是一种痛苦。


芬201690340


这句话我是举双手认同的。

我原先有一个老邻居,她的娘家中就出现过这种事情。

十多年前,我这个老邻居,有时去我家的店里买东西,她老人家常和我说起还在山西老家的娘亲,当年她和我说起这事时,她老人家的老娘,以经就活了九十八岁,而我这个老邻居也以八十岁左右,老邻居在老家也有几个弟弟,就因为生活的太穷太苦,而无法孝敬老娘,老太太活着时,是一个人单独生活,九十岁以后就不能下地做饭了,那真是,饥一顿,饱半顿,没有个正常的生活节奏了,老邻居回老家探望老娘,看到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的痛心,而且和我也说,现在的我还靠儿女伺候,在也没能力回山西伺候老娘了,同时,她也看着老妈可怜,可真是有心无力了,最后也只能是自生自不啦!


李德才21


长寿,本来是很好的寓意,也是大家都期待的事情,谁不想长寿百年?

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长寿老人不能自立,瘫痪在床,让儿女们受尽折磨。

他们的大脑早已失去记忆,连人都不认识,更别说拉屎尿尿了,把粪便弄得满床都是,可儿女总不能啥也不干,专门伺候他们,要知道那不是一天半日,而是十年八年啊。

我经历过伺候母亲的岁月,更知道脑梗所致的症状,那种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有的老人活到九十四岁,多亏孩子们孝顺,一次一次病危住院,孩子们尽心尽力的伺候,都是大孝,可父亲不让他们省心,谁也不认识的情况下,黑白不睡,把被褥全扔出去,自己在角落里,床上不许有一点东西,见东西就撕,孩子们欲哭无泪,十年了。

孩子们的脸上早已失去了光泽,可老人的脸上总是亮光光的,怎么办?伺候吧。


知足常乐273298521


九十岁的老母亲这月轮着我照顾,我辞去了照顾孙女的义务,从省城回到了家乡。

母亲精神状态还可以,能吃能喝。就有一条让人受不了,以到天黑不管院里有什么一侓都搬到屋子里,盆盆罐罐,桌椅板凳,就是个小辊也得拿屋子里。

特别是橱房里的刀碗餐具,收拾的一干二净,拿回卧室。到第二天什么都找不到,有一天是在被子里找到的。她说是怕賊偷走了。

更可笑的是,一天不解大便就让买开塞露,一天解两次大便就要买吃拉肚子的药。真的好无耐,也许人老了都是这样子?真怕有一天我也变成母亲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