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蜀国五虎上将手下八大副将,个个骁勇善战,为何没一个有好结局的?


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所以本文从演义角度来分析。不过严格意义上讲,演义中并没有八大副将这一提法,但五虎上将手下确实有几员骁勇善战之人。

关羽的副将:关平和周仓。

关平和周仓二人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跟随关羽的,其中关平被关羽收为养子,而黄巾贼出身的周仓则为关羽提刀牵马,更像是一个贴身护卫。

关平在博望坡之战中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带引火之物助燃了火势。长坂坡之战中随关羽一同前往江夏请来刘琦援军。樊城之战中,关平和庞德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足见其武艺。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关平同义父关羽一同被东吴擒杀。

周仓的戏份并不多,他最出彩的时刻是在水淹七军之时生擒了庞德,立下大功。关羽败走麦城时,他和王甫一同坚守麦城,当得知关羽被擒杀时,周仓痛哭不已,拔剑自刎。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平周仓二人分立关羽左右,一同享受民间香火。

张飞的副将:雷铜和吴班。

雷铜吴班二人原是刘璋部将,后来投降刘备。演义中,雷铜随张飞出兵瓦口关对阵张郃,被张郃一枪刺于马下。

雷铜阵亡后吴班成为张飞的副将,协助张飞镇守阆中。张飞被范疆张达刺杀后,吴班亲自封表上奏刘备,后随刘备讨伐东吴,立有战功。夷陵之战中,吴班在乱军之中被赵云所救。

诸葛亮北伐时,吴班为诸葛亮所重用,多有斩获,但在六出祁山时中箭而亡。

赵云的副将:邓芝和张著。

邓芝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曾和赵云搭伴合作过一次。第一次北伐时,邓芝同赵云伏兵箕谷,后蜀军败退,只有赵云邓芝所部毫发未损。

张著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许多人估计都不认识他。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曹操兴兵报仇,刘备命黄忠、赵云前往御敌,以张著为副将。张著虽然没啥知名度,但能在身陷重围时还能力战文聘不退,足见其武艺并不低。此战之后,张著再无任何记载。

马超副将:马岱和庞德。

马岱和庞德是马超的左膀右臂。马超全家几乎被曹操杀绝,只有族弟马岱幸免于难,后随马超依附张鲁,归降刘备。马超去世前,曾上书刘备重用马岱。北伐时期,马岱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干将,并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斩杀作乱的魏延。

庞德随马超一同依附张鲁,后归降曹操。樊城之战时中,归降不久的庞德自告奋勇作为于禁先锋,并抬棺出战。他和关羽大战一百五十回和不分胜负,并以毒箭射中关羽左臂。后来水淹七军,庞德被周仓生擒,誓死不降被关羽斩杀。

黄忠副将:严颜

刘备有两位老将,一个是黄忠,一个是他的副将严颜。

严颜本是刘璋部将镇守巴西,素有威望。城池被张飞攻破后,严颜宁死不屈,最终被张飞所感化。他一路招降旧部,为刘备夺取西川立下汗马功劳,后随黄忠征战汉中,此后再无记载,多半是不久病逝了。


石头说历史


三国时代,谋士辈出,武将如云,曹操有八虎骑: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吕布有八健将:张辽、郝萌、曹性、宋宪、魏续、侯成、成廉、臧霸,而刘备手下也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当然五虎上将也不是孤立无援的,下面也有一些副将作为帮手,五虎上将就有八大副将,分别是:周仓、关平、雷铜、吴班、邓芝、张翼、马岱、严颜。

关羽的副将是周仓和关平,张飞的副将是雷铜和吴班,赵云的副将是邓芝和张翼,马超的副将是马岱,黄忠的副将是严颜。

五虎上将在三国时期可是超一流武将的存在,而且五虎上将是全部排进三国前十的武将,俗话说的好:强将手下无弱兵,主帅强,手下的将领自然也不弱。

五虎上将之关羽副将:周仓、关平

关羽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武将,一生功绩无数,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一生忠义无双、勇猛无敌,死后化作千年偶像,成为大众心目中的关帝,关羽绝对是实力派的武将。

而周仓就是关羽手下的第一大副将,周仓原来是黄巾军中的一个小头目,从关羽千里走单骑开始,周仓投靠了关羽,对关羽忠心耿耿,忠贞不二,成为关羽手下的副将,至死跟随关羽。

周仓身材高大,臂力惊人,最早是黄巾起义军张宝的部将,张宝被杀后,周仓与裴元绍一起拉了一支队伍在伏牛山占山为王,原本两人打算投靠关羽,却因为裴元绍抢了赵云的马被杀,周仓与赵云交战,被刺中三四枪受伤,后来周仓投靠关羽,随关羽一起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

周仓后来随关羽一起参与了襄樊之战,水淹七军之时,周仓生擒了立义将军庞德,立下大功,关羽在襄樊前线战败后,一直跟随关羽南逃到麦城,在关羽用计逃走时,周仓坚守麦城,后来关羽被马忠俘虏押送到孙权处被杀,周仓得知后,悲愤拔剑自杀而死。

关平在三国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在正史上关平就是关羽的亲生儿子,此处只讲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关平原本是关家庄庄主关定的儿子,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被关羽收为义子,跟随关羽南征北战,情同父子。

关平武艺高强,成为关羽的义子加副将后,武艺更是突飞猛进,关平曾经一个回合生擒高沛,一个回合杀死曹仁副将翟元,襄樊之战时,关平三个回合击败徐商,五六个回合击败吕建,与徐晃三四个回合战平,与庞德三十个回合战平。

关平武艺完全可以排在一流武将之列,可惜在随关羽逃亡之时,被马忠俘虏,随关羽一起被押解到孙权处,最终关平与关羽一起被孙权处死。

千年之后,周仓与关平后来出现在关帝庙中一左一右的位置上,终身相伴关羽。

五虎上将之张飞副将:雷铜、吴班

雷铜原本是刘璋手下的将领,是当时吴懿的副将,刘备攻打成都时,雷铜与吴兰一起接应泠苞并迎战刘备,二人被黄忠打败,后与魏延、黄忠交战,中了埋伏,被俘虏后投降。

之后雷铜成为张飞手下的副将,随张飞一起参与巴西之战,当时张郃领兵进犯巴西郡,张飞领兵迎战,雷铜中了张郃的计谋,被张郃刺死。

吴班是大将吴懿的表弟,原是刘璋手下,后来投靠刘备,成为张飞的副将,随张飞一起镇守阆中,张飞被范疆、张达杀害后,吴班第一个向刘备报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吴班是前锋,可见吴班勇猛。

夷陵之战期间,吴班受命率军引诱吴军出战,可惜吴军没有上当,夷陵战败后,吴班护卫刘备逃走,被赵云赶到相救,刘备去世后,吴班还随诸葛亮数次北伐。

诸葛亮第三次出祁山时,以吴班、吴懿两兄弟为伏兵大破魏军,诸葛亮四出祁山时,以吴班、吴懿引诱司马懿出战,从而大破司马懿,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以吴班、吴懿率军云烧毁魏军的浮桥,结果吴班被魏将张虎、乐綝在岸上用乱箭射死,吴班死于中箭而亡。

五虎上将之赵云副将:邓芝、张翼

邓芝原本也是刘璋部下,后来投降刘备,曾经作为使者出使东吴,后来成为赵云的副将,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邓芝与赵云一起率军作为蜀军的疑兵,吸引魏军主力,好让诸葛亮从另一路成功,掩盖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在被魏军识破计谋之后,邓芝与赵云成功挡住了魏军的进攻,击退魏军,之后邓芝被调任驻守江州(今重庆),邓芝后来官做到车骑将军,活到80岁才老死的。

张翼原来也是刘璋手下,与张任等将一起守雒城,之后投降刘备,成为赵云的另一副将,随同赵云参与汉水之战。

汉水之战时,赵云不见黄忠回来,便留张翼守营寨,自已便率军前去支援黄忠,赵云遇到曹操军主力后,被曹军追杀,张翼就接应赵云,不闭寨门,以空城计大破曹军。

之后张翼还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去世后,张翼还随姜维、廖化一起北伐,张翼活得很长,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当时张翼守阳安关,大将军姜维投降后,张翼跟随一起投降,在钟会之乱中,与姜维一起被乱兵所杀。

五虎上将之马超副将: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表弟,最早随马超的父亲马腾一起入许昌为官,其实也是当人质,马腾一族被曹操杀害后,马岱从许昌逃了出来,跟随了马岱,马超起兵时,马岱参与了所有的战争,还在潼关之战中打败了曹操手下的司隶校尉钟繇。

马岱曾在瑕萌关与张飞大战十几个回合,可惜败给了张飞,之后随马超一起投降了刘备,马超、刘备去世之后,马岱成为蜀汉将领随诸葛亮南征孟获与北伐曹魏,深得诸葛亮信任。

马岱在三国演义最有名的事就是诛杀魏延,诸葛亮临死前觉得魏延会造反,于是授于马岱锦囊妙计在危急时刻打开,马岱在诸葛亮去世后假意跟随魏延,在魏延得意忘形大叫谁敢杀我时,马岱一刀杀死了魏延。

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正史,都没有记载马岱是如何死的,很有可能是善终,生老病死吧。

五虎上将之黄忠副将:严颜

严颜也是刘璋手下大将,也是一员老将,擅长硬弓箭和大刀,据说有万夫不当之勇,当张飞率军进攻巴郡时,一度无法攻克,还是使用计谋才攻下巴郡,俘虏了严颜,张飞让严颜投降,但严颜不畏惧死亡,视死如归,张飞当场感动,释放了严颜,并拜为上宾,这就是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

严颜为张飞顺利进入成都立下汗马功劳,正是张飞和严颜抄小路节约了时间赶到雒城相助,才让刘备在雒城之战中胜利,为此,刘备还将自已的黄金锁子甲赏给严颜。

严颜后来成为黄忠的副将,还参与了汉水之战,并有立下了战功,但是严颜怎么死的?史书上和三国演义中都没有交待,严颜的年龄应该比较大,与黄忠相当,应该是老死的吧。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蜀国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五个人武力值难分伯仲,如果五个人两两持续较量的话,马超凭借超强毅力和勇气,或能胜出。



三国时候打仗,大将的死亡概率是极高的。两军阵前,为了提高士气,一般先由双方大将正面PK。双方大将骑着战马,手持器械,两马交错时攻击对方。往往体型大、力量强、反应快的大将占绝对优势,像关羽身长九尺,两米多高,双臂极长的,对敌武力平平的小将,只需几合,就能轻松搞定!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双方交战时,敌方首领会成为弓箭手射击的首要目标,军师以上高级干部一般在躲在中军帐中,离前线尚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恰好在敌方暗箭射程之外。但大将就不一样了,不仅要冲锋陷阵,还要带头挡箭雨,所以身上中箭是家常便饭了!



来看看五虎上将的结局。

关羽。关羽死于公元220年,活了58岁,被孙吴捉住,杀害。

张飞。张飞死于公元221年,活了54岁,被下属杀害。

马超。马超死于公元222年,活了47岁,病死。

黄忠。黄忠死于公元220年,活了75岁,箭疮发作而死。

赵云。赵云死于公元229年,活了71岁,病死。

五虎上将中,赵云结局最好!


一半秋色


不知道你所说的八大副将都有谁,蜀国的名将不少,除了五虎上将,还有魏延、姜维、王平、夏侯霸、马岱等等一批中坚力量,当然,他们的结局也并非都不好,但从大的历史层面看,却注定都是悲剧。

首先,蜀国最后的结局是被魏国灭亡的。作为一个武将,在战场上消灭敌人,甚至能消灭敌国,或者失败了“马革裹尸还”,那才是至高的荣耀。可是蜀国的将领们没有这样的机会。而自己的祖国被别的国家灭掉,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坏的结局。

其次,蜀国的战争多集中在建国和诸葛亮北伐阶段,诸葛亮北伐失败以后,只有姜维等人进行了小规模的北伐,与魏国互有胜负,其他再没有大型的战斗,因此,这对于那些老死的武将来说,也是个悲剧。


真观历史课


说到底其实还是蜀汉的国力跟格局问题。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汉人口高峰期大概是28万户94万人,魏国52万户440万人,吴国52万户230万,可以看出蜀汉人口最少。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打战拼的是人口跟经济,纵使蜀汉再猛,没有人口支撑,也是难以打败魏国跟吴国。既然人口基数少,对应地军队也相对会弱下去。

大家可别被《三国演义》跟影视剧欺骗了,实际上真实历史的蜀汉,将才并没有比魏国多,甚至也远比吴国少很多。这些是人口基数决定的。就算蜀汉实行先军政策,军民比例高得离谱,但从军队建制角度,他们的将军自然是比魏国吴国少,选拔上来的优秀将领自然也会相对较少。所以虽然有五虎上将、八大副将,但真实实力其实并没有比其他两个阵营的高。

另外根据《晋书》记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蜀汉常年北伐中原所致。虽然从战略上来讲,诸葛亮的以攻代守,主动出击,能有效阻止魏国大规模进犯的军事行动,但这种行为说到底还是穷兵黩武,对人口的增长十分不利。所以到了三国末期,其他两国人口都增长了很多,就蜀汉没什么起色。

军队在数次北伐过程中,一直在损失,怎么可能他们的将领能活得安然无恙?打战本身就是危险的事情,军人也是容易丧命的职业,即便是这些将领命很好,参加的战争多了,死亡的概率也会逐渐增大。

而且不像魏国,人口基数大,大将死了,很快有新的将军补充上来,但蜀汉就那么点人,人才的格局也有限,大将死了就很难补充上来了,只能在存活的剩余的大将中挑选,如此常年老将出征,怎能不疲战?随便一个失误就会要了老命。

除了以上几点,跟蜀汉的地理环境也有关,他们的部队进出中原的出入口很单一,如果没及时退兵或者被敌人绕到后方截了粮道,没了补给线,很容易就挂了。所以对于这些蜀汉大将跟人才,作战环境其实是很危险的。

而且他们要面对的是在中中原地区的擅长平原作战的魏军,在那个年代,三个国家中,只有魏军的骑兵最多,也最为强大,战斗力最强。而蜀汉主要是步兵为主,骑兵非常至少,自然很容易陷入被动。

最后总结《三国演义》是美化了蜀汉政权,对这个阵营的五虎上将、八大副将都进行了美化,实际蜀汉整体实力很弱,将才很少,而这些将才也并非大部分都骁勇善战,再加上蜀汉人口基数小,军队少而弱,常年穷兵黩武消耗掉了有生力量,在作战环境上又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自然是很难长久支撑,而这些将领常年出征,战死病死的概率也远比其他国的将领要高得多,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东海寻人


易中天说没有五虎上将,刘备称汉中王时只封了四个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没有赵云,赵云一直都是杂牌将军。



《三国演义》中,各大势力为抢夺地盘,个个求才若渴。“带甲百万,战将千员”的曹操,就很是羡慕势力比自己弱得多的刘备,因为刘备“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将”,全是超一流人才。

五虎将的单挑水平自然不必赘述,蜀汉阵营的其他将领,如关平、周仓、魏延、马岱、严颜、刘封、廖化、雷铜、吴班、张翼(排名不分先后)等人,也为开拓蜀汉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平:

关平是关羽的义子,其生父为关定。关羽千里走单骑在河北见到兄长刘备后,曾在关家庄盘桓,因关定仰慕关羽,所以让次子关平拜关羽为义父,追随关羽。



关平的武力值还是不错的,跟着关羽也没少抛头露面,但与关羽相比,就有点“米粒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的意思了:关平最巅峰的一战,是与庞德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份战力足以为傲了!

最后,关羽败走麦城,鞍前马后的关平也被东吴兵马俘虏后杀害!

周仓:

周仓原先是黄巾军将领,黄巾起义被剿灭后,周仓啸聚山林,过起了山大王的生活。

因仰慕关羽威名,于关公千里寻兄长的途中拜在关公帐下,与关平一起成为关羽的左膀右臂,一生忠贞不二。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周仓自刎而死!

魏延:

魏延是蜀汉阵营武将第二梯队中的佼佼者。关羽领兵攻打长沙时,与敌方老将黄忠惺惺相惜,二人对阵时一直没有痛下杀手。黄忠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太守韩玄的不满,韩玄下令缉拿黄忠,并要杀掉他。

千钧一发之际,魏延率领部下亲信杀掉韩玄救下了黄忠,二人共同投奔了刘备。



魏延不仅武力过人,而且智计深沉,多有奇谋良策,为蜀汉基业的奠定立下大功。遗憾的是,魏延并不受诸葛亮及其亲信待见,双方一度势同水火。诸葛亮死后,魏延也被以“谋反罪”诛杀!

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一直追随马超东征西讨。

归顺刘备后,马岱成为蜀汉阵营的主要将领之一,跟着诸葛亮南征北伐,均立有大功。



诸葛亮死后,马岱与杨仪联手,诛杀了魏延,后不知所踪!

严颜:

严颜原先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性格刚毅勇烈。刘备夺取益州时,张飞曾率军大败老将严颜。



被俘的严颜视死如归,令张飞非常敬佩,乃以礼相待,严颜从此效力于刘备,屡建奇功,结局不详(《三国志》中的严颜,结局为听闻刘璋失败的消息后自刎死节)!

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其人有勇有谋,跟着刘备参加了很多重要重要战役: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入西川作战等,战功赫赫。



关羽兵败时,刘封拒绝营救,引起了刘备的怨恨。关羽死后不久,刘封就被刘备杀掉了!

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三国演义》中的廖化,原本是黄巾军将领,“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占山为王,做起了劫道杀人取财的买卖。

因仰慕关羽威名,曾于关羽千里走单骑途中前往投奔,被关羽婉言拒绝。



偶像的力量是伟大的,刘备挥师入川作战前,廖化又前往投效,被刘备收入帐下。

廖化军事才能并不出彩,但忠心可嘉,蜀汉灭亡后,廖化仍心怀光复蜀汉基业大志。此时,蜀汉的骨干力量已失去大半,复国无望,廖化最后抑郁而终!

雷铜:

雷铜原为益州牧刘璋麾下部将,刘璋失败后,雷铜认刘备当了主子。



汉中之战时,雷铜被曹军猛将张郃阵斩!

吴班:

吴班原为张飞部将,张飞死后,吴班跟随刘备讨伐东吴,结果遭遇陆逊“火烧七百里联营”。

壮志未酬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恢复汉室的重担落到了诸葛亮的肩上。为达成刘备遗愿,诸葛亮数次北伐,但收效甚微,蜀汉阵营的将领也越来越少。



第六次北伐时,吴班被曹军乱箭射杀!

张翼:

张翼原为刘璋部下,后在刘备帐下效命。

汉水之战中,张翼辅佐赵云大败曹军,身份逐渐显赫起来。

“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的多次南征北伐,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蜀国愈发式微。



曹魏灭蜀后,张翼跟着姜维一起,假意投降钟会,实则是拉钟会下水,共同叛曹。最终,三人举义不成,共同被杀。

东汉末年五千多万人口,经黄巾起义、三国混战后,只生存下来二百来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惨极一时。常年厮杀于战场的将军们,本来过得就是“刀口舔血”的生活,又会有几个能寿终正寝?


不书公子


瓦罐难离井边碎,做大奖者难免阵前忘,说不上结局不好


雪漫飞天舞


蜀汉的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的说法,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个人并列合为一传,就这样慢慢演变出五虎将的说法。

其实在战争年代,武将的结局基本上来说都不好,有个俗语说的:“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武将们过的就是马革裹尸的日子,能正常老死病死的自然是少数。

五虎将在三国的众多高手中排位都在前面,在蜀汉政权建立的过程中分别做出了不同贡献,身为大将,他们之下各有副将,其实在五虎将中,关羽的副将有不少,比如糜芳、廖化、王甫等,不过关羽身边真正意义上的副将是关平,关羽这个人太过自傲,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就连五虎将之一的黄忠,关羽也很轻视。

关羽的副将关平和周仓。

关平是关羽的义子,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路过冀州关家庄时所收,关平是庄主关定的儿子,关平这人武力值也不错,跟着关羽南征北战,在镇守荆州的时候,关羽让统帅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作战时总是充当先锋。在襄樊之战中,关平与庞德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可见其实力,后来和关羽败走麦城被俘,为东吴孙权所杀害。


周仓也能算是关羽的副将,是《三国演义》中人物,本是黄巾军出身,是地公将军张宝靡下之将,张宝死后,与裴元绍啸聚山林,关羽千里走单骑路经卧牛山时,周仓本想和裴元绍一起追随关羽的,不过裴元绍想抢赵云的马被杀死,所以只有周仓成了关羽的贴身护卫,周仓在襄樊之战中于水中生擒庞德,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所害,周仓得知消息后拔剑自刎而死。

现在关帝庙中站在关帝边上的就是关平和周仓二人。

张飞的副将则是雷铜和吴班。

一开始张飞的副将并不明确,只知道有十八骑燕将跟着他南征北战,在张飞守巴西的时候,雷铜成了张飞的副将,雷铜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吴懿保雷铜和吴兰为副将去守雒城,被黄忠打败,后来又中了刘备的埋伏,因此投降,雷铜和张飞守巴西的时候,曹魏大将张郃来攻打,雷铜虽然勇猛,但智谋不足,中了张郃埋伏后被杀,张飞为雷铜报仇,定计大败张郃。


雷铜死后吴班成了张飞的副将,吴班的族兄吴懿是蜀汉的重要将领,族妹是刘备的穆皇后,吴班为人又豪爽侠义,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地位,吴班辅助张飞守阆中,在张飞遇害后发表奏知刘备,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吴班为赵云所救。在后来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吴班也有出彩表现,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吴班和吴懿引兵去烧魏军浮桥,魏军乱箭射来,吴班中箭而死。

马超的副将是庞德和马岱。

庞德是马超父亲马腾靡下武将,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后,庞德成为马超的左右手,同时也是马超的智囊,在马超投靠张鲁的时候一起去的,刘璋被刘备攻打时向张鲁求援,马超积极求战,而庞德因为生病没有跟随,就这样在后来分属了两个阵营,马超投了刘备,庞德在曹操攻打张鲁时投了曹操,庞德在襄樊之战力斗关羽父子,又箭射关羽,深为关羽所忌惮,后来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庞德落水被周仓生擒,因誓死不降被杀。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在《三国演义》中跟随马腾入许昌,在马腾被杀后,马岱乔装出逃,后追随马超大战曹操。马岱曾经跟张飞打了十余合败北,武力不算强也不算差,后来跟随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一计给马岱,马岱依计行事袭斩了魏延。关于马岱怎么死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提到,应该是正常死亡。

黄忠的副将严颜。

严颜在刘备功取成都径取川中的时候据守巴郡,与张飞交战,后来被张飞用计俘虏,严颜宁死不屈,张飞很佩服他的气节,将他释放以上宾之礼对待,严颜有感于张飞的恩义而归降。


黄忠南征北战已久,和他合作过的副将也不少,比如陈式,不过名气没严颜大,严颜经常和黄忠并肩作战,随黄忠一起征战汉中,屡立战功,不过严颜怎么死的也没记载,所以说应该也是正常死亡。

赵云的副将张翼。

张翼也是刘璋的靡下部将,与刘璝、张任、卓膺等一起守雒城,后来卓膺投降,张任被捕处斩,张翼就杀了刘璝投降了刘备,刘备攻打汉中时,张翼作为赵云的部将参与了汉水之战,辅助赵云取得了汉水之战的胜利。


刘备伐吴时张翼以中军护尉身份跟随,诸葛亮南征北伐时张翼亦跟随参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在诸葛亮死后张翼与姜维、夏侯霸、廖化等成了北伐的中坚力量,蜀汉灭亡后,随姜维投降钟会,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军之手。

这些追随五虎将的副将,主要是以《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过大多数结局是被杀死,确实不怎么好,这也是在战争年代正常的结果,对于武将来说,战死沙场也算是一种荣耀吧!


历史红尘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其实在战争年代,武将的结局大体都是不很好的,尤其是中下级武将,战死沙场的是大多数,生老病死的反而是少数。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里对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的合称,而八大副将分别是他们得力干将。


关平不仅是关羽的副将,也是关羽的义子。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路过冀州关家庄时所收,关平这人武力值不错,跟着关羽南征北战。在镇守荆州的时候,关羽让统帅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部队,作战时总是充当先锋。在襄樊之战中,关平与庞德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可见其实力,后来和关羽败走麦城被俘,为东吴孙权所杀害。周仓也能算是关羽的副将,是《三国演义》中人物,本是黄巾军出身,是地公将军张宝靡下之将,张宝死后,与裴元绍啸聚山林,关羽千里走单骑路经卧牛山时,周仓本想和裴元绍一起追随关羽的,不过裴元绍想抢赵云的马被杀死,所以只有周仓成了关羽的贴身护卫,周仓在襄樊之战中于水中生擒庞德,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所害,周仓得知消息后拔剑自刎而死。



张飞手下曾有过吴班和雷铜这些大将。不过在正史里,我们只能得知这二人为刘备效力。至于他们是否曾与张飞并肩作战,我们还无法确定。吴班,吴匡之子,既是蜀汉大将,又是重要外戚。吴班的族妹吴氏,即为刘邦正妻穆皇后。从刘备到诸葛亮,无论谁掌权,吴班都活跃在前线,先后为蜀汉立下了不少功劳。尤其在北伐时,吴班曾和魏延、高翔一起大败司马懿,斩杀魏军三千余人,缴获铁甲五千领、弓弩三千一百张。但一直熬到了诸葛亮去世,他也不过是凭着关系和以往的功绩,得了个绵竹侯当当。这对于一个铁血将士而言,实在不算是个让人顺心的结局。而雷铜和张飞守巴西的时候,曹魏大将张郃来攻打,雷铜虽然勇猛,但智谋不足,中了张郃埋伏后被杀。



而在赵云手下,也曾有过一位大将——张翼。张翼,字伯恭,其高祖父、祖父都曾任汉王朝的高官,因而张家在当地颇有名望。建安二十八年,张翼曾跟随赵云在汉水之战中迎击曹操。之后,他因处理镇压南夷一事,得到诸葛亮赏识,在朝中步步高升。然而在诸葛亮逝世,姜维主政后,张翼与姜维因为北伐产生了分歧。然而掌权者终究还是姜维,北伐被再次发动,而张翼也被赶鸭子上架,再一次奔赴战场。不就司马昭率军进攻蜀,汉后主刘禅发布了降书,张翼等便不得不向钟会投降。第二年年初,钟会、张翼一行人到达成都,结果钟会很快谋反,张翼便在兵变动乱之中被人斩杀。



黄忠的副将—严颜。黄忠是一名老当益壮的老将,但手下副将严颜也是一位老将。他当时是刘璋的手下将领,即使年迈依然战斗力极强,是刘璋手下数一数二的将领。当时刘备攻蜀之后,严颜本来是要和张让一样去死的,但是由于感念张飞仁义,所以归顺了刘备,后来自愿分配到黄忠麾下当一员副将。严颜经常和黄忠并肩作战,随黄忠一起征战汉中,屡立战功,不过严颜怎么死的也没记载,所以说应该是正常死亡。

马超的副将—庞德和马岱。马岱同马超一样是西凉名门望族出身,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一直跟着马超。马超投降刘备之后,马岱自然而然成为了马超手下的一员副将,为蜀汉抛头颅洒热血,是蜀汉后期非常重要的大将,演义中他偷袭杀了魏延,可在正史中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庞德开始是马超的部下,后来投降了曹操,最著名的是他协助曹仁大战关羽,被关羽为“白衣将军”,最后在是在水上被关羽所擒,关羽非常赏识他的忠勇,苦口劝降,但是庞德誓死不降关羽,最终以死殉节。



战争期间作为一名军人,他们的性命已经不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是敌人说了算,他们生处的时代,注定了他们的结局是很悲催的。这八大副将虽然都个个是英勇善战的好汉,但是最终却没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不是被杀就是被冷落。其实这恰恰说明了谋略的重要性,不具有高远的政治情商,最终没能建功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