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为什么父母总是不理解自己,相比于和儿女坐下来好好谈谈理想和未来,大多数父母总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规划孩子的一生

。如果子女不顺从父母的意思,迎来的只会是父母各种基于人生经验的批判和责骂,甚至直言子女如果一意孤行的话,终将一事无成之类的诅咒言语。

听过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其实放在话语身上相当合适。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父母真心的祝福和殷切期许往往很难成真,但父母平日里的批判和责骂却有着一语成谶的巨大威力。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前不久,在和芳芳的一次深夜的视频通话中,喝得烂醉的芳芳哭诉着最近的工作和家庭的各种不顺。后来我着急忙慌好一阵安慰,对面的芳芳才状态好了点儿,但还是哭个不停。


回想烂醉如泥的芳芳,不经意间想起了她的妈妈,那个唠叨而且有点儿“毒舌”的中年妇女。

小时候的芳芳,充满了对学习的动力,但考试成绩总是很不理想

一次我和芳芳约好去我家玩,顺便让高中的姐姐给我俩补补课,但芳芳刚说要来我家

她妈妈开始毒舌:

“整天啥也学不好,还想着出去玩,回卧室写作业去,做不完练习册晚上不要吃饭了……看什么看,还不快去,哭哭哭,以后也只会哭”

,连珠炮似的言语向芳芳激射,丝毫不给芳芳解释的机会。

自那以后,芳芳很少有出来玩的机会,性格上也慢慢内向起来。最终浑浑噩噩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毕业出来找关系在小县城做文员,成为了她妈妈口中的“弄啥啥不会,干啥啥不行”的家庭妇女。

和其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同,她妈妈从来没想过芳芳未来可以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从小就把她当成未来的“靠找关系好不容易找个文员工作的小女人”,不得不说一句“世事皆有定数”。

类似芳芳这样的毒舌妈妈数不胜数,也许就是近在身旁的你我中的一个。究其根本,这里有两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看看他们是如何让孩子活在自己的“诅咒”之中: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1:爱“唠叨”又“毒舌”的父母,经常性的贬低孩子

在生活中这种妈妈到处可见,这种妈妈会在不同场合的贬低 自己孩子,妈妈说过忘记了,孩子会受妈妈的语言制约心灵留下阴影,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的缺陷,受妈这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严重的制约。

就像故事中的芳芳在妈妈的诅咒中逐渐失去动力,成为真正“弄啥啥不会,干啥啥不行”的家庭妇女。

2:经常抱怨的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生活中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抱怨。他们可能因为家庭或者事业上本来就不很顺利,但总是认为就是老天爷在跟他们作对,总想着法子在各种事情上给他们添堵。

就拿最简单的天气来说,明明昨晚天气预报有大到暴雨,但他们就是不以为然。早上出门的时候天气很好,他们抱怨天气预报不准;中午下班准备回家,外边突然就下起了暴雨,他们说“这是老天成心得,就不能等他回家之后再下雨”。

他们总是习惯把负能量释放,却总是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慢慢接受了负能量的感染,只要是不顺他就认为是老天爷故意的,长大了也改不了负能量满满的状态。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3:喜欢唠叨,贬低孩子的父母

可能唠叨是父母的通病,这也很正常。但有些父母,在唠叨的时候总喜欢贬低自己家的孩子,

就算孩子考了第一名,他还会拿出别的更优秀的孩子来继续“贬低”孩子,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骄傲。

实际上,正是这些各种自以为是的父母,让很多孩子小时候就放弃了努力,他们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的孩子,不如不努力,到让父母省下功夫去找各种“别人家的孩子”。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孩子多多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而不是无止境的责骂和批判,孩子才能向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父母有三种“虐待”比打骂更疼,心理师:遭受过的孩子会诅咒幸福


话题互动: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参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