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戰機趨向隱身化的今天,還有必要發展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嗎?

殲20重型隱形戰鬥機


這個只能說是看國家的整體戰略方向和需要任務類型。全球利益佈局的國家對超音速,高超音速武器的需求還是迫切的。這個和發展隱身戰機不衝突,反之,未來超音速轟炸機的發展應該和整體裝備體系的隱身化潮流是一致的。同時做到快速隱蔽,對手更加難於防禦。

未來武器裝備總體的發展趨勢是信息化、網絡化、隱身化、智能化、突防性強,科技含量高,以及利用高新科技打造非對稱優勢。同時,“矛”與“盾”,探測與進攻/防禦的手段都在進步之中。隨著綜合性探測手段的不斷改進,原來比較突出的隱身優勢會被削弱。這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來的就是F-117和B-2,設計思路極其重視隱身,但是犧牲的東西太多,比如超音速性能、彈倉容量,小半徑轉向能力等等。針對這一弱點,美軍在開發第四(五)代隱身戰機,既F-22和F-35的時候就把指標放的比較均衡,最終的效果也相當不錯。但是在未來戰場上,當潛在的對手都在高技術邊疆追趕並試圖超越的時候,現有武器系統必須要有新的創新。這種創新分幾個方面:首先是隱身的含義從單純的雷達隱身擴展至紅外、電磁甚至視覺隱身,這個需要結構、材料、機體設計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二是智能化和無人化,減少人員損失,降低成本,同時增加飛行性能和突防手段,作戰效率大大提高;三就是不對稱優勢,比如速度。SR-71嚴格來說不算是隱身戰機,但是其“雙三”的設計標準使其在整個服役期間無一被擊落。

當然,朋友們常問到的另一個問題既是在彈道/巡航導彈告訴發展的今天,發展高超音速轟炸機還有何必要。這個只能說高性能的載體搭載高性能的彈藥可以為完成任務多一重保險,讓對手幾乎不可能攔截。另外,在高速平臺上發射高超音速的彈藥,其慣性勢能的加持是彈藥威力和突襲性的倍增器。具體實例就是米格-31搭載“匕首”超高音速導彈的組合,可見重視發展“非對稱武器”是俄羅斯及其他軍事強國的一致選擇。

所以,個人認為作為戰略武器,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還是大有可為的。它是一種“以正和,以奇勝”戰略思想下的產物,正確運用將是一種難得的“殺手鐧”。

個人意見,歡迎討論。


高維腦洞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涉及到轟炸機這種作戰平臺的發展演變歷程,每一次演變都是對當前戰場環境的一種適應性改變。老鷹航空還是從轟炸機演變歷程的角度來談一下這個問題吧:

1、六十年代之前的轟炸機;

這一時期轟炸機所面臨的防空火力或者攔截火力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是比較薄弱的,基本上以早期的噴氣式戰鬥機,如米格15/17/19或者F-86等為主,地面防空火力還是以高炮為主,但是已經開始出現地對空導彈了。在這種背景下當時的轟炸機基本上還是以亞音速的常規轟炸機為主,比如圖-16,B-52等,承擔的任務依然是突防式轟炸,在戰鬥機的護衛之下深入敵方目標區進行空投作業。

2、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轟炸機;

隨著防空導彈大量部署,早期雷達預警與指揮系統也開始陸續組網運行,同時戰鬥機也從第一代進化到第二代兩倍音速戰鬥機,在這種背景之下轟炸機也要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加以應對。原先的低速轟炸機就不再適用了,而是轉變成超音速轟炸機。受到當時航空技術的限制,高速飛行性能需要小展弦比的後掠機翼,而低速飛行需要大展弦比的直機翼,為了有效兼顧這種矛盾性的需求,新一代轟炸機普遍採用可變後掠翼技術。典型型號如圖-22M、圖-160以及美國的B-1B轟炸機,它們在戰爭中承擔的打擊任務就相對靈活一些,面對防空火力弱的國家就可以超音速突擊,抵達目標區扔完炸彈就走;面對防空國力較強的國家就在敵方火力圈之外投擲遠程導彈方式進行打擊。

3、九十年代到目前的轟炸機;

有矛就有盾,面對超音速轟炸機的壓力,各國開始升級自己的雷達預警圈範圍,同時發展遠程防空導彈,以及各種攔截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意義上的超音速轟炸機戰技性能就得到壓制。那麼新的轟炸機技術又產生了,這就是所謂的隱身轟炸機,比如B-2,採用翼身組合體設計佈局,大幅降低了自身的雷達和紅外信號強度。在戰爭中,這種隱身轟炸機可以有效靠近或者突破敵方防空網,對目標實施精確轟炸並全身而退。

但是反隱身技術也在發展,目前看來B-2這種亞音速的隱身轟炸機突防大國空軍防空網的能力日益下降,因此,發展超音速隱形轟炸機就是一種最佳的技術趨勢。以兩倍音速高速突擊,同時還保持雷達、紅外信號的隱身性能,這種轟炸機就是極具為例的戰略打擊力。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我是冬雨AK ,說下看法

在戰鬥機已經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且日趨隱身化,發展戰略轟炸機,尤其是超音速隱身轟炸機還有沒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是戰略空軍的標誌!

我們衡量一個國家空軍進攻能力的高地,不是以擁有多少戰鬥機為標準,而是以擁有多少遠程戰略轟炸機來衡量,轟炸機才是真正的進攻力量,目前世界上能稱之為戰略空軍的只有美 俄兩家,我國雖然已經擁有了轟-6K,但不能稱的上是“遠程戰略轟炸機”,戰略空軍的標準就是擁有自己的大型戰略運輸機和遠程戰略轟炸機

遠程戰略轟炸機,通過遠程奔襲,轟炸敵人本土,壓制防空力量,奪取制空權,摧毀敵人的後方基地,消滅有生力量,

對敵國的軍民產生巨大的威懾力量,二戰末期李梅將軍率領的美國航空隊幾乎將日本炸回石器時代,尤其是對東京的轟炸!這就是遠程轟炸機的進攻力量,雖然現在的戰機已經可以對地攻擊,但和遠程戰略轟炸機相比,無論是航程 載彈量 防衛能力都差的多,以美國的B-52轟炸機為例,最大作戰半徑7210千米,最大載彈量31,500千克,可以在15000米的高空進行轟炸,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戰略轟炸機之一

隨著雷達探測技術和防空導彈技術以及截擊機 空空導彈的發展,對遠程大型轟炸機的攔截能力也越來越強,就對轟炸機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更高的飛行速度來擺脫戰機的攔截,需要更好的隱身技術來躲避雷達的探測,轟炸機在與敵防空系統的較量中也不斷髮展變化,出現了以俄羅斯的“逆火”圖-22M,“白天鵝”圖-160和美國的“槍騎兵”B-1,“幽靈”B-2,他們或者是具有超音速飛行能力,或者是具有良好的隱身外型,和之前的轟炸機相比,他們航程更遠,飛行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強,威懾力也就更大!

所以,雖然現在戰機趨向隱身化,戰略轟炸機仍然擁有重要的地位,發展隱身遠程轟炸機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冬雨AK


有必要!

第一,隱身飛機目前看只是針對雷達隱身,甚至是某些波段而已,光學隱身,紅外隱身目前還是不能做到完美。

好在現在探測最遠的那些雷達拿隱身飛機沒什麼辦法,等飛到光學或紅外探測器的範圍內,就算看見隱身飛機,基本上也無力迴天了,尤其像f22或我國的殲20這樣的超音速飛機,再加上長距離導彈,基本上現在看還是很難防禦的。

但是,這不代表未來探測手段不發展。目前看,對抗隱身飛機已經成為各軍事強國的演練課題了,比如我國最近曝光的礪劍系列無人隱身靶機。雖然反隱身技術目前知之甚少,但是據說多種波段,綜合光學,紅外以及其他探測手段的分佈式探測平臺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從不可能慢慢的變成可能,從難堪大用到能夠獨擋一面了。不過這些探測系統的操作和使用非常困難,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就能來的。

第二,人工智能的發展讓防空預警系統越來越敏銳也越來越機警,尤其是把不同的探測手段和不同地域的不同探測平臺綜合起來,由人工智能統一操作,能快速鎖定可疑數據並指揮武器進攻,這一點對隱身飛機來說是致命的。畢竟低可見不是不可見,如果對方有足夠的運算速度去分析各種可疑信號,也不是沒有破綻。

所以,未來要想絕對壓制對手,肯定是靠速度,也就是你看見我也達不到我。不過歷來軍事強國都是量敵以嚴,未來,轟炸機會越來越快,也會越來越隱身。在隱身技術難以突破,並越來越被壓制時,速度必然是重要指標了,直到新的突破出現。





大魚師兄


回答是肯定的。戰略轟炸機通常都能跨洲飛行,可攜帶巡航導彈、常規炸彈、核炸彈和核導彈對它國展開戰略進攻與戰略襲擊行動。為了更為有效地攻擊別國,防備敵國雷達發現和預警,具有科技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國家就把戰略轟炸機升級研製成隱身型的轟炸機,這樣在襲擊別國時,敵方的的雷達就難以探測到隱形戰略轟炸機的行蹤,從而實施有效的攻擊而全身而退,這是形成戰略核導彈、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三位一體對別國進行有效核威懾的缺一不可的武器平臺。目前,除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有此能力外,其他國家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而只有美國才擁有B2隱形戰略轟炸機,俄中兩國仍在研製當中。


南疆軍旗


這個還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呢,首先能生產超音速轟炸機對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有一個很強的提升作用,材料,冶金,半導體,軟件等等。其次超音速轟炸機是強國的標配,比如俄羅斯的圖160每次出動都會引起歐美,日本的恐慌,這對提升國家的威懾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寧靜的心699


隱身化跟超音速不是矛盾吧?

隱身化追求的是什麼?隱身追求的是低可探測性,也就是在對方雷達系統的探測下大幅縮短他的有效發現距離。隱身化會給戰術行動帶來一種突然性,為什麼潛艇厲害?就是因為潛艇依靠厚厚的海水隱蔽自己,然後捕捉到獵物就突然發起攻擊,由於水的特性導致魚雷的威力比反艦導彈大三倍(同樣的裝藥),加上隱蔽性一擊就得手有點像王者榮耀裡面的荊軻,這就是隱身性帶來的戰術上的優勢。

超音速追求的是什麼?超音速是追求的最快速的接敵最快速的撤離,速度越快你是不是接近敵人的速度越快,那麼敵人跑掉的可能性是不是就小了。而且戰鬥機或者轟炸機扔了炸彈就要撤退,那麼是不是速度越快人家越不容易追上?二者本身就不是矛與盾的區別,難道有了隱身性就捨棄速度?隱身性和速度這是雙重優勢。

戰略轟炸機在保證隱身性的情況下當然越快越好,只要動力足夠。


李曉偉


戰略武器裝備是國家重器,缺少戰略武器裝備就缺少戰略威懾力。大型超音速轟炸機趨於隱身化只是戰略轟炸機發展的一個取向,超音速減少了航程或載彈量。


用戶4522227246004


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特別簡單,我用一個五個字的問句就能讓你自己找到答案。聽好了啊:何為轟炸機?


八緞小錦


有,隱身開門,後續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