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昨天旅行業出了兩個大新聞,百程破產清算,海航被協助。

雖然已是三月,但冬天顯然是沒有過去,真正的凜冬才剛剛開始。

恩,Winter Is Coming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如果疫情沒法在短期內結束,大部分的旅行行業內的公司都會非常的艱難。不出意外的話,3月還會有大消息。

某家大型旅行社、某個大票代,甚至某家UGC攻略社區最近的日子都不好過。甚至某家旅行自媒體,一方面賣著消毒水和減肥課程,另一方面讓百來號員工全部在家待崗,員工薪資自然是降到了低谷。

2020真的太難了,希望大家都能撐過去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說句公道話,百程的破產清算在意料之中,疫情絕對不是其破產的核心原因,只是加速了百程被清盤破產這一過程。

反而,疫情讓百程更體面的退出了旅行這個行業

百程16年上市新三版,財報就一直是虧損狀態,主要靠融資和貸款續命,疫情前就想出轉手賣掉了,但找不到合適的人接盤。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嬉遊君不才,但也算是13年入行在線旅行的老兵了,今天來談談我對於百程的看法。

首先,對於百程是要肯定的,起點不錯,切入點的選擇也很準確

百程在2012年的時候開始主打簽證業務,在我看來是相當正確的決定。因為當時機票、酒店這些大品類早已被互聯網巨頭佔據,只有簽證還有機會。

當初的簽證也沒有像現在那麼簡單,也沒有同業競品。

於是,百程就這麼起來了。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但是後來呢?百程還做了些什麼?是不是當你提到百程的時候,你腦袋裡所想到的只有簽證。但真正要去辦簽證的時候,最多去搶搶萬事達和百程的99元簽證,但其它時候也不一定會選擇百程?

對,這就是百程的問題所在

在信息不對稱的時候,你可以靠信息不對稱去賺錢,但現在消費者自己辦簽證已經越來越簡單了,可以說自己找領館毫無難度,而同類的競品也有很多,如果你還躺在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舒適圈裡,被淘汰自然是理所當然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只打價格戰,沒有護城河

百程是阿里投的,我不去揣測投的目的,但百程在融資後一直和攜程打簽證價格戰倒是真的。

我覺得,消費者對於標品在哪裡購買是沒有忠誠度的,只看價格。因為標品哪裡買都一樣,很不幸的是,簽證就是這樣的標品。

拿標品去打價格戰,這種傷敵1000,自損800的做法我向來不認可,但作為消費者來說你們打的越兇我越開心。

攜程還能靠機票、酒店賺錢,但百程呢?機票、酒店的預定總是在簽證之前吧,只見過通過機酒給簽證導流的,沒聽過簽證導流給機酒的。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至於護城河,雖然我不太喜歡芝麻信用做簽證的這套模式。但是人家芝麻信用多少分以上就可以辦新加坡簽證、盧森堡簽證這一套,在當初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可惜只做了一個表面而沒有再深挖下去,哎。

我在百程和中青旅這裡都辦過歐洲的簽證,後來就長期選擇中青旅了,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家在杭州協助辦簽證的小姐姐長得好看啊。

開個玩笑,但這的確就是護城河。而百程除了價格戰,沒有其它。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後來,百程除了簽證之外,還開始做目的地,也就是你到了目的地之後一日遊、門票、車票這些東西。

我覺得想法上是對的,簽證產品沒有辦法反向引流到機票、酒店,但是對於目的地Local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引流作用的。

最後,還是沒做起來,在我看來是方法問題。

旅行不能靠信息不對稱,倒賣信息差來賺錢,而百程在目的地上的做法還是在倒賣信息差。因為這些目的地的商品都不是它們的,百程只是中間商而已,當你沒有控制資源的時候,你自然不會有任何的議價權。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在目的地上,我其實比較贊同某日本組團社的做法,就是之前經常賣杭州、上海-大阪、東京機票+酒店2999,但是現在完全不賣這些產品了的那家。

它們就在向目的地轉型,自己在日本建酒店,買車組車隊,甚至還開藥妝店,雖然在這次疫情中也損失慘重吧,但畢竟資源都是自己的,遲早會東山再起的。

或者chuan house這樣的,拿地建公寓,按間夜賣給你是賺點零花錢,實際是當住宅賣給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賺的是房地產和金融槓桿的錢。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重人力,人力密集型

簽證(以及旅行行業其它)歸根到底是一個人力密集型的行業。攤子鋪越大,員工人數就越多,這個在上升期的市場沒什麼問題,但一旦遇到黑天鵝......

這其實不是百程的問題,而且大部分旅行行業的公司都遇到的問題。

中國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護照也只有1.3億本,是一個有巨大紅利期的市場。但越是有紅利,就越是讓人瘋狂。

前陣子,我還聽到某個旅行行業的微信號,居然有100多名員工,也是讓我震驚了。現在這情況,希望這家公司能對這100多名員工好好負責。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綜上,百程被破產清算,情理之中。而疫情只是臨門一腳

這次疫情這次會淘汰掉一堆旅行企業,中小型的會特別難,甚至部分資源方也會舉步維艱。但同時也是機會,在有尊嚴的活下來之後,你的競爭對手就少了,市場自然就更開闊了。

畢竟在中國有那麼多人沒坐過飛機,有那麼多人沒有護照。

我還是挺看好疫情後,能有旅行企業逆勢成長起來的。

在一些重大社會突發事件結束之後,都會出現旅遊業的一個小高峰,比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

加油!03年的攜程可能就是你們。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給旅行從業者的一些建議

1)理念上首先要轉變,旅行不能再靠信息不對稱賺錢,而是要靠專業度和服務。

互聯網的存在就是消除信息不對稱的,之後靠倒賣信息差賺錢會越難越難,而且會造成口碑的崩塌。

還是舉我目前辦簽證的例子,我都直接交給一家旅行社來負責的,因為熟悉了材料不用重複提交,每次要的材料也是儘量的簡化。而且一些需要面籤或者遞交材料的簽證它們也都會安排專人跟進,每次又都是同一個漂亮小姐姐。

雖然比其它貴了幾十塊,我多安心。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2)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做成護城河

昨天某航司的人來找我,問我現在能做些什麼?他們最初的打算是做目的地的產品,把酒店、餐券、行程打包在一起。被我說了,我覺得不靠譜,我建議他們預售機票,航司的核心資源是機票,機票又基本是旅行預訂的開始。既然預估到下半年上座率不會高,何不先通過預售吸引一波消費者呢?

每家都有自身的優勢,要把優勢做成護城河。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3)從重人力,轉成重技術

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例子,重人力的都損失慘重,那麼多人要養,光每個月工資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大部分旅行行業的企業,是沒有核心技術可言的,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舉個例子,之前支付寶地推多難啊,30塊錢一個用戶的成本都不夠。這次通過綠碼,大伯大媽們都搶著裝,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大平臺技術好,所以退改簽很迅速,但是小平臺沒技術,很多退改都長達3周,甚至還要等財務上班。給消費者的體驗就很差。

百程的破產清算,只是開始...


對於消費者,前幾天的文我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今年雖然特價會很多,但買旅行產品請務必看準確,因為可能會倒閉一大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