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獨處在一個空間時,可以做一些什麼讓自己不無聊?

vickelly


一個優秀的人,獨處時往往都會多做這幾件事:

1. 多方位思考問題

世上很多事情,不僅僅是好和壞,你得全方位去看。 心理學上有個羊群效應。

說的是個體一旦把自己歸入某個群體,就會被群體的盲目所淹沒,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非典的時候搶鹽,新冠的時候搶雙黃連。

聽風就是雨,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

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這個時代裡,最稀缺的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處的當下,不要人云亦云。

2. 過濾信息

獨居家中,無所事事,一拿出手機,就是信息爆炸。 今天感動,明日憤怒,後天焦慮。

我們的心情,被消息帶著跑。

可你知道麼?

被稱為“世界互聯網之父”的凱文· 凱利自己卻不使用智能手機,家裡也沒有電視。

他說過一句話:“我嘗試保持與各種科技的距離,這樣我才能更容易記住我是誰。

隔離在家中,不要總抱著電腦,手機,記得清理情緒,清理生活,清理自己。

3. 熱愛生活

我們所唯一擁有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

當下正值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關鍵時刻,大家很多還得宅在家裡,最讓我自己開心的事情就是,從一個五穀不分的死宅,學會了做飯做菜。 很多時候,對於那些想做的事情,不要說下一次,不要找藉口。

洛克菲勒曾說:

所有的藉口,都是製造失敗的病源。

隔離在家的日子,把日子過得多些煙火氣。

一草一木,一飯一茶,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從現在開始愛生活,一點也不晚。


吃和遠方了lff


能幹的太多。

如果家裡有網,你手機下載了抖音或者快手,就玩玩直播唄,要麼玩玩遊戲。要麼在家放著音樂做做瑜伽跑跑步,要麼坐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曬曬太陽,喝喝茶。

我最缺的就是一個獨處的空間,太需要靜靜了。什麼時候等那塊貨復工上班了,我就可以快樂地開啟自娛自樂的模式了。

現在只有他睡覺的時候,我才能安靜安靜,他是害怕孤獨的,怕沒有人陪伴,所以以為有一天他上班了,沒有人陪我,我會孤獨,會寂寞,但我是喜歡獨處的,是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宅在家裡好久好久都不願出門的。

可能自己性格本來就是孤僻的吧,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有時候適當的獨處,更有助於心靈的放鬆。

獨處時能做的事很多很多:比如可以放著音樂灑灑掃掃,比如在陽臺上放一張桌子,一個搖搖椅,塞著耳機喝茶聽音樂看書。比如家裡養了貓貓狗狗,可以擼擼寵物,拍拍視頻…………

眾樂樂不如獨樂樂,快哉!快哉!


狗尾巴草也有春天


閱讀紙質書籍。

大聲朗讀。

去除你頭腦中繁雜的思緒。使你自己寧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