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煩惱是不是隻有我們人類能體會到?為什麼?

蘑菇雲22


一看你就是不經常觀察事物的人,建議看看動物世界,他們也很有煩惱,你說大雁好好的南方待著不就行了為啥還要跑到北方,天冷了,還要去南方

還有斑馬🦓不也是一樣嗎?把下游的草吃完了以後要穿過一條河到上游,穿過河一不小心就要因為水深弄不好就要丟命,

上述兩個事例,告訴我們:他們之所以這麼週而復始的循環,其實都是生活,為了明天有口飯吃填飽肚子,不論是人還是其他人,你自己要活著就有煩惱!希望我的舉的事例和我的見解能幫助你,謝謝🙏


玻璃廠小郭


前言

煩惱是一種情緒,適當的煩惱能夠讓人有更多前進的動力,過上更加優質的生活;而過多的煩惱會導致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人作為高等生物,具有複雜的神經網絡,因此有煩惱,有情緒,那動物是否也會有這種現象呢?


情緒被定義為具有高強度和高享樂含量的任何心理體驗,煩惱屬於其中的一種。動物中情感的存在和性質被認為與人類的情感相關,並且從相同的機制演變而來。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是最早撰寫有關主題的科學家之一,從那以後,他的觀察性方法(有時是軼事性方法)已發展成為一種強大並且由假設驅動的科學方法。認知偏見測試和學習模型已經顯示出對各種物種的樂觀和悲觀的感覺,包括大鼠,狗,貓,獼猴,綿羊,小雞,八哥,豬和蜜蜂。賈克·潘克謝普(Jaak Panksepp)基於神經方面的研究,在動物情感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七種核心情感感受是通過各種神經動力邊緣的情感動作系統反映出來的,包括尋求,恐懼,憤怒,慾望,關心,恐慌和遊戲。通過大腦刺激和藥物檢測,可以有效地監測這種情緒反應。


人們已經通過多種不同的方法觀察並進一步研究了情緒,包括行為主義,比較等方法,特別是達爾文的觀察法。當今使用最廣泛的是科學方法,具有許多子領域,包括功能,機制,認知偏見測試,自我藥物治療,紡錘體神經元,發聲和神經內科。

儘管動物的情感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是已經在各種各樣的物種中進行了研究,包括靈長類動物,齧齒動物,大象,馬,鳥,狗,貓,蜜蜂和小龍蝦,初步結論是它們具有情緒,當然很可能也包括煩惱。

科學的研究方法

近年來,科學界越來越支持動物的情感觀念。科學研究為人們在遇到情感時對人與動物之間生理變化的相似性提供了見識。

對動物情緒及其表達的許多支持源於這樣一種觀念,即感覺情緒不需要顯著的認知過程,而是可以由這些過程以適應性的方式來激勵它們,正如達爾文所建議的那樣。可以從功能或機制的角度研究情緒,僅靠機械或功能研究本身就能提供答案,但建議將兩者混合使用將產生最重要的結果。

1. 功能方法

功能方法依賴於理解情緒在人類中扮演的角色,並檢驗動物中的角色。情感具有三個階段:(i)評估,其中對事件的有意識或無意識評估與特定事件相關目標。當目標實現時,情緒是積極的,而當目標被阻止時則是消極的。(ii)動作準備就緒,其中情緒優先於一種或幾種動作,並可能使一種動作緊迫,以便它可以打斷他人或與他人競爭。 (iii)生理變化,面部表情的變化也是一種行為變化。但是,該結構可能太寬泛,可以用來包含所有動物界以及一些植物。

2.機械方法

需要檢查驅動情緒的要素和目標動物相似之處。研究人員觀察了在人類情緒表達中起作用的機制,可以提供對動物體驗的清晰見解。他們指出,在人類中,認知偏差會根據情感狀態而變化,並建議將其作為檢查動物情感的可能起點。研究人員可能能夠使用受控制的刺激作為工具,這些刺激對受過訓練的動物具有特殊的意義,以在這些動物中誘發特定的情緒,並評估動物可以經歷的基本情緒類型。


3. 認知偏差測試

認知偏見是判斷偏差的一種模式,由此可以以不合邏輯的方式得出關於其他動物和情況的推論。使用這種方法,已經發現,經受處理或撓癢癢的大鼠對中間刺激表現出不同的反應:暴露於撓癢癢的大鼠更為樂觀。認知偏見已在許多物種中顯示出來,包括大鼠,狗,獼猴,綿羊,小雞,八哥和蜜蜂。

4. 發聲監測

儘管非人類動物無法提供有關其感受的體驗和認知細節語言反饋,但其他動物的各種情緒發聲可能是潛在情感狀態的指標。眾所周知,黑猩猩和其他大猩猩會像笑聲一樣發聲,為科學家提供了有關他們的情感經歷的更多象徵性自我報告。

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在特定條件下,它們會發出50 kHz的超聲波聲(USV),該聲音被認為可反映出類似於原始人類歡樂的積極情感狀態(情緒)。這些電話被稱為“ 笑聲 ”。大鼠的50 kHz USV受享樂刺激(例如,撓癢,獎勵腦電刺激,安非他命注射,交配,遊戲和侵略)獨特地升高,並受到厭惡性刺激的抑制。

舉個栗子?

1. 靈長類動物

靈長類(尤其是大猿類)是能夠體會情緒和心理的物種。大猿有複雜的社會制度,年輕的猿猴和他們的母親有著很強的依戀紐帶,當黑猩猩或大猩猩死的嬰兒死亡時,它們的母親幾天之內都不會碰屍體。 簡·古道爾(Jane Goodall)將黑猩猩描述為表現出悲哀的行為。

2. 齧齒動物

1998年,Jaak Panksepp提出所有哺乳動物都可能具備產生情感體驗的大腦。其中一項研究檢查了大鼠是否可以減輕同種異體的困擾。他們通過訓練大鼠按一下操縱桿,來避免電擊。然後在某種情況下對它們進行了測試,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塊吊在空中,可以通過按下操縱桿將其降下。與對照組相比,先前曾經歷過特定種種窘迫的大鼠表現出比從未經歷過特定種種困擾的大鼠表現出了三倍以上的響應,從而降低了所經歷的困擾。這表明大鼠將積極努力減少與情緒有關的困擾。


3. 狗

一些研究表明,家犬可能會以與人類相似的方式經歷負面情緒,包括某些慢性和急性心理疾病的等。早先被反覆訓練以使聽覺刺激與電擊進行關聯的狗,隨後在發出警告後並未試圖逃避電擊,即使該狗只要做一個簡單的逃離動作。這隻狗甚至沒有試圖避免這種“刺激”。因為它之前的慘痛經歷告訴它,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減少遭受電擊的可能性。進一步的實驗表明,與人類相似,在長期強烈的心理壓力下,約有三分之二的狗會出現習得性無助或長期抑鬱。

小結

以上簡單列舉了一些動物,其實還有很多動物能夠表現出情緒的變化,因此動物是有情緒的,也會感到煩惱,但它們表現煩惱的方式既不是“買買買”,也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是通過與此類似的種種表現來實現的。當然這些信息的解讀依賴於對動物行為的更廣泛的研究和認知,這樣才能對它們有深入的瞭解,才能走進動物的世界。因此人人煩惱,為錢為權為人;物有物憂,為生存為繁衍......


梓龍騰


大千世界,萬千物種,煩惱肯定不是人類的專利,只要有生命就會有煩惱,只不過表現的方式程度不同,許多是人類無法感知的罷了。

人的煩惱高級,動物的煩惱低級

人屬於高等動物,是“萬物之靈”,人類不僅能接受信息、感受信息,而且還能因信息而感動、激動、衝動,並理智地加以節制或處理,把動物的慾望發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各種情緒的差異性,相應決定了人的煩惱也比較複雜多樣。

許多人都養寵物,鸚鵡、八哥會說話;狗能聽人指揮,而且對主人會察言觀色。養魚的估計都有這樣的體會,經常餵魚食的人一到魚缸前,魚兒就會馬上游到缸邊,眼巴巴地看著你。馬戲團的各種動物們,就更不用講了。動物知道遷徙捕獵,知道哪裡找水源找食物。俗話也說“鳥有鳥語,獸有獸言”。這些說明啥?這說明動物不僅有交流、有情緒、有慾望,而且會思考、能感受,只要有了這些東西,那一定會有煩惱。普通動物也有求生存的基本慾望,有凍餓之虞,有傷病之苦,他們的慾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幾乎所有的煩惱,也都是源於生存繁殖的一種本能。

動物的生存智慧證明起碼有得失的煩惱

許多比人類低一等的動物,它們覓食、生存的種種表現顯得極為智慧,有的甚至讓人大開眼界,讚歎不已。

這樣的例子很多,就舉一個吧。央視的《人與自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隻雄獅追趕攻擊幾隻黑斑羚,就在它們之間的距離越拉越近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黑斑羚竟放慢了速度,並且蹦跳騰躍,姿勢優雅,還不時回頭看看身後追趕的獅子。獅子大吃一驚,倏然放慢了腳步,最終放棄了這次獵殺。動物學家解釋說,這是黑斑羚給獅子造成一種強大的“我不怕你”的心理暗示,獅子感覺到黑斑羚無所畏懼時,攻擊的自信便瞬間崩潰。

在這個例子中,黑斑羚有死裡逃生的興奮,那獅子則會有失去獵物的煩惱。

植物同樣也有煩惱,以人類不瞭解的方式

植物經過數億年的進化,已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自我保護能力,他們不會感受思考,那他們的煩惱,就可能僅僅源於生存,是一種比動物更簡單、更低級的煩惱吧。

比如,含羞草為了降低風雨對它的傷害,受到外界刺激就會閉合葉片;仙人掌為了避免被吃掉的命運而全身長滿了刺;寄生植物從其他植物身上竊取水分和營養;沙漠植物必須忍受極端乾燥的環境,山地植物必須應對極端寒冷的天氣;非洲南部的圓石草和角石草會“騙人”,他們混生於沙礫之問,外形、色澤和紋痕與石頭相差無幾。

這說明植物為了生存,也是有一定智慧的。你認為這是不是可以說明植物也會有煩惱呢?


琳琅三少


我想這不是我們人類獨享的,其他哺乳動物應該也會感受到煩惱,只是感知煩惱後,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比如,非洲的大猩猩,當統治一個族群的雄性大猩猩發現新生代的雄性大猩猩覬覦它的妻子時,他應該會體會到煩惱,因為有新人要挑戰它的權威,它思考過後,做出決定:消滅這個打破平衡的東西。所以我們高級哺乳動物都是有煩惱的。


角落裡的小女孩


你好!這個問題我感覺要用到辯證法了,煩必燥,惱必怒,比如,自己在農村養的一條狗,他小的時候是不需要栓狗繩子的,可是等他大了就的拴起來,讓他看家,拴繩子的第一天他是不舒服的,他會躁動不安,他會對主人用汪汪的叫聲表達他很惱怒,別的動物皆是如此,煩惱怎麼可能只有我們人類才會有呢?我前段時間讀西遊記,其中有一個問題說,修仙的前題需要什麼,是不是隻有人類才可以,祖師說,身有九竅者皆可修仙,能修仙說明動物皆有感知,當然,這是神話傳說,可是這裡面也是讓我們能悟出一些道理的,煩惱是什麼?套用佛門中的幾句話,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因為他們都是外界加給我們的,他們不受自己控制,所以煩惱了。


夢中身為客


凡屬動物都有煩惱,都有喜怒哀樂,只是表達的方式方法不同而也,比如說,人煩惱時會沉默寡言坐地靜思,會憤憤不平罵個不休,會悲傷流淚向人訴說,動物的煩惱就不同了,你看猴子的煩惱會發出尖叫聲表情不同,會亙相撕咬打架鬥毆驅逐同類等,各種動物的煩惱不同,表現不同,只屬於人類還沒有揭密認知。


人和萬事成


大千世界,有千萬物種。

動物有動物的煩惱,植物有植物的煩惱。

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人是高級動物有喜怒哀樂,酸甜苦辣。

豬怕壯來馬怕騎,猴子怕打地怕犁……

煩惱不是人類專利……





平安92200


煩惱的事,生物幾乎都是有反應,人類反應強烈一點。你拿打火機燒一片樹葉,它會發出信號,告訴樹群們它的煩惱。小狗到點了沒開飯,它們會煩燥不安,叫聲連連。


劉承澤3


煩惱是指不愉悅,不快樂,不順心的情緒,它出自《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眾生。”

個人覺得世間眾生應該都是有情緒的,無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人作為高級動物,可以互相交流,感知他人的情緒,也可以通過一些途徑轉化自己的不良情緒。除開人類的其他動物也應該是有它的思維模式,所以才會有老馬識途,鳩佔鵲巢……而它們的思維交流中不排除也有煩惱的情緒,只是這種情緒無法與人類共享或者交流而已。


馬識途


從生命的生理角度考量,煩惱不是人類獨有的專利,動物也有煩惱,它們的煩惱是在生氣,用咆哮來表示憤怒,有攻擊性。如大象用吼聲加動作表現出來,獅子追殺鬣狗堖怒到極點,猴子和猩猩煩惱按奈不住浮躁,拍腦門加跺腳加吼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