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五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五項措施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近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於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的決策部署,成都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要求全市生態環境執法系統要通過“四個先行”完善生態環境執法體系,在堅持法律底線的同時,以黨員服務隊名義深入一線指導幫扶企業復工復產,保障企業依法依規運行。提出“五項”環境執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措施:

開展“不見面”執法諮詢

暢通網絡諮詢、電話諮詢等快捷、便利的服務溝通渠道,搭建復工復產企業諮詢平臺,及時快速回應復工復產企業及群眾的環境執法業務諮詢,並提供環保政策法規講解、環境問題整改指導等為企業排憂解難的優質服務。

開展“宣講性”執法服務

各執法黨員先鋒隊要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靠前服務,幫助企業查找復工復產可能存在的環保問題,並提供相應指導服務,助力企業環保相關問題順利解決。同時,及時宣講環保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復工復產企業正常運行環保治汙設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開展“幫扶式”執法檢查

將不同行業、不同汙染等級的汙染源科學分類,不搞“一刀切”式執法,提高環境執法精準性,將現場執法檢查與指導、幫扶企業有機結合。對守法意識強、管理規範、記錄良好的企業減少執法檢查頻次,做到無事不擾;對群眾投訴反映強烈、違法違規頻次高的企業加密執法檢查頻次,依法懲處違法者;對主觀希望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業重點加強幫扶指導。

開展“科技化”執法監管

強化科技支撐,重點通過遠程監控、非現場執法等方式,對汙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超標報警,通過傳送照片、視頻等方式代替現場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干擾。同時,對企業在線監控做好技術指導服務,督促企業做好在線監控設備的運行維護,指導企業嚴防環境風險和違法行為的發生。

實行“三個”靈活處理

在疫情防控期間,因疫情防控直接影響、產生不可抗力等因素而發生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擬納入環保“紅黃牌"黑名單的,企業因配合政府管控要求實施停工停產導致未按時繳納行政處罰罰金的,擬執行加處罰款或滯納金,因疫情影響,企業經營困難暫時難以履行處罰決定的,可酌情靈活處理。

當前,正值企業復工復產高峰,全市環境監察執法系統幫助企業把好環境汙染防治關,守好疫情防控安全門,築起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充分展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鐵軍形象。

青羊區

主動謀劃,積極作為,為轄區內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支持。

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五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環保宣傳“有深度”。通過“青羊區環保工作群”“12345市長公開熱線”等平臺指導企業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和開展環保設施自查。

二是解決問題“有速度”。針對某消毒劑生產企業手續辦理犯難的情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組成工作專班現場瞭解情況,協調解決相關環保問題。

三是行政執法“有溫度”。疫情期間,執法人員由“鐵面法官”形象轉變為“環保管家”角色,在瞭解到個別醫療機構危險廢物轉運不夠及時後,主動協調解決了企業負擔。

武侯區

針對某企業人員流動大的問題,大隊全程指導該企業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應急預案、疫情防控節後復工方案、回蓉返崗人員疫情防控信息採集等工作中環保相關內容,並結合企業現狀,建議企業在通道處鋪設浸潤有84消毒液的地毯,增設防疫相關一次性用品專用收集桶,並定時消毒,精細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龍泉驛區

堅持執法與服務並重,通過突出重點環境治理企業、重點汙染企業、重點投訴企業“三個重點”,把控企業復工時間、復工產能、環境治理能力“三個要素”,強化對環保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汙染物排放情況、在線監控數據實施“三個監督”,深化轄區網格員、執法機構、第三方治理單位和復工復產企業之間的“三個聯繫”,重點做好環保相關服務和業務指導,幫助企業研判並解決問題,為幫助和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五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青白江區

將環境執法檢查與幫扶服務相結合,助力企業有序安全復工復產。

一是主動服務指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建立QQ和微信服務群,第一時間轉發防疫動態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政策,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同時,安排專人全天候為企業開展在線服務、答疑解難,協調解決企業在防疫期間遇到的各類環保問題。

二是排查環境隱患,避免企業“帶病”復產。組織開展環境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指導企業對汙染防治設施等進行全方位檢查,消除環境安全隱患,確保企業復產時汙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

三是專班重點檢查,保障復產企業正常生產。成立執法專班,重點對汙水處理廠、垃圾焚燒企業以及各類環保治理公司開展執法檢查,指導做好疫情期間各項應急準備工作,保障轄區企業正常生產。

蒲江縣

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採取三項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一是全面摸排,掌握企業復工需求。積極對接掌握擬復工企業名單,通過電話、微信和走訪等方式瞭解企業復工存在的困難需求。

二是精準施策,為企業排憂解難。針對企業轉運危廢時間長、難度大的問題,在協調危廢處置單位加快收集轉運的同時,指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優先實行企業內部資源化利用危險廢物,從源頭減少危險廢物產生。

三是強化監管,確保企業有序生產。主動送服務進廠,對企業復產復工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和指導。同時,通過在線監控平臺等遠程監管平臺掌握企業汙染物排放情況,對數據異常企業及時提醒,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環境監察執法系統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收集問題120個,協調解決問題110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