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罕見火爆抗議,“50+1”政策給德甲帶來黑暗一夜


罕見火爆抗議,“50+1”政策給德甲帶來黑暗一夜

德甲第24輪的比賽,拜仁慕尼黑客場6比0大勝霍芬海姆。在下半場拜仁球迷因為“50+1”政策兩度拉起橫幅攻擊霍芬海姆老闆,主裁判兩度中斷比賽,在比賽恢復後剩下的12分鐘內,雙方球員“默契”地用在場上倒腳聊天的方式作出抗議。

罕見火爆抗議,“50+1”政策給德甲帶來黑暗一夜

德甲的“50+1”政策最早提出的目的是保護俱樂部的財政健康,因為這項政策規定了外來資本擁有股權不能達到半數(這樣他們就不可能成為大股東),結果是隻有俱樂部本身的主體公司才能在運營中起到主導作用,這樣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防止俱樂部遭遇不良資產的入侵或者受過多的債務拖累,實現構想的財政健康狀況。“50+1”僅有的例外,就是一些控股時間超過30年的企業,包括拜耳(勒沃庫森)、大眾(沃爾夫斯堡),以及為霍芬海姆俱樂部的發展作出過傑出貢獻的霍普(作為德國市值最高的軟件企業SAP股東,對霍村超過30年的長期投資,真良心老闆)。

罕見火爆抗議,“50+1”政策給德甲帶來黑暗一夜

“50+1”引發著關於其存廢問題的討論,社長認為這個政策確實應該考慮改變甚至廢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給予了俱樂部的管理主體太大的舒適區。

就像慕尼黑1860降級地區聯賽背後的狗血情節(小股東願意慷慨解囊補齊德乙參賽費用,然而管理層竟然沒批)一樣,德甲不少俱樂部的高層在“50+1”的利益保護下越發不思進取、混吃等死,就像漢堡、多特、不來梅經歷巔峰後成績的下滑甚至降級,亦或是不少中上游球隊(沙爾克04,門興格拉德巴赫等)頻繁的賣血一樣,保守帶來的負面效應幾乎在影響著每個俱樂部的高管。

所以一說到德甲競爭力問題的時候別一味把矛頭指向拜仁,整天罵著一個實力比剩餘17隊強還要更加努力的俱樂部,難道這剩下一部分就不用審視一下自己的責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