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自己文章不想读二遍,可是硬着头皮读完感觉也没很糟,是啥原因?

蕴音


首先说经典的文章必须反复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

第二,一定要用心的,深入的去读,边读边思考。思考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如果读不出来,不妨一开始先读一读名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自己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篇文章的精妙在这里啊。回过头去再去读,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你比如我们读《水浒传》中的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从当时世俗眼光下来分析宋江;也可以从中国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忠君层面来分析宋江;也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来批判宋江。经过我们多角度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是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的。他跳不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当时那个文化背景,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认知局限性。所以他的最后悲剧结局是注定的。

第三,自己读不出经典文章的精妙,实际上是自己的文学修养不够,文学素养不够,文学积累不够,只有多读多思多悟方有提高,一点一点积累;另外,有时候有些文章不愿意读,读不进去,也与自己的年龄、阅历有关。年龄,阅历不够有时候真的理解不到精妙的那一层。

就像我们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一样,觉得很难懂,没意思。但到了自己四十多岁时,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时,理解了或者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的时候,看透了这个社会的真相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去读鲁迅的《孔乙己》《故乡》《祝福》时,就会觉得鲁迅的文章写的那真是好啊!就像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少年时我们以为我们是鲁迅,长大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才是闰土。这就是我们对鲁迅文学价值的再认识。只不过,当我们读懂鲁迅时,都已不再年轻。

总之,好的文章不厌百回读。如果你实在读不进去,你可以先放一段时间再去读,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文笔山人


不想读二遍?感觉很糟?

不想读二遍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了小学生时代的命题作文。

小时候语文作业会留下命题作文的题目,没什么生活经历的小学生要绞尽脑汁思考,努力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

于是千奇百怪的作文被小学生“无中生有”。

终于用力过度,在题目“有意义的一天”下,“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桥段从小学三年级写到六年级,一共出现38次。

试想这样应付作业的心态写出来的文章,谁会想读第二遍?是不是跟题主说的情况就很相似了?

生硬编造只因没有材料,肚里没货才会“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有意义的一天就只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吗?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几点睡也不尽相同,每个人在一天里做了什么事也都是不一样的。

可为什么大家提到“有意义的事”,就只剩下“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一件事了?

有意义的一天,它就不能是跟着爸爸组队排位,爸爸玩的太菜被队友骂小学生,身为小学生的自己反而带领全队反败为胜?

有意义的一天,它不能是抗疫在家隔离期间,王老师网课直播因网速太卡形同鬼畜,小学生录屏投稿B站获得过万点赞,视频收益全部捐给武汉,反而获得了王老师的表扬?

有意义的一天,它不能是因疫情隔离不能拜年,小学生遂发视频拜年,家里长辈压岁钱发微信红包,这些压岁钱又被小学生投入股市,恰逢牛市3000点,赚得盆满钵满?

为什么有意义的事儿只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呢?上面说的事儿不比过马路更有意义么?

而且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作文,就能发现三个异乎寻常的坚持。

首先小学生很坚持,其次老奶奶也很坚持,最难得的是这个作文题目它也很“坚持”,甚至都到了“坚挺”“屹立不倒”的程度。

“有意义的一天”作为作文题目,它可不只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它坚持了三年这么简单。

而是作为一个必考题,前前后后出现在几代人的求学路上,堪称史诗级的一道作文题。

这么说吧,在中国没见过这个作文题的人,几乎等于说他还没上过学。

我由此又想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工作总结,活脱脱成人版“有意义的一天”。

夸公司夸领导夸同事,千篇一律。

谈业绩谈奋斗谈努力,年年进取。

横批:工资少提。

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写不好“有意义的一天”的小学生,毕业后把绝对不会看第二遍的耻感满满的作文本一撕,以为自己成功逃离了命题作文的鞭打,却没想到,成年工作后一头撞进了年终工作总结的泥潭。

对于那些你不想写却不得不写的文章,我相信你绝对是不想读第二遍的。

谁要不信就拿出小学作文本出来,反正我的早找不到了。


用心是吉


自己写的小文无论怎样,我都会看好多遍,自己觉得还行就多写写,学习吗,只有不断的练习写作,才能在文笔的熟练上取得进步吧。

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要硬着头皮读哪?不相信自己的人才是个傻蛋。多写文,动动脑,练练手,精神好就行,业余爱好写点文者和专业文者不会相同的,普通人上头条写作只要觉得开心就好。

自己写的小文,有千百个人看看高兴,有几个人看看也高兴,总归文作是自己写的,要紧别做瞧不起自己的人。

就谈到这里,谢谢。



老头哥儿


写文章要有自信,平时接触知道实际,了解实际情况,遇事敢分析情况拿出措施或结论解决,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一些需要的知识,丰富自己,平时多想想,对于要写的文章,想好再写,写什么,如何表达,没想好不要硬写,硬写不仅写不出好文章还会打击自信,勤于远略,不急近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写好后进行删改,自己敢对自己负责,一篇好的文章就出来了,不断写几篇,注意总结,也就有心得了,对于具体用词,分析自己最想要表达什么,得出一个最好的结论。


猫哥的装修生活


可能是心态的问题。

现在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导致我们有时无法静下心来沉淀。我也是一样的,具体到某些事情上就会感觉烦躁,无法安心做好某一件事。

我有时也会写一写,都是些小随笔,有感而发。写完之后,感觉突然就没了,再也找不到写时的心情。心里想读一读,改一改,可就是无法做到。什么让我们变得这样的浮躁?是生活吧!

自己写的文章,都想着改一改,总也无法实现。那就等一等,等到心境不同,思想不同,也许你就会读出文章的不同了,也就能看出文章的不足了。



一叶落尽秋


有时候也很正常,我说一下自己的原因吧:

  1. 喝酒了头脑不清醒,那时候你知道的随意发挥,等睡醒了感觉肯定不咋的,谁知道无巧不成书!


  2. 最近的阅读量很低,发表了很多可是没什么人看,情绪低落。

  3. 没灵感没创意,感觉自己最近写的很平庸,不想看

  4. 我的主要就这几点,希望我的体会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仔视频分享


我觉得一个好的文章,就是把自己真实的经历,感受或者对事物的理解写下来,引起共鸣,或者供人借鉴,参考!无所谓好与不好,只要真实!



不在那年不说那事儿


哈哈,感觉说的好像我,我从小到大写了作文都不会再读一遍,也许是自己有信心,也许是觉得自己写得太烂,读着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乱七八糟的,没个头脑,现在呢,也就是凑合凑合,勉勉强强看得下去,但是写好了也很少读二遍的。


求而不得之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的储存,语言的组织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文笔也就不一样;文笔不一样也就产生了文章质量的高与低。



写文章首先要摆正心态,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不攀比,攀比会失去自信心,影响创作的心态,只能去借鉴;对自己的写作水平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自己是在哪一个水平,根据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循序渐进,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文笔的练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思考、总结。有志者事竟成!


云客儿


写文章也是一种劳动强度很高的活,你要高度集中精力,还要调动全身心的情感,思维也在高速的运转。

写完以后,你会有种活干完了如释重负的感觉。此时你潜意识会有种歇一下的感觉,所以不想去读第二遍,只想休息。

因为你聚精会神的写了,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才能和潜力,所以再回读的时候,会有不错的感觉。

写作就是开车,读书就是加油,写的越多,读的书越多,你的文学功底会让你成为一个老司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