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2019年我開始嘗試寫作,為了積累更多的素材,我開始大量看書,從寫書評開始。可是我發現有的時候,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文章只能遠觀而不能近看,其中的邏輯和思想深度都經不起推敲。

我想作為寫作新手,一心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須要首先找到自己的領域,找到最適合自己去寫的文體,發現與自己內心有共鳴的東西,才能發表出有鮮明有特色的觀點,而不是人云亦云。那麼我還是腳踏實地從拆解大師的作品開始去學習這些作品中的寫作亮點和技巧。

於是我決定從史鐵生的文章開始拆解學習。史鐵生是我從高中時以來就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與心靈一樣明淨。他對生活的解讀、對人生的詮釋,讓我當時很躁動的心走向平靜。

《我與地壇》是一部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文感情深厚洶湧、哲理含蓄又感人至深。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文章是史鐵生以自身的親身經歷為基礎,敘述多年來他在地壇公園,沉思流連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和對命運的感悟,它帶給人許多的心靈慰藉。他的文章其實已臻化境,語言爐火純青。尤其是他的這篇文章,思想深刻又富有哲理。讓人不由地驚歎:“與當時,於現在,尚無出其右者。”

史鐵生的文章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更多的是散文隨筆。最近宅在家中心情有些煩躁,於是重讀《我與地壇》。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對人性、對當今生活又有了新的視角和想法。讀完後,我有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未有過的心靜如水的感覺。

同時被他高超的寫作手法深深地折服了,文章渾然天成,天然雋永,自有一種韻味,又飽含著深刻的內涵。

布瓦洛說:“ 你心裡想得透徹,你的話自然明白,表達意思的詞語自然會信手拈來。”

史鐵生的文章便是如此。

可要想寫好文章在寫作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寫出的文章清湯寡水、索然無味;人物形象差強人意、模糊不清。

可怎樣才能寫出有血有肉、觸動人心的文章呢?那麼就讓我們現在來拆解史鐵生的這篇《我與地壇》吧。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拆解,分別是立意、結構和語言表達方式。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一、千古文章,立意為上。

古人云:“意在筆先,如風行水上。”“意”是文章的靈魂。

莊子有言:“語之所貴者,意也。”還有人說:“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決定了一篇文章的高下,所以很多作者立意花的時間遠比寫作本身花的時間要長。也難怪路遙寫《平凡的世界》,花了四年時間去準備。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要是沒有把應當寫的東西經過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該動手。"

意在生活細微之處,意在動人動情之處,意在清悟明瞭之時。

立意源自於對生活細微之處的觀察,在於我們內心情感的發酵,當我們靜下心來感悟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史鐵生對生活的感悟和融入他生活中的事物觀察細緻入微、體會深刻。他與地壇的長久融合,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地壇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沉思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從對自身經歷的思考中,逐漸超越自身命運的挫折和苦難,探尋生命、死亡的意義和工作的價值,進而感悟生命的永恆和天地間的生生不息。

《我與地壇》中寫到:“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我們先來看一下史鐵生的創作背景:史鐵生於1969年作為知青,到陝西省延安地區“插隊”,1972年因病致癱而回京。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

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十五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當人們為《我與地壇》的通透圓融和超越之美而感動的時候,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生命再次出發艱難跋涉的起點,距離他寫出並且發表《我與地壇》,已經是將近十七年的時間。沒有人能夠想象和體會他的艱難困苦。

在活得最燦爛的年紀卻癱瘓了,這種打擊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所以說“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樣的狀態下,人需要的是什麼,地壇展現出的又是什麼,“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看到的最多的是沉寂和虛空。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當一個人心裡承受不了時,想得最多的就是死亡這個話題。

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裡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蔣子丹

“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這種經歷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的,關於生與死的思考。在他與地壇一次次的融合交流中,他認識到死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因而對生死的理解獲得了些許超脫。生是毋庸置疑的,死卻不是瞬間可以想透的問題,然而他從地壇中各種各樣景物的四季變化中認識到:人既然活著,就應該開開心心地活。

可如何立意,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蘇東坡有言:“求物之妙,如繫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瞭然與口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

就是說,要把握住事物的微妙處,真像捕風捉影那樣難。心中能把事物徹底弄清楚的,大概在千萬人中也找不到一個,而何況是要用口說和手寫把事物表達清楚呢?表達清楚的,這就叫“辭達”。語言要做到能夠表達思想情感,那麼文章自然就會有文采了。當然,這裡說千萬人之中沒有一人明意倒是有點誇張,不過也點出了我們在作文時的一大弊病:沒想明白要寫什麼就動筆了,結果導致文章就像是一盤散沙。

那麼如何更好的立意呢?

羅蘭說;"寫作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發表,當然更不是為了稿費和虛名。它實際上是一個人認識真理後的獨白。"

由此,要想寫好的文章,深遠的立意是基石,我們就需要細心觀察、感悟,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學會從關注自己到關注更廣闊的天地,體察紛壇的外部世界。

在文章中史鐵生看似在寫花草樹木、一年四季、車轍腳印,但是其實寫的是對生活最深切的感悟和最誠摯的熱愛,以及對母親最深切的懷念。

文中他的一段話令人感動:“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就是我從中拆解的最主要的一點,也是這篇文章寫作的基石。文中寫的他在得病後去地壇,母親的一次次尋找,都讓作者深深地感受到母親的苦難,母愛的無言、堅忍和偉大。從而把對地壇的感情轉而對母親的懷念,昇華文章的主題。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二、巧妙構思,創設意境,寓情於景

文章總體上來說,結構很宏大。第一節寫自己和地壇的緣分,第二節寫母親的愛,第三節寫地壇的四季,第四節寫堅持來地壇的人的故事,第五節寫人生的缺憾,第六節是總結。

各個段落過渡自然,看不出一點斧鑿的痕跡。都是圍繞著地壇的一草一木、一春一秋、一朝一夕,伴隨著作者心理上、認知上的成熟和變化,對人生的深刻領悟來寫的。

整篇文章就具體表現手法而言,十分豐富。

第一節主要是擬人手法,把地壇人化,文中的我與地壇交流,把一個因病致殘人的心曲表現得淋漓盡致。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裡,它一面剝蝕了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史鐵生將地壇中的景物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從浮誇炫耀到蒼幽、自在坦蕩。呈現出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雖殘破卻並不頹廢,並處處展現其生機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第二節寫母親是文章的重點。在這裡既通過正面描寫母親的語言動作,又有藉助側面描寫出母親的心理活動側面烘托表現出一個母親無私的愛。

1、動作描寫

寫母親無聲的行動,每次“我”要動身時,她便無言地幫我準備,幫我上輪椅車,看著我搖車拐出小院,從不問我為什麼。

2、側面烘托

“當我不在家裡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3、心理描寫

如借“我”的口側面描寫出母親的心理活動,“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中間作者又反覆自責,從來沒有替母親想過。“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只有在母親去世後才體會到母親當時的心有多苦。

在飽含自責的回憶裡,給讀者呈現出母親“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

第三節大量運用排比,來描寫地壇的四季。

第四節描寫堅持來地壇的人。通過外貌寫出了一對夫婦,通過語言描寫寫一位歌者,通過動作寫一位酒徒,用對比描寫一位有天賦的長跑家。

第五節寫在地壇中來過的一個弱智姑娘,寫人生的遺憾。

這就是我從我與地壇中拆解的第二點,寫作需精心構思,文辭考究,真正做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才不愧為名家名作。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三、錘鍊語言風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優秀的散文語言都能做到精煉準確、樸素自然。不同作家有不同語言風格,每篇散文的語言都有著作者的獨特的個人風格,尤其能真切地表現出作者的“眼中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

作者的個人經歷和情感誰也無法複製,但學習品味文章的語言,對於我們寫作大有益處。

現在我就從修辭、表達方式、語言特色上來進行分析。

史鐵生對生命的解讀,對宗教精神的闡釋,對文學和自然的感悟,構成了真正的哲學。他幻想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踢一顆路邊的石子的感覺。 ――賈平凹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裡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簷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其實整個第三節大量運用比喻、排比、類比,把一座荒原寫得有聲有色。分別從時間、樂器、園子裡的響聲、園子裡的景物、心緒、藝術形式和夢多個角度來描寫一年中的四季。這部分用多種事物來比喻四季,象徵著"我"對自身經歷酸甜苦辣和人生命運複雜多變的種種感受。這部分將與四季相應的多種事物進行排比鋪陳,是各種體驗、多種心境、複雜人生和滄桑命運的多重類比和象徵。排比使文章句式整齊而又富有韻律,類比使人浮想聯翩,讀起來朗朗上口、餘味無窮。

整篇文章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表達方式水乳交融,有生活場景,有生活哲理。

文章的第五節寫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弱智姑娘,先是用大量筆墨描寫大欒樹上的“小燈籠”,接著敘述初見三歲時小姑娘的情形;再接著寫再見長大了小姑娘的遭遇;然後是作者的心理描寫“這時我認出了他們,小夥子和少女就是當年那對小兄妹。我幾乎是在心裡驚叫了一聲,或者是哀號。”最後就是對人生缺憾的議論。這裡大量運用環境烘托法,所描寫的環境越優美,烘托這個女孩的單純可愛,就越發襯托出小姑娘可悲的命運,她的遭遇就更引發讀者的同情。

“文學更要緊的是生命感受的交流,是對存在狀態的察看,是哀或美的觀賞,是求一條生路似的期待迷途的攜手或孤寂的擺脫”。

史鐵生散文的語言是心曲的嘆唱,是心語的直接流動,他情感上毫不做作,坦誠而意蘊深刻又自然地以其慧達啟人心性。

第三節中“春天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乾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的菸斗。”等話語表面上不太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但它們都生動地傳達出了詩人的真摯情感與感悟,是作者在地壇經歷的“四季”的真實體驗與感受,所指其中“四季”特定的情境,隱含著對生命的不同況味的理解與咀嚼。

“落日”“雨燕”“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泥土的氣味”等平常的字眼,在該文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蘊涵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與想象,浸泡著作者那種希望、堅定、神往的情緒,即因古園雖經肆意雕琢,有些東西卻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表現對於生命永恆的感嘆與對於生活的信心。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在漫長的輪椅生涯裡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韓少功

思辨對於他來說不只是一種文風,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語言,終究來說,就是表情達意。它既有傳遞情感的功能,又有思維塑造功能,讓讀者能從語言中領悟到我們的寫作意圖和人生態度,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是我們需要不斷錘鍊的地方。

在喧囂的世界中的一片淨土:學習拆解《我與地壇》


結語

史鐵生絕對是新時期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過作品傳達思想,而是引導讀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 ——王又平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生存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在我們學習寫作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在拆解名人名作時不斷地去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這才是我們需要不斷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