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4歲寶寶還在叛逆,天天發脾氣扔東西?也許你踩中了這3個雷

最近網友小徐留言問說,木木大叔,最近我真的快崩潰了。寶寶已經4歲多了,還天天發脾氣,動不動就扔東西。而且我們家長軟硬兼施、什麼辦法都用上了,可是收效甚微,有時候還會變本加厲。我該怎麼辦呢?

很多家長都只知道“可怕的兩歲”,結果有的孩子到了快4歲還在叛逆,還天天發脾氣摔東西,讓家長直呼崩潰。

我們先找到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簡單說,也許是你踩中了以下這3個雷。

4歲寶寶還在叛逆,天天發脾氣扔東西?也許你踩中了這3個雷

01.在寶寶2~3歲叛逆期期間,家長沒有留意


蒙特梭利說過,2~3歲的孩子,處於對秩序的敏感期。這種存在於兒童的敏感期,也許在兒童遇到麻煩的時候會表現的更加清楚。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可能都是由於這種敏感性。

可惜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有這樣的敏感性。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沒有恰當地處理好,可能對孩子吼叫、責罰,結果給孩子的成長髮育造成不良影響,也很可能導致孩子延長他的叛逆期。

⭕那我們該怎麼應對或彌補呢?

身為家長,我們不恰當的言行都可能給孩子完成不良影響。儘管孩子已經過了“可怕的兩歲”,但我們還是要及時反省自己,扭轉自己的態度和育兒的方式,必要的時候還應該為著以往錯誤的方式向孩子道歉。接下來儘量以正面管教、正面鼓勵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脾氣問題。

4歲寶寶還在叛逆,天天發脾氣扔東西?也許你踩中了這3個雷


02.也許你觸犯到了3-4歲寶寶不喜歡的點


有些孩子可能不是因為叛逆期延長,而是因著3~4歲的寶寶有一些顯明的性格特點,如果家長沒有留意,不小心觸犯到了,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天天發脾氣,甚至摔東西。

(1)也許你沒有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蒙特梭利還說過,3~4歲的兒童整個性格改變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具有獨立的傾向,突然間,兒童成了一個不需要幫助、能夠自給自足的人了。

3~4歲的孩子,由於大腦功能發育基本完善,具備了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而且有較強的獨立願望。

所以這時候他們好像常常告訴你,“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動我的東西”,比如自己嘗試獨立穿衣服、脫衣服、疊小被子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當寶寶想要自己吃飯,而媽媽想要拿他的碗或者準備喂他時,他就大發脾氣、摔碗筷的原因。

4歲寶寶還在叛逆,天天發脾氣扔東西?也許你踩中了這3個雷

⭕那如何才能避免踩到這些雷呢?

可以從以下3方面入手:

①我們應該有個正確的育兒觀念,就是儘量讓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盡所能地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性格。有了正確的育兒理念,才會有正確的育兒方式。

②在孩子做完自己事情的時候,要適當誇獎、鼓勵孩子,讓他得到獨立完成事情的快樂和滿足感,這樣他就不會經常哭鬧了。

③在孩子想要自己做而做不好發脾氣時,我們可以在旁邊多鼓勵他,給他一些示範和引導,直到他學會自己做好為止。


(2)也許你的行為刺激到他,讓他情緒失去控制。

這一時期的兒童情緒仍然不穩定,控制力也弱,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和情境的刺激,出現情緒的巨大波動。

他們也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現得焦慮和膽怯。這時候旁人一點無關的笑聲和說話聲,甚至多看他們一眼,都容易引起他們的緊張和焦慮。

⭕我們父母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是他們很正常的反應,父母可以多留意孩子情緒的變化,避免在孩子情緒出現波動的時候火上澆油。反之應該冷靜、理智地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學習控制他們的情緒。慢慢地寶寶就不會那麼隨意發脾氣了。

4歲寶寶還在叛逆,天天發脾氣扔東西?也許你踩中了這3個雷


03.從身邊的人身上找找原因


有些孩子可能是從身邊的小夥伴、父母身上學會發脾氣、摔東西的。

3~4歲的孩子有個特點,就是對外界充滿好奇。他們會特別注意到其他孩子、大人談話的聲音和神情,並從中模仿,從而學會使用不同的語調、手勢和表情。

而有些3-4歲的兒童已經上幼兒園,身邊有很多小夥伴,很容易從他們身上吸收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我們可以從幼兒園的老師那裡瞭解到孩子平時的表現,或者幼兒園裡有沒有這樣行為的小孩子。當然我們也需要反省自己平時有沒有一些表情語調不合適,被孩子模仿。

這裡更提醒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發脾氣、吵架。孩子耳濡目染,總是會模仿的!


寫在最後:

不知道這3個雷,你踩中了幾個?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我們作父母的,還是要多注意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和問題,找出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多年海外教育經驗,多年自學兒童教育,有豐富的教育培訓經驗。為您持續分享正確新鮮的育兒理念和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