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孕育並生下一個孩子,僅僅是成為父母后人生的開始。

對產婦來說,坐月子更是一場煎熬的試煉。虛弱的她們若月子期間能不能護理好,是關係一生的事,不僅身體恢復慢,還可能落下“月子病”,飽受折磨。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案例

林女士是位二胎寶媽,大寶已經5歲,正在上幼兒園,上一個冬天生的二寶。

照常理來說,生過一次孩子的她應該有經驗才對,可反而落下了“月子病”,這是為何呢?

據她自己描述,頭胎時坐月子婆婆管得特別嚴格,自己當時也不懂,只能照做。不僅不能玩手機,連電視也不能看,說對眼睛不好;不許洗頭洗澡,基本就沒怎麼下過地,總而言之過得很是憋屈。

生二胎時坐月子,她就謝絕了婆婆的好意,特意花錢僱了月嫂。不過月嫂管住孩子卻管不住她,林女士覺得身體恢復得差不多,產後十幾天就自己跑到陽臺上呼吸新鮮空氣去了。

儘管穿了羽絨服和毛衣,但忘了給腦袋做保護措施。結果從那之後就經常性頭疼,總感覺涼颼颼的,有時春秋稍微陰冷一點就要戴帽子出門,如此受罪,讓她悔不當初。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分析

雖說傳統坐月子的方式,有些過於緊張,但也不是毫無借鑑之處的。現如今的科學坐月子,也需要遵守幾個基本的原則才行。

其實總結起來。坐月子對產婦的要求並不是很多。主要就是不能見風,不能碰涼,不能受寒,要吃飽喝足補充營養,適當活動,保持愉快心情。

尤其是受寒這一點,需要特別重視。若這段期間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這是很不值當的。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這四個部位

1)頭部

剛生產後身體比較虛弱,氣血不足,若頭部受寒,很可能留下頭疼頭暈的後遺症。

因此,月子期間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做好保暖工作。

小貼士:

夏天可以開空調,但不能直吹,冬天尤其注意不能受寒。室內通風換氣之前,產婦需要避開風口,先去別的房間,等換完氣後室溫恢復正常再回來躺下。

從醫院回家時,除了衣服多穿一些,還要注意戴帽子。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2)膝蓋

膝蓋屬於關節,一旦寒氣侵入,可能出現僵硬疼痛的情況。

尤其孕期時胎兒就已經給下肢造成了巨大壓力,使膝蓋受了損傷,月子期再不注意就麻煩了,一到陰雨天就會覺得疼痛難忍。

3)腰腹部

腰痠背痛的情況,大部分產婦都會遇到,有一部分是月子期間帶孩子累的,也有一部分是受寒導致的。

腰痠背痛不僅影響生活,容易勞累,恰巧對女性來說腹部又非常重要,受涼就容易腹瀉、腹痛,而且還影響子宮恢復。

4)雙腳

雙腳離心臟的距離最遠,因此血液供應也最少,若受寒會減少體內的血液循環量,降低抵抗力,給產婦增加生病危險。

因此,月子期雙腳的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秋冬季節要穿上暖和的襪子,並穿上帶包跟的月子鞋。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這些不科學的坐月子說法要摒棄

1)不能刷牙

事實上,產後受激素影響刷牙時,產婦的確會出現牙齦腫脹、出血等情況。

但傳統認為坐月子不能刷牙是錯誤的,月子期本來就少食多餐,一天吃這麼多頓還不刷牙,食物殘渣滯留在牙縫裡,時間太長就容易腐蝕牙齒,甚至導致牙周炎。

老話“生個孩子掉顆牙”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

洗頭洗澡也是如此,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完全可以做到在溫暖的環境下洗澡洗頭,不至於受風。

但要注意的是隻能淋浴,且立即用毛巾擦乾,不要用吹風機。

2)不能下床

適當運動有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整日躺在床上並不是最優解。而且更不應該“捂月子”,尤其是炎熱夏季坐月子的產婦,本來身體就容易出汗,這一捂很可能中暑。

月子期產婦要捂好四個部位,若受了寒,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總的來說,該遵守的原則還是要遵守的,但也不能過於迷信傳統,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科學護理才最重要。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