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基层从不缺英雄

2020年1月26日 农历正月初二 阴

每年的正月初二是睡不成懒觉的,老是怕走亲戚时因为道路拥堵错过饭时。今年虽然不去走亲戚,但我意识到,今天是检验疫情防控措施能否落实的最关键日子。

前两天铺天盖地的宣传,年轻人会从网络上得到疫情和防控信息,但部分老年人不一定知道;初一那天有些单位和干部没有快速转变观念,还沉浸在往年的过年习惯里,统计武汉回乡人员、封村、隔离等措施不一定落实得很扎实;今天是外甥走舅家闺女回娘家的高峰,不少商家跃跃欲试想店外经营;初二如果没有大范围人员流动,说明防疫宣传和措施真正显出成效。况且今天省长还要来唐河调研指导,我八点就顺着街道开始检查我们工作的重点部位。

见到最多的依然是穿着橘黄色马甲的环卫工,洒过水的空旷马路上鲜见行人,文峰广场里冷冷清清,偶见车辆匆匆呼啸而过。每条街道总有一两家不甘心的商户又把帐篷和商品摆在路边,可能幻想着往年火爆的购物场景,但现实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我先通知执法队员清理店外经营,然后继续沿街查看,观察防控效果。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随着超市开门,公安干警和城管队员也到岗维持秩序,顾客自觉戴口罩、排队、接受测体温。那些店外经营的商户见到门前冷落,在城管队员劝说下开始拆除帐篷并把商品搬进店内。在局工作微信群里,看到“爱之园”和文峰广场都设置了有人值守的游客劝阻台和测体温设备。同时看到城区背街小巷口和小区大门也陆续设卡封堵,街道和社区干部开始劝阻人员进出。我能感受到,这场阻击战在城区和乡村修筑好了铜墙铁壁,开始合围。

县领导都下沉在分包的乡村指挥抗“疫”战斗,还有一部分在筹备省长调研,我个人感觉今天上午反而显得清闲,现在最忙的,应该有基层乡镇和村(社区)干部们。县直单位没有具体防控任务的其他公职人员都要到所在街道报到,参加社区疫情阻击工作,今天正在进入工作岗位。

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给我打电话,问我县垃圾处理场在春节期间还能不能接收他们镇的生活垃圾。我回复书记:“当然能,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那你们有没有多余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书记言语里有些焦急。

“这个现在真没有。随后有了我可以给你支援。”我们系统有八百多名环卫工、二百多名一线执法队员,还有垃圾场、污水厂、农贸市场等防控人员和其他值班岗位,这两天弄了两千只口罩,已经告罄。我们也是喷上酒精或晒晒再用,一只口罩能戴好几天。我昨天在淘宝订购一万只口罩,办公室金主任与新乡一家口罩厂的同学联系订购两万只,我想着马上会到货,随后不是大问题,也知道乡镇物资采供更困难(但这两个订单三天后均被取消,小口罩也成了我们面临的大难题)。

从微信群里和每天县里防疫视频调度会上,我看到听到一些乡镇防控措施真的很给力,网友一片叫好声。实践来自基层,单方能治大病。我也有担心,挖沟堆土断路、支书骂街、强制隔离、限制进出的做法现在是很管用,但也会有人疏忽大意或拿着鸡毛当令箭,等风平浪静的“疫”后时候,基层干部可能又会成为某些公知和境外势力攻击政府的靶子:小题大做、作风粗暴、失职渎职、防疫物资管理不规范等等问题都要有人因此倒下去。惺惺相惜,我提醒这位操心的新书记。

“特殊时期,特殊举措。上级要求立即隔断与湖北交界大小路口、各自然村的通道,一夜之间哪能制作隔离栅栏,只能先挖沟堆土把路隔断,然后再慢慢规范。现在是急缺防护物品,镇村干部这几天都是自己找的口罩,从养猪场借防护服和消毒液。个别村干部在村里辈分高,平时说话就是骂骂咧咧。这次宣传疫情,看到有些群众不听劝阻,拿着喇叭又开始说难听话,被回乡的年轻人录下来发到网上,虽然网民叫好,但我们开会强调不允许这样说粗话。哎,干好眼前的事,不愧对百姓就行,顾不上管以后的事了。”

我很理解这位党委书记的想法和做法,疫情防控必须单元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乡村社区的任务最具体,也最难干。“嗯,干好工作,也要保护好自己。”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临近中午,尹省长到达唐河毕店镇张心一村调研,我们只能从微信群里看到一些零星图片。行程匆匆,省长下午一点多离开唐河去驻马店调研。期间接到县指挥部第七号令:下午两点起,全县大中型酒店、商场、超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暂停营业,暂停包括红白喜事在内的集中性聚会聚餐活动。这道命令真的非常及时,个别饭店已经筹备宴席了。我立即安排落实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安排督促沿街门店和企事业单位利用LED屏或其他方式加大宣传新型肺炎宣传力度。同时接到通知,防疫视频调度会又提前到下午三点开始。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会议范围扩大到四大家领导、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村支书、村医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尹弘省长来唐河调研指导时的要求:一是注意宣传动员,自我防范是关键;二是摸清底子,心中有数不慌乱;三是对重点人员,必须隔离不放松。尹省长说出了“腰窝子”:发挥党员干部作用,乡村两级很重要;采取得力措施,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杜绝传染源扩散。周书记、贺县长、赵书记分别讲话安排防控工作,要求唐河对外交通要物理隔离,交通要道设卡防范;强化小区、社区和公共场所管理;宣传要到位,利用标语、横幅、电子显示屏、网络媒体进行宣传;重点人员落实集中隔离,区别一般感冒和新型肺炎,正常发热病人可在基层医院就诊筛查。县四大家领导带头到前线指挥,各单位部门分工负责。防控一线干部和医务人员要规范操作,确保自身安全。所有干部一岗双责,县纪委组成11个督察组对各级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瞒报漏报、外出脱岗、造谣惑众等现象严肃处理。

【疫情防控 有奖征文】一个城管人的抗“疫”日记(四)

这几天的工作安排,我都是通过电话和微信遥控联络,一有空就不停地刷手机。从微信里看到了各乡镇、村、社区都在逐渐巩固措施,卡口搭起帐篷,人员轮班换岗,宣传喇叭响彻乡村。少拜寺吕副镇长拄着拐杖不方便走路,坐着电动车,拿着小喇叭走村串户,鲜活的语言让人听后难忘;王集乡机关干部李新波年前没顾上理发,又赶上疫情值班不能回家,干脆自己剃个光头继续工作;县统计局主任科员王伟放下不到三岁的孩子,夫妻二人分别驻村防疫;上屯镇主任科员高宏廉一直在镇里值守,老母亲和妻女春节想见他的时候只能视频连线;全国脱贫典型王万才“升官”当上了村防控检查站“站长”;15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用沙哑的声音和疲惫的脚步去劝说人们“宅”在家里躲避疫情,自己却冲向不知道有多危险的地方。还有那些白衣天使,他们忙碌在医院里,现在接触不到、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可以想象他们的辛劳程度。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一道命令,全县上万名各条战线的人们就放弃假期投入到工作中去,成了最美逆行者或坚守人。

晚上九点多,我接到个群众举报电话,城乡结合部有家小饭店在门口违章搭建。以为我们忙着防控疫情,这个时候居然趁乱违规,必须严惩。刘副局长亲自带队组织30多名执法队员,当晚彻底拆除了这家饭店的违章建筑。

我知道我们系统的部分干部职工最先冲向抗击疫情最前线,一定有许多感人的事例。就让想办公室搜集些材料,宣传鼓励增加干劲。办公室金主任打电话问了很多参与的同志,他们回复说:不想当典型也不用表扬,疫情面前,俺只是干了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我们的基层干部、执法干警、普通职员、环卫工人、护士医生......

按说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得到掌声和赞美,应当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然而,他们既要面临上级的检查,又要面对群众的压力。闲逛聚集、在卡口吵闹,少数不了解情况的居民还会“云监督”,投诉他们消毒时不穿防护服、测体温时不用红外体温计?但有谁知道,这个时候往哪里能找套防护服,哪里有更多的先进设备?

他们面对物资短缺、人员不足的困难,每天忙着防控宣传、辖区巡查、卡口执勤、测量体温、送医协调、排查通知、登记造表、上报信息、送药消毒、送生活物资、听取意见、咨询反馈、劝导居民、发放物资、关注群内信息、突发事件处理、学习文件、迎检布置、帮扶困难等等(你看完这一串顿号有多烦,基层人员的真实工作就有多累)。

小时候,我很羡慕那些顶天立地的人物们。盘古开天、孔孟育人、岳飞抗金、陈吴起义。生活的经历让我逐渐发现,有些人物经过塑造美化,可望不可即,只能是一种传说。现实中,我从来没有遇到突然从天而降的英雄,看见的只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中,这些默默无闻的坚守者和逆行者,在我心目中都是英雄。

(背景新闻:1月26日,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744例,死亡80例;唐河县确诊3例,疑似病例3例,其中死亡1例,79岁。)


作者:唐河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 郭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