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沒讀什麼書的人也會書法嗎?

漢欽15


讀書的多少與書法有一定的關係,但確切的說關係不大。這裡邊有個人的天份,喜好等等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就跟讀書多的人不一定有能力有水平一樣,那些真正獲取的知識往往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取的,比如說有些讀過幾年私熟的老先生們,他們的學歷不高,但他們的書法水平,歷史知識,文學水平均不是當代大學生所能比擬的,當然,當代大學生在科學知識,數,理,化方面遠遠優於這些老先生們。


邊疆處處賽江南


你相信人有前世來生嗎?

我表哥小學都沒畢業,家境貧寒但生就寫的一手好書法。他說他第一次握毛筆就感覺以前寫過毛筆字,果真一寫就停不下來。

表哥現在70多歲了,從年輕直到現在,每年年關他都在我們老家鎮上支桌子寫春聯,年年他的桌前排隊人最長,經常他從一早擺桌寫道天黑看不見寫排隊求字人還有一大幫……

你說說,這和學歷文憑等有關麼?認識他的人都說他上輩子就是寫字的。


來聽故事


沒有讀什麼書的人也會書法嗎,這個問題需要劃分幾個層次來回答。

首先,“沒有讀什麼書”的程度是怎麼個標準,還有這個所“讀的書”指的是什麼類型。
另外,這個書法是泛泛而指,還是有一定水準的要求。


讀書多少與書法水平的高低也確實沒有一個硬性的規定比例的。沒有讀書多的一定寫得好,讀書少一些的人一定寫的差這樣的必然。

書法的寫,有技巧的因素,手頭的控制和掌握的能力。不是有一個說法,叫做小腦發達的人,動手能力強。所以從臨摹的角度,從拿筆寫畫的角度說,有些人



就是比其他的人容易寫得好。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小腦發達的人就是比較寫的好的人。

書法的寫,以一般的層次來說,確實是不必需要很多的學問的。初學和初級的階段是以技巧為主,所以有些中小學生也能把字寫的很“好”很“漂亮”。而對於深層次的把字寫好,對於字外功夫的追求,不但寫出漂亮的結構,精妙的筆法,而且使得寫出的



書法具有高雅的氣質,深厚的修養,獨特的個性,則不單單需要讀比較多的書,更需要淘養自己諸多方面的情感德性,做好書寫以外的功課。END


錢塘泊廬




被稱為中國當代最後的大儒錢穆先生,“第一學歷”並不高,中學都未畢業,完全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成為受人尊敬的大學問家,書法造詣也是十分了得。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文化程度也只是中學畢業。我們看梁老的字,滿滿的儒雅斯文,字裡行間無不洋溢著風流瀟灑的書卷氣。



而家喻戶曉的書畫大師齊白石先生,連一天學都沒有上過,地地道道一文盲。作為最老資格的“北漂”族,齊老的生平,就是充滿能量的勵志故事。他自評詩第一,書法第二,印第三,畫畫是老末。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評價,不必深論,亦可見齊老對他的書法那也是相當自信的。雖不以書法著稱,但齊白石先生的字的確很有氣勢,見風骨。


上舉三例,可見書法與學歷沒必然關係,但與後天的文化學養與積澱有著割捨不斷的聯繫。錢、梁、齊三位大師,雖沒有很高的文憑,但都屬於天賦極好又非常注重學習的人,他們的文化積養,尤其是對書法領域的學習研究,已經遠遠超過常人,所以這並不妨礙他們最終成為名家大手。

換言之,沒有文化的支撐,肯定談不上好書法。文化之於書法的作用,在於賦予作品獨特的氣質精神,而這種獨特的氣質精神,就是書法人文化性情的藝術袒露與形式表達。


劉熙載所著《藝概》中有言——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對於我們這些書法愛好者來說,書法的修為不僅在於對書寫技巧的臨摹習練,也在於對文化歷史社會的思考領悟,這就是常說的字外的功夫。字外的功夫,不僅在浩如煙海的理論典籍,更在於經世閱人、修身立德、陶冶情操。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沒讀什麼書的人也會寫書法嗎?

我國的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的,(前幾天看抖音,有人用蒙文寫書法,看了字體也很美,但不知念什麼。)從漢始,書法就上升到一個層次和高度,書法理論也逐步成形,認識字才能寫書法,讀書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提高自己的認識,才能練好書法。

寫書法是一門艱苦的藝術勞動,不管是誰,讀過什麼書,讀過多少書,只要和書法聯繫起來,就要費時流汗,否則是寫不好書法的。在寫書法中,講究對稱,均衡,呼應,這都是美學意境的巧妙運用;練習書法有兩個方面,一是學技巧,二是練毅力,這是歷代書法家總結出來的理論。在學技巧上,有書法技巧和書體技巧。

書法技巧;執筆要指實掌虛,運筆要腕運自如,用筆鋒鋪毫,如:控縱,收拓,按提,起落,使轉,斷連,輕重,疾澀。

書體技巧;有:楷,行,隸,篆,草,及行楷,行草的書寫藝術。

第二就是毅力了,古人練書法達到忘我的地步,象洗墨池,吃墨汁,筆跡透石等等,是否讀過什麼書也是很重要,讀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書法寫作的認識,只有下苦功夫,堅持練書法就會出成績的。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拜在草聖張旭門下,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導下一舉成名;但張旭沒有半點書法密訣透露給他,只給他介紹一些名家字帖,叫顏真卿臨摹。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密訣很著急;一天,顏真卿紅著臉問張旭:“老師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密訣吧。”張旭聽後說:“學習書法一要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多次告訴你了嗎?”顏真卿又說:“老師說的我懂,我想學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請老師指教。”張旭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的草書是看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別的沒有什麼訣竅。”又給他講王羲之教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接著又說到:“學習書法,不下苦功夫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的。”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從此他紮紮實實的勤學苦練,終於成了大書法家。所以,只要有毅力,付出常人無法付出的勞動,必定能練出可喜的字來。

因此,應該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學好每一步,多看書,多學習他人的長處,“先摹後臨,楷書起步,循序漸進,”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七水三山


我認為書法並不是學問高的專利,有些大學生別說書法,就一般的硬筆字也寫不好,其實,硬筆字,一般從小學四五年級寫的好壞就形成了,寫書法的人主要是愛好,當然也在點天賦,多練習如在有人指點,雖說不可能成為書法家,但也能拿出手的,我村有個“魏廣義”初中時,每週星期六在任丘學習書法,後來上高中就不學了,就上到高中畢業,如今成為農民書法家了,你在網上一搜就能搜到,有的就初中畢業也寫的一手好字,所以並不是寫好字的都文化高。


東方火炬


這是個很遺憾的問題,我覺得讀書不夠就不能寫好書法。

這裡說的讀書不是指學歷。我有個同鄉,小學就輟學了,但家裡有寫毛筆字的老人,此君十多歲就跟著大人在街上寫春聯賣。再大些更是精臨各種貼,二王書譜顏真卿這些都有臨習,還參加過省級臨帖展。現在業餘帶著一幫小朋友開蒙。和他交流時,聽他談吐,不會覺得他讀的書少,可以感受到他對書法的熱愛和學習的興趣。也只有這樣的興趣,激發不斷學習的熱情才有可能達到他今天這樣的水平。

相反見過一些書法愛好者,學歷也有,從未見他討論過什麼書的東西,寫字也是從前現在一個樣,寫的內容通常是天道酬勤家和萬事興那些,雖然寫得也很認真,時間長了也在當地小有名氣,這樣的你會覺得他的書法算好嗎。如果一個書法人一生只練那幾招,最終只能是一個寫字技師,和書法關係不大。

所謂功夫在畫外,一個練書法的愛好者,肯定是要不斷讀書的,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氣才能有韻,好的書法不就是講究出氣韻嗎。


一個老豆


讀書的多少跟會不會書法,這兩者之間有關係嗎?

老爹認為:

“讀書的多少跟會不會書法,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一個人即使沒讀過什麼書,也有可能寫得一手好書法。一個人讀了很多書,也可能書法的水平很差。我們不能對他人,抱有偏見。”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著“書聖”之稱。

相傳在王羲之住的地方附近,有個小池。王羲之每次練完書法後,都在這個池裡洗筆。久而久之,這個池子裡的水,都變得跟墨水一樣黑了,被人稱之為“墨池”。

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假,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個故事至少說明了一點:

一個人的書法水平,跟他練習書法的用工程度,是分不開的。

換句話說,一個人會不會書法,跟他會不會讀書,讀過多少書,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

老爹有話說:你對“沒讀什麼書的人也會書法嗎?”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裡,發表你的看法。如果你認可老爹的看法,記得點個贊哦。


老爹有話說


您的意思沒讀過書是上學時間短嗎?這其實是兩碼事兒。

應該說寫字好的人大都愛讀書,讀書與學歷基本無關,只不過會有所偏好,偏向於文學書法方面罷了。

書法其實是一種愛好,可是這種愛好必須建立在愛讀書的基礎上,而這種多讀書,很多是在工作之餘抽空去讀的,這種讀書方式的最大好處是來自於興趣,因為是在可讀亦不可讀的狀態下自願做出的選擇,成果與否則必用心!

我並不是要否定在校學生讀書就不用心了,畢競學校生活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個階段,我只是想說像我們這些沒有在校讀過多少書且又愛好寫字的人,是的,也許我們沒有學霸們的超級大腦及由此而給他們帶來的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我們這些讓書法在重重煩鎖生活的夾縫中生存的人生中,那些別樣的風景不必急於介紹於他人,想想看,不說書法,能安靜的讀書寫毛筆字的有多少人??




讀書耕田人王七


這個問題有些寬泛,讀書是狹義的讀書,還是接受教育的讀書呢?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指接受正規教育。按照這個意思理解,我覺得能不能學成書法與文化知識水平高低密切相關,而與受教育程度關係不大。

接受教育的人,甚至是接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書法水平可能很爛,這的確是事實,尤其是現在電腦手機相當普及,很多人連鋼筆字都不寫了,還練習什麼書法。我認識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有一次和他一起出差,偶然間我發現他的字,寫得簡直是慘不忍睹,讓人難以置信。

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只要刻苦自學,補上文化知識素養這一塊,刻苦臨帖,筆耕不輟,只要天份不要太差,一樣可以取得很高的書法成就。回答這類問題我經常會拿已故老書法家武中奇先生舉例,今天我講講懷素。

懷素十歲就進入寺廟修行,幾乎沒有來得及接受什麼正規教育,但在寺廟裡,懷素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學習書法條件的種種不足,自學各種經文,臨寫各種碑刻、鐘鼎文,加上極高的書法天賦,20歲就已經名重瀟湘,戴叔倫、李白等等都為他專門賦詩讚美他的草書藝術。

因此,是不是接受正規教育去讀書並不直接決定書法學習的成敗,但有條件去接受教育,當然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