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本賽季轉會快船,倫納德的口碑跌到了低點。很多球迷為了發洩不滿,出口必稱“輪休卡”。其實輪休對一個球員是很正常的行為。去年在猛龍,因為之前的大傷沒能完全痊癒,倫納德選擇了負荷管理,科學休養。輪休作用也很快在隨後的季後賽體現出來,一路過關斬將,就算最後拖著一條傷腿作戰,也能扛玩最後的總決賽。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北境稱王

口頭之爭是最無謂的。下面讓我們通過數據分析,來說明輪休的必要性,擊碎“輪休卡”這個偽命題。

1、常規賽不休息,季後賽根本沒機會給你休息

倫納德的輪休計劃,其實早在馬刺時期就一直在執行了。

倫納德在馬刺的七個賽季,除掉菜鳥賽季和17-18養傷賽季,12-17年五個打穩主力的賽季,每賽季平均66.8場比賽,出勤率81.5%,場均31.7分鐘。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倫納德生涯出場時間統計

去年在猛龍,60場常規賽,出勤率73.2%,場均34分鐘。

本賽季截止2月28日,快船打了58場比賽,倫納德打了45場,出勤率77.6%,按照這個出勤率,要比去年在猛龍多打幾場,在60-70場之間。

一個賽季漫長82場比賽,出勤率75%-80%,其實很合理。看看季後賽數據,就知道這個必要性。

對於馬刺這種爭冠型球隊,季後賽是漫長的。12-14兩個賽季,馬刺都打到總決賽,分別要打21和23場比賽,總出場時間達到了772分鐘和736分鐘,佔常規賽總時間的42.6%和38.3%。

而在猛龍這一年,倫納德打了24場季後賽,場均39.1分鐘,季後賽總出場時間,比起在馬刺奪冠的13-14賽季,竟然多出了200分鐘,佔到常規賽的46%。也就是說,如果按常規賽出場時間計算,倫納德在猛龍季後賽打的時間,可以摺合出27.6場常規賽。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所以,有志於總冠軍的球隊,是必須對主力球員做出輪休的。因為他們必須為漫長的季後賽冠軍征程做體能儲備。

有人會說詹姆斯還能老當益壯,但像詹姆斯這樣體質的人,聯盟能找出幾個。生涯至今十三年季後賽,他季後賽場均上場時間42.2分,恐怖的身體素質百年不遇。強如科比的體質,也可以置傷病於不顧。但科比也因此付出了代價,多年的傷病累積在職業後期頻繁爆發,而且一出現就是賽季報銷的重傷。

2、勇士王朝的崩潰,是常規賽輪休不足的最好證明

只看倫納德的數據還是不夠代表性,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杜蘭特加盟勇士這三年裡,球隊三大主將的出場時間,如下表: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勇士三巨頭出場時間統計

16-17賽季常規賽,杜蘭特加盟第一年只打了62場比賽,水花兄弟78和79場幾乎全勤,三人場均時間都控制在33-34分鐘。常規賽水花兄弟夠累吧。但季後賽他們幾乎砍瓜切菜,僅用17場比賽就拿到了總冠軍,三人場均也都是35-36分鐘,一點都不累。

17-18賽季,他們季後賽一共打了21場,西決遇到休斯頓的頑強阻擊打了7場,加上庫裡的打打歇歇,杜蘭特和湯普森的場均時間都到了38分鐘左右,確實很累,但他們倆健健康康扛過了西決。這就得益他們常規賽的休息了,克萊打了73場,出場率89%;杜蘭特68場,出場率82.9%,而且決賽他們遇到的是失去歐文的騎士,4-0贏得輕鬆寫意。

也就是說,之前兩個賽季,一個賽季是常規賽出場率高達95%以上,但好在季後賽沒遇到艱苦的拉鋸戰;一個賽季是常規賽出場率控制下來了,為季後賽的拉鋸戰儲備了體能。此消彼長,保持了總出場時間的平衡。

而到了18-19賽季,這種平衡被完全打破了。第一,常規賽杜蘭特和湯普森都打了78場,出場率達到了95%;第二,季後賽遇到快船和休斯頓的瘋狂撕咬,都打了6場,而且因為替補水平下降,三大主力經常要打40分鐘以上,體能消耗非常大。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果然,問題很快就在西決半決賽的第5場爆發了,也就是他們的第11場季後賽,杜蘭特打了32分鐘受傷離場!

數據統計,杜蘭特一共打了12場季後賽,場均36.8分鐘。如果把受傷這一場和總決賽G5復出只打了12分鐘排除不計,前面打的10場比賽,杜蘭特場均要打39.8分鐘!湯普森也是場均39分鐘,21場比賽。因為比賽的高強度,兩人身體終於不支,相繼重傷報銷。

究其原因,常規賽兩人都打了78場比賽,就是兩人同時受傷報廢最大的因了。別以為常規賽健健康康,就可以瘋狂揮霍不休息。漫長的賽季是一場馬拉松,球員的疲勞是會累積的,量變最終導致了質變。

3、創造歷史73勝,總決賽3-1卻錯失總冠軍,依然是沒有輪休惹的禍

再來看15-16賽季勇士73勝丟冠的數據,同樣證明了輪休的重要性。

為了衝擊喬丹在公牛隊創造的72勝記錄,水花兄弟幾乎打滿了整個常規賽,庫裡79場,湯普森80場。庫裡也打出全票MVP的歷史成績。但隱患在季後賽第一場就爆發了。

首輪和休斯頓的第一場,庫裡只打了20分鐘就出現腳踝受傷,缺席2場比賽。G4復出,打完上半場,再次出現傷病——右膝蓋內側副韌帶一級損傷,又缺席4場比賽。

雖然半決賽打開拓者贏得輕鬆,但西決卻被杜蘭特和維斯布魯克的天賦碾壓,大比分1-3站在懸崖邊上。庫裡只能帶傷出戰,心裡和傷病的雙重壓力,加上後四場場均39.3的上場時間,贏下西決後,水花兄弟體能已經嚴重透支了。

總決賽G1,庫裡的命中率下降到了26.7%,上場36分鐘僅僅得到了11分。湯普森命中率也只有33.3%,三分命中率只有20%,上場24分僅得到9分。好在其他隊友給力,他們贏下了比賽。

很多人都開始調侃,誰誰誰又要來搶庫裡的FMVP了。很少人注意到,兩大主力低迷的真因就是體能和傷病,這也將讓他們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常規賽73勝的隊伍,成為第一支總決賽3-1領先被逆轉的球隊。下面這個表格對比了總決賽兩隊兩大當家球星的數據。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15-16賽季總決賽兩隊當家球星數據對比

從表格可以看到,隨著季後賽的深入,水花兄弟的場均上場時間越來越長,但是命中率和得分卻越來越低。而詹姆斯和歐文這邊,命中率和得分確實逐漸走高,總決賽兩人的數據都碾壓了水花兄弟。歐文常規賽只打了53場比賽,體能充沛。(全力詹的數據就不用看了,沒人能比)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73勝勇士恰好就犯了這個錯誤,他們在常規賽把弦繃得太緊了,導致季後賽失去了彈性。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近日NBA球星麥迪也表達了自己職業生涯積勞成疾的遺憾:

“我還在魔術時,格蘭特-希爾因為遭遇腳踝傷病,我不得不在場上拼盡全力。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把球隊帶進季後賽,這段時間對我的損耗的確有些大,這也導致了我職業生涯不是很長久。”

歷史上,因為傷病而提前結束職業生涯的球員,麥迪、姚明、羅伊、奧登等,比比皆是。只有通過科學的訓練和作息計劃,讓每個球員健康打完整個賽季,也讓他們的職業生涯打的更長久。

4、揶揄“輪休卡”的人,帶著一種扭曲的心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想當年,馬刺的輪休一段成了球迷津津樂道的梗。去年在猛龍倫納德輪休,也沒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今年因為沒有去湖人,“輪休卡”開始喧囂塵上,只能說人紅是非多。

而另一個更偏激的現象是,本賽季大部分快船的比賽,不管對手是誰,直播時的支持率都被對手的支持率碾壓。偶爾幾場是不奇怪,但竟然貫穿了整個賽季,這是有多大的仇恨啊,需要這些球迷付出一賽季的精力來報復他。這種現象真的有點心態扭曲了。看個球,需要這麼較真嗎?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快船支持率怪象

引用楊毅話:“在我心裡,大家看球,看的就是球。看的就是他的能力,技藝水平。他的能力強,技術風格符合我胃口,我就喜歡看他;他能力水平不對我胃口,我就不愛看他。至於他在場下幹了啥事兒,有啥關係呢,我又不認識他,我又不和他相處,他是好人是歹人跟我有啥關係。”

其實對於大部分球迷來說,能夠看到球員們健健康康的,打出高水準的比賽,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本賽季勇士折損了水花兄弟,杜蘭特也高掛免戰牌,整個賽季的精彩程度已經大打折扣。相信大部分球迷都不願再看到更多的傷病,而更願意他們能打完整個賽季,為球迷貢獻出更多精彩的比賽,和精彩的季後賽冠軍爭奪戰。

還在嘲笑倫納德“輪休卡”嗎?三張表格告訴你輪休的必要性

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目標,有人需要打出數據提升價值,常規賽是最好的舞臺。因為到了季後賽,對抗強度空前,很多人根本沒機會表現,很多偽球星也往往被打回了原形。

有人目標衝擊冠軍,則需要高瞻遠矚,平衡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出場時間,為漫長的賽季做好充足的準備。而保養好身體機能,就是重中之重,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傷病則猛如虎。

如果沒有充足的體能儲備,在漫長艱難的季後賽往往很難走到最後。一個球員在關鍵時刻因為傷病退賽,不但球員抱憾終身,對球隊以及觀賽的球迷,都是莫大的損失和遺憾。

很多人還在揶揄倫納德是“輪休卡”,希望看過這篇文章後,可以休矣。“負荷管理”是用大數據作出的科學依據,對於志在總冠軍的球員來說,輪休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