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摘要] :

在2008年的時候,餘華寫的長篇小說《兄弟》在法國獲得首屆“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在那次獲獎評語中,法國人用“偉大”一次來形容《兄弟》這部作品的價值。

《兄弟》是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後推出的一部長篇小說。在2006年和2007年分上下部出版,銷售百萬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在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兄弟》在法國出版之後,獲得了法國主流報刊近乎一致的高度評價。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1.兄弟之間的情感糾葛

《兄弟》的作者餘華196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中學畢業後的餘華曾經當過牙醫,沒過幾年,還是選擇棄醫從文,這樣的經歷讓人想起了魯迅。幸運的是餘華曾兩次到魯迅文學院深造,這為他以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兄弟》從字面上來看是哥哥和弟弟之間的故事,事實上這部作品講的內容是小鎮重組家庭中兩兄弟在改革開放初期,所經歷的種種磨難。餘華用荒誕的手法將那段歷史還原,表達出對改革開放初期老百姓精神生活的匱乏的擔憂和一些人文關懷。

故事得從李光頭和宋凡平這兩個人物開始說起,李光頭的的父親因為犯了錯誤,淹死在糞坑之中。

李光頭父親的屍體又是被宋凡平打撈起來給送回來的,這種微妙的關係為後來一系列事情做了重大鋪墊。

而宋凡平自己也不幸運,喪妻之痛久久不能平復,好在最後和李光頭的媽媽李蘭結合在一起。在這種複雜的關係之下,李光頭和宋凡平之子宋鋼成為了好兄弟。

後來宋凡平被迫害去世,李蘭沒過幾年也去世,在接連失去兩位親人的情況之下,李光頭和宋鋼卻因為一個女人林紅產生了大的感情糾葛,最後還是宋鋼得償所願和林紅在一起。

20年之後,李光頭和宋鋼的命運徹底拉開了巨大差距,李光頭富可敵國,宋鋼卻窮困潦倒,在這種巨大的差距之下,又發生了好多複雜的事情。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2.《兄弟》的主要事件

整部作品主要圍繞著三個人物具體展開:第一幕是因為特殊的情感關係,李光頭和宋鋼成為了好兄弟,而後才有兄弟之間的事情;第二幕就是因為林紅的出現,李光頭和宋鋼同時喜歡上了林紅,但最後宋鋼和李紅在一起了。

兄弟情和個人感情問題糾葛在一起,讓故事的場面越來越吸引人。《兄弟》的上部主要寫宋凡平一些感人的場面,而下部集中在寫李光頭和宋鋼還有林紅,這三個人之間的情感故事。

小說的點睛之筆在於,宋鋼死後,遺書中交代後事,希望李光頭好好待林紅,足以看出宋鋼對林紅的愛,而宋鋼說的一句:“就算生死離別,我們還是兄弟”,從這句話可以明顯的看出宋鋼對李光頭已無恨意。

這部作品在西方人看來,時代的變遷和動盪變化讓人無法想象,在物質匱乏,精神世界也不完整的時代,人性的變化之大,在時代的烘托之下讓人性醜惡的一面展現出來。這是一部充滿滑稽之風的小說,它讓人物特點豐滿起來。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小說中的李光頭的特點最為鮮明,首先是父親的慘死,母親也在不久之後去世,他就成了一名孤兒,此時他的性格變化也很大。李光頭好鬥、粗俗、感情不專一等特點,和他最後成為富商形成強烈的對比。

隨著李光頭變得有錢,地位的上升,他和宋鋼之間因為感情糾葛分道揚鑣。作者餘華在兩兄弟之間設置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林紅讓兩兄弟開始出現矛盾。

林紅是個浪漫的美女,凡是看她一眼的男人都會喜歡上她,李光頭和宋鋼也不例外。林紅的出現,也是悲劇的開始,作者揭示了當時在這個沒有準則規範的社會當中,一切的選擇都是毫無意義的。

餘華就生活在小鎮,他曾這樣說過,他並不害怕什麼恐懼,他看過一萬多張張開的嘴巴,那是世界上最沒有風景的 地方。真正有實力的藝術家,敢於直面一切的困難,不屈服於現實,敢和不公正的事情作鬥爭。

在小說中通過餘華的敘述兩個異父異母的兄弟在幾十年的生活當中,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李光頭聰明狡猾,愛錢如命,也愛貪圖美色,最後卻成為富豪;而宋鋼為人正直,做事本分,卻地位低下,隨著時代的變遷,最後卻消失在社會的泥土之中。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3.兄弟之間人性的考驗

小說在七百餘頁裡,餘華用一種帶有流浪文學色彩的敘述方式,向我們展開了他們的故事。《兄弟》中的人物都是成長於改革開放時代。他們對時代的認知不同,最後也走上了不同的命運之路。

李光頭的投機取巧,也獲得一定的財富,顯示了當時的社會形勢;宋鋼安分守己,卻擠不進財富圈子,最後被社會淘汰。

在當時的環境下,兄弟之間命運的不同,展現了中國社會從60年代到現在的社會發展場景,告訴我們人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作者餘華在描寫李光頭和宋鋼時,將他們的命運方向往兩個極端展開。李光頭在他母親眼裡是個不聽話的孩子,而母親李蘭害怕自己去世之後,自己的兒子受苦。

而唯一的希望寄託就是宋鋼,李蘭希望宋鋼能好好照顧李光頭,人品正直的宋鋼答應了李蘭的請求。

但這個時代彷彿跟宋鋼開了個玩笑,他自己成為了那個最需要被人照顧和改變命運的人,相反李光頭卻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

關於這一段的人物刻畫,來自於作者餘華本人的真實經歷。當時餘華的有一個高中同學因為家裡太窮而自殺,這對他的打擊很大,讓他看到貧窮給人承重的負擔和無可奈何。

還有一次是餘華在小鎮參加同學聚會,當時的場面讓他看待人性的醜惡的一面,成功者太高傲,貧窮的人沒尊嚴,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會認為這樣的情況不會改變。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會認為幸福就是擁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騎著它在小鎮兜上一圈就會有很大的滿足感。

社會發展的太快,李光頭很快地發家致富,他開始從日本大量收購二手西裝,慢慢的取代了中山裝,他賺了錢之後還想著去遨遊太空去長長見識。

財富一下子累計了這麼多,讓貧苦出生的李光頭膨脹了,他開始搗鼓各種卑劣的生意,為了滿足自己的喜好,而舉辦美人大會,這種卑劣而粗俗的生意卻讓李光頭賺了不少錢。

而窮人宋鋼也受李光頭影響也做起了粗俗的生意,最後卻沒像李光頭一樣翻身擁有財富。

作者餘華這樣去敘述整個故事情節,有些人覺得粗俗,他也不否認,但是隻認為部分是這樣的。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這種人性的卑劣確實存在,而且還有很多人願意成為李光頭那樣的人,因為只要能致富,一切都可以去做。

宋鋼雖然娶了林紅,但是在林紅眼裡宋鋼依舊是貧窮的,和李光頭比起來還是差距太大。在當時的背景之下,發財致富才是人們所追求的,金錢會變成一切的主宰。

當李光頭身無分文時,他就是小鎮的一個很渺小的流氓,沒太多人去關注他。當李光頭通過創業初期的積累,慢慢的成為小鎮財富的擁有者,這個時候他成為了小鎮人物的中心。

而宋鋼卻因為貧窮始終未能翻身,以至於後來去世託付李光頭照顧林紅,這種悲劇的產生,也讓讀者看到《兄弟》裡的人物情感中的悲哀和對命運的不公平。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總結:

當時的時代需要被改變,在人性當中都需要被教化,李光頭需要改變,林紅也需要改變,甚至在閉眼的最後一刻,也沒翻身的宋鋼更需要改變。

《兄弟》這部作品餘華都認為,這是他自己寫的最好的小說,整部作品矛盾貫穿始終、荒誕與悲劇共存,使得《兄弟》中人物情感十分有衝擊力。

兄弟之情不失去悲壯和發人深省,透過這兩種不同的命運,餘華向我們講述了在過去時代背景下的人物矛盾和社會的人情冷暖。

面對現實的生活,異父異母的兄弟,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邁向新世界

圖片來自有書快看

當一切都無法改變時,也是最矛盾的時候,餘華加強了人物的情感表現。李光頭和宋鋼都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人,他們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也有著共同的“兄弟誓言”。

隨著社會和情感的的變化,他們很快忘記了自己的誓言,後來再次想起為時已晚。在這種荒誕而悲劇,美麗和痛苦交織在 一起,直到最後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