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举孝廉与举进士有何区别?

Y海松T


察举和科举是两种不同的选官模式,前者是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的游戏规则,在隋唐时期则两者共存,到了宋以后,科举才彻底取代了察举制度。

察举起源于西汉时期,随着大汉王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被再次确认,因而如何选择官吏来管理地方就成了头等大事,所谓举孝廉就是指先由最基层的单位乡举里选,找出品学兼优的人,被选中的人经过朝廷的考察之后,再授与相应的官职。

这一制度到了东汉时期已经彻底失效,官员们纷纷将自家子弟推荐给朝廷,然后再经过相互考察,他们就将官职变成了世袭制,于是就形成了许多高门大姓和世袭门阀,我们所熟悉的曹操,袁绍,司马昭,诸葛亮和杨修就出身这些豪门世家。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由于世家大族和功勋贵族组成的关陇贵族集团对皇权产生了威胁,所以隋文帝发明了科举制度,其目的只是为了借用新的政治力量来制衡关陇贵族的势力。隋唐两代都是这两种制度的过渡时期,因而采用察举和科举并行的混和制度,到了宋代,科举才正式取代察举制度,成为唯一的选官渠道。

在科举制度时代,考中进士才能入仕为官,它采用县试,乡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县试者被称为秀才,通过乡试者被称为举人,通过殿试者才能被称为进士,相当于小学,中学和大学。

无论是科举还是察举都是皇帝用以控制读书人的工具,为国选才只不过是形式而已,真正的目的有三条,第一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占用读书人的时间,让他们皓首穷经,无暇他顾,第二,就是为了弱民,要将社会精英吸收到体制中,这样民间就没有反抗的力量。第三,就是愚化读书人的大脑,钳制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只有忠君爱国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


沉醉的文人


举孝廉和举进士有如下两种区别。

一,内容实质上的区别。

1.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如王允,曹操等都是举孝廉出身的。

2.举进士是指隋朝炀帝大业年间以来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殿试考试者。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策。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如贺知章,王维,杨慎等都是知名的状元。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如王安石,欧阳修,张居正等都是有名的二甲进士。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如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就是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都称为进士。

二,主被动关系上区别。

1、举孝廉是察举制的重要方式,被察举被推荐的意思。是被动的关系。

2、举进士是读书人考进士的意思,考中后才称为进士,是主动关系。







绿阶南堂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历史上,官员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政治精英团体和公共管理主体,他们以国家的意志或者以国民利益的名义,行使着国家的公权力。一般来说,官员的价值观、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历来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衰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与官员的选举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先秦以前,由于诸子百家思想活跃,自成一派,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德与才还未有定型;但是自汉朝建立以后,随着国家一统,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便开始考虑制定一套适合的管理选举制度。众所周知,举孝廉是西汉的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人才选举制度,至于“举进士”是什么,我暂且先卖个关子。两者有何区别?我们先对这两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举孝廉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已经得到了巩固,于是汉初以来一直崇尚的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了。此时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维持封建统治,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横空出世,一招帮助汉武帝解决了所有问题。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随之开始占据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所以,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用人制度也就随之相应的建立起来。

儒家思想中的“孝”此时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家庭伦理的道德观念,在汉武帝全面接受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之后,“孝”便可以成为治理天下管理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因此汉武帝便以是否具有孝道来评判官吏是否拥有管理好国家事务的资格,于是举孝廉便成为了比较规范的国家选用官吏的用人制度。

孝,是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孔子时代,孝首先被当作一种家庭伦理观念来使用,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孔子还把孝与仁联系起来,使孝成为实现仁这个终极目标的根本手段。后来随着儒士为了迎合封建统治的需要,他们又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所以,举孝廉的核心是确立了一种选人制度,即以“孝”定人。

但是,举孝廉的这种用人制度发展到东汉后期时便开始出现了许多弊端。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对所选人才德行的考量。其初衷的确是好的,但作为一种从布衣到统治阶级的途径的话,就难免有的士人走捷径,将其视为进身的工具和跳板,有名无实,徒有其表。

《后汉书》载许荆祖父许武被会稽郡太守举为孝廉后,因其弟许晏、许普长年未有荣禄,遂将家中财产一分为三,自己占得最好的,余下两份儿分与二弟。许晏、许普以此获得谦让孝悌之名,二人并得选举后,许武对宗亲说出自己不惜毁名,占财举弟的苦心,许武由是声名翕然,远近称之。此事被后人加以敷衍,以“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为题收入《今古奇观》。

举进士

到了东汉末年,举孝廉的用人制度弊端便开始显露,逐渐走向末途。到了隋朝,另外一种公平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选举制度,便正式的取代了注重人品的举孝廉制度,成为自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用人制度。而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那么,“举进士”到底是什么?


在科举考试的年代,一个读书人如果说要参加科举考试,他是要经过层层选拔推荐的。比如说宋代有关的选举法律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凡是地方上有读书人请求参加科举考试搏取功名时,地方行政长官负有查核的责任,不但要弄清楚他的户籍来源,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举止。而如果是乡村推荐出来的士子,那就还必须有10个人以上作为他的担保人,保证他的德行没有亏缺,以此防止让坏人或者行为不端的人混入考生行列,如奸举有假,相关的人都要受到连坐处罚,并且考生也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如果资格合格,并且通过乡试,被录取为举人之后,便进入了考进士阶段,也就是“举进士”阶段。因为在当时,只要考中举人都有官当,如果还想继续参加进士考试,那么就还有一套推荐考试制度,获得举士考进士的资格后,也就进入了“举进士”之列。

“凡命士应举,谓之锁厅试。所属先以民闻,得旨而后解。即集,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宋史·选举一》

简单来说,“举进士”就是指获得了参加考进士的权利,就现在我们参加各种考试,获得了证书,你就可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资格。我就大致把它归属于一种状态吧!

两者有何区别?

我们言归正传,举孝廉和举进士有何区别?通过我们上面对于两者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差别可大了,一种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种是获得考试的资格的一种状态,要确切地说两者的区别,那还真不好做对比,毕竟也不是同一个尺度上的概念。


青花瓷一般制作精美却又色泽淡雅,青铜器一样体量厚重而又造型独特,这是苏木看到的历史,愿与你一起共赏。


认准飞扬的专属logo,点关注,不迷路!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举孝廉》《“举进士”是进士吗》


历史飞扬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要评论科举,首先应对科举的产生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的。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平民百姓则没有份儿。推荐的标准不是品德、才学,而是门第高贵,因而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现象。到了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这算是进了一步,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结果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世家豪族垄断了做官的权利,庶族地主都难以分到一杯羹,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情况变了,“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综上所述,个人理解,孝廉出于豪门,科学给了寒门子弟机会。


稼轩读历史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每一句晚安都是我想你


举孝廉属于汉代开始的选拔官吏制度-察举制的一种。

而进士则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科举制度是隋代为了更正世家大族垄断官场,而采取的由中央政府组织直面全国百姓进行统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相似。

察举制说白了就是由高级官吏推荐人才,皇帝亲自或朝廷指派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根据才能授予相关官职。

而孝廉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科,主要是因为自武帝开始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而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孝道”。一般认为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是不会成为贪官污吏的,给予这类人官职后,可以公正处事、清廉为官。但是有人参与容易出现各种人情世故,极易导致固定的世家大族长期把持重要官职,并且其他的人无法获得上升渠道,影响统治基础。

进士的话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皇帝指派相关重臣拟定题目,在规定时间内由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进行作答,然后密封进行评优。选中者即为进士。参加的资格也很简单,不管你是高官子嗣还是世家子弟,只有通过科举才能进入官场。

可以看出,举进士的选拔面更广让底层民众拥有一个上升的渠道,还可以避免高级官吏任人唯亲导致世家大族做大,影响统治基础。


江枫渔燚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举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毛毛98256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这是我国古代先后设置的两种官员选拔制度,孝廉的本意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汉武帝时期设立孝廉举荐制来为政府选拔人才,输送官员,在一定时期为社会聚集了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孝廉举荐制很快成为世族的特权,世族之间相互推荐,形成了垄断。平民丧失了社会地位上升的可能,阶层严重固化,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阻碍了社会进步。

到曹魏时期,孝廉制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魏文帝时设立九品中正制,就是孝廉制举荐上来的人才,中央再通过评估,分为九品。

九品中正制是作为对孝廉举荐制的改良,历经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检验,到隋朝时期废止,改为科举制。也就是才子们通过考试而不是举荐来评定等级。

进士就是科举制中,通过了中央一级考试的才子,是所谓天子门生。可以直接被认命为官员了。

科举制相对于孝廉举荐制操作程序不同,一个是举荐,一个是考试;再一个,对象不同,科举制是人人都可以参加,贫寒学习得以有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更能为社会在最大范围内搜罗人才。


中原一条虫


举孝廉和举进士,都是古代的两种进入仕途做官的的两种方法。两种制度,为朝廷选拔有用官员。

孝廉制度,在隋朝之前一直采取的都是这种制度。主要是有地方官员推举出来有能力有作为的人任官,主要对一个人的评价方法有两个方面,第一孝,看看你这个人是不是尊敬长辈,是不是个孝子贤孙,古代有24孝图的故事,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的。名声不好的人是不配做官的。第二,一个人的廉洁,高尚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道德,如果这个人被乡人用户,被官员看中,也可以直接选拔到朝廷任命当官。有可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阶层固化现象严重。

举进士,也就是说古代的科考制度,在隋唐以后主要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人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经过童试,乡试,殿试,一步步,走向仕途。打破了阶层固化,使得平民百姓可以通过学习就可以打破阶层固化,这是一种比较相对公平的做法方式,真正的做到为才是任。


陋室空堂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古时对官吏的普遍要求。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时期,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的出现,不仅改变贵族掌握国家权力的事实,也改变了贵族的生产机制,使血缘世袭变成通过考试来不断地量化生产。与世袭贵族制,科举考试提供了一种更公平的竞争规则,撇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少上的差异不论,这种机制至少在名义上保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中进士,进入官僚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