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薄利多銷是為了利還是銷?

YANGHUA-2046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所有的銷售最終目的當然都是為了利潤,而你所提的薄利多銷是為利還是銷的問題中,薄利是手段,多銷是過程。

第一:薄利能否多銷?蘋果手機在所有品牌中,利潤率是最高的,但是銷售也是最好的,三星的利潤也很高,這兩個品牌銷量是行業前兩名,所以薄利不一定多銷,幾乎所有行業的前幾名利潤都比較高,因為只有高利率才能支撐高投入的研發,才能推出滿足市場預期的產品,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滿足溫飽的階段了,消費者追求的是個性化和精細化。

第二:當然,有些大眾化產品,日常消費場景下,特別是打擊競爭對手的時候,薄利是可以起到作用,於是就牽涉到更深入的一個問題,就是銷售目標,薄利有些是為了清庫存,增加資金流動,有些是為了狙擊競爭對手,保護市場份額,還有些是為了擴大知名度,為高利潤產品鋪路,最終目的都是長遠的利益。



俗世雜談


薄利多銷既為了利,也為了銷,但最終還是為了更大的“利”。在這裡,我們必須區分問題中前後兩個“利”字。

前面薄利多銷的“利“字,指的是單位銷售額所獲得的利潤,也即利潤率。

後面的”利“字,指的是總體銷售額所產生的總利潤。

薄利多銷就是降低銷售單價,刺激消費者從而放大總體銷售額,實現規模更大的銷售利潤總額。

這裡的關鍵是,降價後形成的銷售規模所帶來的的利潤總額必須高於降價前可以獲得的利潤總額,否則,薄利多銷毫無意義,甚至還有可能帶總體利潤的降低和虧損。



聽小強說情感


本質上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商業模式的選擇。在商業模式的分析和設計上,在方法論層面大家可以去看一本書《商業模式新生代》。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回答如何賺錢的問題。基本邏輯是收入怎麼來?成本有多少?收入減去成本是否有盈餘。基於商業模式的方法論,我分享三個點:

1)客戶是誰?

從收入端看,第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你的客戶是誰?回答客戶是誰的時候不是泛泛的感覺,而是要不斷細分,定位你找到的“特別”的目標客戶群體。當你想跟所有客戶做生意的時候,你等於失去了目標,沒有聚焦的發力點,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業務很難有突破。

2)給客戶創造了什麼價值?

雀巢咖啡提供的便捷易用隨手可得的產品,而星巴克的價值是產品+服務的綜合體驗。小米手機提供的是高性價比的硬件,以及滿足不同需求的軟件應用。如何創造價值,能否創造獨特的附加價值決定你的盈利水平。小米手機的崛起(包括很多互聯網公司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賺錢模式,即以低利潤甚至負利潤獲取大量的客戶基數,在增值服務上賺錢。

3)你的成本結構和內部競爭力是什麼?

好的商業點子很多,能做成的少,本質回答憑什麼是你的問題。你有內部資源,人財物上你和競爭對手上有沒有優勢?以競爭戰略的理論來說,如果你技術上,成本上或者客戶上都沒有優勢,再好的點子也不會成功,而這往往是最難的。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和難短期見效。

總結一下,回到薄利多銷的問題。企業的根本問題是如何保持增長,停止增長,問題會越來越多,持續增長,問題有機會慢慢解決。為了做到增長,企業會階段性的選擇這個階段的戰略重點是市場佔有率、收入亦或是利潤。薄利多銷是一種擴大客戶基數,或者是攻擊競爭對手的策略,而最終企業在財務上的目標一定是價值,也就是價值帶來的剩餘價值(利潤)。不管是求收入還是利潤,最終都要回歸內部競爭力的積累和提升這一核心問題上。

企業的策略及要關注長遠也要顧及眼前,既要關注市場和客戶,更要回歸內部能力,想想憑什麼你能勝出。

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斷的調整是常態,核心競爭力是的打造是持續的思考,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由嘉


薄利多銷是為了利還是為了銷?

我的回答是:肯定是為了利,銷是行為過程,利才是最終目的。因為企業經營的宗旨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我個人理解,每個企業在制定營銷戰略時,首先考慮的是銷售利潤,其次才是市場佔有率。常有人調侃小老闆開的小店“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等,就是比喻暴利行業,等很久等不來一個客戶,但是,只要有一個客戶來了有了生意,掙得這一筆業務利潤,就可以滿足小老闆的很長一段時間的費用支出。而與此做法相反的營銷策略,恰恰就是“薄利多銷”。

薄利,就是與同行的產品或者服務,要麼是指一開始推向市場時定價就不能高於同行,要麼是原來與同行同價、突然採取降價的方式刺激市場。 既然薄利多銷突出的是個“利”字,那麼在經營過程中,也不能不問時間、場合一味地靠薄利、靠市場佔有率來是利潤最大化,至於何時可以採取薄利多銷策略?

我認為可以分三個時期考慮:

——初創期,新上市的產品或者服務,不適宜採取薄利多銷策略。消費者都愛佔便宜,這話不假,但是,“便宜沒好貨”也是一般人消費時的思維方式之一。所以有笑話講,一個賣衣服的在原來售價後面加了一個零,提高到原來的十倍價格,反而有人會選購、認為是好東西。新品上市,採取低價薄利戰略,對品牌絕對是一個傷害,不利於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會縮短產品的生命力,增加企業的新品開發頻次和成本。

——成熟期,產品易採取中等利潤率銷售模式,產品穩定、成熟期時間跨度較長,這是企業獲得銷售利潤最多的階段,既不能高價、也不能薄利銷售來贏得市場和長時間的盈利能力。

——衰落期,每個產品都有生命週期、都有被更新換代的時期,這個時期,必須採取薄利多銷的營銷戰略,極力再延長市場佔有時間、榨取該產品被消費者淘汰前的“剩餘價值”利潤。

總之,既然是以盈利為宗旨、目的,我認為靠薄利多銷來提高市場佔有率,就不如分階段制定售價策略來提高產品盈利率。

這是我經商多年的經驗,可能與大家觀點不一致,但是,這種定價機制,我們確是受益多年。請大家批評指正。



傅老夫子


薄利多銷是為了利還是為了銷?

個人認為薄利多銷最終還是為了利,多銷只是達到利潤的途徑而已。眾所周知薄利多銷只是銷售的一種方式,而銷售的最終目的就是將貨品轉化為貨幣的過程,這個貨幣就是現金流,就是扣除成本後的利潤,所以我認為薄利多銷是為了利。

事實上薄利和多銷是相輔相承互相作用的。薄利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銷售量,就是多銷,而多銷的結果就是為了薄利的疊加,以此來獲得最終利潤的增加。

首先說薄利。薄利就是降低利潤,以低於同行業正常利潤率的價格來銷售貨品。比如某個行業正常利潤率在30%,那薄利就是將利潤控制在20%,10%,甚至更低。造成這種主動壓低利潤來銷售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1、企業庫存過多,現金流入不敷出。這個時候主動降低利潤來銷售就是處理過多庫存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2、同行惡意競爭不得不促使企業自動將利潤降低,否則難立於不敗之地。在當前的經濟管理環境下,惡意競爭並不是很多,但是也在個別行業存在,所以薄利無疑也是被動應對的一種方式。3、提升銷售業績的手段。薄利最直接就是降低銷售價格,貨品單價降低肯定會帶來銷售量的增加,所以薄利也是提升業績的最簡單的一種方式。

再來說一下多銷。多銷就是為了去庫存增加銷售量,以此將更多的貨品轉化為貨幣。多銷其實是一個間接的結果,多銷的最終結果是獲得利潤。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薄利多銷最終還是為了利,銷是一個間接結果,一個間接目的,但是薄利的最終結果還是利,而且多銷會促使這個利一點點疊加起來,所以薄利多銷的結果是利,而且這個利其實也許並不薄。

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屬於個人,歡迎補充,歡迎批評指正~


安妮小姐


現金流的故事,現金要流動才有用

舉個例子:假如我每天給你1萬(注意是每天都給),要求你3個月之後還我1萬(注意也是每天都還),你一年的現金流就是365萬。你掙錢了嗎?沒有。但聰明點的已經看出來了,你的手上始終有三個月的錢,也就是90萬。理論上說,這90萬永遠在你手上,對不對?那麼你是不是可以存銀行掙利息啊?90萬元你存長期,每年的利息也有好幾萬吧?所以只要運作得當,現金流本身,可以產生利潤。

道理很簡單吧?

美蘇,假設一年100億營收,延遲三個月還款,手裡就是25億現金流!延遲六個月還款,手裡就是50億!假設瘋狂開店擴大現金流,一年200億營收了,延遲三個月還款,手裡就是50億,延遲六個月,就是100億!

美蘇拿這些錢會存銀行嗎?嘿嘿,在2007年之前中國經濟大發展、大通脹的年代,在房地產瘋狂漲價的年代,有這麼多錢不搞地產、不進行資本運作,不是傻子嗎?拿一塊地蓋個樓,幾年之後房價漲幾倍,你說賺多少錢?何況美蘇們通過房地產和資本運作掙錢了,銀行們反而會求著他們貸款,他們拿著銀行的廉價資金,就可以賺更多的錢!

所以,家電連鎖,只是美蘇獲取現金流的手段!賣家電只能掙點小錢,就算賠點也沒什麼,而在別的地方可以掙到多得多的利潤!但前提是:現金流一定要充足!

這,才是美蘇們瘋狂開分店的根本原因!

所以,分析蘇寧(以及有巨大現金流的企業)的股價,絕對不能只看家電本身!一些機構和裝B的白痴,仍然在分析蘇寧的銷售額、毛利什麼的,並據此信心百倍,散戶們也在憧憬蘇寧的成長性,在懂行的看來簡直可笑得要命!


leo哥


薄利多銷是為了利還是銷?可以肯定地說,薄利多銷的商業戰略,既是為了銷,更是為了利,有量才有更多的利。

什麼是薄利多銷?薄利多銷是指低價低利擴大銷售的策略。薄利多銷的薄利就是降價,降價就能多銷,多銷就能增加總收益。

簡單地說,薄利多銷就是用以量換利,以捨棄效益、換取效率。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某產品單品毛利1萬元,如果只能買出去一件,也只是賺了1萬元;而即便是產品毛利只有100元,只要賣出去1000件,也可以賺10萬元,這就是規模效益。

採用薄利多銷策略時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薄利的前提是具有成本優勢,否則銷量越大虧損的越多。

實行薄利多銷策略多與低成本戰略相關,產品在行業中的成本較低,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企業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方有可能,否則如果單品虧損,則銷售的越多則虧損的越大。

如,某企業某一產品的毛利率為15%,企業為擴大該產品的市場佔用率,將該產品的毛利率下降至5%。應該說,5%毛利率是很低的比率,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導致該產品的虧損。

假如,因原料供應商價格上漲,導致單品成本上升7%,其他沒有降低單品成本的因素。那麼該產品的毛利率為負2%,而這個時候產品銷售的越多則單品虧損的越多,也就沒有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

2、薄利捨棄的是效益,多銷換取的是效率。

薄利多銷換來的是資金的快速週轉,進而實現更多的利益。企業經營的目的是賺錢,是為股東的投資獲取更多的回報,影響投資回報有兩個方面,即效率和效益。

效率是總資產週轉的效率,即股東投入的資金週轉了幾次,多長時間轉一次;資金轉的越快,資金週轉的週期越短,資金效率越高。

如,某企業實行薄利多銷策略之前,該企業年資金週轉4次,每3個月週轉一次。企業採用薄利多銷政策後,該企業年資金週轉了6次,每2個月週轉一次;比薄利多銷政策前多週轉了2次/年。假如該企業每循環一次的資金增量為200萬元(不考慮規模等其他因素),則資金多週轉2次,增加效益400萬元。則薄利多銷的目的達到了。

3、以低價、低利換取客戶的流量,進而增加與客戶的粘性。

單純地看,薄利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因降低了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導致單位產品的創利能力下降,進而影響總資產報酬率的降低。

企業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即產品降價,多數是利用客戶佔便宜的心理,來吸引更多的客戶來關注產品和企業,這也是企業引流的一種方式,進而瞭解了客情。並通過線下門店的營銷活動,使其關注企業的線上平臺,便於客戶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增強與客戶的粘性,實現以低價、低利換取流量,增加銷量的目的,

4、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多采用此銷售策略,企業最終還需要以產品差異化和高品質贏得客戶和市場。

凡是採用薄利多銷策略的企業,大多數處於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狀態,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採用低價、低利來佔領市場,來化解企業經營的危機。

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還需要在新產品和新技術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多開發市場上短缺的稀缺產品;另一方面在產品質量上有所創新和突破,與同業形成差異,避免同質化,企業才會有更好的創利空間。

總之,薄利多銷無論是從短期的目標,還是長期的戰略,均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效益。有量才有利,才會有規模效益。


智融聊管理


薄利多銷是愚蠢的做法,建議你看猶太人12個最錢的營銷法則!

猶太人被稱作是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沒有道理可循的,我給你說的是,你一直以為的“薄利多銷”真的賺錢嗎?看完你才知道,“錯了”

“要麼把更多的產品賣給同一個人,要麼賣給更多的人同樣產品”是猶太人的經銷法則,道出了營銷的真諦。

猶太人的商法中有許多觀點,如認為“薄利多銷”是愚蠢的,要瞄準女人(鑽石、珠寶、服飾等),存款求利不划算。

風險投資最賺錢,斷然放棄遠較忍耐賺大錢,讓錢生錢等等“商道”均值得營銷人員去學習和反思,投資開店認為應該向猶太人學營銷。

薄利多銷其實就是個是個偽概念!

人性都是自私的,很多客戶都是懷著佔便宜的心態和你成交的。你只有滿足別人的自私,別人才能如你所願和你成交生意。

全世界最好的銷售老師,就是你自己的購買過程,只是沒有人分析給你聽而已。客戶不喜歡被推銷,客戶喜歡被建議。商家促成交易的四個方法:限時、限量、優惠、贈品。

創業者最好能把天賦變成專業,把專業變成職業,把職業變成商業,把商業變成事業。


鏡頭裡的童年


薄利多銷其實一種市場上的營銷手段,這種營銷手段對“利”對“銷”都有促進作用。

①薄利意為把銷售價格降低,價格降低了,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商家獲得的利潤就會下降。

②多銷,在正常情況下,商家把價格降低了會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從而達到銷售量增加。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商家把價格降低,雖然每件商品的利潤降低了,但銷售量會增加,商家獲得的總體利潤還是在增加。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用薄利多銷的營銷手段,只有彈性比較大的商品才符合,比如化妝品可以,而藥品不行,藥品屬於彈性小的商品,就是把價格降低,銷量也不會提高。




上大學的高中生


商人逐利!他並不是為了銷售,而是為了利潤。

從數據的角度分析,1天賣100件商品,一件利潤10塊,利潤就1000。而1天賣1000,利潤10塊,總體利潤就是1w。

從商家角度分析,我有很多貨,或者貨品就是低價走量的類型。為了快速獲得財富,只能薄利多銷。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如果每天銷售1000件,我的店鋪流水就是1000的倍數,帶動了gdp,帶動了附近的人員就業和經濟流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