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疫情下的生活

2020年春节假期,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困住脚步,全民

集体宅家,进行自我隔离

作为社会个体的普通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不可能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境界。

疫情开始时,我同样被恐惧、焦虑情绪裹挟、搅扰,只是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需要调整提升内在能量。

于是,设计了适合自己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开启艺术生活的帷幕。

每天的艺术生活,由几个版块组成

晚上睡前,列第二天待办事项清单,做到清晰可见,心中有数。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每天的生活,基本由以下几个版块组成:

1.太极禅舞

从十月初,学习太极禅舞后,每天在固定时间练习,到现在将近半年时间。

太极禅舞能令人心身合一,与我一直学习的本体心理学的理念“无我”、“天人合一”不谋而合。

将其定义为,最接近“道”的舞蹈

舞动治疗师说: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记忆,当我们与身体建立真正的连接,才有可能真正疗愈创伤。

不论心身是否健康,在

我们的身体里,都有被伤害(创伤)的痕迹,没有被表达、渲泄的情绪,卡在身体的某一部位。

太极禅舞运用舞动治疗的原理,通过身体的自由舞动,将负性能量祛除,疏通身体,心身同治、同修,是一种表达性心理治疗的方式,也叫艺术治疗。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舞动的人生


每天下午在阅读或听课累了之后,跳几曲太极禅舞,心情愉悦,身体通透,将储存于身体中的心理垃圾,通过舒缓的动作,进行清理。

身体细胞自我疗愈,缓解疲劳,释放压力。而且还起到了塑身、美容的效果。

通过跳太极禅舞,深切感受到由刚开始的青涩、稚嫩的小女孩形象,蜕变为“心理断乳”的成年人。舞姿变得沉稳、淡定,心态发生了积极改变

2.写作

几年前,开始每天写觉察日记,希望通过文字,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

心理学中的“写作疗法”,是一种文字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写日记、散文、小说等,来帮助人们解决一系列心理困扰和问题,是一种心理保健的良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写作可以让人获得快乐,而且还能帮助自己,满足没被满足的愿望。

他把作家进行的文学创作,比喻为孩子们的游戏,作家从创作中获得的快乐,就如同孩子从游戏中得到的快乐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游戏时的孩子最快乐


这是基于一种心理上的“快乐原理”,是人的本能。

写作是一种心流体验,是全脑写作。运用右脑的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文章富有创意、新意。

利用左脑将素材整合,建立合理架构,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写作运用全脑智慧,是自我的深层沟通、交流。发现未知的自己,与自我建立深度连接。接纳自己,使心灵成长,享受当下。

写作是一种刻意练习“以写代练”,需持续输出。有写作培训师曾说:当你写10万字后,即使是碎碎念、日记,写作水平也会有很大提高,产生

质的改变

每天早上,先写觉察日记,然后再找一个主题去写,围绕主题任意想象,以自由联想、写作方式练笔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写作拼的是毅力、自律


写作是长期文字积累,思想沉淀的过程,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想法、做法,都是不现实的。没有量的积累,不会有质的飞跃。

只有按照自身特质、节奏,持续坚持,才可能有所收获,拼的是毅力、自律。

写作是慢工出细活,需秉持匠人精神,有时“慢才是最大的快”。

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字里行间充满细腻的温情,记录每一个当下,拥有不期而遇的感动、精彩。

作家阿来说:写作首先是巩固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试图去教育他人。文学是潜移默化的感染,用自己的内心的坚定去感染,而不是用一些漂亮的说辞。相信通过文学的学习与吸收,自己将变得更加正常,更加进取,更加健康。

我手写我心”,为自己发声。

3.阅读

阅读是作者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认知传达给读者的过程、方式。这是意识层面,我们能觉察到的。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潜意识层面的无声交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本体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义场,也叫心理感应场。它是自然界生命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不管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生物、动物之间,都有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并且有交流的代码。

这种交流无需语言,是在潜意识完成的,人是意识不到的,是一种内在感应

如:在一个人即将离世时,至亲的人能意识、感觉到。

作者通过语义场,无形中将自己的思想、认知,传递给读者,从而达到精神共鸣,引发读者深度思考,内化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真正高质量的输入

我从小将阅读视为爱好,多年来以书为伴,成为不离不弃的挚友、伙伴。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几年前,为了顺利通过一场考试,用一个月时间备考。暂时放弃阅读,因此备受煎熬。当时最大的愿望,是尽快结束考试,能安静读书。

阅读让我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习惯。以观察者的角度看问题,喜欢追根溯源,找出本质原因、问题,不被事物的表象迷惑,成为固有思维模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源泉,只有知识的不断输入,才有以写作为形式的输出,两者是鱼与水的关系。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

4.其他方式。

a.做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人将吃看做重要的事,被誉为“舌尖上的中国”。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有心理学家认为:国人都处在“口欲期”。

“口欲期”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指孩子在一两岁时,对所有东西,都是通过嘴进行品尝、探索的,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及生理需求。

在特殊时期,无论以往人处于哪个心理发展阶段,因为宅家的环境,普遍缺乏安全感,因此集体回到“口欲期”。

形成口里有物,心理不慌的普遍状态,表现为一种对食物的占有欲。

偶尔有时间,我会跟随视频,做各种美食,驴打滚、面包、麻花等,只要想吃的,都要尝试一下。

生活由“三餐四季”组成,抚慰一下暂时无处安放的小心灵,从吃这种最原始的本能开始,满足口腹之欲。

充分发挥美食的生理、心理功能,吃在当下,乐在当下。

当食物在嘴里充斥,那一刻的满足感、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b.冥想。

每天中午,我会戴上耳机,在冥想音乐中睡午觉。醒来后,继续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专注听音乐,放飞思绪。


宅家的日子,不是只能刷手机、玩游戏,也可以这样艺术的生活


有研究表明:每天冥想15分钟,就会对心身健康产生很多有益的影响。长期坚持,会给心身带来神奇的改变。

冥想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记忆力、专注力,助力工作、生活。

已经坚持一年多,希望通过冥想,在非常时期,让自己能够静心提升内在能量

有人说:心静时,你才能细细品味自己的心情,与心灵对话。遇上不顺心的事,才会想到天地不老,人生无常;这样才不会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苦闷,才能让生命充满蓬勃朝气,让日子变得亮丽多彩。

每天的生活,因为跳舞、写作、阅读、冥想,将心身调整到良好状态,充实而美好,间或美食点缀,让平淡、琐碎的日子,变得简单、精彩。

一位名人说: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其实,生活是可以设计的,我们自己是最好的设计师,你可以选择艺术的生活,这是生活的艺术。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可以罗列下来,一一实现,让生活不只有柴米油盐,还可以有风花雪月的艺术气息。

从设计自己的艺术生活开始,进而规划自己的艺术人生,这些你值得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