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和父母论对错就是不孝子孙吗?

宇丽盛感悟人生


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一样,产生着很深的代沟。在生活上,老年人仍然是勤俭持家,结余开销,不浪费一粒粮食和一叶菜。而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不吃剩饭剩菜。相互攀比,寅吃卯粮,提前销费,借着钱花。穷人享受富人生活。在要求上,怨恨父母不是官和富豪,不想去出卖苦力,给资本家打工,在家啃老。还怨父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把父母一辈子用血汗积攒的那点儿可怜钱,全给他们花了,才高兴。

作为子女的,有权去指责父母的过去吗?


海阔天空146023514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看很多朋友给出的结论是“父母也有错的时候,纠正错误不代表不孝”,但【大蛟不化龙】有独特见解:“即是孝,父母的对错应以适当言辞相劝解,不能单单指责其过失。

何为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孝”是我国一项及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我们从小在书本中就学到“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诸多歌颂孝道的名人典故。但奉养父母,供给其衣食住行,就是孝顺了嘛?大错特错,古人云:“以其饮食供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是最低等级的孝。

赡养父母是我们每个作为子女的义务,也是为人的最基本准则。但绝非做到这样,就是孝了。我认为,孝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孝是不论后果的顺从。

舜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相传他的父亲和继母曾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妒恨,仍对父亲恭顺,对继母慈爱。他的孝行最终感动了天帝,被封为天子继承人。

指责父母犯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为例:

母亲是一名普通教师,退休后一直闲在家。一次偶然发现她手机上有一笔3万元的支出,母亲平常省吃俭用,从没见她有过这么大的花销。出于好奇,在我再三追问下母亲说出了实情。原来前阵子有一同事向她介绍了一个投资理财产品,说是投资进去,一年就能利益翻倍。据说这家投资公司远在深圳,我赶紧上网查询。结果一查吓一跳,网友们众说纷纭,但大概意思都一致,这是一家骗子公司。根本没有实体,只是个皮包公司,大家投进去的钱都是打了水漂,无一例外。母亲得到的,也只有一张电子版的合同。

我气氛的给母亲说明了情况,“你被骗了,你总是贪便宜,一点也不动脑子,当老师的连点法律常识都没有!”我言辞激烈的指出母亲的错误,母亲却像个孩子一样低头不语。我为自己的精明,识破骗局而沾沾自喜。幸好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损失。

可后来听父亲念叨起我才知道,母亲为此事几天不吃不喝,时常偷偷落泪,险些病倒。我这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的过度指责而伤害到了母亲,实属大不孝。

放任父母过错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不能放任不管,面对父母的过失更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将会助长其过失行为,终酿严重后果。

同事小赵原本是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最近却整日苦闷着脸,郁郁寡欢。在我的悉心问候下,他这才道明了其中原委。原来,他的父母最近在闹离婚,原因是父亲在外边结识了新欢。我问小赵,这种事你父亲是主要的过错方,既已成家就应当对家庭负责任,不该在外边沾花惹草,你没给你父亲讲嘛?他答,没有,他们大人的事我没法干涉。父亲错是错了,但我作为小辈的去指责他,一来会叫他觉得脸面无存,二来更会叫别人说我不孝顺。

小赵的做法我实在不敢认同,我们作为子女,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对家庭的任何一成员都身肩重任。难道放任父母争吵,甚至离婚,就是所谓的“孝”了嘛?破坏了家庭的完整,亦骄纵了对方的行为,实在不可取。

怎样正确面对父母的过失

有些朋友就会说了“管也不行,不管更不行,那面对父母的过失怎么办呢?”

需要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巧妙应对。以我母亲被骗为例,我大可以选择报警处理,然后以温和的语言告诉母亲此事的利害关系,而不是单纯指责其过失。再以小赵父母为例,小赵应及时与父亲沟通,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要求与外边女子断绝来往,避免家庭悲剧。说到底,在面对父母过失时,我们的劝解应把握好一个“度”。

要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我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 客观分析。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更能叫父母接受,并认清事态利弊。
  2. 巧提建议。提出自己的多种建议,叫父母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问题,比言辞犀利的指责效果要好。
  3. 善于举例。以他人失败的例子来证明,父母会自己分析问题对错。
  4. 勇于承担。我们小时犯错父母替我们扛,现在父母犯错也应由我们承担。
  5. 安慰为主。父母认识到自身过错后,不会像孩子一样对我们承认错误。我们能做的就是安慰平抚,以免对父母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面对父母的过错,我们作为子女应张弛有度,巧言相劝,切忌一味争论是非。孝是一种担当,孝是一种责任,孝亦是一种尊从。

我是【大蛟不化龙】,如果你觉得我的见解对你有所帮助,请点赞并关注我。很高兴与你分享情感中的点点滴滴。


大蛟不化龙


一个人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背后的家风。

所以说,为社会培养、输送什么样的家庭成员,反映了家风的优劣。

父母有德,做儿女的要传承

父母无德,做儿女的要补漏

修善修德,明事理,懂敬畏

才能厚德载物,德行天下!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温柔、温馨、温和。

夫妻、叔伯、妯娌,一个大家庭都因为你而和睦而和谐,让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纳,又壮观不可搅动。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宽阔的天地,这样的母亲形象就是规则,言出就是方向。





学习做人


不能如此认为,人无完人,与父母论对错正常,正所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利于病,人不论大小,只要说的正确都该照办,人不能依老卖老,依大欺小,论归论,即使老的说的不正确,如果整天议论谁对谁错也挺烦恼的,所以老人说的不对的当耳旁风,只要自己正确的照做不误。如果老人整天净没事找事,就离家出走敬而远之,一年半载回家一趟看望需要啥买点啥,不需要就给老人点钱,住几天就走人。如果老人生病了就回家照顾老人,老人生病心情不好要耐心开导老人,说话柔和哄老人开心,尽到回报养育之恩的责任义务,对得起老人及良心即可。


开心果165931305


和父母论对错的多是年轻人或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很多事情都看开了,一般就不会和父母论对错了。

在十几岁时,父母让我早起往往会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那时比较执拗,就会反驳:“早起的鸟儿被虫吃”,并讲一堆道理对抗。但三十岁以后,父母再说这样的话,我会对他们说:“说的真好,我们都应该早起。”

如果父母的做法我们确实不能接受,在不懂事时,我往往会立马反驳,和父母论对错。但现在我会很委婉的劝阻,或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们高兴。像现在父母还想要个孙子,我就对他们说,等着吧!我们也想要,但年龄大了,可能怀不上了。事实上,我们一直没想要过。

说实话,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一直在想父母做错了什么,从我小时候到现在,我想了又想,父母竟然一次也没有做错!我以前以为父母的错,其实是因为我幼稚没有深刻的理解父母。每个父母的岀发点都是为孩子好,没有哪个父母是想害自己孩子的。当我们也为人父母时,就会越来越理解父母。

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惹父母生气呢?父母对也好,错也好,只要无关紧要,为什么非要辩论个是非曲直让父母不高兴呢!经常和父母论对错,不能说你就是个不孝子孙,其码你还不够成熟。



湖光映雪925


这是为人之子经常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孝顺,即照顾接济和顺着的意思。有的儿女照顾父母无微不至,但是,与父母交流说话中有时言语不合,话不投机,气怼他们,做不到投其所好,随声附和,即所谓的“顺”,往往是孝而不顺。实际上,人老了,物质的消费越来越少了,如果自己有稳定的收入,老有所依所养,那么,儿女的孝顺更多的应该体现在顺上面,即好好同父母说话,尽可能随顺着点,态度和和蔼蔼,学会倾听,唠唠叨叨也耐着性仔细听,有不同意见也少说为佳,或者婉转表达,尽可能不要直来直去去,粗暴急躁,疾言厉色,更不要顶撞。老人如小孩,该哄就哄着点。当然,如果涉及到重大原则问题,也不应该是非不分,善恶不分,对错不分,一味迁就顺从,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不负责任。


思之远方


这题目很有意思,“论”字特别!当今常常听到儿女与父母长辈争论的事,有的有效果,有的无效果,甚至导致恶果(父或母死亡,或子女出走)的事屡听不鲜了!令人深思呀!我认为:儿女不要去和父母去“论”,应当双方心平气和交流。父母也是人,岂能实全实美呢?有过错是难免的,出现过错后,子女应站在高处启发省悟改正,如用你现有理论水平去“论”是论不好的:1、因为父母是长辈,有长次之分。2、儿女在“论”中有重理论及呵斥的成分。3、“论”的效果不好,甚至恰如其反。我建议三点:1、父母有十分明显的错误,儿女可以通过短信或书信形式,启发改正,不必论战,伤父母之心而失脸面。2、儿女可通过自已最好的亲属朋友做父母工作,使之改正,婉转而冷静易接收。3、儿女选择最适当方式通过借此说彼,使之潜移默化,可能效果更好,父或母易接受。最后说一句,当面与方式不同去指父母的错处,是儿女进步表现,与封建社会的父孑关系有差别,但古代孑女孝父母比现在做得好呢!而现在与不孝含义有区别,但方式和手段重要,不能糊“论”。愿天下父母毓出良才,希望天下儿女平安成长!


手机用户小刀文芒


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理念不同,对一些社会现象,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看法不尽相同,这很正常,争论是非对错无可厚非。但是,一是要适而可止,没必要争个我对你错,实际上,很多事情,我们没必要较真,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什么,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二是在与父母论对错时,要尽量和颜悦色,没必要争得脸红脖子粗,家庭之中的矛盾再大,也是油盐酱醋茶,收入支出的人民内部争论,这也孝不孝无关。


亮剑3549


事情的对错只是就事论事!明辨事理!

与父母争辩只是对于某种事情给予正确的答案!与别的没多大关系!

很正常啊!有时候遇到事情,难免会有对错之分,这时大家就会共同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错是对,错的地方及时改正。

和父母论对错,跟孝不孝顺是两码事儿,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凡事都有两面性,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都有合理的答案,论事不论人,我们有时候固执的认为这件事就是对的,但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对事情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方向都是一致的。往往错的不是太离谱的事儿,才有争辩的意义。

孝顺父母,从各方面看,对父母言听计从,尊重他们的想法,不顶撞,给父母更多的关心与关爱等都是对父母的尊重。

因为某件事,跟父母有很大的争执很正常,甚至都争的面红耳赤的,各有各的意见,总之,出发点就是希望这件事能够完美收关。

遇到事儿冷静思考,凡事都有利有弊,从各方面思考,事情才能完美的解决。


穿拖鞋的公主764


这世上本无对错,只因单个个体或聚合成集体的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持妄执念不断叠加而永不反观自其内在灵魂的本性清净处,于是就产生了我对你错、我们对你们错、我是他非、我们是他们非的颠倒梦想与分别挂碍。孝与不孝的概论也逃避不了以上的妄识误导,只有每个单与集的觉醒,才可跳出对错、美丑、高低、上下、是非……!如此,和谁都是和自己,不会争论对错,也没有什么是孝是不孝了,你就是我就是他(她)甚至它。

现实生活中,若别人还未了觉,那么作为浅浅了觉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修炼自我,从而逐渐影响到我们周围的有缘人,相信延着梦醒的一米光明去做个引子而不只是个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