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装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和号召,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用信心、决心和勇气迅速行动起来,冲锋在前,以高度的国家情怀和行业担当,纷纷改造生产线,全力投入到防护服、隔离衣、各类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转产中。企业管理层及时而精准谋划,分秒必争地进行生产的部署与安排,员工们主动提前回到生产一线,夜以继日地投入生产,为前方的白衣天使、防控战士,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护保障物资,为新冠疫情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体现了服装企业在危难时刻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担当。

据中国服装协会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月26日,服装行业转产防护服、隔离服的企业超过109家,转产各类口罩的企业超过65家(具体名单见附件)。防护服、隔离服产能达到97.5万件/日左右;各类口罩产能达到825.8万只/日左右。

如此迅速地进行防疫物资转产,对生产日常服装产品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临着生产医用防护服资质审批、无菌车间改造、专业设备采购,以及医用物资生产经验和技术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意味着,服装企业需要迅速调动各方资源,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部署和行动。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2月1日晚,红豆集团就成立防护服项目指挥部,变更经营范围,进行生产线改造。通过短短两天的努力,红豆就完成医用防护服原材料、医用专业设备胶条机等关键性节点工作,尤其是将旗下药业公司10万级洁净厂房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车间。截至到2月26日,红豆集团日产防护服5万件,隔离衣8万件,口罩10万个。

依文集团则用10个昼夜就完成六条生产线的改造,建立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立工作流程和工序,对工人进行培训,开始试生产。目前,依文集团医用防护服扩能项目被纳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扩能改造方案,成为防疫重点保障企业,日产防护服5000件,隔离衣10000件。

山东舒朗则依靠自身加工基础和优势,专门成立医疗科技公司,进行卫生防护用品开发和生产。他们研发生产的防护服,风格简洁,工艺精细,具有隔菌、防水、微透气等功能,人体汗气可以向外散发,而外面有害气体和水分却不能侵入。目前,舒朗医用防护服日产5000件,隔离衣2万件。

以纯集团从2月1日迅速投入一千多万元资金,火速改造厂房,引进安装设备,同时组织员工,10天内建成3条口罩生产线,迅速形成了日产口罩30万个的产能。同时,加快医用N95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布局,驰援一线。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卡宾服饰(中国)决定转产医用防护服后,一方面整合设备、面辅料等资源,同时派团队到专业的医用防护服生产厂家学习,并根据生产标准、工艺、规范以及流程,确定每一个工艺环节和节点。目前,卡宾从无到有,实现日产防护服上万件。

这一批临时转产的企业和品牌,是中国服装行业的优秀代表,闪耀着民族品牌的行业担当,是新时代中国服装产业精神的集中体现。面对危难之时,他们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人文精神和产业特有的气象与格局,挺身而出,敢打硬仗,义无反顾地担起行业责任,为抗疫成功提供基本安全保障,为行业发展积蓄了势能和动力,也充分展现了产业创新发展的潜力与未来。

历经这一役,中国服装产业在接受大考的同时,也为行业在数字时代的战略转型和跃迁带来了重大的推动。生活方式、流行趋势、产业、商业逻辑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质性地催动者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春暖花必开。

我们相信,中国服装行业完全有能力有实力转危为机,在强国建设的伟大历程中走向未来。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逾109家转产防护服、隔离服,逾65家转产各类口罩,服装企业彰显行业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