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作者/蘭溪

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今年春節我和各地成千上萬的國人一樣,禁足在家,使得原先不懂音樂的我,對音樂有了一點膚淺的認識與感受。

音樂,是一種有音頻、音律、節奏等元素組成的古今中外通用的特殊語言,也是一種很難用一個“美”字來表述和形容的藝術和文化形式,包括古典的現代的,包括歌聲、戲曲戲劇、器樂合奏、獨奏在內的有節奏有韻律的音響和聲音,在進入或喚醒、震撼人的聽覺時,也讓人禁不住置身其中,不管是優美的還是激昂的,不論是悠揚的還是舒緩的,也不論是深沉的還是哀怨的,也不論是如泣如訴的還是鏗鏘發聵的,都有感染心靈的巨大效應。優秀的音樂會永存於世間,也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歷久彌新。

庚子年初疫情爆發以來,歌頌與讚美奮勇逆行的醫護人員和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之戰的公安及社區工作人員,無論在電視及各種媒體的官宣中,還是在微信中比比皆是的視頻裡,帶有各種場景、人物的畫面裡,都有一曲曲一段段完美搭配的音樂、一首首情景交融的歌曲樂曲的點綴、烘托、感染、浸潤,無不令人心生感動、感慨,不由得激情澎湃、熱血沸騰、陡升敬仰。2月18日,我在熱鬧異常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一個帖子,內容是一首深情謳歌抗疫英雄的配樂配圖敘事詩《哪裡是中國?誰是中國人?》(作者郝建軍),在這個15分鐘的視頻裡,時而舒緩、悠揚,時而激盪、頓挫的背景音樂中,我不僅僅是被感人的詩文打動,被激盪的音樂吸引,更是被在音樂和詩句中展現的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和一些平凡的普通人為抗擊疫情而出力盡力的事蹟所震撼、所欽佩、所景仰。

宅家的日子裡,玩手機看微信的時間相對多了一些,微信中看得最多的是朋友圈的各種短視頻,聽得最多是各種抖音,大多都與疫情及相關的內容有關,有京劇《壯哉中國》(天津京劇團王平、呂沐瑋、呂洋演唱)、有祖海演唱的謳歌白衣天使和人民子弟兵的歌曲《為了誰》(武漢版)視頻;有反映和再現舉國上下、同心協力防控疫情為主題的黃梅戲、豫劇、評劇等各種地方戲曲;有南方航空公司墨爾本飛廣州航班機艙裡,《我和我的祖國》旋律的環繞下,座椅上展現的是一箱箱澳洲華人捐贈防疫物資;有由中國知名哈薩克男歌手塔斯肯演唱,夏木、哈木拉提·努爾買買提、艾尼等音樂人共同創作、2月8日全網首發的高清版視頻MV——抗擊疫情公益歌曲《等待春暖花開時》;有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中國創作的“戰疫情”國際公益曲《黎明的編鐘聲》(CHIME OF THE DAWN BELLS),歌曲裡融入了湖北元素,還有一段中文獨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鐘聲一起醒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武漢,我們在等你!” 有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提議,在羅馬總統府奎里納萊宮舉辦音樂會,向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人民傳達了真誠的友誼和聲援;有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家、指揮家安德烈·瑞歐(中文名,安建國)與他的約翰斯特勞斯樂團演奏的《我愛你,中國》;有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於近日錄製聲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音樂視頻,視頻一開始,就打出了中文字幕“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向中國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問候”。隨後,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團長森下洋子和團員們一起登場。清水哲太郎飽含深情地說道:“數千年以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的經驗和智慧。人類最痛苦的時刻恰恰是最珍貴的瞬間,因為此時人類會喚醒無窮的力量。不氣餒、不鬆懈、不畏懼、不放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與看不見的敵人頑強鬥爭,必將迎來最後的勝利!”蕾舞團成員用中文演唱了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如此等等,實在太多,難以一一贅述。

宅家,手機在手的時間裡,與大量的這些音樂視頻一道入眼入耳的還有許多反映聲援戰疫情和表現普通人響應政府號召宅家生活內容的配樂段子、順口溜及微型情景劇,其中既有表達緊張、不安和憂慮情緒的音符在律動,也有體現樂觀向上、詼諧幽默、令人捧腹的內容在耳熟能詳的樂曲聲中展現,如有一段時長42秒抖音,用經典老電影《地道戰》的主題曲為背景音樂,畫面中有扮演冠狀肺炎的人物出現時,衝鋒號旋即吹響,在激昂的地道戰樂曲聲中,頭裹白毛巾、身著各色棉睡衣、手持掃把、鍋鏟、擀麵棍等“武器”的大人小孩紛紛從沙發、衣櫃、桌下、床底現身,以各種姿勢、動作圍攻“新冠”,直至“新冠”做了一個象徵掛了的倒地造型,地道戰的旋律才戛然而止。再如,二月二日,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是龍已抬頭、應該理髮的日子,一個10多秒鐘的理髮抖音又映入眼簾,在抑揚頓挫的音響中,只見一位身穿白色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的理髮師,手拿著一杆像自拍器一樣可操控理髮推子的東西,在為一米開外的、帶著口罩的顧客理髮。看到這個視頻,我既有好奇之心,又生羨慕之情,不知我家附近有無這樣的理髮店,還是元月上旬剪過頭髮的我也早該理髮了,只遺憾抖音中無聯繫方法,否則,我一定會諮詢一下。

我印象中,還有一個名叫坦然的攝影師拍攝、王虹解說的視頻《20200202的北京》,京韻濃郁的背景音樂渲染下,雪染的北京、空曠的大街、寂靜的建築、年味的失落,讓人感覺到這座城市的大氣、雄渾、悲壯和厚重。也讓人因為疫情而心生惆悵,正如解說詞的結尾中說的那樣,“真盼著疫情能早點過去。”這兩天,有朋友又發了一個配樂美文的帖子《你安好,我無恙,歲月就會花開》,舒緩悠揚的鋼琴聲樂中,精緻優美的文字在緩緩流淌,入耳入心:“非常時期,大家都宅在家裡,翻開朋友圈,有宅在家裡練習廚藝的,有曬畫作的,也有在家裡堅持體育鍛煉的,各種的曬,充滿著煙火的氣息。……平日裡,也許是我們太過忙碌,忽略了嘈雜的街市亦有清新的風景,欠缺了一些生命中關於親情的重要的片段。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粗茶淡飯也是一種幸福。”

禁足、宅家的日子可能還要繼續一段時間,我還會繼續過著雖平淡無奇、卻有了韻律的居家生活,還會繼續與音樂相伴,還會繼續在音樂中期待春暖花開,佇候佳音傳來。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宅家與音樂相伴,生活有了韻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