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從小媽媽教導我們水龍頭的水不能直接喝,為什麼用水龍頭洗過的水果能直接吃?

江湖人稱溜溜溜


我們從小就知道自來水管裡流出來的生自來水不衛生,不能直接喝。

生自來水是由河流湖泊或地下的水經過消毒和過濾處理而來的。水廠處理過的水為什麼還不能直接喝呢?因為中國的水源汙染嚴重,大量使用了消毒劑(例如 氯氣),化學殘留較重;中國的自來水輸送管容易鏽蝕,細小的鏽渣仍然混在水中;另外,目前從水廠出來的水經過水管水箱免不了滋生很多細菌病毒,所以,最好應該將自來水燒開後再喝。自來水燒開的過程,可以消除消毒劑的化學殘留和殺滅細菌病毒的作用。

但是,人們為什麼直接吃自來水洗過的水果,難道不怕前面說的那些自來水的化學殘留和細菌病毒的危害了嗎? 其實,最好是在用自來水洗過水果之後,再用涼開水沖沖,但是這比較麻煩,一是,從小沒有養成這樣嚴格的習慣;二是家裡也不會隨時備有涼開水;三是,人們找到了更好的理由來偷懶: 水果表面沾的那點自來水只是很少一點點,不足以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我們一直都吃自來水洗的水果,有問題嗎? 到底有多大問題不得而知,反正大家都是這麼吃的。


生活三稜鏡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只要我們梳理一下思路,就很好理解了。

分析一下自來水與蘋果吧

首先我們要統一部分數字,明確一些概念。首先是定量,假設自來水與蘋果一次攝入的劑量都是100克,這100克水與蘋果的表面存在等量的1億個細菌。然後是找到汙染源,自來水雖然經過了消毒,但是在我國目前的標準下還是無法做到直飲的,其中可能含有寄生蟲卵或是細菌,特別是二次供水覆蓋的用戶,之前就出現過因管理不善,貓死在水箱中導致的二次汙染事件。

再說說蘋果吧,蘋果的表面主要可能致人生病的成分是農藥和細菌或寄生蟲卵,後者大多來自人的接觸,比如大便後沒有吸收就去水果店翻蘋果。不過我們要知道通常而言外表完整的蘋果其內部是沒有細菌的,所有的致病可能性都集中在表皮上。

現在讓我們用自來水去沖洗這個蘋果,會獲得什麼呢?

一枚用自來水好好洗過的蘋果,可以假設水帶走了其表面95%的細菌,那麼還剩下500萬個細菌,剩下的就只有表皮掛著的水了,假設為0.01克(千萬不要以為1克水很少,你看看5毫升的風油精就知道有多少了,基本上1毫升1克),其中只有1000個細菌,所以你吃蘋果時會攝入500.1萬個細菌。

而如果你直接將100克自來水喝下去呢?恭喜你,直接攝入了1億個細菌,二者差距20倍,而因自來水帶來的細菌與自來水本身比呢?相差了10000倍,只有在蘋果表面的細胞比0.01克自來水中的細菌還要少的時候,洗蘋果才會反向汙染,可見用自來水洗蘋果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定量非常重要

當然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了,那你不還是吃了500萬個細菌到肚子裡去了?50步笑百步嗎這是?

這就有必要強調下一個經典的概念,16世紀著名鍊金術師帕拉塞爾蘇斯的那句名言——劑量決定毒性。

人的口腔中都生存著大量細菌,每一克牙垢中都含有100億個細菌,多數情況下這些細菌是傷不到你的,我們本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的世界中。而之前我們討論的自來水與蘋果中的細菌,前提是基於“有可能受到汙染”的情況下,來自一些非常規的細菌,比如傷寒桿菌或霍亂弧菌的汙染,它們經由糞便等方式傳播,在衛生條件不佳的時代,一處水源的汙染往往可以感染幾十甚至上百人。

而細菌感染與核裂變的連鎖反應現象一樣,需要達到一定的量級才能在人體內暴發,如果數量很少和話,會在感染之前就被體內遊離的白細胞消滅。想象中的“一枚細菌(病毒)潛入體內,韜光養晦,最後成功佔領人體”的事情並不會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自來水不能喝,但是自來水洗過的蘋果可以直接吃的原因了。

說點題外話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惑,主要原因還是大家沒有養成“定量思考”的思維模式,只有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吃了細菌就會生病。

當然現實世界根本不是這樣,致病菌是什麼,暴露者的免疫情況如何,有無感染史,攝入細菌的數量如何都對結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感染病學中這些都有著相當詳細的指標(雖然我以上的也算不上定量,只是個非常粗淺的模擬分析而已)。

定量代替定性是現代科學的根基,是由伽利略主張的,使用數字為工具代替“感覺”的偉大革命,因此伽利略也被讚美為“現代科學家鼻祖”。

要知道解釋世界有很多方法,我們可以用陰陽五行,也可以用神話傳說來解釋世界,只要編故事的能力強,補丁打得足夠多,總能把故事說得圓。但是這些解釋除了用以消解信徒的好奇心以外,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而現代科學根本不需要用口舌來證明自己,因為科學可以轉化為工程學,而工程學最大的威力就表現在軍事上。英國在南美與祖魯人交火陣亡人數1:10;西班牙殖民者僅用177人3把火槍和20只十字弩就正面襲擊,在宮殿裡活捉了擁有5000護衛的印加國王;甚至在一戰時,只是因為一把馬克沁機槍的代差,英法聯軍就在索姆河一日被單方面屠殺60000人!現代科學就是壓倒性的力量,這是用鮮血堆出來的道理。

在科普文章的評論區,總有一些“大師”在下面發表著一些似是而非的“天道”見解,我想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時代過於太平,不記得大清在一百多年前被科學打爆,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史了。1860年3.3萬大軍在八里橋對上6000英國兵,被打出了個500:1的戰損率,騎兵密集隊形衝鋒一波接一波地送死也改變不了命運……

我是酋知魚,一條勤洗手的科學作者,歡迎關注。


酋知魚


首先,水龍頭的水中含有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直接飲用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為了對我們自身的安全負責。

所以水龍頭的水不要直接倒著喝。而要經過高溫煮沸後喝。小時候,我就常常喝家裡的井水。而媽媽就教導我們說“井水不衛生,還有用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

看到我們不信,還給我們舉了一個事例。說有個小孩,喝井水,然後不小心把螞蟥喝進肚子裡去了,螞蟥就在他肚子裡住下來,還生了許多小螞蟥。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打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直接喝生水了。

其次我們拿水龍頭的水洗水果的話,只是水果表面接觸到一點水,甚至微乎其微。比起我們直接接住拿來喝,可以說省略不計。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的。而且用流水洗水果的話,水果相對又幹淨些。水果上殘留的農藥會隨著水份洗掉。





藍雨頤


我想您肯定是個地地道道的城裡人,所說的水龍頭水也一定是自來水。

那麼居民所使用的自來水是由水廠供應的,而水廠的水源採自地下水或地表水,但大部水源來自江河湖泊。無論那種水源,水廠都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沉澱、消毒和過濾等…之後才能去送給千家萬戶使用。有的地區自來水還需要二次消毒才能供給!

水處理最好的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法,不過成本太高,而且處理後的水保質時間不長,世界上也只有個別特殊發達的國家才採取臭氧消毒法。自來水常用的消毒法是氯化法或漂白粉消毒法…

無論那種消毒法,水廠供給用戶時,自來水都會經過管道至水龍頭。而有些地區管網老舊,甚至出現破裂、滲漏,所以無法規避自來水供給中的二次汙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部分地區暫時還無法將自來水變成“直飲水”的主要因素…自來水的二次汙染主要以微生物為主,將水燒開就能把它們殺死…

還有就是我們當年大力發展重工業,而工廠汙水治理一直存在隱患。這就可能造成周圍水源重金屬超標,再加上供給管網二次汙染的可能性,你想想水龍頭的水直接飲用會如何?弄不好可能就壞肚子了…

但是不可以直接飲用並不代表著不能清洗水果蔬菜等…若不然用這自來水乾嘛?而水果蔬菜被清洗後,殘留在上面的水分並不多,如果還擔心就擦乾水分再吃…


雪疆沙漏


水龍頭裡的自來水取自地表水或地下水,經過處理(一般經石灰池沉澱,加氯氣消毒等)後供居民使用的,這種處理並不能完全除去水中的雜層和細菌,如果家有淨水器,就會處理得更好些,一般我們只需把水燒開,很多雜質會析出,細菌會死亡。我們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除生水含雜質,細菌多外,生水為抑制細菌,一般水溫是很低的,衝到皮膚上涼涼的,而人體體溫一般在36度以上,溫差太大,一下子飲水太多,腸胃會接受不了,小孩子的抗病能力差,會更嚴重。

水龍頭洗水果後,除去了水果表面的泥土,細菌,農藥殘留等物,只剩水果表面的一丁點水滴,對人有害的影響很小很小了,所以可以直接吃。不過,現代家庭水果很多是冷藏的,如果洗淨了吃後不舒服,那就與水果的溫度和品質有關了,與洗水果的影響沒有關係。


書卿


自來水是符合食用要求的自然能喝,說不能直接喝水龍頭水是因為怕冷水喝下肚對於胃不好的人容易鬧肚子,主要還是因為冷的,並不是說自來水有毒,所以用自來水洗過的水果自然也能吃嘍……


長驅直入騎士幫


喝下去的太多,水果上的畢竟少,對身體不會造成大的影響。而且孩子水果也要用開水的話,豈不太浪費時間精力,誰還會常吃水果


天使媽媽5479


地下水在沒有加熱的情況下,裡面含有某些細菌是我們人類不能承受的,只要在百度加熱的情況下,這些細菌都會被殺死,我們才能正常飲用水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