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挖荠菜(马新武)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推开二月的大门,迎面吹来的风尽管还有点寒冷,但田野上的麦苗己开始返青,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每逢此时,我就想起了儿时在老家挖荠菜的一些小事。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荠菜,是麦田里随处可见的一种菜,它萌于严冬,茂于早春,因其滋味甚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挖荠菜,最佳时间是下午,没露水。每天,吃过午饭,只要天没下雨,小伙伴们就会按时叫我去挖荠菜。挖荠菜所需的工具是一个小铁铲,盛菜用的小竹笼也必须配备。到了麦地,首先挖荠菜,然后是其它菜。野菜种类多,如曲曲菜,面条菜,米蒿蒿,荠菜……还有一些野菜叫不上名字。荠菜,它的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锯齿状,表面有一层细小的绒毛。有大叶的,也有地趴式小叶的,虽然长得不一样,但味道相同。一次,挖着挖着,建社的肚子饿了,要吃荠菜,没水咋洗?一旁的行军娃右手指着西河堰东边北四大队用来灌溉的大渠,说渠里有水。我相信,因为有大人正在浇地。大渠像一条巨龙横卧东西,远看,十分壮观。上了大渠,渠里的水缓缓流动,清澈透明,能照出人影。谁知,兴奋之中,要民不慎掉进了水里,急得我和小伙伴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拉上了渠沿上。一松手,我竟从渠沿上跌了下去,弄脏了衣裳。事后,小伙伴们都怪建社,让我和要民遭遇不测。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其实,建社家不穷,他爷是队长,安间房连厦子房,在队里不数一也数二。下次不要建社了,要民第一个提出,小伙伴们一致赞成。然而,第二天下午等小伙伴们走后,建社又悄悄地跟来了。这次,建社吃饱了,还从饲养室里偷来了一包油渣,准备分给小伙伴们,以表歉意。建社来了,小伙伴们见了都躲。而建社却喜眉笑眼,从竹笼里取出了一包东西,打开让小伙伴们看。小伙伴们见了黄色的油渣,一个个眼睛睁得滚圆滚圆,不由自主地向建社靠拢。昨天我对不住大家,今天请大家吃油渣。建社话音刚落,小伙伴们就高兴地跳了起来。随后,大家都伸手接,唯恐吃不到。

这就是我童年的小伙伴,既懂事,又可爱。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吃完油渣,小伙伴们又开始挖荠菜。没有荠菜了,就挖其它野菜,只求满载而归。有时,近处菜少了,还往远处跑,贺家村,南张村,水文站……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尤其是文水站周围,不仅荠菜多,还有水芹菜,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挖回荠菜或其野菜,小伙伴们的母亲一般都会将其窝成一大盆浆水菜。吃时,从大盆里用净筷子抄出放在碗或碟子里,加点盐和油辣子就好了。贫困年代,浆水菜人们越吃越爱吃,每顿饭离了都不行。

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据医学界有关人员细测,每100克荠菜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核黄素0.19亳克,维生素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荠菜,虽不如山珍海味,却亦别有一番风味。

自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对荠菜都情有独钟。其中,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最爱吃荠菜,他在《食荠》一诗中写道:“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小著盐醯和滋味,微加姜桂助精神。”从中,足见陆游对凉拌荠菜的深爱之情。

现在,农村不少人用荠菜做饺子馅或蒸着吃,味道也不错。城里人仿效,味道却不绵香。其原因是,城里卖的荠菜,基本都是人工培育的。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荠菜还是农村的好!

眼下,疫情尚未结束,宅在高楼里,我不敢下楼,更不敢回老家!至于挖荠菜,我连想都不敢想。

挖荠菜,对我而言,只是一种幻想和一种记忆罢了。


关中记忆 | 挖荠菜(马新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