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人性的弱点》:善待生活,本该是从当下的每一秒钟开始

澳洲大火肆虐数月,数亿动物惨死;

科比飞机失事,一代传奇离去;

新冠肺炎席卷而来,我们不得不与病毒抗争。

很多人都说,希望重启2020年,希望一切悲剧不再重演,希望一切美好如约而至。

但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时间永远不能重来。

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立即行动,不再等待。

人生无常,珍惜当下

复旦大学的于娟老师,在结婚第八年,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叫妈妈的时候,她被确诊为癌症。

她在《此生未完成》中写道:

“我在癌症里整整挣扎了一年,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被摧残到无可摧残的地步,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

她还说: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些文字,质朴却又深刻,让人警醒。

《人性的弱点》:善待生活,本该是从当下的每一秒钟开始

生活的不易让无数人疲于奔命,努力生活得看起来更美好,但大家却忘记了:

你想要的这些,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

生死之外无大事,可恰恰在生死面前,我们往往最是无力。

世事无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

你永远也不知道,哪一刻,你身边或你认识的某一个人,会突然地离开。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

在人生这趟单程的旅行中,在任何一站提前下车,不仅是自己的遗憾,也会成为家人和朋友的遗憾。

不要等到快失去时,才猛然认清活着的意义,才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多的“未完成”。

此时此刻,我们更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里,好好爱,用力活。

安于得失,依旧向前

《塞翁失马》的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

塞翁的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前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

几个月后失马带着许多良驹回来,人们又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

老人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人们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年后,胡人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唯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这个循环往复极富戏剧性的故事,真正阐释了什么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生活宛若旋涡,我们都是在旋涡里兜兜转转,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

但人生一程,浮沉一世,生命早已自有定数。心安,方有归处。

《人性的弱点》:善待生活,本该是从当下的每一秒钟开始

作家村上春树在《1Q84》里写:

“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渐渐发现,很多对自己人生很宝贵的东西,正在一件接一件的,像梳子豁了齿一样,慢慢从自己的手中滑落下去,悄然消失。而且一旦消失,再也别想重新找回,连找个代替的东西都不容易。

人生也许不尽完美,但正因了这份不完美,完美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

时间一去不返,功名利禄,前尘往事,也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去。

安于得失,淡于成败,依旧向前,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别再等待,即刻行动

被疫情围困的这一段时间里,我们总在说,等疫情结合后,一定要去见见朋友,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相信这样的等待背后,是一份美好的期待,一份深切的渴望,一份由衷的希望。

但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等疫情结束之后呢?

明明用手机视频就能跟朋友畅聊人生;明明在家里就能理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明明每一天每一刻都该好好生活......却用上了一个“等”字。

《人性的弱点》:善待生活,本该是从当下的每一秒钟开始

作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

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人,在面对至暗时刻最应该做的事,是向自己发出这样三个质问:

一、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二、如果这个是真的,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三、我要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综合人类历史上诸多名人和故事,卡耐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不幸和幸运,本在同一个路口。灾难和机遇,也在同一个时段。

比灾难更可怕的,是人性弱点里对意外的抗拒。无处安放焦虑的人,最终,被灾难吞噬。

就像在自我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有人用打游戏和追剧来打发时间,可是有人却利用这段特殊的时间来提升自己。

相信那些能够从容面对灾难的人,也一定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难,并从中,汲取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善待生活,本就该是从当下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开始的。

调整作息,改善饮食,梳理工作,阅读听书,锻炼身体,慰问朋友......

这些,都不应该是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再去做。

而是,应该从此时此刻开始,立即行动,不再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