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

羽化成仙


早在清光緒年間,李鴻章為了加強沿海的岸防能力特意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了四門280毫米後膛海岸炮,分別放置在閩江口電光山炮臺和胡裡山炮臺,目前僅存胡裡山炮臺一門。在當時那個年代,克虜伯大炮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從威力上,都堪稱世界第一!其在30度仰角射程可達19760米。胡裡山炮臺建成後,共在1896年至1985年經歷了三次海戰,其中1937年9月3日日本艦隊進攻廈門時,守軍憑藉胡裡山炮臺成功擊退來犯之敵。

圖、胡裡山克虜伯巨炮的理論射程

胡裡山炮臺位於廈門市東南沿海地區,現在炮臺中僅存有一門德國克虜伯280毫米海岸炮,這也是現存19世紀世界上最達的海岸炮。這門克虜伯大炮全重87123千克,其中管重4.4噸,炮長11200毫米,炮尾管壁厚約500毫米,炮口管壁厚約80毫米。這門280毫米巨炮採用六層筒緊身管,能使身管壁內產生有效的應力分佈。其中在裝填藥室是巨炮最堅固的地方,該圓柱形藥室長2140毫米,壁厚約500毫米。

圖、胡裡山炮臺鳥瞰圖

胡裡山炮臺的克虜伯巨炮採用後膛火炮結構,每分鐘可以發射1~2枚炮彈,能夠連續發射數百枚炮彈。克虜伯巨炮為了保障擊發效率還採用提彈裝填系統和彈丸輸送系統,在戰時提單彈系統能快速將270~345千克的彈丸提升至2.85米高。從設計上看,胡裡山炮臺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炮臺結構為半城堡半城垣式。軍艦在外處難以識別,而炮臺內部則有暗道相同,利於堅守攻擊。

胡裡山炮臺威脅巨大,即使到了民國時期仍有較大威脅。胡裡山炮臺原有2門巨炮,其中一門在1958年的大鍊鋼鐵時被拆毀,先僅存一門,有興趣的軍迷可以前往一睹尊榮。


航空之家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後的抗日戰爭時,一炮擊爛日軍艦艇。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上的名聲是非常大的,可它在中國的名聲更大。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它的口徑有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有效射程能達到19,760米,在3000米的範圍內,炮彈可穿透65.8毫米的鋼板。

它是由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生產的。李鴻章於1871年訂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第1批運到中國的克虜伯大炮共有114門。這114門大炮,全都被李鴻章裝備在了淮軍當中。這次共裝備完成了19個炮營,可以算是中國近代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炮兵部隊。

克虜伯大炮在中國的名聲非常大,不光是因為清王朝用它組建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支炮兵部隊,還在於1896年左右裝備在的克虜伯大炮,在過了40年後的抗日戰爭,這些大炮還可以使用,並且做出了大的貢獻。

1937年日軍進攻廈門的時候,裝備在湖裡山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只一炮,就打爛了日軍的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

李鴻章為什麼選擇了德國的克虜伯大炮?

  • 清王朝派人到歐洲求個先進武器,卻遭到英法等國的領域,唯獨德國克洛勃公司熱情接待了他們。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19世紀60年代左右,以李鴻章,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派發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主旨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們認為,要想使國家更快的強大起來,就要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近代中國的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器的落後。

所以,1866年清王朝派了一支選購武器的考察團到歐洲國家去考察。

本來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但不知為什麼,英國和法國等國都對他們很冷淡。唯獨到德國,他們卻受到了非常熱情的接待。

尤其是德國的克虜伯公司,那更是招待的非常周到。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 克虜伯親自接見了考察團。這讓收到消息的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了好感。

  • 克虜伯大炮在色當會戰中表現出強大的火力,讓李鴻章決心購買克虜伯大炮

就在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好感,準備購買克虜伯大炮的時候,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爭中表現出了強大的威力。

在非常著名的色當會戰中,普魯士軍隊利用強大火力的克虜伯大炮使得法國軍隊損失非常慘重。

獲勝的普魯士軍隊僅僅損失了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卻損失了12.4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後,李鴻章這樣向朝廷做了如下彙報: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牆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至此,李和章確定使用德國克虜伯公司的克虜伯大炮。前面我們就說了,他一口氣採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後來在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的時候,購買的外國艦船上所配備的大炮均為克虜伯大炮。

據統計,從1877年到1896年,清王朝共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的克虜伯大炮約有2000多門之多。當時中國沿海主要城市的炮臺上,裝備的大炮,基本上都是克虜伯大炮。

可是,因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沒有擋得住列強的入侵,中國還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當中。所以說,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發揮作用還是要使用這個武器的人足夠牛。

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摯守靜篤


1937年9月3日,日本海空軍進犯廈門。廈門海防胡裡山炮臺在指揮官何榮冠的指揮下,率先開炮迎擊,一發命中,重創日軍驅逐艦若竹號,其他兩艘軍艦見若竹號受重創,連忙夾帶若竹號向外海逃跑。

胡裡山炮臺乃是1888年李鴻章搞洋務運動時,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當時一共買了328門,只有兩門安置在胡裡山,其他大部分安置在旅順、大連、威海、煙臺等環渤海地區。

不言而喻,清政府購買這些克虜伯大炮的首要目的,是拱衛京畿。

克虜伯大炮擁有280毫米的口徑,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射程近20公里,炮彈3公里內可穿透65.8mm的鋼板。在當時,擁有質量過硬的克虜伯大炮就相當於擁有“真理”,李鴻章採購克虜伯大炮,不失為明智之舉。

從半個世紀之後,胡裡山炮臺一彈將日軍驅逐艦若竹號打成重傷也可看出,克虜伯大炮的威力的確不俗。

“克虜伯”這個漢譯名字(原名kruup),也出自李鴻章。

在中國,克,意味著克敵制勝;虜,則指代蠻夷番邦;伯,是一種貴族頭銜。克虜伯三字,無疑寄託了李鴻章的厚望。

不過,克虜伯大炮的短板也非常明顯——巨大、笨重、操作複雜。

因此,這個笨重的大傢伙自安置海防開始,一直都是在戰略上威脅敵人,真正發揮實戰效用的機會不多。

從購買克虜伯大炮到重創若竹號,更是過去了近半個世紀!

被克虜伯大炮重創的若竹號,又是怎樣的角色呢?

1921年,若竹號在日本川崎造船廠動工,次年竣工下水。它的標準排水量900噸,航速35.5節。其主要特點就是輕便、快捷,機動性強。因這一特點,若竹號在日海軍主要擔任警備任務。

與克虜伯大炮誕生時的同時代軍艦相比,若竹號在速度上有絕對的優勢——甲午戰爭中,清日雙方時速最快的軍艦吉野號,也只有22.5節。以若竹號的速度,說它“來無影去無蹤”,一點也不為過。

普通的岸防炮想要打中這樣的快速移動目標,真真有點兒難。

縱向來看,若竹號與胡裡山克虜伯大炮相比,超出了不止一個時代。從實戰表現來看,即便過去了半個世紀,克虜伯大炮的威力依舊。

須知,這些克虜伯大炮乃是清政府斥巨資購買,每門大炮的至少2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購買的北洋水師主力艦定遠艦、鎮遠艦加起來也才340萬兩。

清政府為了鞏固京畿,僅從克虜伯公司購買大炮,就用了600萬兩白銀。加上為這些大炮構築炮臺、培訓炮兵、解決吃喝度用等開銷,則清政府的花費將十倍不止,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500萬兩白銀。

清政府花了這麼多錢,克虜伯在晚清動盪的時局中,表現如何呢?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一手創建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傾力打造的炮臺防禦體系幾乎沒怎麼發揮作用,守炮臺的士兵便不戰而逃。

六年後,悲劇再度上演。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固若金湯的環渤海炮臺陣地的代表大沽口炮臺,僅僅堅持了6個小時,失陷。駐守炮臺的近千名清軍官兵陣亡,敵軍僅陣亡255人——守城戰爭打成這個樣子,真真是對不起清政府花的那麼多銀子。

讓八國聯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他們登上大沽口炮臺,驚奇地發現,這裡竟然有96門克虜伯大炮、84門德式速射機關炮、3萬支毛瑟槍和來福槍、以及無數的彈藥;而侵華的八國聯軍僅有83門各式火炮。

如果守城清軍能夠合理利用這些槍支彈藥,八國聯軍很難登陸。

結果呢,清軍擁有這麼多先進的大炮,依舊沒能拱衛京畿,甚至還把京畿丟了!大沽口等一系列海防炮臺,也在戰後被拆除。

縱觀清末的對外戰爭,說清政府“花做多的錢,挨最痛的打”,真真不為過。

克虜伯大炮的威力如此之強,在渤海灣安置了上百門這樣的“真理”武器,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為何還會落得慘敗?

或許有一點可以揭示其失敗的原因:李鴻章出訪歐洲,受到克虜伯公司的熱情款待,克虜伯承諾李鴻章,如果清政府從他們這裡購買軍火,將給他3釐的回扣。僅僅購買克虜伯大炮這一項,李鴻章就拿了43萬馬克回扣。

窺一斑而見全貌,清軍之慘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可惜,克虜伯大炮無罪,卻要替大清國的衰亡背黑鍋。有一種說法就是,買這麼多大炮也沒發揮什麼作用,還不如用來買軍艦,這樣就有可能贏下甲午海戰!

圖為若竹號模型

同樣的克虜伯大炮,在換了一群官兵操控之後,即便它落後了一個時代,依舊將日軍若竹號打得狼狽逃竄。

不得不說,仗是用武器打,決定最終勝負的,還是靠人。


記者李滿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戰爭史上,真可謂大名鼎鼎,不僅備受德軍的鐘愛,而且更是受到了李鴻章的追捧。為此,李鴻章不惜花費巨資在10年裡購買了2000多門克虜伯大炮,不僅將它作為晚清的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安裝在了北洋水師的艦船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克虜伯大炮就是近代晚清海防的代名詞。那麼,李鴻章為何如此喜歡德國的克虜伯大炮,還有就是這個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呢?萬萬沒有想到它竟然在抗日戰爭中大顯神威!

克虜伯大炮誕生於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公司,這是一種鋼鐵後膛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鐘可發射1-2發炮彈,這真的就是一尊鋼鐵巨獸。這克虜伯大炮不僅看起來就令人膽戰心驚,而且實戰更是了得,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當時,法國攻入萊茵河,普魯士阻擊法軍,本來實力懸殊,普魯士岌岌可危,但是克虜伯大炮的加入完全扭轉了戰局,使得這場戰爭反而變成了普魯士對法國的屠殺!在此戰,普魯士僅僅損失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損失12.4萬人,戰損比達到了1:14。

此戰之後,克虜伯大炮聲名遠揚,成為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巨炮。恰逢此時,清朝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大規模地購買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自然引起了李鴻章的注意。隨後,清政府派了一個外交使團出使德國,得到了德國熱情的款待,這種有別於其它列強的尊重,給清政府帶了極大的好感。就這樣經過一番考察,清政府認為德國的克虜伯大炮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價格也不貴,還負責培訓,用戶體驗極好。於是乎,在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鉅額訂單——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並且後續一直繼續追加訂單,不僅將其作為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搬上了北洋水師的軍艦。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厲害的巨炮,卻並沒有在此後清軍的作戰中大顯神威。在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擁有大量克虜伯大炮的清軍,一敗塗地。那麼,為何在普法戰爭中威力無比的克虜伯大炮在清軍手中就成了一堆破銅爛鐵,難道是克虜伯大炮落伍了嗎?

當然不是了,當時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非常先進的,即使在一戰中依然是德軍的主力,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清軍與帝國主義列強的作戰中,清軍的武器並不差,甚至比外國人的裝備還要好,之所以清軍不堪一擊,不是清軍武器不如人,而是清軍鮮有像聶士成一樣有死戰之心的將士,遇到洋人就不戰而逃,再好的武器又有什麼用呢?

雖然李鴻章購買了數量眾多的克虜伯大炮,但並沒有清軍與洋人的作戰中大顯神威,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是克虜伯大炮子在抗日戰爭中大顯神威。1937年9月,在抗日戰爭時期,當年李鴻章購買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我們海防的主力軍。當時,日軍進犯廈門,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了怒吼,一聲巨響,一炮就擊毀了日軍的“若竹”號輕巡洋艦,令日軍膽戰心驚,這是李鴻章萬萬沒有想到的!


密探零零發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當時李鴻章從德國購買的克虜伯大炮威力確實很強

他的有效射程達到了一萬六千米的距離,威力也一點也不小,在後面的抗戰中更是一炮

就擊沉了日本的巡洋艦。

在甲午戰爭當中,清軍其實對日軍也是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日軍當時也是付出了一萬多

人的傷亡,而清軍傷亡也有31000多人,這當中除了是將士有著很強的決心之外,最重

要的原因當時從德國購買了許多先進的裝備,特別是從德國克虜伯公司買來的大炮更是

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李鴻章其實很早就有購買裝備的想法,但是強大的英法兩國並沒有答應李鴻章的請求,

反而是德國克虜伯公司,十分熱情地接待了當時清朝的代表團,在雙方交談之後,李鴻

章就準備從德國購買328門大炮。

這些大炮的這個口徑也是不相同的,李鴻章也是得在自己的淮軍當中組建了一支專門的

炮兵部隊。並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李鴻章一直的從德國買來了大炮,可能有兩千門克

虜伯大炮左右。

在1893年的時候,李鴻章就從德國買來兩門2口徑長達280毫米的大炮,威力十分強,

有效的射程也是達到了一萬六千米的距離,後來這兩門巨炮也是被安置在了胡裡山炮

臺。

在1937年9月的時候,日軍準備對廈門發起進攻,可是這裡的克虜伯大炮依舊好用,於

是就在雙方激烈的交戰當中,克虜伯大炮成功擊中了日軍的輕巡洋艦,並且讓他沉沒

了。不光是這樣,還成功重創多艘日軍戰艦。


江水趣談


克虜伯大炮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大炮,是路上炮臺中的王者存在,然而到了滿清手裡,還真就只是放放禮炮用的。

當年李鴻章在鎮壓完太平天國之後,深感武器裝備對於戰爭的巨大影響,所以李鴻章提出了建新軍,購置西洋裝備。

由此也就拉開了洋務運動的大幕,這場洋務運動以強軍為主,建立不少的軍工企業,購買了不少武器裝備。

像當時的北洋艦隊,就幾乎全部都是購買而來。這些裝備的維修幾乎都得靠他國支持,十分的被動。

而李鴻章痛定思痛之後,開始了建立自己的軍工工業,並且成功仿製了德國的克虜伯系列大炮。

其實也就是將生產線買過來,然後進行再加工生產,但是由於漢陽鐵廠的鐵水不合格,使得大炮質量難以保證。


為此在建設威海衛的海軍基地和旅順要塞的時候,李鴻章又斥資直接購買了德國最新式的克虜伯型號大炮。

按照李鴻章的設想,陸地炮臺加上北洋艦隊,足以捍衛京師。所以有人罵李鴻章甲午戰爭時期避敵保船,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李鴻章只是清楚北洋艦隊實力不足以抗衡日本聯合艦隊,只有藉助陸地炮臺才有可能勝利。

然而當年甲午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先是從陸地上包抄了威海衛,先奪取了陸地炮臺,然後便是調轉炮臺轟擊北洋艦隊。

為了摧毀陸上炮臺,北洋艦隊官兵不得不派出敢死隊去炸燬,犧牲了一百多名優秀水兵才得以摧毀部分炮臺。

可以說克虜伯大炮威力是有的,然而卻是最終成為了敵人的利器,這隻能說腐朽的國度,再怎麼先進的武器都是徒然。


小司馬遷論史


很多人都在談中國引進的德國造280毫米海岸炮,但歷史實戰亮相最多的還是德國克虜伯150毫米炮。

北洋水師的主力副炮

克虜伯150毫米炮,在晚清曾大量引進,不僅包括要塞海岸炮,也包括北洋水師各艦的艦炮。尤其是150毫米艦炮,構成了北洋水師的主力副炮。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克虜伯150毫米艦炮,射程要超過“定遠”、“鎮遠”的305毫米主炮。前者射程可達11000米,後者才7800米。

定遠、鎮遠、濟遠、經遠、來遠還有國產的“平遠”,均採用克虜伯1880式150毫米炮作為副炮或後主炮,雖然各艦主炮不盡相同,但副炮卻基本統一(致遠、靖遠副炮為2門英制阿姆斯特朗152毫米炮)。

克虜伯1880式150毫米(5.9英寸)加農炮,身管長35倍口徑,長5.22米,炮重9930公斤,初速530米/秒,射速1發/分鐘,有效射程11000米,彈重51公斤,藥包重17公斤。

這種150毫米克虜伯炮,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濟遠號在豐島海戰中擊中吉野號的,就是150毫米的後主炮。大東溝海戰第一個開炮的定遠號,開火的應該就是150毫米前副炮,因為此炮射程比主炮還要遠。

日本第一遊擊隊的四艘快速巡洋艦,可謂是雙方最好的軍艦,其中兩艘主力——“浪速”號和“高千穗”副炮也是150毫米克虜伯炮,與北洋水師完全相同,而不是以往認為的120毫米或152毫米速射炮。

甲午海戰的失敗,副炮太少是主因之一

由於中日各艦均存在主炮口徑大但射速慢的問題,雙方的副炮成為了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

但是,北洋水師的副炮明顯不足,150毫米克虜伯炮威力可觀,但射速遠不及日軍速射炮,而且中方每條軍艦安裝的副炮太少。例如,定遠號僅裝備150毫米副炮2門,來遠號等艦也是2門,這就造成了中方火力輸出頻率的嚴重不足。

相比之下,同樣裝備150毫米克虜伯炮的“浪速”號卻配備了6門,雖然射速也不高,但副炮火力卻等於三條中方主力艦。至於吉野號,更是除了四門152毫米速射炮外,還配置了8門120毫米速射炮作為副炮。日軍旗艦松島號,更是擁有11門120毫米速射炮作為副炮。

所以說,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的失敗,不僅僅在於新式速射炮少,即使舊式150毫米副炮數量也太少了。

實際上,中方主力軍艦有增加副炮炮位的潛力。以“定遠”為例,僅在首尾各安裝一門150毫米克虜伯炮,艦體側面居然沒有安裝中口徑副炮,只有75毫米、47毫米、37毫米小口徑炮,在海戰中意義不大。如果去掉這些多餘的小口徑炮,在空出的地方配置150毫米克虜伯炮,甚至是120毫米速射炮,那麼甲午海戰的結果可能就會發生顯著變化。

由此可見,北洋水師在武備設置上不僅對速射炮不夠重視,對於150毫米副炮的作用也過於忽視了。導致海戰中北洋水師7000噸級的鐵甲艦,火力輸出反而被4000噸的日本二等巡洋艦壓制。

除了軍艦外,150毫米克虜伯炮在中方要塞也配置了不少,可以說是旅順、威海兩大軍港的炮臺中堅力量。以旅順要塞為例,清朝在軍港左右兩側佈置了十幾處炮臺,其中150毫米克虜伯炮有8門。

不光中國,日本、俄國等國也裝備了不少150毫米克虜伯炮。甚至於在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這款大炮在旅順攻堅戰中仍被使用過。(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李鴻章最愛克虜伯


在19世紀,英國的阿姆斯特、法國的施耐德和德國的克虜伯是當時的大清朝的主要採購對象。而最開始的時候,採購的火炮堪稱當代印度,哪個國家都要採購幾門,造成了後勤維修和保養的極大不便。

而隨著洋務運動的逐漸深入,和對火炮的使用更加的密集,李鴻章也認識到了各家火炮之優劣,李鴻章也最終選擇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克虜伯大炮,並且大量購買克虜伯軍火大炮來裝備軍隊和鞏固海防要塞。那麼李鴻章為什麼要引進克虜伯火炮呢?這火炮到底多厲害?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嗎?

李鴻章採購克虜伯火炮的緣由


1877年至1895年間,李鴻章從克虜伯公司訂購了陸戰炮、海岸炮、戰艦炮等多種樣式的克虜伯大炮共計1666門,佔清政府購買克虜伯大炮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870年的普法戰爭克虜伯火炮的威力給予了世人深刻的印象,普魯士以損失九千餘人的代價讓法國戰損了十四萬人,克虜伯火炮威力可見一般,李鴻章也身為所以然。

為了能夠更好的瞭解到克虜伯火炮的相關問題和達成相關的合作,李鴻章於1896年6月開始訪問德國克虜伯,在訪問德國期間,德皇威廉二世給予了李鴻章最高規格的待遇,不僅邀請了大量的政界、商界名流陪同。還被邀請到克虜伯家族的山莊做客,當然重頭戲肯定是參觀克虜伯的工廠和火炮實驗。

1896年7月1日,李鴻章及其隨行人員來到克虜伯梅彭射擊場,不僅小克虜伯和克虜伯公司高層人員陪同外,小克虜伯還邀請了德國軍隊的將領和商業代表一同前往,為了向李鴻章展示最新發明製造的克虜伯軍火大炮的威力,克虜伯公司為李鴻章專門制定了一個特別的射擊項目表,其中包括最新制造的28釐米口徑的大型克虜伯大炮,李鴻章觀看以後收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李鴻章所統轄的北洋海防和海軍基地中,大連旅順、天津大沽口、山東威海衛等炮臺也幾乎全部標配克虜岸防炮,而且北洋海軍的“定遠”、“鎮遠”等鐵甲艦和“濟遠”、“經遠”“來遠”等巡洋艦全部購自德國伏爾鏗船廠,軍艦上的主炮、副炮全部採用克虜伯戰艦炮。即便是甲午海戰中國被日本打的全軍覆沒,李鴻章依舊認為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戰艦上克虜伯火炮的問題,他始終信任克虜伯大炮。


德國克虜伯火炮廠商和李鴻章不僅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也讓克虜伯火炮在中國的銷量超乎想象,同時,李鴻章也派遣了一批學員到德國進行火炮知識的學習,沉澱了一批人才,讓中國近代火炮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


春秋亂舞


李鴻章是克虜伯大炮的鐵粉兒,當年訪問歐洲各國時,對於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這些洋玩意兒可謂是情有獨鍾。

其對於克虜伯大炮的評價頗高:

“後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牆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李鴻章之所以如此青睞克虜伯,這第一肯定是因為克虜伯大炮本身良好的產品質量。

德國人嚴謹的秉性和德國工匠與生俱來的工匠精神,賦予了克虜伯大炮出類拔萃的性能,使得克虜伯大炮成為晚清歷史上近海防禦的主要火力。

北洋艦隊中著名的鎮遠艦、定遠艦,均裝備著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大炮。當時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原本是準備找造船技術最好的英國合作,但後來卻選擇了德國船,其很大原因就是德國軍艦上會給他裝上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軍火公司始創於18世紀末,公司的前身是克虜伯家族的佼佼者弗里德里希以家族姓氏創建的大型鑄鋼廠。

18世紀的德國在戰爭的影響下面臨著社會混亂、經濟蕭條的可悲局面,克虜伯鑄鋼長的銷售額並不景氣,一年的收入甚至無法結清員工們的工資。

克虜伯鑄鋼場的創立者弗里德里希在失敗的人生中鬱鬱而終。

弗里德里希去世後,他的兒子阿爾弗雷德接手了鑄鋼場的生意,阿爾弗雷德是一位狂熱的武器愛好者,更是一個視鑄鋼為藝術的“瘋子”。他在上任之初便將鑄鋼場交給了副廠長經營,而阿爾弗雷德則隱姓埋名的跑到英國、法國的大型鑄鋼廠中去當學徒,學習“特殊”的鑄鋼的技術。

沒有人知道阿爾弗雷德的心中在想些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做些什麼…… 18世紀末,年邁的阿爾弗雷德跳上了德國崛起的快車,他將瀕臨倒閉的鑄鋼場改頭換面,成立了日後名震國際的“克虜伯軍火公司”。

克虜伯軍火公司拿出的第一件作品便是“克虜伯大炮”,克虜伯大炮全長17.3米,炮長11.2米,就長度而言,克虜伯大炮稱的上是大炮中的“巨無霸”。

在沒有電子推動技術的18世紀末期,炮管的長度決定著炮膛的推動性,而炮膛的推動性決定著大炮的有效射程,中小型大炮的有效射程在百米至千米不等,而炮管長度達11米的克虜伯大炮則能將有效射程延長至近2萬米!(19760米)

克虜伯大炮重約44噸,巨大的體積賦予了它碎石穿鐵的恐怖破壞力,克虜伯大炮的口徑約280mm左右,要知道一門炮口直徑為88mm的大炮便足以穿透普通坦克的護甲,可想而知克虜伯大炮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據說,克虜伯大炮3000米以內能夠穿透65mm厚的船用複合型鋼板。一般重型坦克所裝備的裝甲厚度為50mm—80mm左右,也就是說克虜伯大炮的威力足以幹掉一輛造價昂貴的重裝坦克,這在19世紀前葉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北洋大臣李鴻章在觀看克虜伯大炮的射擊演練之後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他無法想象落後的大清國要如何與西方國家展開戰爭……

當然了,除了克虜伯大炮本身的質量以外,德國克虜伯公司給予李鴻章的良好印象也是其選擇他們的重要原因。

1866年,洋務運動開展初期,本著強軍強國的目的,清政府特地組建了一支訪問考察團,去到列強門所在的歐洲,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地方,考察學習,並準備購買武器。

但是,英法列強們看不起落後的東方人,考察團在英國和法國受盡了冷遇。反而是當時的普魯士王國(德國前身)克虜伯公司,熱情的招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戶。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甚至親自招待,給考察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阿爾費雷德·克虜伯)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

後來普法戰爭,普魯士擊敗了老牌列強法蘭西帝國,算是幫清朝人出了一口惡氣。要知道法國人算是當年列強最不要臉的,也是欺負中國最狠的,可以說是僅次於沙俄、日本。特別是在當年,他們和英國的強盜行徑,更是為國人所痛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清朝內部對於普魯士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當然了,相對而言哈。

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鉅額訂單,訂單包括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運到中國後,李鴻章將它們率先裝備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隊。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德國克虜伯公司派出特使前來祝賀。在成軍儀式上,李鴻章對克虜伯特使說:

“結識克虜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榮幸,十二年前他贈送我多頭火車模型,今天,又是他幫我們的駐德公使和留學生得到魚雷德磷銅秘煉之法,使我北洋的軍力大增啊!”

1894年,由李鴻章組織的建立的北洋水師在黃海海域進行演練,隨著定遠號上克虜伯大炮噴射出的濃烈火焰,黃海海面上響起了一聲驚天巨吼。一顆重達三百公斤的巨型炮彈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向遙遠的海平面飛去,這一炮不僅震驚了西方國家,更擊碎了大清國上下守舊派的迂腐之心。

對於世界來說,克虜伯大炮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對於中國來說克虜伯大炮則象徵著中國人民向世界看齊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克虜伯大炮,在清朝滅亡後依然發揮這功用。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此後8個月內,日軍未敢再犯。


白話歷史君


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是德國克虜伯家族生產的先進武器,這種大炮曾經幫助俾斯麥在19世紀中期先後打敗了奧地利和法國。

克虜伯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彈3000米內可穿透65.8mm的鋼板,每分鐘可發射1—2發炮彈。


傳入中國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掀起了一場口號為“自強”的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李鴻章大力創辦軍工廠,從國外購買先進機器設備,並著手組建海軍,試圖壯大海防力量。同時,派遣大量留學生出國深造,學習外國先進技術。

1866年6月27日,李鴻章帶領清政府第一支外交使團訪問德國。清使團得到了德國政府的熱情歡迎,克虜伯家族還盛情款待了李鴻章等人。

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尊重,使李鴻章對德國政府頗有好感。另外,德國方面也表示沒有侵略中國的意圖。經過多方考慮,李鴻章決定放棄與英法等國的生意往來,轉而投向德國。

1871年,李鴻章向德國購進328門克虜伯大炮,德國派出軍事指揮官指導淮軍用炮,李鴻章還從淮軍、北洋武備學堂選拔出優秀人才,送往德國深造。


大炮威名

從1871年起,德國的克虜伯大炮一尊接著一尊輸入中國,逐漸成為中國海防的中堅力量,在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庚子之役等戰爭中,隨處可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

民國建立後,在中國服役幾十年的克虜伯大炮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各處戰場。淞滬大戰時,吳淞炮臺的國軍就是操著克虜伯大炮抗擊日軍。

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裡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克虜伯大炮的質量之好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