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八旗士族之冠

在史家胡同紧东头儿临近出口的位置,有一座高门大院分外炸眼。宽敞大气的广亮大门对面是照壁,门里是影壁。仔细看去,大门上方的门板上还雕着吉祥图案。走进大院,二道门不是寻常人家的垂花门,而是穿堂门;到了第三道门才是垂花门。俗话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这座宅子却是“大门不出,三门不迈”,前院生生多出一道门来,可见这院里得多敞亮,而与之相配的,是正房的高大。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史家胡同5号院二进穿堂门

这是史家胡同的5号院,如今早已是老百姓居住的大杂院。可这番派头,在帝制时代,绝非普通人所能居住。果然,这宅子的故主甚有来头——有“满洲科举第一家”称号的索绰络家族。

同大多数满人一样,索绰络氏的祖先早年也是征战沙场的战士。清军入关时立有军功,从此时代划在内务府正白旗管辖。随着清朝形势逐渐稳定,中原地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当年纵横驰骋的索绰络家族也渐渐放下了大刀,拿起了毛笔。传到索绰络·德保,已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倾心仰慕,于是这位饱读诗书的满人也学起了汉人,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在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进士。

此后德保执掌考务多年,后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使索绰络氏家族从军功门第转而为书香世家。他还历任两广总督、漕运总督、闽浙总督、礼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僚。从德保开始,索绰络家族四代皆有进士,包括德保儿子英和、孙子奎照和奎耀、曾孙锡祉,这在满洲贵族极为少见,这也就难怪《清史稿》要称之为“八旗士族之冠”了。

然而,在索绰络家族四代进士当中,荣耀最极的当属德保之子英和。他23岁时考中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二甲进士(一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次一等,一般为50名以内;三甲再次一等)。英和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1793年入仕至1840年卒,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为清朝中后期重臣。

大清重臣英和

英和自幼得到父亲德保的家学培养,“少有俊才”,5岁即认字,9岁能拉弓射箭,12岁能写诗,在一众八旗子弟当中可谓鹤立鸡群。

这引起了乾隆第一宠臣和珅的注目,他多次提出欲将女儿嫁给英和。而英和的父亲德保或许是出于远见,或许是鄙薄和珅的为人,竟然不愿与他攀亲家,婉言谢绝了和珅的提亲。和珅的奸险为人自不待言,为此,德保在朝堂没少受到和珅的毁谤,但他都毅然坚持了下来。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史家胡同5 号院,为大学士德保、英和父子两代翰林宅院。大门外有照壁,广亮大门的门楣上有五福临门图。

乾隆帝驾崩后,嘉庆皇帝惩办了和珅一族,其时德保也去世多年。为褒奖德保不惧权贵的德行,嘉庆特赐谥号“文庄”。而英和也凭着自己的才干,加上嘉庆皇帝对其家族的好感,仕途一路高升。

英和平生最风光的日子,大概是50岁生日那天嘉庆皇帝给他庆寿。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的一天,在一次召见中,嘉庆对英和的次子奎耀说:“你父亲今年五十岁了,我记得是四月十四日。”

等到了四月初,英和觐见圣上,嘉庆又说:“之前我问你儿子,知道你今年五十岁了。朕欲赐诗贺你,你到时准备迎接使臣吧。”

到了生日那一天,英和带着两个人儿子来到皇帝所在的香山静宜园宫门,静候恩典。内务府官员遂颁出宸章、匾额、寿佛、玉器、绸缎等贺礼,还有一队鼓乐奏乐,接着是宣读御题诗,英和父子叩头谢恩。得到皇帝赐寿,在当时朝内的大臣中无人受过此等旷典。可见,当时的英和所受皇帝器重已极。

英和并没有辜负皇帝的众望。四年后,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向世人证明了“满洲科举第一家”绝非徒有虚名。

“漕粮海运”,成为史家胡同5号院最为辉煌耀眼的一幕。

漕粮海运:传统精英的挽歌

道光四年(1824年)冬天,洪泽湖决口,漕运河道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提出,要解决漕运危机,唯有“暂雇海运”,得到道光帝、琦善和江苏巡抚陶澍等人的支持,于道光六年(1826年)二月开始,先后雇用3000多艘商船陆续将江苏的漕粮全部海运,到九月漕粮全部转运入北京通州,完成了清朝历史上的首次漕粮海运。

什么是漕运,什么又是漕粮呢?原来,在中国古代,国家要利用河道,用货船把粮食调运到首都或其他指定地点,用以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遇到水道不通的地方再改为陆运,多用车载。这就是漕运。漕运的粮食,当然也就叫漕粮了。

自唐宋起,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和产粮中心的逐渐南移,用南方的粮食供给北方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古代,利用河道水运粮食无疑是一种相对省时省力的方法。因此,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其实早在元代,就已经通海运了

但作为维系帝国统治的经济命脉,漕运有一个致命罩门——黄河和淮河的淤堵。当时黄河、淮河一带泛滥频繁,造成河道淤堵,疏通工程可谓举全国之力,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且每个朝代到了后期,由于朝廷管理能力的减弱,漕运还成为滋养腐败的沃土,弊端丛生。

到了清代后期,漕运的困局再次出现。嘉庆八年(1803年),黄河的涨水淤塞了运河,使开往京师的运粮船运行不畅。有的官员就奏请皇帝,主张另辟新径发展漕粮海运。

漕粮海运在历史上比较少用,只有元代和明初实行过。在忽必烈时代,就下令开辟海运通道,漕粮船队从长江出海,然后往北至天津,再转陆路运达元大都。

海运一旦开辟,极为便捷,十几天即可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但海运也有它的缺点,航海技术限制和海盗滋扰。所以到了明代永乐时期,朝廷疏浚了河道之后,决然放弃了海运。

清代也一直实行河运。嘉庆八年的河道淤堵,使海运再次成为议案,但黄河大水很快消退了,海运一事就按下不提了。嘉庆一朝,数次出现漕粮海运提案,但都在进行辩论之后被放弃,其中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始终认为不应该改变祖宗的成法。

然而,随着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口,漕粮海运又被旧事重提。这年冬天,河运和海运的辩论竟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因为开往北京的运粮船队陷进了淤泥中,并且长期受阻于淮河流域的洪水地带,无法北上。倡议海运最积极的,正是出自“八旗士族之冠”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

四月初十日,英和上奏《筹漕运变通全局疏》,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海运是解决漕运危机的唯一办法。他主张雇佣商船运送漕粮,准许商船在运粮的同时携带货物。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英和

十九世纪,西方主要国家早已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国家造在民间贸易的发展刺激下,离开陆地,进军海洋,由商业而产业,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制度革命。对于全世界的传统帝国而言,一个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在古老的东方,宋元时期繁荣的民间海上贸易已经枯萎,明朝郑和的巨型舰队也已不再。人们满足于江山永固,拒绝海洋的汹涌莫测。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无数贵族与官僚仍然在闭关锁国的国策中,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

饱读诗书的英和是有远见的。漕粮海运,这是迈向海洋的勇气;雇用商船,这是重视民间商业力量的智慧。然而,拥有勇气和智慧的贵族与官僚毕竟凤毛麟角,大多数人仍然对漕粮海运坚决反对,依然是老一套说辞,认为海运有“风涛之险,盗贼之虞”。

只是这些“义愤填膺”的反对派,解决不了皇帝马上就要没饭吃的困境。第二年,火烧眉毛的道光皇帝下诏,令各省拿出具体方案来,只有江苏巡抚陶澍积极响应,赞成英和的海运方案。于是,皇帝派琦善下江苏督办相关事宜,并于二月和六月,先后两次海洋漕粮,解决了京城缺粮的重大危机。

这是清朝开国200余年来,首次漕粮海运。

道光皇帝的这项改革若成功,可能避免鸦片战争之辱

英和的书法作品

事实证明,英和的远见卓识相当正确。漕粮由河运改海运,成本大大降低。平时正常年份的漕粮河运,每运一石米,要消耗两至三石米;而海运还不到两石米。

而且,河运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险象环生。有的地方河道水位骤升,每艘船要动用上千人以人力拖曳;遇到涨水之时,甚至会发生漕船倾覆、上千人遇难的悲剧。而两次海运,共运漕粮一共百六十万石,沿途才损失四艘沙船。

正如当时的思想家魏源所说:“漕粮海运,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然而,唯一不利的,是那些在漕粮河运中上下其手的官员们。

此后,海运被道光皇帝废止,漕粮又回到河运的老路。当大清帝国再度重开海上粮道时,已经是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了。

清朝放弃了重返海洋的最后机会。英和的努力,终于昙花一现。

道光八年(1828)九月,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英和,被皇帝下旨革职;长子兵部左侍郎奎照、次子通政使奎耀长孙候补员外郎锡祉一并罢官。索府全部家产被抄没,英和流配黑龙江卜奎城(今齐齐哈尔)。58岁的英和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前途未卜的苦寒之路。

这距离漕粮海运的成功不过三年。

英和主政以来,一向是提倡改革精神,希望尽自己的力革除一些朝廷积弊。对于天子出巡、狩猎、祭祖等重大典礼活动,他提倡尽量减少次数和缩减用度。

早在道光元年(1821年)秋,德高望重的英和就开始主持道光皇帝的原配妻子——孝穆皇后的陵寝修建工程,并坚持裁省花费。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陵寝竣工;可第二年就地宫就发生了浸水。道光皇帝大怒,罪责相关官员,英和首当其冲,险些掉了脑袋。

尽管英和在发配两年后,就被皇帝“赐还”京城,但他自此退出官场,老病居家,以赋诗田园聊慰晚景。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和病逝。同年,鸦片战争爆发。

传统知识分子,已经无力扭转这个传统帝国的颓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