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要等到老去,才明白這4個道理

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錢多不如健康

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錢財是好東西,能買房買車、買吃買喝,能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但錢財再多,也不如健康來得寶貴。

柏拉圖說:

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麗,第三財富是財產。


健康是一切的根基,沒有健康,再美麗的容貌也顯得慘白,再多的財富也是累贅。

沒有健康,連享受美食都是一種奢侈,金錢也只是一串數字而已。

健康,越往後,越寶貴。年輕時大家健康程度差不多,老了才看出區別。年輕時的養生,決定了後半生的生活質量。

在老之前就注意健康,才能在老去之後,仍穩穩當當。

不要等到老去,才明白這4個道理

不要相信來日放長

今年國慶,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

視頻中,兒子為了讓父親更清楚地看升旗,把父親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像扛著孩子一樣。

升旗期間,老爺子時不時激動鼓掌,兒子則穩穩扶著父親的腿。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便是人間最美歲月。”

“太有愛了,這樣的兒子最溫暖,這樣的父親最幸福。”


長大的速度要和父母老去的速度成正比。

而成熟的最高境界,從來不是脫離父母,而是記得來路。

曾有這樣一組數據:

“工作後,僅有34%的成年人每年陪伴父母時間超過30天,20%的人陪伴時間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時間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時間竟然不到7天。

66%的職場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數字觸目驚心,讓無數人震驚。

在生命這條單行線上,父母子女間的每一寸時光,都是限量版。

畢淑敏說: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我們無法阻止父母變老,我們也無法阻止最後的離別;

唯有愛和陪伴,才能讓這一切來得慢一些。

人這一生,孝心最經不起等待,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不要等到失去,才悔恨當初本可以陪他們好好吃頓飯,散散步,聊聊天。

父母正在變老,別讓愛來得太晚。

不要等到老去,才明白這4個道理

一群酒肉朋友,不如三倆知己

很小的時候,能一塊玩的人就是夥伴,去到哪裡都有朋友。

等到長大些,朋友開始少了,但也時不時有些聚會,喝酒吹牛,樂此不疲。

到如今,朋友更少了。老去時,估計就剩下三倆個了。

這不是我們不會維護關係,而是時間幫我們篩掉了多餘。

時間,留下最真的人。篩掉了酒肉朋友、篩掉了名利之輩,最終留下的,是能夠陪伴一生的知己。

魯迅曾說: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


有限的朋友中,必然有兩三個知己,也許你沒發現,但總有一天,時間會幫你篩出來;也許你已經發現,請務必好好珍惜。

人生也就那麼百年,能與知己交談的時間不多。趁著年輕,留意身邊的朋友,切莫讓老年時,沒有可以談心的知己。

不要等到老去,才明白這4個道理

接納平凡會前進得更加從容

年輕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在找尋成功,撞破幾次南牆之後,發現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沒有力挽狂瀾之力。

我們總是被人告訴要去成功,卻鮮少有人告訴我們怎樣去接受失敗,去接受平凡的真實人生。

人生下半場,當所有的心高氣傲被磨平,是時候學著接納平凡的自己了。

平凡最終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敢於接受這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清醒與強大。

活得平凡從來不是失敗。作家周國平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即使再轟轟烈烈的人生,最後終將回歸平凡,歸於平靜。

在平凡中獲得人世的幸福,內心的寧靜與祥和,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平靜與安寧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的標準。

不要等到老去,才明白這4個道理

竭盡全力才能順其自然

生活中,當有的人接手一件看起來很棘手的工作時,他們往往會提前在心裡面默默的告訴自己,“不要急,順其自然,做不成也沒關係。”後來,就真的沒做成。

其實,真正的順其自然,應該是我們注重為一件事努力的過程,而不是早早的就想著結果,從而避免給自己的內心帶來壓力。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的順其自然只不過是“破罐子破摔”罷了。

醒醒吧,所謂的順其自然只是一種不強求結果的處事心態,而不是讓你不爭不努力,因為不去竭盡全力地爭取一番,再好的心態也都無力支撐你走到最後看看結果怎樣。

聽天由命,錯當成是順其自然;碌碌無為,誤以為是平凡可貴。

這些錯覺,讓我們得過且過,委屈了生活,將就了夢想,平庸了人生。

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全力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有一段說的很好:

“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