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世界的帝国为啥不讲亚述帝国?

热爱生活的田田老师


亚述帝国在覆灭到兴起,再覆灭,到再兴起中沉沉浮浮,每一次大肆发展都是以军事为主旨。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一军事帝国的军事实力。

亚述的崩溃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亚述是靠武力和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注定其帝国大厦是不稳固的,很多地区鞭长莫及,无法行使有效统治;其次,亚述人的残暴统治必然激起被压迫民族的起义和反抗,而这种起义和反抗又必然危及帝国的统治;另外,王室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也是帝国衰微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种种,说明了亚述帝国瓦解的历史必然性。说穿了,这就是亚述黩武主义的悲剧。

0


御前带刀侍卫


亚述帝国有过很多的国王,他们几乎每一位都信奉武力,常进行三光政策。比如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猎狮高手,徒步猎获狮子120头,乘车猎获800头。又比如新亚述帝国时期的辛那赫里布,在公元前704年登上王位后,接连发动对巴比伦的战争。公元前691年,辛那赫里布与埃兰在哈鲁发生大战,大战铭文中声称亚述杀伤敌军150000人后未能夺取巴比伦,只好退军首都尼尼微稍作休整。

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是最血腥的帝国?

公元前689年,埃兰又发生内乱,辛那赫里布乘机攻打巴比伦,亚述第4次占领巴比伦。为了报曾经被巴比伦人出卖而遇害的儿子的仇,辛那赫里布在巴比伦进行屠城,所有神殿化作灰烬。他一共夺得了89座城市,820个村庄,7200匹马,11.1万头驴子,8万头牛,80万头羊以及20.8万俘虏。这些俘虏被带回了亚述首都尼尼微,建造运河,灌溉田地。几任国王之后,亚述巴尼拔成为了亚述国王。他一个月就平定了埃兰王国,将国王的头挂在了高竿上,对埃兰的统帅更残忍,将他活剥后,像宰羊一样放血。对统帅的弟弟也是一样,砍头分尸后,剁成肉酱示众。

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

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是最血腥的帝国?

其一,从根本上,亚述帝国是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帝国,帝国不但未能满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作出破坏。

其二,国内人民的不断起义削弱了亚述的国力,即使情况比较好的巴比伦尼亚也是起义不断。公元前721年,亚述帝国出现宫廷政变,政局混乱,马尔都克·阿帕尔·伊丁二世依靠迦勒底人的力量,占领巴比伦,自封为王,并与埃兰结成同盟对抗亚述。与此同时,叙利亚和腓尼基的居民也作出起义,并得到埃及的支持。公元前702年,马尔都克·阿帕尔·伊丁二世再次起义,准备与埃兰、阿拉伯、亚拉姆人、犹太、埃及结盟,起义失败后,又组织犹太人起义,这次得到贝督因及埃及的支持。公元前691年,巴比伦再次与埃兰人、阿拉米亚人、米底人及波斯人建立反亚述联盟,双方会战于狄亚尔河边的哈努列,起义坚持了三年至公元前689年,才被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成功镇压。

亚述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说是最血腥的帝国?

其三,王室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在帝国晚期,例如当辛那赫里布立其叙利亚藉妻子所出之阿萨尔哈东为继承人时,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杀死了辛那赫里布,阿萨尔哈东当上国王后,策密者逃至亚美尼亚,参与的人一律被处死。又例如公元前653年,巴比伦再度起义时,起义的领导人竟是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兄弟沙马舒姆。


语乐影视


亚述帝国,是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的古代奴隶制国家。公元前十九世纪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国家,期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到外敌入侵而削弱。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为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

亚述帝国发展成为强盛的军事帝国,时机非常的好,内部外部的有利因素结合,最终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担得起“军事帝国”称呼的国家。

外部的安全稳定,为亚述帝国的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公元前七世纪和八世纪,强大无比的埃及帝国走向衰弱,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也被“海上民族”(居住在地中海东南沿岸的腓力斯丁人,所结成的航海者集团)摧垮,南部的巴比伦尼亚走向分裂,东方未来强大的波斯还没有兴起。

此消彼长,周围帝国的衰弱,让亚述走向强盛。与此同时,赫梯帝国的铁器传到亚述,给亚述整个社会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经济上的发展尚且不说,铁器的引进使得本来就崇尚武力的亚数人,有了更锐利更趁手的武器,大大提高亚述帝国的战斗力。

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让亚述帝国逐渐走向了对外征服的道路。前面也说过,亚述人崇尚武力,所以整个国家是个野蛮而强悍的机器。周围国家的衰弱,使得亚述帝国十分顺利的向外扩张,最终成为两河流域强国,四周皆归顺上贡。

亚述帝国能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称霸两河流域,在于各代国王进行的军事改革。

首先是军备方面,前文提到铁器的引进,使得亚述军队有了更锋利的武器。杀伤性武器包括:矛(又分短矛和长矛)、锤矛、剑、斧或手斧、匕首、弓箭及攻城器械破城锤和投石器。防护武器:头盔、铠甲和盾牌。金属制成的头盔能保护脑部这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而亚述人的盔甲,也向更有利于人行动作战发展。

除此之外,亚述还发明了早期的马鞍。虽然仅仅是一块布或兽皮绑在马背上,但仍然使得骑手能在马背上更加自由作战。马鞍的出现,使得亚述军队完成了车战向骑兵作战的转变。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建立常备军后,常备军成为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王业的枢纽。在以完全由铁制兵器武装的常备军为基础,还有战车兵、骑兵、步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

亚述军队最常用闪电战和突袭的战术,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亚述军队已经用强攻或计攻结束战斗。

亚述帝国凭借本国强悍的军事力量,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但是刚过易折,当这个国家达到顶峰的时候,也是走向灭亡之时。

亚述巴尼拔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亚述的军国主义达到顶峰,毁灭也在此出现。

亚述巴尼拔统治时,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战争是烧钱的玩意儿,这场漫长的战争,使得亚述帝国强盛的实力逐步衰弱。

除了与埃兰-巴比伦同盟战争之外,因为亚述帝国的铁血统治,被征服地区不满,最后爆发反抗。被征服地区的反抗,也消耗了帝国的实力。

亚述巴尼拔统治后期,王室内部斗争激烈,内耗严重,外敌又趁机入侵,加剧帝国的灭亡。公元前605年,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卡尔赫米什沦陷,亚述帝国灭亡。

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这个强横的军事帝国,消亡于历史中。但亚述灭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军事力量的单方面发展。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经济基础。而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但没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国家网文化


说起古代亚述帝国,这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直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才算是最终灭亡。这个帝国创造的人类历史足足有2000年,然而持久的文明也并没有带来他永恒的辉煌。亚述帝国的历史是非常悲催的,在公园9世纪之前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衰落复兴,再衰落,再复兴的循环。公元前9世纪之后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帝国。然而强大的亚述帝国并没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而是连年征战与残暴血腥的统治,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亚述帝国的血腥历史吧。

研究亚述帝国,首先从悠久的亚述历史研究起。按照亚述历史的变迁,从开始到亚述帝国的灭亡大概分三个阶段:古亚述时期,中亚述时期和新亚述时期。

古亚述时期(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

亚述兴起于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流域间的土地)地区,这里最早居住着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闪米特人迁徙至此,两民族逐渐融合,形成后来的亚述人。古亚述主要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北部地区,东北靠扎格罗斯山,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整个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他们是今日叙利亚人的祖先。

亚述人是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亚述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国家。然而当时亚述相对于南部的苏美尔人或者阿卡德人是比较落后的地区。约公元前2400年,亚述城被埃卜拉国王打败。约公元前2100年,在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约前2230,注1)与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的强盛时期,亚述受到他们的统治,同时亚述人也吸取了他们先进的文明。直到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所灭,亚述才获得独立。从此两河流域诸国争霸,亚述亦是其中之一。

约公元前17世纪初,亚述开始非常的强大,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并袭用阿卡德国王的称号,自称“天下之王”。然而在他死后,随着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崛起,亚述人第一次称霸的野心被摧毁。此后,亚述地区一直沦为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和后来的米坦尼王国(注2)的统治之下。古亚述最强盛时期的版图仅仅南及阿卡德,西达地中海。

中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400~公元前1078)

公元前1365年,国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继位,亚述开始复兴。公元前1350年,亚述乌巴利特一世击败米坦尼,建立起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之后的统治者都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时期,击败了被海上民族打击得衰落的赫梯帝国(注3),之后又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巴比伦第四王朝。直到公元前8世纪,赫梯帝国灭亡,古亚述帝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

中亚述时期,整体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常年地向外扩张,以至北进亚美尼亚,到黑海沿岸,西侵叙利亚和腓尼基,南至巴比伦,扩大了亚述的版图面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阿拉米人进入两河流域,亚述再度衰落,亚述帝国又被迫退守于亚述本土。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

约公元前900以后,亚述国家第三次崛起。这次崛起,使亚述成为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帝国。以后的历史中所指的亚述帝国就是这个时期所建立起的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的崛起源于公元前10世纪亚述率先进入铁器时代。此后亚述人大量地使用铁制兵器,发明了威力强大的重型攻城武器,并且将军队分成多兵种的混合作战部队,这些首创性的发明使亚述帝国在军事装备和技术上远远超越周边其他国家,也正是这些技术成就了亚述成为铁器时代第一个历史性大帝国。

然而,亚述帝国的扩张和统治是极其的血腥和残暴,其首都尼尼微被犹太人称为“血腥的狮穴”可见一斑。亚述帝国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初期已经呈现出极度残忍的军事手段。所以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在位)后,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此时亚述帝国还在与东部的乌拉尔图王国连年交战,然而屡战屡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

公元前745年,出身行伍的著名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公(元前745年—公元前727年)夺取了王位,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改革,建立了一支当时世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军队,这支军队由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工兵组成。他们行动迅速,骁勇善战。他们当时还拥有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投石机”和“攻城锤”。提格拉-帕拉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重新开始了大规模扩张。击败了劲敌乌拉尔图,占领了叙利亚,从此亚述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公元前722年,萨尔贡二世登基(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04)。在他统治时期,亚述打败了以色列和埃及,并镇压了埃及支持的叙利亚人和腓尼基人的起义。这时亚述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萨尔贡二世之后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到公元前681)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续向外扩张。史称他攻下的城市有89座,乡村820多个。他在位期间,兴建了著名的“盖世无双宫”。

辛那赫里布之后,伊萨尔哈东(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成为国王。公元前671年,伊萨尔哈东远征埃及,攻克孟斐斯城。他在位期间,亚述帝国达到其顶峰。从中央到地方,亚述已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此时帝国的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成为西亚古代军事强国。

伊萨尔哈东之后继位的是赫赫有名的巴尼拔。巴尼拔统治时期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由武力和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根基很不牢固,亚述人无法对帝国进行有效的统治。被压迫民族的起义,游牧部落的入侵,加上王室内部的争权夺利导致帝国迅速的走向衰落。然而在巴尼拔统治时期,他为人类文明史作出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他在都城兴建了巨大豪华的巴尼拔王宫,在宫中设置泥版图书馆,收集当时亚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书籍。为人类文明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612年,新崛起的邻国新巴比伦王国联合伊朗高原的米底人先后攻陷了阿淑尔和亚述首都尼尼微。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击败了亚述的残余部队。其多年积累的帝国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瓜分,从此称雄一时的亚述帝国灭亡,而此时距亚述的鼎盛时期也仅仅50余年。

注1:阿卡德王国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奴隶制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位于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约在公元前2371年由阿卡德人首领萨尔贡所建。定都阿卡德(即后来的巴比伦城)。公元前 2230 年被两河东部的库提人所灭。

注2:米坦尼帝国是胡里特人于公元前1500年在卡布尔河流域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胡里特人崛起于阿门尼亚山的梵湖地带,后来逐渐定居在两河流域北部及叙利亚境内。米坦尼帝国的疆域最广的时候,西控叙利亚的阿拉拉赫和卡特那,东控努楚和阿拉普卡,以及亚述。公元前1380年,赫梯与米坦尼进行战争,赫梯的苏皮鲁留姆攻克了米坦尼的首都瓦舒卡尼,米坦尼从此开始国势衰落。公元前1350年,亚述的阿苏鲁巴利特一世与赫梯联姻,开始攻击米坦尼。公元前1308年,亚述的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征服了米坦尼的古老城镇。

注3:赫梯帝国由图达里亚斯二世创建于前14世纪初,约公元前1380年,先后征服了米坦尼王国和叙利亚。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叶是赫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赫梯帝国一直与埃及处于对峙状态,并与埃及第19王朝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在赫梯新王哈图西里二世执政时,赫梯同埃及在公元前1283年缔结了和约。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王国被其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战斗大黄蜂


因为西方近代史学家认为亚述帝国没有可征信的流传有文献记载的。也缺乏科学可信的考古发掘实物证据。现存 许多所谓出土文物真伪难辨。所谓的古文字破译缺乏可信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