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种种原因导致有些人对养老院有看法,你对它的负面印象有哪些?

老左心理工作室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养老院也不例外,也有它的优点与缺点。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养老院本身就是照顾行动不能自理的老弱病残的老人,这是它的指责范围,工作做好了,应该的,因为你收费了。如果做不好,虐待老人,家属肯定不愿意,媒体也来蹭热度。于是乎大家对养老院更加深了不好的印象。

受传统养儿防老的思想,很多老人认为住进养老院都是无儿无女的贫困户,很早以前可能也是这种情况,思想比较抵触,接受的也是负面宣传报道。

现在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就像以前买东西只能现金结算,现在谁上街还拿现金呢?一部手机搞定。

现在养老院各种养老设施完善,标准单间,俩个老人在一起,屋里就可以洗澡,空调,护工每一星期给老人洗澡,每天伙食不重样。这样的生活在家不过如此了,甚至在家还没有这里条件好呢。

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很多情绪自己控制不住,大喊大叫,日夜颠倒,在家住孩子们也受不了,何况是护工呢,有时护工发脾气也可谅解,将心比心,只要不是不让老人吃饭,打骂老人这种丧失良心的事情,都可以互相理解的。

养老院将来是我们的首选入住地。孩子们有工作,房贷车贷压力大,还要抚养他们的孩子,作为父母坚决不要给孩子们添麻烦。


金谷丰盈


我是【至爱是清欢】,其实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养老院的老人,要不是一些孤寡老人,要不就是老人年纪大了,不能自理,儿女们工作又忙,顾不上他们,就把他们送到了养老院。这些老人进养老院是好事,有人说话,三餐定时,儿女省心。

以前无意在电视上、网上看到的一些视频,让我感觉人真的分好坏,养老院的员工虐待老人的画面历历在目,很多老人在里面没有一点尊严,可能这些是个例。

我们姐弟三人,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如今儿孙满堂,老了正是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父亲前几年因病去世了,就剩一个妈了,我们还是能顾上的。

最后说一句: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祈祷][祈祷][祈祷]



至爱是清欢


人有多大的信任度?举个例子来说,我孩子没去幼儿园,我报了几个课外班。就拿课外班而言,收费的机构,外聘或自己的老师,一对一或一对多。本来送去学习,我的愿望是老师教了,顶多是复习,或者当堂学会,帮我省力。但几乎只有篮球和书法勉强可以说送去了,不用再操心,否则效果非常差。语言课后期也做到当堂消化外,后来篮球课因为人太多,老师顾不及,效果也很差,上了一学期一周两节的篮球课,还不如暑假时的集训效果。先不说硬件,或孩子资质,就说你的愿望,和实际都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老人院,也是有销售,然后平时老人接触的就不是卖给你床位的那些人了,是护工。硬件各有不同,护工水平和心肠各异。总的说,大家都只敢期望月消费一万以上的才能对老人好点,但现在还没有朋友送家里老人去,因为离这边太远,见一次很麻烦。其余的,在广州,月六千的,听家里老人送去的,真的不好。三班倒,给不同护工小费,就相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一样,一般送去的,基本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的,自己不知道叫人来服务,可想而知是什么样。总的一个月除去老人的消耗品,在那月费加小费也八千多。老人最后也生了褥疮,反正朋友非常难过,上火满嘴大泡,本想不那么辛苦,因为每天在家伺候她天天半夜起来照顾,天天失眠,白天老人也需要她困家里,不能外出。送去了,她还是辛苦。就是你虽然花了钱,但别人的信任度有多少?


美善4912


为了让半身不遂的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考察了许多养老院。他们让我考察的地方,都歌舞升平一片和谐,不让我考察的地方,惨不忍睹。全身瘫痪的老人睡在躺椅上,臀部下挖了一个洞,下面用一个脸盆接屎尿。房间里臭气熏天。

考察之后,让我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亲人自己不关心,想交给别人关心,可能吗?


露西他爹


我们这有一对老人也是儿女孝顺,都在外打工,照顾不到老人,就出钱把他们送镇上养老院吃现成的,听说呆了一年就回老家了,那两个老人说养老院不光没自家吃得好,自家想吃啥就做啥,去养老院还把两老分开了,哈哈,別人有条件的老了还找伴,他们到养老院就只能各住各的。我只是没问一个月多少钱,前几天才听我们队上人讲过那对老人。有条件的去养老院真没自家养老好。


吴安秀13


我没到过养老院,我家后面有一家,收费高,听里面的老年人说服务不怎么好,吃饭摆的是十人一桌的吃法,有些老年人把好吃的放在自己面前,我觉得这样不卫生,应该用餐盘用自助餐的方试吃饭,餐盘每天消毒,只要服务好我觉得养老也可以。


山上有朵云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指着养老院抱有很大希望的。可希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先举两个例子:一次去银行办事,过马路等红灯时遇见一位老人,男性,已经九十岁了。他手拄着拐杖站在马路边等红灯,两腿在风中微微颤抖。上前主动帮了他一把,他非常感激。才了解到老先生原来是本市某高校老教师。退休后老俩口一起互相照顾。老伴已经八十八了身体不好,老先生这次出门是为老伴买药的。他们的子女都很优秀,一男一女都在国外定居工作。国内就剩老俩口。老先生行动这么困难,就建议他们俩去养老院,老先生却说:“家门口就有一个养老院,常常生更半夜听到老人被服务员打的哭喊声。不敢去呀!”听了老先生说的,当时感到特别惊讶!

小区有一位护士长离异。单身一人生活到七十一二岁的样子,独居时间长了,自我感觉太孤单,就将自己的房子卖了,然后将卖房子的钱押到养老院,以房养老。护士长的行为,没有跟养女商量。养女很生气。从此就不理会老护士长了。老护士长在养老院才住了几个月,就感觉不好,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想搬回来与养女一起住。养女坚决不同意。护士长无奈,只好又回到了养老院。回养老院半年,护士长就去世了!

这件事情,在小区老年人中,产生了一种效应:养老要么靠子女,要么靠自己,切不可去养老院!

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老了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子女的关心,更需要家庭的帮助。如果掏了大笔的钱去养老院找死,谁还愿意去呢?

当然不否定社会有很多好的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也是视钱作为衡量,将服务分为等级的。所谓服务等级,也就是将服务对象分了层次。一句话:在钱的面前,老人们的待遇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那些没有子女撑腰,享受低等服务受到虐待就不足为奇了...



梁缘526


养老院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养老院分很多种,所以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种种原因导致了很多人对养老院的负面印象。

第一:老年人的情感寄托方面:高档的养老院付出高额的入院费,老人们也只是在物质上好一点,远离了家人们的他们精神上的孤寂和心灵上的干枯,没人能慰藉,他们连与人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眼光都是呆滞的,那表情真的像犯了错的孩子,诚惶诚恐。

第二:有些养老院的住宿条件很差,一间屋子像病床一样排列着六到七个单人床,墙上每人有有一个小柜子放自己的物品。没有自己的空间,也没有自己的隐私。一个房间有两个护理员值班儿,面对这么多老人需要照顾,那两个护理员怎么会有好的心情和好的脾气呢?

第三:有些养老院吃的也很差。他们不注重营养,而是把老年人的饭费降到最低,以便他们有更大的利润。老年人应该吃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没有个性化的需求,所有的老人都吃一样的食物。

第四:有些养老院没有老年人们的娱乐设施,吃饱了饭就靠墙根儿一站,应该给老人准备一些简单的锻练身体的设备和娱乐设施,让老人开心快乐!

老年人的子女也不要将老人扔给养老院,自己就不管啦。一个养老院的护理人员要为几个老年人服务,不是一对一的模式。这就需要子女来补位。特别是老人病痛时候之间,子女必须随时陪在身边。但是有遗憾的是很多子女根本很少去养老院探望自己的父母,甚至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还不来养老院探望,都推给养老院处理。

养老院毕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子女也是不孝顺或者非常忙,没时间照顾。所以说,老年人们唯有自己心态调整好,才能在哪里都能治得其乐。


zfdjqbb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中国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因此老年人迅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老年人随着身体素质的下降,失去了或者部分失去了工作的能力,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需要生存,必须有一部分阶层的人来赡养老人,那么矛盾就出来了。由谁来赡养老人,无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不了促进作用的。我当时看了《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这个视频。有一位养老研究者说日本的经济体制和模式都没有出任何问题,但是日本的经济不能迅速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养老费用。但是从人性和道德层面的考虑,养老问题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国家亟待解决,必须给予补助的民生问题,国家不提供养老,社会矛盾也同样会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既然养老这个问题是所有共同要面对的,那么,怎样保证养老问题对个人对社会的负担达到最小,是我们该考虑。老人们并不是完全没有能力的,因此要提供给他们生活的机会,提供就业赚钱的机会,国家福利也是要有针对性的,国家少做些表面工作,而是真正为老人做一点什么,人们要求生活保障的矛盾平缓了,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





小可在说


谈谈我对养老院的看法,不喜勿喷!

认识养老院,走进养老院是因为有一位朋友夫妇住进了养老院,不时地会去看望。这家养老院在当地属于比较上档次的,每人每月约二千元。因为是夫妇两人,住在一个单间里,房间很宽敞明亮,有独立的卫生间,亦有一个小小的厨房,配有电磁炉之类的厨房用品,可以简单的做点熟食,但一般人都不会用的太多。

老人年纪大了,儿女们工作忙,或者是为了照顾下一代,就没有精力照顾老人,而住家保姆又难顾,且费用不菲,况且即使是找到了人,但因为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也未必满意,所以选择了去养老院,但名字是养生养老院,一字之差却有了不同的含义。

因为去了多次,每次路遇不同的老人,有的老人具备生活能力,有时间去院子里溜达了,去活动室参加活动,如果性格开朗,且有爱好,基本上可以适应。但有的属于半自理的如脑梗,行动不自如需要坐轮椅生活的,可有护工定时推到走廊或院子里晒太阳,而完全不能自理的,则是生活在床上,费用约每月每人六七千元。

吃饭是十人一桌的,也可以由服务员送餐到房间,每餐有两三种菜,和主食,但每日不同,总的来说是大食堂的味道,总不及自家的饭菜随意。

我以为去养老院是今后大部分老人养老的选择,一是因为孩子们少,顾遐不及或因工作忙,特别今后会延退政策的实施,导致无力照顾;二是孩子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看护,于是二选一就为了下一代而舍弃了上一代,特别是因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人员工作不稳定且收入一般,父母们不能在经济上补偿,于是在人力上给予帮忙;三是年纪大了,身患重症,自家子女无力照顾而选择了进养老院。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社会的到老,养老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国家办的公益性养老院无力接纳,民办养老院以赢利为目的,且服务人员从业人员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上的差距,致使人们对养老院教而远之。

但从发展的趋势看,我们这一代人的归宿必须是在养老院里走完人生。现在就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好心态,顺应时代的脚步,在自己能独立生活时,在家养老是最好的选择,而一但病魔缠身,不能自理去养老院度过余生。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养老院的政策扶持,养老院的管理及服务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人终有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天,人老了要更新观念,逐步适应社会,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单单是长寿,国家应制定关于“安乐死”的法律法规,对于无力挽救的生命,在个人或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实施,也是一种好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