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種種原因導致有些人對養老院有看法,你對它的負面印象有哪些?

老左心理工作室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養老院也不例外,也有它的優點與缺點。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養老院本身就是照顧行動不能自理的老弱病殘的老人,這是它的指責範圍,工作做好了,應該的,因為你收費了。如果做不好,虐待老人,家屬肯定不願意,媒體也來蹭熱度。於是乎大家對養老院更加深了不好的印象。

受傳統養兒防老的思想,很多老人認為住進養老院都是無兒無女的貧困戶,很早以前可能也是這種情況,思想比較牴觸,接受的也是負面宣傳報道。

現在形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就像以前買東西只能現金結算,現在誰上街還拿現金呢?一部手機搞定。

現在養老院各種養老設施完善,標準單間,倆個老人在一起,屋裡就可以洗澡,空調,護工每一星期給老人洗澡,每天伙食不重樣。這樣的生活在家不過如此了,甚至在家還沒有這裡條件好呢。

老人身體機能下降,很多情緒自己控制不住,大喊大叫,日夜顛倒,在家住孩子們也受不了,何況是護工呢,有時護工發脾氣也可諒解,將心比心,只要不是不讓老人吃飯,打罵老人這種喪失良心的事情,都可以互相理解的。

養老院將來是我們的首選入住地。孩子們有工作,房貸車貸壓力大,還要撫養他們的孩子,作為父母堅決不要給孩子們添麻煩。


金谷豐盈


我是【至愛是清歡】,其實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養老院的老人,要不是一些孤寡老人,要不就是老人年紀大了,不能自理,兒女們工作又忙,顧不上他們,就把他們送到了養老院。這些老人進養老院是好事,有人說話,三餐定時,兒女省心。

以前無意在電視上、網上看到的一些視頻,讓我感覺人真的分好壞,養老院的員工虐待老人的畫面歷歷在目,很多老人在裡面沒有一點尊嚴,可能這些是個例。

我們姐弟三人,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育成人,如今兒孫滿堂,老了正是他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但是父親前幾年因病去世了,就剩一個媽了,我們還是能顧上的。

最後說一句: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祈禱][祈禱][祈禱]



至愛是清歡


人有多大的信任度?舉個例子來說,我孩子沒去幼兒園,我報了幾個課外班。就拿課外班而言,收費的機構,外聘或自己的老師,一對一或一對多。本來送去學習,我的願望是老師教了,頂多是複習,或者當堂學會,幫我省力。但幾乎只有籃球和書法勉強可以說送去了,不用再操心,否則效果非常差。語言課後期也做到當堂消化外,後來籃球課因為人太多,老師顧不及,效果也很差,上了一學期一週兩節的籃球課,還不如暑假時的集訓效果。先不說硬件,或孩子資質,就說你的願望,和實際都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老人院,也是有銷售,然後平時老人接觸的就不是賣給你床位的那些人了,是護工。硬件各有不同,護工水平和心腸各異。總的說,大家都只敢期望月消費一萬以上的才能對老人好點,但現在還沒有朋友送家裡老人去,因為離這邊太遠,見一次很麻煩。其餘的,在廣州,月六千的,聽家裡老人送去的,真的不好。三班倒,給不同護工小費,就相當於三個和尚沒水吃一樣,一般送去的,基本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的,自己不知道叫人來服務,可想而知是什麼樣。總的一個月除去老人的消耗品,在那月費加小費也八千多。老人最後也生了褥瘡,反正朋友非常難過,上火滿嘴大泡,本想不那麼辛苦,因為每天在家伺候她天天半夜起來照顧,天天失眠,白天老人也需要她困家裡,不能外出。送去了,她還是辛苦。就是你雖然花了錢,但別人的信任度有多少?


美善4912


為了讓半身不遂的母親,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我考察了許多養老院。他們讓我考察的地方,都歌舞昇平一片和諧,不讓我考察的地方,慘不忍睹。全身癱瘓的老人睡在躺椅上,臀部下挖了一個洞,下面用一個臉盆接屎尿。房間裡臭氣熏天。

考察之後,讓我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親人自己不關心,想交給別人關心,可能嗎?


露西他爹


我們這有一對老人也是兒女孝順,都在外打工,照顧不到老人,就出錢把他們送鎮上養老院吃現成的,聽說呆了一年就回老家了,那兩個老人說養老院不光沒自家吃得好,自家想吃啥就做啥,去養老院還把兩老分開了,哈哈,別人有條件的老了還找伴,他們到養老院就只能各住各的。我只是沒問一個月多少錢,前幾天才聽我們隊上人講過那對老人。有條件的去養老院真沒自家養老好。


吳安秀13


我沒到過養老院,我家後面有一家,收費高,聽裡面的老年人說服務不怎麼好,吃飯擺的是十人一桌的吃法,有些老年人把好吃的放在自己面前,我覺得這樣不衛生,應該用餐盤用自助餐的方試吃飯,餐盤每天消毒,只要服務好我覺得養老也可以。


山上有朵雲


我們這一代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指著養老院抱有很大希望的。可希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先舉兩個例子:一次去銀行辦事,過馬路等紅燈時遇見一位老人,男性,已經九十歲了。他手拄著柺杖站在馬路邊等紅燈,兩腿在風中微微顫抖。上前主動幫了他一把,他非常感激。才瞭解到老先生原來是本市某高校老教師。退休後老倆口一起互相照顧。老伴已經八十八了身體不好,老先生這次出門是為老伴買藥的。他們的子女都很優秀,一男一女都在國外定居工作。國內就剩老倆口。老先生行動這麼困難,就建議他們倆去養老院,老先生卻說:“家門口就有一個養老院,常常生更半夜聽到老人被服務員打的哭喊聲。不敢去呀!”聽了老先生說的,當時感到特別驚訝!

小區有一位護士長離異。單身一人生活到七十一二歲的樣子,獨居時間長了,自我感覺太孤單,就將自己的房子賣了,然後將賣房子的錢押到養老院,以房養老。護士長的行為,沒有跟養女商量。養女很生氣。從此就不理會老護士長了。老護士長在養老院才住了幾個月,就感覺不好,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想搬回來與養女一起住。養女堅決不同意。護士長無奈,只好又回到了養老院。回養老院半年,護士長就去世了!

這件事情,在小區老年人中,產生了一種效應:養老要麼靠子女,要麼靠自己,切不可去養老院!

老年人是弱勢群體。老了需要社會的關愛,需要子女的關心,更需要家庭的幫助。如果掏了大筆的錢去養老院找死,誰還願意去呢?

當然不否定社會有很多好的養老機構。這些養老機構也是視錢作為衡量,將服務分為等級的。所謂服務等級,也就是將服務對象分了層次。一句話:在錢的面前,老人們的待遇就被分為了三六九等,那些沒有子女撐腰,享受低等服務受到虐待就不足為奇了...



梁緣526


養老院解決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養老院分很多種,所以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種種原因導致了很多人對養老院的負面印象。

第一:老年人的情感寄託方面:高檔的養老院付出高額的入院費,老人們也只是在物質上好一點,遠離了家人們的他們精神上的孤寂和心靈上的乾枯,沒人能慰藉,他們連與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的眼光都是呆滯的,那表情真的像犯了錯的孩子,誠惶誠恐。

第二:有些養老院的住宿條件很差,一間屋子像病床一樣排列著六到七個單人床,牆上每人有有一個小櫃子放自己的物品。沒有自己的空間,也沒有自己的隱私。一個房間有兩個護理員值班兒,面對這麼多老人需要照顧,那兩個護理員怎麼會有好的心情和好的脾氣呢?

第三:有些養老院吃的也很差。他們不注重營養,而是把老年人的飯費降到最低,以便他們有更大的利潤。老年人應該吃軟爛容易消化的食物。沒有個性化的需求,所有的老人都吃一樣的食物。

第四:有些養老院沒有老年人們的娛樂設施,吃飽了飯就靠牆根兒一站,應該給老人準備一些簡單的鍛練身體的設備和娛樂設施,讓老人開心快樂!

老年人的子女也不要將老人扔給養老院,自己就不管啦。一個養老院的護理人員要為幾個老年人服務,不是一對一的模式。這就需要子女來補位。特別是老人病痛時候之間,子女必須隨時陪在身邊。但是有遺憾的是很多子女根本很少去養老院探望自己的父母,甚至在父母生病的時候還不來養老院探望,都推給養老院處理。

養老院畢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子女也是不孝順或者非常忙,沒時間照顧。所以說,老年人們唯有自己心態調整好,才能在哪裡都能治得其樂。


zfdjqbb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國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的延長,中國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的發展階段。因此老年人迅速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老年人隨著身體素質的下降,失去了或者部分失去了工作的能力,沒有可觀的經濟收入,但是需要生存,必須有一部分階層的人來贍養老人,那麼矛盾就出來了。由誰來贍養老人,無疑對社會的發展都起不了促進作用的。我當時看了《明天我們如何養老》這個視頻。有一位養老研究者說日本的經濟體制和模式都沒有出任何問題,但是日本的經濟不能迅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養老費用。但是從人性和道德層面的考慮,養老問題是子女應盡的義務,是國家亟待解決,必須給予補助的民生問題,國家不提供養老,社會矛盾也同樣會激化,不利於社會穩定。既然養老這個問題是所有共同要面對的,那麼,怎樣保證養老問題對個人對社會的負擔達到最小,是我們該考慮。老人們並不是完全沒有能力的,因此要提供給他們生活的機會,提供就業賺錢的機會,國家福利也是要有針對性的,國家少做些表面工作,而是真正為老人做一點什麼,人們要求生活保障的矛盾平緩了,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發展。





小可在說


談談我對養老院的看法,不喜勿噴!

認識養老院,走進養老院是因為有一位朋友夫婦住進了養老院,不時地會去看望。這家養老院在當地屬於比較上檔次的,每人每月約二千元。因為是夫婦兩人,住在一個單間裡,房間很寬敞明亮,有獨立的衛生間,亦有一個小小的廚房,配有電磁爐之類的廚房用品,可以簡單的做點熟食,但一般人都不會用的太多。

老人年紀大了,兒女們工作忙,或者是為了照顧下一代,就沒有精力照顧老人,而住家保姆又難顧,且費用不菲,況且即使是找到了人,但因為生活習慣,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也未必滿意,所以選擇了去養老院,但名字是養生養老院,一字之差卻有了不同的含義。

因為去了多次,每次路遇不同的老人,有的老人具備生活能力,有時間去院子裡溜達了,去活動室參加活動,如果性格開朗,且有愛好,基本上可以適應。但有的屬於半自理的如腦梗,行動不自如需要坐輪椅生活的,可有護工定時推到走廊或院子裡曬太陽,而完全不能自理的,則是生活在床上,費用約每月每人六七千元。

吃飯是十人一桌的,也可以由服務員送餐到房間,每餐有兩三種菜,和主食,但每日不同,總的來說是大食堂的味道,總不及自家的飯菜隨意。

我以為去養老院是今後大部分老人養老的選擇,一是因為孩子們少,顧遐不及或因工作忙,特別今後會延退政策的實施,導致無力照顧;二是孩子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看護,於是二選一就為了下一代而捨棄了上一代,特別是因為現在的市場經濟,人員工作不穩定且收入一般,父母們不能在經濟上補償,於是在人力上給予幫忙;三是年紀大了,身患重症,自家子女無力照顧而選擇了進養老院。

綜上所述,隨著老齡社會的到老,養老的問題日益突出,而國家辦的公益性養老院無力接納,民辦養老院以贏利為目的,且服務人員從業人員少而且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上的差距,致使人們對養老院教而遠之。

但從發展的趨勢看,我們這一代人的歸宿必須是在養老院裡走完人生。現在就要有心理準備,調整好心態,順應時代的腳步,在自己能獨立生活時,在家養老是最好的選擇,而一但病魔纏身,不能自理去養老院度過餘生。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對養老院的政策扶持,養老院的管理及服務會向好的方面發展。

人終有離開這個世界的一天,人老了要更新觀念,逐步適應社會,追求生活的質量而不單單是長壽,國家應制定關於“安樂死”的法律法規,對於無力挽救的生命,在個人或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實施,也是一種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