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70.80.90後在小時候的農村,你都玩過哪些玩具?

新大風歌


大家好,我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90後。其實農村是一個遍地都能找到快樂的地方,我的童年快樂有趣,

我們女生小的時候玩的最多的就是跳皮筋,丟沙包,過家家現在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

跳皮筋 我們一般就是用自行車壞掉的內胎剪成一條條細條,然後繩子一條連一條固定,做成一個環,三人一組,兩人撐繩一人中間跳繩。玩的不亦樂乎,每次都是玩到天黑再回家。

丟沙包 用家裡的碎布頭做成六塊相等的正方形,然後合起來做成一個正方體,裡面放點我們當地種的小麥種子,叫上小夥伴就可以玩了。

過家家 就比較有趣了,小的時候心裡面都想成為大人,不用上學不用寫作業,然後還模仿大人教育孩子,還會模仿醫生看病,老師上課,想起來就好笑,但是這也是滿足自己小小虛榮心的一個方法吧!

這是我內心最美好的童年回憶,感謝平臺可以讓我分享出來。嘻嘻開心


農村盼盼


小時候的遊戲總是讓人記憶猶新,兒時的童趣總是讓人忘卻不了,懷念兒時的那種天真爛漫,如今卻已物是人非。

滾鐵環

找2根鋼筋,一根擰成圓形,把2頭連接點焊接好,然後把焊接點打磨平,另一根直的,一頭擰成鉤狀,一頭擰個手把就做好了,每天下午放學後就滾著鐵環去找同學玩。

玻璃球

說起玻璃球我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每天帶一兩個玻璃球去學校,中午吃完飯,去學校離上課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還有下課後和同學玩,還有和同村的孩子玩,每天總是把它們贏得乾乾淨淨,後來同村的孩子和同學們都不和我玩了,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彈弓

小時候用木頭和橡膠管制成的彈弓,到了週末或放假的時候拿著彈弓到處打鳥,有些孩子調皮得很,專挑人家門口的燈泡打。

打沙包

四塊布縫好,裡面裝沙子或玉米或穀米都行。三個人就可以玩的遊戲,兩邊一個人,中間一個人,兩邊的人用沙包打中間的人,打中了中間的人就輸了,若中間的人接到了兩邊其中一個打來的沙包,那個人就輸了。

遊戲牌

一塊錢能買幾十張,上面畫著人物,每天閒餘時間,和同學們還有同村的孩子,然後就在地上拍來拍去,遊戲牌翻個過兒就贏了。

打麵包

用幾張廢書紙摺疊成的方塊,形似麵包,我們就叫他麵包了。然後扔在地上和對方打,誰把誰的麵包打得翻過來,誰就贏了。

小時候的遊戲真是數不勝數,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些已經忘了名字,但卻還記得怎麼玩。想想那時候真傻,就像打遊戲牌,每天用手在地上拍來拍去,也不嫌手疼。小時候和同學朋友們玩遊戲時那種歡樂時光再也找不回了,小時候的那種天真爛漫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走著走著就不見了。

感謝題主的問題,讓我又回味了一下小時候的記憶,長大了好像迷失了自我,失掉了兒時的天真浪漫,失掉了兒時的純潔,就像歌詞唱的,越長大越孤單。那時候的我們不像現在的孩子有那麼多的玩具,但我們總是想辦法來玩,小時候的我們,是那麼的開心。現在一去不復返了,我也希望大家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能夠開心快樂,保留住兒時的那份童趣。






壹凡人


我是九零後!小時候的玩具第一個就是打泥巴,一幫小夥伴去找好的黃泥巴做成一個類似碗型,然後打地上爛多少你就要補多少可好玩了!

第二個打紙拍,把紙折成一個田字,放在地上另一個就打,要是打翻了就是贏了!家裡窮都不敢用新作業本做紙拍,都是用以前舊作業做的!有些小夥伴看到是舊的就不跟你玩了

第三波珠,最流行就是這個了,男女都玩!不管是上學還是在家都玩波珠,我記得在學校下課了一幫人在水溝玩(沒有水的)夠平幾個人放在那裡順便彈都中一個,然後就是你的了

第四彈弓,自己找樹叉做的,這個有點傷害就不說了

第五拉鋸,這個男孩子最愛了!找個啤酒蓋打平,用鐵釘在中間打兩個洞,找水泥袋的小繩穿過打個結,把啤酒蓋推到中間,左右手各拉一邊,割小草輕輕鬆鬆

第六打木棍,像打棒球一樣!一條半米的木棍拿在手,另一條十釐米的小木棍放在地上斜四十五度,一打就飛起來了然後瞄準一打就飛得遠遠的,這個就考驗反正能力

第七石子,找小圓圓的石子,從一顆放在地上另一個就把自己的石子在放手心拋起來把下面的石子拿在手心再接回拋上面的石子接回來,要是接到了就是贏了,輸的一方再放兩個石子!最多放十個石子在地上,抓不起來的就輸了,到另一個玩!那石子都是自己磨圓圓的,小夥伴們都很珍惜

第八跳繩子,這個要介紹一下了!那時候窮用稻禾梗做的,做成一條馬尾一樣!小夥伴都很多玩男女也有,所以做得長長的

這些都是我玩過,所以記得比較清楚!回想以前玩這些的玩具挺開心的


jack4660751


小時候的回憶是最為純真,最美好的回憶。一個人,不管是現在是多麼的風光無限,不管你是多麼的有錢有勢,但是靜下來總有回憶的時候,而當回憶小時候的事情,總是最讓自己舒暢的,也是最讓人感覺輕鬆的時候。

每個地區不一樣,農村裡面的經濟條件也不一樣,我來說說我們小時候玩的是哪些玩具。

一,陀螺。用木頭削頭,然後一根棍子上面綁一根繩子,用繩子將陀螺底部繞起來,然後順勢往地下一甩,趁著陀螺還在旋轉的時候馬上用的拿上著的鞭子抽陀螺,一直讓陀螺旋轉不停。這在小時候也經常與同學們進行比賽,看誰能夠玩得更久一些。

二,鐵環。那時候玩這鐵圈就感覺自己能夠跑得更快,每次用鐵鉤推著鐵圈跑的時候就感覺自己腳上踩了風火輪一樣。

三,彈弓。看誰瞄得準,打得遠,還經常想著能夠用它能夠將天上的鳥打下來,試驗過無數次,但是就是沒有成功過一次,但是每次都是樂此不疲。

四,噴水竹筒。將竹子一頭的節去掉,另外一頭的節打一個很小的孔,然後再用筷子或者是木棍的一頭綁上塑料固定,塑料大小與竹筒內徑大小相仿,然後塞進,這樣就做成了一個相當於注射器一樣的玩具。在河裡吸上水,然後用力一推,水就從竹筒的另一頭小孔疾射耐出。經常拿著這個別小夥伴打水仗。

五,拉哨。以前玩這東西都是用釦子代替的。繩子從釦子兩個孔穿過,繩子的長度以與肩同寬就可以。兩手拉著繩子,釦子擺到繩子中間位置。往一個方向甩幾下後就繩子收縮,這時候就可以兩手拉著繩子來回的伸縮。而中間的扣子而飛速的旋轉發出聲響。

其實還有很多的玩具,比如有丟沙包,跳繩,跳珠子,放風箏等。大家都玩過哪些呢?


洞庭清水塘


小時候,我記得最常玩的就是摔泥巴、抓石子、紙面包、挑冰棍棒、打彈珠………這些都是男孩子常玩的。

相比現在不太豐富、但是當時一個遊戲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就能玩上一天,很開心!滿滿的回憶。

⑴摔泥巴,首先要把泥巴做成一個小碗的形狀,要中間底部比較薄,這樣摔泥巴的時候才能夠響,破洞夠大,才能在一群小夥伴中取勝。

⑵抓石子,第一關就是一顆一顆的抓到手裡,第二關是兩顆兩顆的抓,第三第四第五關類似。到了第六關我們這邊叫做豬籠進水,第七關好像是點抓。下面還有第八關,九關。

⑶摔麵包,它是用紙片疊成的。玩法就是兩個以上的人湊在一起,每人出一個,往對方的麵包上砸去,開始先採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第一個來,打的時候,要用力盡快把對方的麵包打翻過來,然後就算贏了。

⑷挑冰棒棍,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與桌上,放手。棒棒撒開後,然後將挑棍一根根地挑起來收回,但不能動到或碰到別的小棒。失手者,換另一玩家提取。誰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數越高,誰就是贏家。

⑸打彈珠,又被稱為打玻璃珠、彈玻璃球、彈球兒、打彈子、彈溜溜。即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玩法通常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畫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叫出綱;或在地上挖5個小圓洞,誰先打進5個洞,就變老虎,然後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

還有跳皮筋等等,有好多的都忘記遊戲名字了。小時候的味道值得回味!

網友們小時候玩過哪些遊戲呢?


一圓鎖心


跳橡皮筋:一根橡皮筋,兩個人蹦好,一個人負責跳。滾鐵圈:一個鐵,焊接成圓圈,然後用一個溝溝輔助滾起走。彈彈珠:小時候的土泥巴牆角,用手挖幾個小洞洞,能打到就算贏。扇畫片:零食袋子裡會有那種畫片為了收集一整套,就和同學一起扇畫片。還有就是鬥雞:一隻腿彎著用手提著,把別人翹翻。







周小妹隨手記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是一個十足的80後。在我們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麼多高大上的新鮮玩具,有的只是自己能夠做出來的東西,可以說全部都是用的廢物做出來的玩具!

第一:鐵圈,這個是我小時候的最愛,記得我當時是用的爸爸在幫別人家修建房屋時找的一段鋼筋做的,雖然簡陋但是因為也沒有別的玩具,漸漸的就很愛滾鐵圈了,幾個小夥伴一起比賽,看誰滾得足夠遠,滾的花樣多!

第二:跳皮筋,這個應該是女生的最愛了,但是也不乏一些男生參加,跳這個要有身高優勢才能跳得好,作為個頭比較小的我就沒怎麼玩這個,現在有些小朋友還是喜歡玩這個!每當看見他們玩這個就想起了我的童年!

第三:滾玻璃球,這個應該是男孩子的專屬,操場上,教室裡,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要比試一盤,記得我當時沒有玻璃球,還翻箱倒櫃的把爸爸的車輪子的軸承喳匝壞,把鐵蛋子掏出來和別的小朋友去比拼,現在想想特後悔,玻璃球沒有鐵球值錢啊!

第四:放風箏,為了這個放風箏,我把我當時讀書的書本都撕掉用來粘風箏了!家裡的口袋線便是我們用來做風箏線的,要放很高的話,那個線基本上全部都是結,因為它一根線只有幾米長,是不是很高興!

還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比如:摔泥炮,做彈弓,挑木棍…………反正可以說是發揮了我們充分的想象力!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總之,不管怎樣,雖然我們的童年裡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網絡,但是我們也在自己的童年裡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亮亮趕大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勾起了我對小時候好多難忘的回憶!作為一個85年得我,回憶起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玩具仍然記憶猶新,覺得彷彿就在昨天玩過一樣,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一一給大家介紹一下;

1:投擲沙袋,就是七八公分邊長的小正方形布袋裡被塞滿四分之三的沙子(也有的地方塞高粱或者小麥、玉米的都有),兩個人相隔三五十米對立,互相投擲對方,誰投的遠的一方則勝利,還有另外一種玩法就是雙腳夾住沙袋然後騰龍跳起,看哪位找朋友夾的遠就為勝利一方。

2:彈玻璃球球,想必在那個年代裡這個小遊戲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不陌生,各個學校門口小賣店都有賣那種五彩繽紛的小玻璃球,任意取一個放在地上,然後剪刀石頭布,贏方先用拇指把自己球球對準另外一方球球,挨著為贏。

3:還有男孩子最愛用手拍的紙牌,記得小時候大概三年級特別盛興,兩個小朋友或者多人一塊皆可玩,每人在地上擺兩張按順序用手將紙牌拍翻,直到最後將所有紙牌背面朝上拍翻為勝,特有意思,我那時候玩兒這個是長勝將軍,經常大把大把的贏。

4:還有最經典的一款玩具就是彈弓,那時候可不像現在獲得彈弓那麼容易,都是自己極其用心的尋找合適的樹杈帶回家小刀子一點一點的去皮雕刻,然後捆綁上合適的小拇指粗細的牛津膠皮管,放假了,小夥伴們成群結隊去打樹葉,鳥窩之類的東西,那時候還不懂的愛惜鳥兒呵呵。

除以上幾款我們80後經常玩的玩具之外,還有好多好多,你例如,疊紙鶴、冬天堆雪人、跳皮筋,玩摔泥巴、爬樹等等,儘管那時候什麼玩具都不像現在孩子的玩具精緻美觀,也都不值錢,但是我覺得那時候的快樂是現在小朋友再也找不到的!最起碼放學之後好多小夥伴一塊成群結伴玩,既增進了友誼,也鍛鍊了身體,每天都過得快樂,天真無邪!






喵姓人


滾鐵環, 小時候的鐵環是老爸拿水桶沿做的 。

打沙包, 沙包是自己偷偷拿了媽媽做鞋子的布料縫製的,裡面裝著玉米,豆子。

踢毽子, 這是我小時候的強項,直腿,彎腿,後腳跟,都可以踢,一次踢個四五十個隨隨便便。毽子都是逮了家裡公雞,在公雞的嗷嗷叫聲中拔去它最漂亮的羽毛,用雞尾的粗羽毛根做插羽毛的管子,剪4塊手掌大小的圓布塊兒把一塊圓鐵片放在中間,邊緣再縫製起來,最後縫上羽毛管插上漂亮的雞毛就可以玩了。

調皮筋, 好的皮筋是用汽車廢內胎剪的。我小時候家裡也就只有自行車,所以也就用報廢的自行車內胎剪的。這是課間必玩的遊戲,最高可以撐到頭頂,這種境界和體質現在的小孩可能很少有了。

彈弓,用樹叉和橡皮筋做成,中間夾塊小石子。大多數用來打麻雀。

彈珠子, 我們的方言叫“滾蛋兒”,地上用手扣幾個間隔差不多相等的洞,比一比,看誰可以把珠子用大拇指彈到洞裡,誰就贏得了這顆珠子,也甚是有趣。

抓骨頭, 用的是羊腿上的關節骨,一面用紅墨水塗紅色,一面用藍墨水塗藍色,玩的時候先用手把骨頭撥成同色再去抓,女孩子最愛玩的遊戲。

躲貓貓, 夏天在打穀場上最愛玩的遊戲。幾個小夥伴在麥垛後面你藏我找,有的找不找急得哇哇大哭,小時候的記憶如同在昨天曆歷在目,但又一去不復返呀!

套鳥, 冬天的遊戲,支個篩子下面撒些米粒,靜靜等待貪嘴的麻雀,但十有九套不住,不知是麻雀太機靈還是人的動作太慢。直到今天回想起來也沒有搞明白。

溜冰,可不是現在的滑雪場。穿著媽媽做的棉衣棉褲棉鞋,戴著媽媽縫製的手套,在有坡度的鄉間小路上,三五個孩子你拉我拽或是自己個邊跑邊滑,歡聲笑語一片,早就忘記弄溼了鞋襪,回家後等待的是媽媽的小竹棍和爸爸的呵斥聲。現在回想那樣的歲月是那樣的美好、安逸!

跳方格、跳大繩、挑竹籤(主要道具是收集的冰棍杆杆)、掏鳥窩……

那個年代的小時候沒有亂七八糟的課外班,寫完作業剩餘時間就是玩或是幫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知你的小時候有沒有和我玩同樣的遊戲,或是更有趣的歡迎分享,讓我們共同懷念那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忘記年齡5


首先說一下,我是一個90後,出生在農村,記得那時候的生活條件很差,基本上沒什麼玩具,我有一個弟弟,比我小一歲,父母給我們弄那種不要錢的玩具。

比如“摔娃娃等”,就是用泥巴做成小碗的形狀,碗口朝下,往地上摔,有時碗底會被摔出一個大洞,這時候,對方就得用他的泥來補我的碗洞,這樣我就贏了他一塊泥,當然有的地方也叫“贏泥”。

第二,跳皮筋,男孩女孩都能玩,那時候經常跳“馬蓮開花……”有三個人玩的,四個人玩的,五個人玩的……

第三:跳房子,就是在地上畫幾個方格,然後拿一個小瓦片,往方格里扔,扔對方格後,人就單腿跳過去撿瓦片,撿起瓦片,再回到原來的地方。

第四:鬥牛,這是男孩子的遊戲,記得小學的時候,每次上體育課都有一群男孩子在操場上鬥牛,誰先倒下或者誰先雙腳著地就輸了。

第五:玩彈珠,用一個大彈珠在土裡鑽個洞,這個洞叫老巢,然後把小彈珠彈進洞裡。誰先彈進去,就能用大拇指和食指量一拃,再去攻擊其他人的彈珠。如果打中其他人的彈珠,並且打中後兩個彈珠相距小於三拃,那個彈珠就屬於你了。

第六:打四角包,記得小時候很多多餘的書從來不會扔,用來折四角包最好不過了,尤其是書殼做的最硬了。那時候幾乎每個男孩子手上都有一摞四腳包,隨時準備下課“應戰”。

玩法也很簡單,每人放一個四角包在地上,誰力氣大用自己的四角包把別人的四角包打翻了,別人的就屬於你了。

第七:抓石子,扔五個石頭在地上,然後拋一串珠子抓石頭,最後接住珠子......這個遊戲小時候很受歡迎,難度也挺大,手小的人很難抓。而且不僅是抓石子,還可以抓麻將,豎著的麻將代表一千,橫著的是一百,平攤著的是十,一般誰先抓到一萬誰就贏了。90後的你們,也玩過這些遊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