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西游记》里哪吒三头六臂,《封神演义》里是八臂哪吒,哪个才是民间主流传说?

九九5103



都是民间主流传说。

哪吒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人物之一,道教护法神。其中哪是指驱邪消灾,吒是指正义。

《西游记》中是三头六臂,各用武器为“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封神演义》中是三头八臂,各用武器为“乾坤圈、混天绫、金砖、火尖双枪、阴阳双剑、九龙神火罩,风火二轮


然而哪吒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其中为八臂。

其实本身这些神话人物都不是真实存在,所以对其的描述不免有些误差。 若真论起来,也可以这两边书的哪吒并不是一个人。

《西游记》中的哪吒是天庭三坛海会大神,是个莲藕之身的少年。

《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是灵珠子转世的阐教弟子之一,莲藕化身,是原始天尊的钦点的大先锋,帮助姬昌打天下的将军。

所以哪吒在民间两个版本都是主流,不过是文化的借鉴和再创造,喜欢哪个就认为是哪个就好了!


风宝S


我认为都是民间主流传说。

哪吒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是以宋代佛经中“那咤”为原型加工改撰而成的道教护法神。在我国多部书籍中都有其形象出现,因为流传派别不同,流传时间悠久,故而哪咤的法身既有三头六臂也有三头八臂。

《西游记》中描写的哪咤姓李,全名李哪吒,为玉帝的三坛海会大神。法身“三头六臂”,手里拿的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封神演义》里描写的哪吒是阐教门人,灵珠子转世,太乙真人的弟子,协助西周伐纣,最终肉身成圣。法身是“三头八臂”,手里拿的乃是乾坤圈、混天绫、两根火尖枪、金砖、九龙神火罩、阴阳剑(一套)。

综上所述,两个版本的哪咤都是民间主流传说,其形象都是活泼可爱、勇敢善良、纯真聪明,都是人们心目中智勇双全,正义好战的少年小英雄。





墨鱼轩书画


“哪吒”是一个舶来异国语,并不是中国本土所产,原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最早写作那咤,出现在唐代及此后与毗沙门(梵Vais/ravana,巴Vessavan!a,藏Rnam-thos-kyi-bu)有关的佛经中。梵语名“戏”为nataka。《法华文句记》说:“Naţa,此云力,即是角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以“力”释Naţa,似乎更适合哪吒力大无穷的形象。在唐以前,我国并无任何关于“哪吒”的记载。也就是说,“哪吒”应该是唐代时舶来的。

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哪吒为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的护法神。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哪吒的记载,如《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谓:“尔时哪吒太子,手持戟,以恶眼见四方。”《佛学大辞典》则载:“那吒,毗沙门天王之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也。

北宋人道原《景德传灯录》又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哪吒扑帝钟”的说法。元代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里也明确这么写:“则见那百眼鬼军前高叫起,咱两个比试高低。那吒神怒从心上起,可早变化了神威,显着那三头六臂,六般兵器,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有似高飞。我见那吒神有气力,显出那变化容仪。”

也就是说,哪吒的形象已经在宋代开始由“三头八臂”悄悄向“三头六臂”转化,到了《西游记》这部神魔大作横空出世——即使后来又有《封神演义》出现,但哪吒的形象最终还是定型为“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取代“三头八臂”,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数字连用的习惯影响,“三六九”是中国的习惯用语,如三宫六院,三族六亲、三姑六婆、三班六房、三推六问等等。

另外嘛,三个头,每一个头支配两条手臂,也比较合情合理。君不见,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总是一间正房配上东西两间厢房?中国的古代家具中,总是一张方桌配上两把太师椅

“三头六臂”是中国佛教文化或中国民间文化的造型,“三头八臂”则是印度佛教或印度民间文化的造型。二者在造型上的差异,正反映了两个不同文化系统在认识论上的差异。


小社会照样嗨


封神演义为时间点最早,八臂是双腿也算或是可能未成神时是八臂。到了西游记,是已经成神,双腿不算臂或是成神后代价要自废双臂,但无论哪个,三头六臂已经成为流行默认,无论六臂八臂,都不阻碍它们只是小说人物


独望星辰


西游记的影响更大一些


曹哥自媒体


西游记的影响更大一些


幽谷箭5272227689705


你看的盗版的封神演绎吧。


哈哈牛儿


我也感觉应该是三头六臂吧!!比较顺口,也比较让人接受!


心灵的歇息处


个人见解,民间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西游记)里面的三头六臂,像(封神演义)里面的流传的八臂哪咤也有,只不过没有(西游记)的三头六臂流传的广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