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東南互保意味著大清已對東南漢族權臣失去控制了嗎?為什麼慈禧不追究?

搖把子65450140


東南互保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上半年,在慈禧和載漪等滿清部分頑固守舊派勢力的慫恿下,義和團運動在北方大地上迅速蔓延開來。義和團民盲目排外,焚燒教堂,殺戮教士、教民,圍攻各國駐華使館,擾動甚巨。

《清史稿》記載,當年六月,英、美等列強深恐義和團運動自北向南發展,危及諸國在長江流域的利益以及僑民安全,命英國駐滬代理總領事PelhamL·Wrren(佩爾漢姆·華倫),策動督辦蘆漢鐵路大臣盛宣懷從中牽線,聯絡東南開明派官員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等,於六月二十六日,由上海道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上海領事取得“諒解”,簽訂《東南保護約款 》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東南互保” 運動。

《東南互保條例》細則

《東南互保約款》規定:上海租界由各國共同出兵保護,長江沿岸以及蘇、杭內地均歸東南各督撫派兵保護,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各督撫承諾保護諸國在華利益,允許各國軍艦依舊停泊於原先港口,並派兵保護各國商民生命安全及在各地的產業。各國藉口保護僑民,把戰艦紛紛駛向長江沿岸各重要碼頭,並增兵上海。隨後,山東、兩廣、福建、浙江等省的督撫,也都先後參加了這一“互保”。

不久,八國聯軍屢屢挫敗清軍,兵鋒已經逼近北京,英、美政府便決定放置原有的製造東南各省“獨立”的做法。於是“東南互保約款”沒有正式簽署。

清末以漢人為主的地方督撫位高權重,實力雄厚,朝廷對其已經難以控制

史載,就在慈禧太后六月二十一日向十一國頒佈宣戰詔書後,張之洞和劉坤一兩人立即聯名上書清廷,明確提出和慈禧完全相反的思路,主張嚴厲鎮壓義和團,避免和八國聯軍開戰、以防止各地反清勢力藉機發起反撲;數日後,張之洞還致信總理衙門大臣、兵部尚書榮祿,在信中再次重申其觀點;慈禧向列強宣戰後,詔書下達各省督撫,張之洞、劉坤一和暗中支持“東南互保”的兩廣總督李鴻章商榷後決定扣押此詔;宣戰詔書頒佈後的第五天,在大買辦盛宣懷、上海道餘聯沅的聯絡下,張、劉赴上海與各國領事草簽了《東南互保條約》,並邀李鴻章、袁世凱等各省封疆大吏加入。“東南互保運動”在晚清史上極具爭議,也算見仁見智吧。

眾所周知,滿清入關後,極度防範漢人,清早中期的督撫大員大都是滿人,很少有漢人。清末積貧積弱,內憂外患頻仍,尤其是太平天國興起後,滿清貴胄早已成為食利階層,腐朽不堪,朝廷經制之師八旗、綠營更是將驕兵惰,不堪一戰,以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為首的漢族士大夫乘勢崛起,率地方團練一舉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並乘機坐大,成為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太平天國運動平息後,地方督撫基本都由漢臣擔任,滿人寥寥無幾。以漢人為主的地方實力派們擁兵自重,並擁有相對獨立的財權與人事權,清廷對此已無力羈縻,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擁兵自重、拒絕出兵勤王的一系列之舉,等於公然反對慈禧一時盲目排外的愚蠢政策,孰對孰錯姑且先擱置一旁,對於骨子裡信奉儒家倫理綱常的張、劉甚至李鴻章來說無疑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事後慈禧為何不追究?

八國聯軍入京前,慈禧攜光緒易裝倉惶西逃,途中命兩廣總督李鴻章赴京與列強議和。

在此前,她草擬電諭,頒發給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和各省督、撫,目的是安定人心、不生事變。慈禧在電諭中還特地稱道《東南互保條約》,讚譽劉、張二督與列強實行“東南互保,實是老成謀國之道,與朝廷意見正復相同”。

慈禧這樣做,實有難言之隱。慈禧集團悍然對列強宣戰,純粹是基於“私憤”,絕非出於“公義”。這是她最卑劣、極度自私的個人權力慾望受威脅之時所做出的荒謬決定。這些極度保守的滿清權貴視軍國大事如兒戲,利用義和團的愚昧、狂熱為一己之私服務,結果把廣大民眾推向了更苦難的深淵。慈禧輕率向列強宣戰,給列強進一步侵略大清提供了可乘之機。《辛丑條約》簽訂後,僅戰敗賠款一項,便多達四億伍仟萬兩白銀,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合計竟達八億九千萬兩之巨......在這種內外交困的不利局勢下,她自然不敢對公然抗旨的張之洞等疆臣予以報復性懲罰,還假意好言安慰。儘管如此,張之洞等人依然無法擺脫精於權謀的慈禧對他們的戒懼之心。後來,慈禧對張之洞抱有極大的不信任,有意遏制張氏實力的過度膨脹。她無法輕易忘掉“東南互保”給她帶來的強烈刺激。後來,飽受慈禧猜忌與防範的張之洞在晚清政壇上欲有所作為,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實屬不易。譬如外放鄂督、暫時署理兩江總督長達十八年之久,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慈禧不追究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東南互保實際上就是滿清中央政府喪失了對東安南富庶之地的控制。但也正式如此,也使得滿清沒有在辛丑條約之後崩潰。至少維護了形式上的統一。慈禧的不追究恰恰是慈禧智慧的體現。因為慈禧知道,她一旦追究起來,不僅大清要亡,就連她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虞。

東南互保是在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以後,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和郵傳部大臣盛懷宣組成東南互保抗命不遵。使得東南地區免於戰火,沒有讓局勢徹底糜爛下去是有積極意義的。以至於慈禧宣戰時,兩廣總督李鴻章直言,“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等八國聯軍打過來直接搞了個東南互保,單方面和八國聯軍停戰。而且甚至一旦慈禧完蛋,李鴻章將西方列強和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支持下成為大總統。

慈禧不知道嗎,她知道,慈禧不明白嗎,她明白,慈禧比誰都明白,比誰都懂。正因為慈禧什麼都懂,慈禧才知道她只能忍,只能認。現在滿人已經徹底廢了,無論中樞還是地方督撫已經是漢人的天下了,以慈禧政治敏銳應該知道,如果她敢處分三大總督。頃刻之間大清就得分崩離析。就來自己也有性命之虞。所以視而不見是唯一辦法,甚至還不得不給予肯定,而東南地區也是有政治頭腦的,東南有實力,有條件獨立。但慈禧在北方還是具有影響力。而東南獨立以後,也就徹底是天下大亂。三大總督雖然未必會忠於慈禧,但還得從現實考慮“服從”於慈禧的領導。東南崎嶇和慈禧之間維護著一個微妙的政治平衡。

清末跟漢末有點類似,都是地方實力大於中央,但漢獻帝是沒實力但有威望還保留著,慈禧是有點實力但沒有任何威望了。東南互保的出現,證明滿清和慈禧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沒有了,太后與皇室的虛弱乏力展露無遺。這是地方軍閥化的雛形,過去就是藩鎮,滿清已經是覆滅的邊緣。在政治上第一次真正打破”皇命不可違“。如果慈禧處理東南互保三大疆臣,勢必加速滿清的覆滅。慈禧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迴避,並且同意東南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延續滿清的壽命。中央政權完全是喪失威信 漢人地方軍閥集團勢力和新的利益集團將代替舊有的利益集團。慈禧面對這種局面惶恐無助,也只有認命。

最後一點就是,只要保護了自己富貴。其他都無所謂,自私也許慈禧不敢處置三大總督的主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導語:

所謂東南互保,其實也就是東南各省的巡撫總督們,在清末時期,做出的一個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就已經失去了南方的統治權。儘管湘軍、淮軍和楚軍奮勇努力之下,將江南地區收歸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總督巡撫已經全都變成了漢人,滿人的統治已經過不了長江了。

尤其是以李鴻章為首的兩江總督,更是差點被推舉成為了東南各省的總統。不過在名義上,東南各省依舊受到清政府掌管,畢竟李鴻章對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滿清從太平天國時期,就開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權。

南方尤其是江蘇浙江地區,是清政府賦稅的重要來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國太牛了,他們打不下湖南長沙,所以繞開這裡,一路東進,將金陵城給打下了。

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勳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衝,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後,太平天國就在這裡建都了,而整個江南地區,幾乎也都成為了太平天國的地盤。這對清政府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沒有江南地區的賦稅,清政府根本無力支持各種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八旗的戰鬥力又顯得不堪一擊,所以慈禧太后在萬般無奈的時候,選擇將練兵權交給了漢人曾國藩。

  1. 這是在滿清歷史上,第一次將招募士兵的權力,交給一個漢人來掌管。
    曾國藩回到湖南已經,開始招募鄉勇,訓練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國相抗衡的湘軍。
  2. 這幫人當然也不代表正義,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清政府發不出軍餉,曾國藩又沒有錢,所以答應士兵們打下一座城池,就搶掠一座城池,打來打去,傷的還是老百姓。
  3. 後來李鴻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繼創立了淮軍和楚軍,這些人馬共同出手,終於平定了太平天國。然而對清政府來說,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因為兵權始終都在漢人的手裡。

滿清是從關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們在統治天下的時候,絲毫沒有安全感可言。這就是為什麼清政府不放心漢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國藩是一個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動解散鄉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軍的那些將領,包括淮軍和楚軍的各路將領,都成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說南方從這個時候開始,基本上全都被漢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詔。

1900年,這是在歷史上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正式進入了20世紀,也正是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佈了一道聖旨,表示要向11國宣戰。

大亂之後,公私蕩然。鴻章奏陳善後諸務。開市肆,通有無,施粥散米,中外帖然。並奉詔行新政,設政務處,充督辦大臣,旋署總理外務部事。積勞嘔血薨,年七十有九。事聞,兩宮震悼,錫祭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文忠。入祀賢良祠,安徽、浙江、江蘇、上海、江寧、天津各建祠以祀,並命於京師特建專祠。漢臣祀京師,蓋異數也。---《清史稿》

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說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詔的。有人說這是慈禧太后隨口一說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還有人說慈禧太后對各省總督巡撫下發了密詔,並沒有公開宣佈。

不管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調查清楚了。當時有這麼一種說法,密詔是通過郵電局發出去的,而郵電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懷。

  • 盛宣懷是誰呢?繼胡雪巖倒臺以後,清王朝的首富,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曾經的李鴻章大秘書。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盛宣懷是地地道道的李鴻章門人。
  • 盛宣懷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立刻秘密將這些密詔發往南方各省,所以張之洞、李鴻章等人,是率先知道這個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態,都在看李鴻章的意思。李鴻章作為當時的兩廣總督,第一個表態,表示不奉召,認為這是假詔書。

從這兒開始,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一個個都表示不奉召,認定了這是假詔書。與此同時,以張之洞為首的江南各省總督巡撫,開始支持李鴻章作為江南地區的總統。

一旦清政府與十一國正式宣戰,那麼李鴻章就可以領到江南各省採取自保行動,以此避免一場中華浩劫。

03東南互保到底是為了民族大義,還是個人利益?

現在很難講清楚,東南互保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當時李鴻章被推出來成為了江南地區的領袖,其實並不合時宜。

因為清政府還有11年的統治時間,而李鴻章對慈禧的忠誠又是旁人難以估量的。所以這件事有兩個錯誤。

  1. 首先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來東南互保,畢竟清政府依舊對這裡擁有管轄權
    。所謂東南互保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獨立,又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呢?
  2. 其次東南互保的領袖不應該是李鴻章,他雖然是漢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對清政府非常忠誠,這就無法真正構成東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說這是把李鴻章往火坑裡推,至於誰能真正獲得好處,沒有人知道。這次行動的背後,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後來也沒有人去調查這件事。

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東南互保並沒有構成現實意義,只是名號叫得響亮罷了。慈禧太后對東南地區依舊掌握著控制權,這是不可忽視的。

清政府的這些總督巡撫,對當時的清政府還有多少感情?或者說他們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達出來而已。

十月,出督兩廣。二十六年,賞用方龍補服。拳匪肇亂,八國聯軍入京,兩宮西狩。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有“此行為安危存亡所繫,勉為其難”之語。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後皆敵軍,日與其使臣將帥爭盟約,卒定和約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講成,相率退軍。---《清史稿》

至於民族大義,我認為這裡面是有一部分擁有這方面情懷的,但是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員。這幫人裡面有投機者,他們想要通過這次東南互保成為地方上的諸侯,那也未嘗不可。

總結:東南互保之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

作為東南互保的領袖人物,其實李鴻章並不想造成這樣的局面。雖然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後,漢人逐漸掌握了南方的政權。

可是這不代表漢人就一定要反叛滿清政府,在李鴻章看來,漢人依舊可以效忠滿清政府的。畢竟他的老師曾國藩,曾經完全可以推翻滿清,不是也解甲歸田了嗎?

可是這次的事件將李鴻章推向了風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將李鴻章封為直隸總督,成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這是在試探還是在拉攏?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鴻章都不願再考慮了。因為沒過多久,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後,就帶著遺恨離開了人世。


江湖小曉生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俄德日等十一國同時宣戰。當宣戰詔書下至各地方時,擔任郵政大臣的盛宣懷第一時間將詔書扣押,沒有昭告天下,只是暗中發給各地督撫一級官員,並且電告他們不要服從此命令。

東南督撫們不傻,以卵擊石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懂。所以五天後,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十位督撫暗中達成協議,宣佈不奉詔,“東南互保”自此形成。



東南督撫宣佈不奉詔後,慈禧大怒,因為當時天津前線激戰正酣,拱衛朝廷的武衛軍幾乎快要打光了,急需要東南的支持,而此時東南督撫互保,拆朝廷的臺,這讓慈禧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從6月底開始,一直到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在期間不停的給袁世凱和李鴻章拍電報,語氣和措辭一次比一次嚴厲。

慈禧給袁世凱拍電報,是因為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離北京最近,慈禧催促他儘快出兵進京護駕。

慈禧給李鴻章拍電報,是因為她也知道這仗打不贏,所以她想讓李鴻章快點進京,跟洋人談判。畢竟當時的中國,洋人只買李鴻章一個人的面子。

不過李鴻章和袁世凱不鳥慈禧,袁世凱每次接到電報就慌稱義和團作亂,他實在抽不出兵力支援,到後來實在矇混不過去了,就派了四千炮灰去送死,結果他派去的兵馬還沒趕到,北京就淪陷了,他保因而存了實力。

相比袁世凱,李鴻章態度更堅決,他說“國事未定”,你慈禧要我去可以,那麻煩你先把軍機大臣剛毅、端親王載漪等人(頑固派)的差事給撤了先,否則我在前面談判,他們在後方說我壞話,我去了也是白去。

慈禧很想讓李鴻章來,但她又不想撤掉剛毅這幫馬匹精,一來二去一耽誤,一直到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城下都沒做決定,所以北京城淪陷之前,李鴻章都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不過慈禧逃出北京後,發了一道旨,宣佈義和團是叛逆,並催促李鴻章儘快赴京,李知道事情鬧大,所以也就不再堅持己見,於八月下旬離開廣州,踏上了艱難的談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鴻章抵達北京,然後他以背鍋俠身份跟八國聯軍展開談判。兩個多月後,協議達成,即《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用多介紹了。清政府除了賠款本息一共9.8億兩白銀外,還要拆除天津的炮臺,以及駐軍,並且承諾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徹底淪為洋人壓迫中國人民的走狗。

此條約可謂是喪權辱國。

當然李鴻章在談判期間也提了要求,那就是八國聯軍不能追究慈禧責任,曾經附合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加處死的官員共幾百人,唯獨慈禧這個禍首在李鴻章的據理力爭下,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事後李鴻章被國人罵為:“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又替慈禧背了黑鍋。所以慈禧事後怎麼可能還追究李鴻章鼓動東南督撫互保的責任呢?她謝謝李鴻章還來不及呢。

至於其它幾位東南督撫,慈禧也不能追究他們的責任。因為一方面,東南互保使得南方得以保全,沒有受到戰亂的影響。慈禧在戰後面臨的第一件要緊事是湊錢賠款,南方九省保持了元氣,這在慈禧看來,督撫們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第二方面,慈禧手上無兵可用,她在戊戌變法之後組建了的武衛軍被八國聯軍打殘,駐留東北的九萬關外八旗被沙俄消滅,因此慈禧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光桿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義繼續號令東南督撫,但要她想治東南督撫的罪責,已經沒資本了。

PS:武衛軍一共分為五部。領導人分別是榮祿、宋慶、袁世凱、聶士成、董福祥。其中榮祿的部隊被八國聯軍全殲;聶士成戰死在天津前線,其部被宋慶收編;甘軍董福祥部因為得罪了洋人被聯軍列為黑名單,被強制解散。袁世凱是東南互保的參與者,不可能支持慈禧整自己。而宋慶跟袁世凱又穿一條褲子。他的毅軍和北洋新軍有很多軍官都是拜把子兄弟,也不可能幫慈整袁世凱。



另外還有一方面,東南互保十省的督撫關係盤根錯節,基本上穿一條褲子。比如李鴻章是淮軍領導人;劉坤一是湘軍舊將;張之洞與湘軍和淮軍的關係都很好;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是湘軍舊部,盛本人與李鴻章關係也非常好;袁世凱就不用說了,他是李鴻章的門生故吏。就連不太出名的閩浙總督許應騤也跟湘軍有良好關係。(許應騤的族叔許祥光曾與湘軍一起鎮壓過太平天國)

這些東南督撫們的關係盤根錯節,多少都有點關係牽連,是綁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慈禧敢動一個,互保的督撫們怕是要造反。事實上在當時東南督撫中,當時確實有人提出過造反建議,這個人就是張之洞。

張之洞在收到宣戰詔書後,第一時間就暗中推舉李鴻章當大總統。即一旦北京不保,他們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的總統,主持東南大局。而李鴻章的幕僚劉學詢暗中也寫信給孫中山,請他回國幫忙。(原話是“因北方拳亂,欲以粵省獨立,思得足下為助,請速來粵協同進行。”)

所以說,庚子國難之後,慈禧心對東南九省的態度就是一個字“穩”,先穩住再說。追究責任什麼的,不現實,也沒必要。這也就是慈禧沒有追究東南互保的原因。



不過慈禧沒追究不等於她不想追究,因為東南互保畢竟是是各地第一次公開的對抗朝廷的上諭,意味著東南已經有了與中央對抗的實力和資本,慈禧如果不打壓,東南遲早要造反。所以1902年回鸞北京後,慈禧對東南開始了打壓與瘋狂斂財。

當時李鴻章病死,劉坤一病死,支持洋務派的榮祿也病死,隨著一大批元老的去世,年輕的滿蒙貴族登上了政治舞臺,這為慈禧打壓東南地方實力派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從庚子之後歷任兩江、湖廣、四川、閩浙、兩廣總督的調動頻繁看,就可以看出慈禧當時的打壓力度。

庚子之前,南方督撫往往一干很長時間,有的直接幹到死,而之後,則是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換。

PS: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有功,南方諸省一直被默認是湘淮兩系的地盤,所以像曾國藩等人一般都是幹到死。東南互保後,慈禧被觸動了神經,打破了不成文規矩,藉著政治手腕又收回了東南各省的控制權。

1904年8月至1905年2月,見時機成熟,慈禧派鐵良兩次南下,打著清查各省財政和整頓兵工廠的名義進行練兵攤派,對東南各個省份,尤其是兩江轄區進行大舉搜刮。淮系控制的小金庫江南製造總局,一次就被鐵良搜刮出了80萬左右的存銀。而東南九省也被攤派了600萬兩練兵經費,湘淮兩系的私房錢可謂是被搜刮一空。



這事之後,打壓還沒完。當時鐵良被慈禧當作棋子,處處與袁世凱暗中較勁,比如袁世凱編練的北洋三、五、六鎮就被鐵良收入囊中,袁世凱被鐵良氣的不行,聯合慶親王奕劻參了鐵良一本,說鐵良要是不滾蛋,新政沒法搞(“若不去鐵,新政必有阻撓”)。結果袁世凱弄巧成拙,被慈禧明升暗降,任命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失去了軍權。

1907年,地方督撫中權力最大的袁世凱和張之洞被慈禧調到北京,此舉表明,七年前的東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操作下,徹底瓦解。

不過僅僅一年後,慈禧因腹痛而亡,沒有她這個操盤手,滿蒙少壯派玩不轉政治,又過了三年,昔日東南十位督撫之一的袁世凱成為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


Mer86


很多人覺得東南互保一出,基本上就意味著清朝對東南漢族督撫失去控制了,但我個人倒覺得不是這樣。

至少在慈禧死之前不是這樣。

說白了,東南互保就是在局勢不明的時刻,暫時把東南富庶之地圈起來,不受戰火綿延,至於後面怎麼弄,其實東南督撫心裡都沒數。



不僅東南督撫們沒數,就連簽訂互保協議的另一方英國,他們心裡也沒數。作為比較早地在中國擁有既得利益的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對其他列強企圖一擁而上在中國分一杯羹的行為其實是不滿和忌憚的,尤其對1900年前後發生在中國北方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國對此是擔憂的。英國懼怕其他列強瓜分中國的行為影響了他們在中國的既得利益,所以這才導致後來英國失去了聯軍的主導權。於是西摩爾將軍南下促成東南互保,其目的就是儘量保住英國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的核心利益,降低中國在被列強瓜分後有可能造成的利益損失。

至於這片東南互保區域在之後是繼續由慈禧來主政呢,還是擁立光緒帝,抑或是李鴻章,政體上是專制,還是君主立憲,甚至是共和,都是要看形勢發展而定。

那麼,對於東南督撫們來說呢,我個人覺得他們是不會真正背叛慈禧的。參與東南互保的幾位督撫,核心人物是李鴻章和張之洞,而這兩個人之所以能夠扶搖直上,慈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想他們策劃東南互保的重要原因是想給大亂之後的慈禧找一個落腳點,好歹先保住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再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互保是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勤王方案。但以李、張等人的政治傾向來看,如果形勢持續惡化,大清帝國真的在這場動盪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崩離析,他們也不會拒絕其他解決方案,比如將東南半壁獨立出來,背靠英國,建立一個憲政國家,這都是有可能的。

也正因為如此,慈禧迴鑾後並沒有對參與東南互保的地方督撫們秋後算賬,追究責任,像袁世凱、張之洞、盛宣懷等依然得到了重用。可見,慈禧對於東南督撫們在關鍵時刻的選擇還是認可和理解的。畢竟她本人能夠迴鑾,跟督撫們,尤其是李鴻章的努力不無關係。

最後一點,東南互保和清朝最後的滅亡都是晚清地方離心主義趨勢的一脈相承,但絕不能說東南互保直接造成了最後清朝的滅亡。事實上東南互保並沒有給清朝帶來太大打擊,慈禧迴鑾之後,她依然對大清帝國保持著絕對的掌控力。而清朝之所以滅亡,恰好是因為這股掌控力突然消失了,因為慈禧死了。



可以說,慈禧是晚清最後一個能夠協調不同政治集團的觀點和利益,並將其形成合力來穩步推進清廷政治改革的人。而慈禧一死,各路政治集團分道揚鑣,沒人再捧清廷的場,清廷的滅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達摩說


東南互保的背景是八國聯軍侵華。再往前推,則是慈禧對十一國洋人宣戰;再往前推,則是義和團興起。

這個事情的根兒,就是鬧義和團。

義和團反洋人不反朝廷。於是,當時的端王載漪等人覺得可以加以利用,便慫恿慈禧支持義和團。慈禧一時腦熱,就支持了義和團。後來更是一膨脹,一口氣對十一國洋人宣戰。

義和團是不是假把式呢?後來我們知道了,他們不堪一擊。但在當時,並不是所有大臣都能看清這一點的。這就關係到一個大臣的判斷力問題,也就是看事情的眼光和境界。

比如載漪這樣的權貴,就覺得義和團很厲害。但雄踞東南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總督級別),以及鎮守山東的袁世凱(巡撫級別),都看清了義和團外強中乾的本質,他們從一開始就對義和團沒什麼好感。

包括慈禧身邊的寵臣、重臣榮祿,也是覺得義和團不可能成事兒。可惜,他在漩渦中心,無力硬抗,只能在表面上敷衍慈禧。

後來事情鬧大了,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只好裝扮成老太太向西逃竄。

這時候,他才發現,東南安安穩穩,並沒有亂。原因正是,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沒有接受慈禧與洋人開展的詔令,保住了東南。也就是東南互保。

慈禧這個人,擅長玩弄權術不假。但識人用人,還是很精明的。你看他用的這些人,都是很能幹的人,而且還對他忠誠。

所以,儘管李鴻章等人沒有聽話,但慈禧能看透,這些老臣們是出於對她的忠誠,出於對清廷的忠誠,並不是反叛她。

因此,事後她承認,受到了載漪等人的矇蔽,她真正仰仗信賴的,還是李鴻章等老臣。

東南互保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清廷對東南漢臣失去了控制。但它說明,那些漢臣擁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可以左右慈禧的判斷。

當然,其前提是獲得慈禧的絕對信任,不會輕易懷疑其忠誠。因此,敢於這樣做的,也就只有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區區數人。


趣談國史


一、 東南互保的基礎

太平天國的興起,極大打擊了本來就已經十分衰弱的清朝政府。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政權,清廷不得不啟用一直處於被壓制的漢人官員,並由他們組織軍隊,代替毫無戰鬥力的八旗軍和綠營。這樣就產生了湘軍、淮軍等漢人地方武裝,而這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後來就成為地方大員。1860年,曾國藩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官轄著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軍務。這還不算,曾國藩又推薦了總督三人,另有九人擔任七省巡撫。

清政府中的滿人對漢人掌權惴惴不安,可是又無法收回他們的權力。因為打仗要靠漢人軍隊,朝廷收入要靠這些督撫繳納,否則政府的運轉都要成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樂得有吃有喝,苟且快活。1873後,設置了南洋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有了外交權。

朝廷財政越來越緊張,無力給各地督撫撥款,便權力下放,給了地方很大的自主權,讓地方自收自支,“就地籌款”,用自己籌來的款項養軍隊開工資發福利。時間久了,督撫們有了人權、財權甚至外交權,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獨立性越來越強了。但是,在這些督撫中,還沒有出現趙匡胤式的政治家。他們所求的不外是榮華富貴,而不是要奪取滿人的江山,他們與朝廷有著互相依存和利用的關係。只要漢臣不威脅到朝廷的切身利益,朝廷對督撫們的做強做大也就聽之任之了。正是這種格局,為後來的東南互保奠定了基礎。

二、 東南互保前後李鴻章的表現


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身體上都開始走下坡路了。赴任兩廣總督時,他已是年近八十的高齡。這個時候,有人給李鴻章出了上中下三策,要他選擇。上策是要他佔領兩廣地盤,擁兵自立,在亞洲開創一個新政體。這人膽子夠大,分明是在唆使李鴻章造反,就像當年有人勸曾國藩自立為王一樣。李鴻章偌大年齡,已經沒有年輕時的氣魄了,自然不會去自找麻煩。中策是率軍北上,剿滅義和團。這個主意倒不錯,可是此時的李鴻章手裡已經沒有當年的北洋勁旅了。另外,大張旗鼓地動用軍隊,極有可能被反對派指控為率軍作亂,後果不堪設想,此計也是行不通的。下策是奉朝廷旨意,進京勤王,如羊入虎口,杯水車薪,為大清國殉葬。李鴻章最後的選擇是隻身一人進京,與洋人和議。

在此之前,清廷發佈宣戰詔書,聲稱要與洋人一決雌雄,並要各地督撫進京勤王。李鴻章並不買賬,他在給盛宣懷的電報中說,清廷的上諭為偽詔,既然是偽詔,李鴻章告訴盛宣懷“粵不奉詔”

就很正常了。李鴻章還讓盛宣懷把他的“粵不奉詔”的意思轉達給“峴、香二帥”。峴帥,峴莊劉坤一,湘系軍閥,兩江總督。香帥,香濤張之洞,湖廣總督。李鴻章的目的就是要劉坤一、張之洞與他保持一個口徑。李鴻章此舉正合盛宣懷的意,盛宣懷正在為義和團運動蔓延到南方而蒙受巨大損失發愁。他恰好藉此機會,促成使南方督撫們結成統一戰線,與洋人達成協議,互不侵犯,避免南方戰亂,保全資產。於是,盛宣懷開始行動了。

三、盛宣懷穿針引線促互保

盛宣懷是李鴻章的老部下,他從1870年進入李府,被李鴻章委以辦理洋務的重任,李鴻章極力支持他大力創辦實業。到1900年,盛宣懷已經控制了輪船招商局、上海電報局、華盛紡織總局、中國通商銀行、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等企業。特別是他的上海電報局,為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督撫們的聯絡起到了很大作用。

盛宣懷知道,只要做通了劉坤一、張之洞的工作,東南互保就算大功告成。於是,他對這兩個總督對症下藥,各個擊破。他請張騫去做劉坤一的工作,請趙鳳昌去找張之洞。張騫與劉坤一、張之洞與趙鳳昌都有著極好的私交,辦理此事,馬到成功。

盛宣懷又把閩浙總督許英騤、浙江巡撫劉樹棠、山東巡撫袁世凱、四川巡撫奎俊等拉了進來。在盛宣懷的穿針引線下,東南各省官方代表、江浙士紳代表與英美駐上海領事經商定後,出臺了《東南互保章程》。該章程的核心內容是:“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督撫保護,兩不相抗”。

盛宣懷促成東南互保後,知道得罪了朝廷,心裡也有後怕,趕忙向朝廷表白,此舉完全是為了保住朝廷餉銀的來源,否則將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盛宣懷的表白,讓離京逃難中“上至太后,下至臣僚均銜恨極深,無不切齒痛恨”

可是,木已成舟,朝廷鞭長莫及,只能幹生悶氣,聽之任之。不久,慈禧太后發佈了一道“罪己詔”,等於變相承認了《東南互保章程》,也就等於不再追究盛宣懷等人的責任了。

參考書目:

《李鴻章傳》(梁啟超)《晚清裱糊史》(袁燦興)


濱城老王


1900年6月,一向處處挨打受氣的大清國霸氣的宣佈:向11國宣戰!宣佈這個命令的,正是大清朝的當家人慈禧老佛爺。比葉問還霸氣,葉問打10個,她要打11個。

就在慈禧要和洋人掰掰腕子,爭爭面子的時候,以李鴻章為首的南方各省督撫卻給慈禧撤了梯子,私下裡偷偷的和11國簽訂了《東南保護條款》,南方各省和洋人和平共處,南方不出兵支援慈禧,洋人也不進攻南方各省,是為“東南互保”。

當然李鴻章也是個精明之人,若公開宣稱不遵旨支援,那就是公然反叛,一下子就成為了朝廷的對立面,所以李鴻章對外宣稱“此乃亂命”,通俗點說,就是有人假傳聖旨,所以我不能遵旨執行。

沒有了南方的支援,慈禧在京城的武衛軍很快就打光了,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洋人攻入了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跑到了西安。

南方各省為什麼敢於東南互保?

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全國的督撫都是由滿人來擔任,滿清皇室以壓倒性的優勢掌握著全國的命脈,但是自從太平天國後,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人地主集團開始顯山漏水,逐步掌握了南方各省的話語權,這些人基本都是從當年的湘軍中走出來的,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當時的兩廣總督李鴻章是淮軍首領,也是曾國藩的門徒,淮軍就是從湘軍中分化出來的。兩江總督劉坤一,湘軍舊部。

洋務運動中,這些漢人官員思想開明,在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的帶領下積極興辦實業,引進西方技術,比如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李鴻章的招商局,這些實業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由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政治利益共同體。

這個共同利益體其實早就對滿清的腐朽統治不滿,但是他們又不能公開造反,或者說多年的儒家思想教育,讓他們還有一些忠於朝廷,忠於國家的思想,想通過積極的變法來輔佐朝廷變強。但是以慈禧為首的滿清皇室卻一次次的讓他們失望。

東南互保就是這些漢人官員集團下的一步妙棋!

如果慈禧打贏了,他們可以說這是“亂命”,所以我不能遵從,而且我通過簽訂東南互保,讓南方各省免於戰火,經濟免遭損失,於國家有利。

如果慈禧打輸了,那麼他們就趁機鬧獨立,甩開滿清政府的統治。張之洞就曾經建議南方各省獨立,推舉李鴻章做大總統,甚至還聯繫孫中山一起商議。鬧獨立,他們是有底氣的,南方經濟發達,是全國的錢袋子,不缺錢,論軍事,張之洞編練的南洋新軍也不是吃素的。

慈禧為什麼沒有公開處理這些人?

慈禧是個老政治家了,在當時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慈禧力求一個“穩”字,只要南方各督撫不公開造反,那就是還服從大清的領導,只要服從領導,那就有機會收拾他們,不著急。

另外,慈禧從西安回來以後,對洋人的態度就變了,不再是一位的排斥了,開始懂得處理與各國的關係了,喊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口號,這個時候如果公開處理東南互保的人,那就相當於再一次宣戰了,洋人絕對不答應。

而且對11國宣戰這事兒,慈禧也是受人鼓動,不乏有後悔之意,東南互保,在事實上保住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也是於國有利,所以,慈禧也只能吃個啞巴虧,承認宣戰是“亂命”。

沉得住氣才能做大事,慈禧明著不追究,但是暗地裡卻下足了功夫,調李鴻章進京參與和談,不論談出什麼樣的結果,李鴻章都要揹負罵名,首先打掉了東南互保的領頭人,然後把參與東南互保,不積極作戰的袁世凱調入軍機處,明升暗降,有品級無軍權。


因此,可以說東南互保是地方開始逐步脫離清朝中央政府控制的開始,是一個裂痕,是辛亥革命在11年前的一個預演,並不代表朝廷失去了對南方的控制,或者嚴格來說,並不代表慈禧不能控制南方各省了。要不然也不會在慈禧死後3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徹底結束了滿清王朝。


歷史百小生


對於清朝,“東南互保”確實是一次喪鐘。

雖說東南互保已經告訴了所有人,東南諸省正在脫離清政府的掌控,但這並不意味著清政府已經失去了對東南諸省的控制。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東南想一步脫離清政府的控制,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從洪秀全到東南互保,東南官員們已經在東南一帶經營了數十年,這才有了1900年的放膽一搏,用一出東南互保將自己置身事外。

倘若沒有積蓄這數十年之力,張之洞、劉坤一等人恐怕也不敢這麼做。

他們也確實是放膽一搏,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清政府能不能打得贏老洋。

打輸了的話,他們自然可以無憂。

可是,如果打贏了呢?清政府一旦打贏了老洋,那麼等待張、劉、李等人的很可能會是滅頂之災。

清自道光以來,對外幾乎沒有打過勝仗,有必敗之仗,也有不敗而敗之仗,如果這時候打贏了洋兵,那麼不論是慈禧,還是清政府的威懾力都可能得到回升,屆時慈禧攜勝利之勢而治張、劉、李等東南督撫的罪,張、劉、李等人也只能乖乖就範。

只是慈禧因為不敢和老洋徹底撕破臉皮,所以一直留有餘地,不敢下死手,這才讓老洋一路打到了皇城。

慈禧自己後來也說過,真要打的話,區區一個使館區,哪有打不下來的道理?

所以,張、劉、李等人也確實是在搏,他們所搏的就是清政府會輸,說白了是在搏慈禧一定不敢對老洋下死手。

張、劉、李等人宦海沉浮數十年,哪個不是成了精的人物?

他們對慈禧的性格可謂是瞭如指掌,他們知道慈禧絕對不敢和老洋撕破臉皮,慈禧之所以突然嚷嚷著要和老洋開打,顯然還有隱情——載漪、載勳等掌握了實權的皇室宗親為了進一步攬權,一直在慫恿慈禧和老洋打,只要打起來了,他們便可以趁機將手伸向軍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載漪等人添油加醋地捏造了一個假消息給慈禧,說老洋要扶植光緒,要逼迫慈禧交出權力。

慈禧自然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力,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這才惱羞成怒。

正因為如此,李老頭才敢說,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張老頭說了句更霸氣的話,坐擁東南,死不奉詔。

慈禧從惱羞成怒之中逐漸冷靜下來之後,很快便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打下一個使館容易,可是死扛到底的話不僅可能會讓載漪等人捏造的假消息變成真的,還可能會因此而拖垮清政府。

所以,她才又在匆忙之中給李老頭下了命令,讓他速速入京和老洋談判。

慈禧不是不想追究張、劉、李等人的責任,只是當時的形勢對慈禧和清政府很不利,不追究或者說秋後再追究顯然要比當場追究更為合適。

當時榮祿手上的軍隊已經被老洋給打廢了,東南督撫個個手握重兵,慈禧這個時候追究他們的責任的話,只會將他們徹底地推到自己的對立面。

他們一旦站到了她的對立面,那麼誰來維護她的地位?

所以,她不但不能追究他們的責任,還得想辦法拉攏他們,李老頭臨終之前舉薦小袁頂替自己的位置,慈禧為什麼會同意?

不僅是因為當時慈禧已經無人可用,小袁又恰好是個難得的人才,更是因為小袁手裡此時掌握著清政府最後一支精銳部隊,所以她得籠絡小袁,讓小袁能夠繼續為自己所用。

張老頭、劉老頭所坐鎮的湖廣、兩江之地,是富庶之地,是清政府的錢袋子,慈禧哪能不穩住他們?

劉老頭事後被加了個太子太保的頭銜,張老頭也得了個少保的銜呢!

可是這便意味著東南督撫們已經徹底脫離了慈禧和清政府的掌控了嗎?並非如此,否則也撐不到1912年。

慈禧讓小袁繼續練新軍,等到新軍練好了之後,因為害怕他將來擁兵自重,所以又在1907年的時候將他調入軍機。

這是明升暗貶,可是小袁敢說個不字嗎?不敢,只能老老實實交出兵權去了軍機。

慈禧病逝之後,攝政王載灃還是不放心小袁,那怎麼辦呢?想徹底剷除他,不但有張老頭攔著,也怕小袁一手帶出來的部隊鬧事,所以只能一紙命令下去,罷免了小袁的官職。

小袁敢不走嗎?仍然不敢。

所以,東南督撫們雖然唱了一出東南互保,可卻不意味著他們能夠無視慈禧和清政府,清政府對他們自然也沒有失去控制。


寧糊塗



朝廷以國家的名義宣佈,對各國列強宣戰,而幾個重要而且富庶的省份商量之後,卻認為朝廷的命令是亂命,不應該服從。所以,當列強真的打過來的時候,東南各省督撫組織起來,和列強進行談判,讓列強繼續北上,去打天津,打北京,不要打自己的防區。雖然客觀上朝廷的命令確實是亂命,但是作為統治者,這時候心理陰影面積還是很大的。

慈禧之所以悍然向列強宣戰,確實也是之前被列強欺負的時間太久了,很壓抑,尤其是戊戌政變之後,列強對慈禧的譴責,和對康梁的庇護,都讓慈禧如鯁在喉。加上這時候各地的漢人督撫在戊戌政變中多數都對軟禁光緒雖然表面上不說,內心卻都非常不滿,慈禧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當一些她身邊的滿洲親貴大臣把義和團推薦給她的時候,一拍即合,就讓她熱血上湧了。

八國聯軍入侵後,從大沽口登陸,一路直奔京城,慈禧下令各地派兵勤王,但是賣命的卻只有從甘肅趕來的甘軍董福祥部,而坐擁重兵的東南各省督撫卻眼瞅著北京淪陷,兩宮西狩,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而完全無動於衷,繼續作壁上觀,隔岸觀火。這時候慈禧心裡的悽楚當然是不用多說的。從她的角度看,這就等於東南地區脫離了朝廷控制,和叛變有啥區別?


八國聯軍之後和清朝談判時,仍然是東南互保的核心人物李鴻章領銜,而且列強指定只和李鴻章談判,不接受其他人作為全權談判代表,而慈禧本來想派去談判的是她更加信任的滿洲親貴慶親王,但卻被拒絕了。城下之盟已經是奇恥大辱,連談判代表都要由對手指定,而不能完全自己委任,這對慈禧來說,當然是更大的打擊,更會懷疑李鴻章和洋人之間有什麼默契。

談判結束後,兩宮迴鑾,李鴻章也死了。雖然慈禧冷靜下來以後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沒有東南互保讓東南財賦重地免遭戰禍,讓朝廷還能繼續維持表面上的統治,但對朝廷來說,東南互保對朝廷威信的挑戰和打擊還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朝廷一方面要繼續享受東南互保帶來的好處,但另一方面也要開始著手收拾參加東南互保的那些漢族大臣,來重新加強朝廷的統治力。

更巧合的是,東南互保的兩個核心人物中,李鴻章不久就死了,張之洞也被調入中央,名義上算是升官,但實際上是調虎離山。只有袁世凱算是一個例外,但是他坐擁北洋軍,和京城近在咫尺,卻沒有在危急之際派一兵一卒,所以,雖然袁世凱後來也升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之後朝廷也開始下令各地普遍編練新軍,以稀釋北洋軍在全國軍隊體系中的重要性。


而且,就在在這個時期,朝廷也增加了公派留學名額中滿洲親貴的比例,同時加快了對滿洲親貴的提拔和培養,比如蔭昌,載濤,鐵良等一大批滿洲親貴這時候明顯的加快了提拔的速度,用他們來執掌陸軍部等重要部門,在地方上也大力提拔滿洲親貴擔任重要省份的督撫,以壓制漢人大臣。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在預備立憲之後才會形成一個大失人心的皇族內閣,從而導致漢人大臣和朝廷完全離心離德。

從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些人的角度看,東南互保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們也不認為八國聯軍真的就要滅亡大清,滅亡中國,但他們在做出東南互保的決定的時候,當然都是知道最後還是要由他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所以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背叛了朝廷,而且他們是為中國保留一線生機,為戰爭結束後重建和進一步的改革做好準備。

但從朝廷的角度看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對我的命令有意見你可以提,但在我生死存亡,命懸一線之際,你們隔岸觀火,這和叛亂有什麼區別?對任何一個官僚體系喝組織來說,這種內部的紀律性都是非常嚴重的,即便是亂命,也應當通過朝廷來糾正,而不是自作主張,直接繞開朝廷和洋人議和。無論客觀上是否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朝廷,這種做法都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像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這種老於世故的封疆重臣來說,他們當然明白東南互保的政治風險有多大,但是他們仍然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以自己個人的政治前途為賭注來做於國於民都更加有利的選擇。而他們在這個時候的東南互保,在十年之後朝廷做出的回應就是皇族內閣,完全失去了對漢族大臣的信任。在這個意義上,東南互保也是讓綿延整個清朝的滿漢衝突清楚無誤的浮出了水面,為清朝最後的崩潰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