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現在一些高校為啥熱衷於改名?改名以後教學質量和科研成果就提高了嗎?

萬馬奔騰720315


中國高校發展史,更像是一高校改名史。

很多高校的改名從最初的建立,已經改名若干次,合併拆分若干次。

比如,最早的三江師範學堂,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發展階段,在1950年定名為南京大學。

再比如,最早的太行工業學校,歷經華北兵工工業學校、太原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太原機械學院、華北工學院等階段,最後改為中北大學。

比如,淮南煤炭學校,先後改為淮南礦業學院、淮南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等校名。

再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先後改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等校名。

直到現在,還有許多高校在推進改名。比如,海南醫學院想改為海南醫科大學,合肥學院想改為合肥大學,湖南理工學院想改為湖南理工大學等。

如果學校改名沒有好處,校長書記肯定也沒什麼動力。雖然這高校如果只是改了個名,短期內對學校的科研、教學水平,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在我國當前的環境中,對學校的長期的發展還有是有好處的。那麼好處到底有哪些?

一、形象提升,更容易被人認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名字是“大學”的高校,比名字是“學院”的高校實力強,比名字是“學校”的厲害。高等院校的檔次,從高至低,依次是大學 、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學校。當然,這類人對高等院校的認識非常淺薄,只會簡單地以貎取校,以名取校,他們不瞭解高校的實力與內涵,也不瞭解高校的真正水平。但是這些人的口碑,也是學校的形象,也關係到這些學校的聲望。

二、聲望提高,有利於生源質量提升

學校的校名變更,一般是從學校到學院、從學院到大學,從一般地級市冠名改省名冠名,從省名冠名改大區冠名。比如瀘州醫學院改四川醫科大學,再改西南醫科大學。不過現在高校改名,已經不允許改“中字頭”校名,要不然中字頭的校名會滿天飛。

學院改大學,對學校的生源質量提升大有好處。這在我國有許多真實案例,高校校名從學院改為大學之後,生源質量有較大提升。例如 ,2015 年西藏民族學院改名西藏民族大學,在河北省錄取分數比上年提升 12 分;蘭州商學院改名蘭州財經大學,河北、江西、河南錄取分數比也分別比上年提高了 5 分、6 分和 8 分;2012 年山東經濟學院與山東財經政法學院合併改名山東財經大學,當年該省二本錄取分數飆升 30 分。生源質量提升,對學校的長期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學院改大學,不僅是生源質量提升,同時也還有利於高校承接科研項目、開展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的活動。

三、達到標準,也是實力的一種展現。

比如學科要改名為大學,需要滿足一些硬核指標。

比如,在校生規模。“大學”全日制在校生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

學科專業:“大學”在應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學院”應擁有1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

師資配備:“大學”學生與專職教師比例一般不高於18:1,兼職教師人數不應超過本校專職教師的1/4;“學院”在建校初期的專職教師總數不應少於280人。

“大學”碩士點數量要在10個以上……

高校從“學院”改為“大學”,體現了學校各方面的發展達到了其對自身各方面水平更高質量的。如果滿足更名“大學”的條件,高校肯定會提前向教育部申請更名,不遺餘力推進校名更改。

最後,給大家蒐集了一些大學的改名的過程。

山東農機化學院——山東工程學院、淄博學院合併——山東理工大學
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師範專科學校合併——青島大學
湛江水產學院——湛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
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文理學院
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常德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常德師範學院——湖南文理學院
錦州師範學院、遼寧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渤海大學
鷺江職業大學——廈門理工學院
彭城職業大學、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徐州工程學院

金陵職業大學、南京農業專科學校合併——金陵科技學院
杭州應用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
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山東化工學院——青島化工學院——青島科技大學
馬鞍山鋼鐵學院——華東冶金學院——安徽工業大學
武漢化工學院——武漢工程大學
重慶商學院、渝州大學——重慶工商大學
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合併——福建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建築專科學校合併——福建工程學院
西安冶金建築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宜春師專、宜春醫專、宜春農專、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合併——宜春學院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天津工程師範學院
湛江醫學院——廣東醫學院
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絲綢工學院——浙江工程學院——浙江理工大學
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長江大學
鄭州紡織工學院——中原工學院
中南工學院、衡陽醫學院合併——南華大學

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
華東地質學院——東華理工學院——東華理工大學
吉林師範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北華大學
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江蘇科技大學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首先他們的改名都是從學院變成了大學,這是一個級別的提升。

因為在中國學院總給人感覺像專科的學校,而大學更像一個綜合性的高級學府。

一個學校的報名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名字好不好,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報名之前,對這所學校的認知,僅僅存在於他的名字和聽起來的效果。比如你向別人介紹我畢業於某某學院,或者我畢業於某某大學,你感覺哪一個更高大上一些呢?

學校也是站在了招生報考的角度。因為一個學校的生源決定著他將來的高度,只有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員來到自己的學校,才能夠有更多的優秀畢業生,這樣一所學校的發展才會走向良性循環。試問哪一所高校不願意自己能夠在全國的排名當中更向前一步呢?

綜上,所以學校現在都把名字改得更加高大上。


爸媽英語露一手


不可能。改名為了夥同教育官僚部門欺騙學生家長。


南鳴5


時代發展需要,以前的名字都是那個時候取的,名號對一個高校來說真的很重要立足於現在打響名氣,不能說提高了什麼至少說明學校還是朝前看


榮強數學


改名之後生源質量會提高

生源質量提高之後,學校的相應資源就會變得好一些

q


睿文說


改一個大氣的校名目的就是招攬生意一一一一一學生!招生越多越賺錢。最終目的就是錢!


用戶6426434211846


這個問題還真的有國內的學者研究過。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潘昆峰及其學生何章立,在2017年第4期《教育與經濟》雜誌上發表過一篇論文《高校名稱與學生認知判斷:實驗的證據》,專門研究了大學不同的名稱對學生填報意願的影響。

文章設計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作者虛擬了32個大學名稱,發給中西部某地級市某重點高中的96名高三學生,讓他們僅僅按照名稱來揣測其錄取分數線。

32個虛擬的大學名稱都是按照地域+行業+級別的模式,並且每個之間也有等級之分。對於地域,分為大區域,省份,城市,山河湖海四個等級。對於行業,分為不含行業,理工,科技,交通四個等級。對於級別,分為大學和學院兩個等級。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創造出如下大學名稱:華南理工學院,華南交通大學,廣東學院,廣東科技大學,東莞大學,佛山交通學院,汕頭理工學院,嶺南理工大學,珠江大學等等。

文章對學生的選擇結果做了實證研究,提出了4個假設

  • 1.校名首字段覆蓋的地域範圍越廣,學生評價越高
  • 2.學生對尾字段是“大學”的評價高於“學院”
  • 3.學生對校名首字段的判斷來自於對其所在地是否是省會的判斷
  • 4.學生對校名的判斷來自於對其就業率的先驗判斷

研究結果顯示,學校名稱確實對學生的報考意願存在著顯著影響。其中學校級別,即是叫“大學”還是“學院”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地域名,再次是行業名。

文章的結論是:

校名首字段包含“省份”、“大區域”名稱的高校校名得分明顯高於其他名稱。研究同時發現了尾字中“大學”相比“學院”有極強的優勢。考慮到在中國語境下,現有的“學”通常比“學院”在學科數量、學校排名上有明顯優勢,這種群體性差異在考生群體中形成了刻板印象,會帶來對個體高校校名判斷的差異。

文章同時對上述現象的原因做出瞭解釋:

一方面,組織的級別,應當與組織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重要關聯,這被看作是順理成章。因此,“省份”或“大區域”校名所代表的學校級別,應當通過學校的地理位置加以呈現。

另一方面,“大學”與“學院”的差別被先天化為高校等級和質量的差別。

本文的結論有力地證實了

學校校名傳遞著學校的地理位置、就業水平、院校質量等諸多暗示性潛在信息,這些信息在學生決策時,啟發了學生對就學地點和就業收益的判斷,從而有效影響了學生的決策選擇。學生的決策選擇,也將最終對對學校的外在形象與聲譽、招生錄取產生重要的影響。

因此,現在國內高校熱衷於改名其實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同時也確實獲得了某些方面的收益。

大學改名當然不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水平,但是他可以提高學校招生的生源素質。生源素質提高了,畢業生就業方面也會提高,而學校聲譽也會提高,而最終會有更多的好的教師願意加入,所以間接上會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屆兩屆學生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年的積累。但是學校改名有利於學校發展確實是有實證依據的。


數學救火隊長


太陽神改成湯臣倍健,

腦黃金改成腦白金


馬作寬


中國計量大學如果改名為中國量子大學,絕對是學霸成堆,學神來追,美女助威,成為世界最酷大學!

下設:

1丶量子通信學院

2丶量子計算機學院

3丶量子控制工程學院

4丶量子過磅稱重學院

5丶量子江南女子學院

6丶量子基礎數理學院

耶耶耶✌


和協


取個好聽的校名吸引眼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