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逃兵”管轶,原来竟是钟南山院士最得意门生

近日,翻看新闻,了解到了国内知名专家管轶,据报道,在事情发生之后,他曾经到武汉进行过调研,但却又匆匆离开,还说了一些立场先行的丧气话,因而被称为未战先跑的“逃兵”。应对质疑,管轶表示:“我不是逃兵,只是无能无力,悲从心来。”

但网友却并不买账,选择相信钟南山这样坚守一线的科学家,毕竟困难再大,我们也无法逃避,终要勇敢面对。但回顾管轶曾经说过哪些话,似乎又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管轶真正的实力。

“逃兵”管轶,原来竟是钟南山院士最得意门生

饶毅的同级校友

提起管轶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是对于饶毅却很熟悉,饶毅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为人仗义执言,经常为媒体所关注,其实管轶和饶毅是同级校友,两人均在1978年考入江西医学院(后并入211高校南昌大学),我们知道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高考录取比例很低,当时很少有人去追逐名校,毕竟能够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饶毅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入复旦大学)研究生,此后赴美留学,而管轶则先后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

“逃兵”管轶,原来竟是钟南山院士最得意门生

钟南山院士得意门生

管轶教授是钟南山院士的得意学生,在2003年“非典”期间,钟南山曾经凌晨赶车去管轶楼下邀请其一同参与研讨疫情,当时正值疾病爆发期,管轶并没有推辞,而且其带领的团队也为疾病的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团队查到果子狸是潜在宿主,成功确定了SARS冠状病毒及其活禽畜市场的传染源,避免了病毒的再次爆发。目前他是医学微生物学专家,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逃兵”管轶,原来竟是钟南山院士最得意门生

发表论文300余篇

据悉,截止2020年1月,管轶已发表同行评审论文30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36000次,H指数达92。其中包括240多篇的SCI学术论文,有网友进行了统计,其中有10篇science(科学)、9篇nature(自然)、3篇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0篇柳叶刀,他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达到近30000次,2014-2018年,连续五年被国家权威机构Thomson评为“高被引科学家”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管轶教授是禽流感病毒国际权威之一,在病毒学研究和中国乃至全世界控制新发传染病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2017年,他带领团队负责H7N9等新发传染病的溯源、进化及致病性、传播性等风险评估,显著提升了我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该项目斩获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管轶是科学家,不是医生,他可能无法在一线医治患者,他的任务是去寻找病毒的样本,研究病毒的结构和传染方式,找到能够治本的方法,彻底消灭病毒。过去他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和控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他依然不是逃兵,其实他一直都在战斗,只不过他的战场在实验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