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手機不離手,手不離機整天玩手機怎麼辦?

用戶8550498727141


孩子愛玩手機,需要進行引導和規定,讓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要控制孩子的使用時間。

1.孩子愛玩手機,需要適當的控制和規定,每次在玩手機之前,要和孩子說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或者是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才能玩一次手機。

2.每次玩手機,一定要控制好時間。最多10-20分鐘。因為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容易使眼睛疲勞,易引起近視。

3.孩子玩手機,不能在手機裡面讓孩子玩遊戲,可以適當的看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動畫片,或者是聽聽音樂等。


若是儚終將空


現在科技太發達了!誰家孩子不玩手機的,玩手機有利有弊,現在為啥小孩都很聰明,那不是因為接觸各種信息多,所以見識多廣。

我也是一位媽媽,我也允許孩子玩手機。前提是我們會規劃時間,什麼時候可以玩,可以玩的多長時間呢?只要能做到規劃要求,我們就讓她刷刷手機。

誰的知道手機盯久了眼睛,身體都不好,除了要求孩子不能過多玩手機,那麼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耳熟目染,孩子自然而然的跟著做。

我每天6點下班,回到家裡忙於各種家務還有孩子的作業檢查,在我做飯期間孩子可以玩上半小時的手機,我女兒看手機主要是看娃娃視頻,還有就是喜歡的動畫片。對於打遊戲什麼之類,從來就不給接觸。個人覺得只要不是玩遊戲。應該不會太沉迷於手機(備註一下,我和爸爸也從來不玩遊戲)

所以要客觀看待這個問題,沒有強制性的不可以,只要合理的安排刷手機就行。畢竟現在孩子很多作業都是來自網絡佈置,完成。


寶媽的生活記錄


為避免孩子成為手機控,爸媽們也要下一番苦功。因為小孩從小就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包括手機,這會促使他們一直想接觸。那爸媽們怎樣做,才能減少孩子對手機的興趣呢?

1、用溫和的方式拒絕孩子

爸媽在玩手機時,如果孩子搶手機,第一反應就是把手機舉得高高的,或者換一個地方繼續玩。對孩子來說,這其實是一種傷害,因為孩子得不到的東西會更想要,而換用溫和的方式引導TA放棄玩手機的念頭,反而更重要。

2、放棄變相的誘導

有的爸媽喜歡跟孩子玩搶手機的遊戲,使得孩子拽住爸媽的手臂不放,或者試圖用各種方法獲取手機,有模有樣學著爸媽玩,與其這樣,爸媽倒不如直接把手機藏起來。

3、別讓手機佔用親子空間

陪孩子的過程中,有的爸媽會感到無聊,於是讓孩子自己和自己一起玩手機。其實,孩子的初衷只是想爸媽多陪伴。只要爸媽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孩子自然就會將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

4、要把手機當成親子工具

爸媽可以把手機當成促進親子交往的工具,比如幫孩子拍照、錄像等。這樣孩子就會認為手機是認識自己的工具,而並非是玩遊戲、看電影的工具。此時是爸媽玩手機的最佳時機。

5、玩手機也需要“挑時間”

另外,爸媽也可以在孩子睡覺時玩手機,既能緩解自身帶孩子的疲勞,又能避免孩子經常接觸到手機。


山城大叔的大叔


首先孩子手機不離手是因為:第一,手機裡的內容(就是遊戲動畫片小視頻之類)比較吸引孩子,相對於古板的書本來說手機確實是對孩子吸引很大的。這個就是需要家長掌握了,首先在你的手機裡禁止下載一些遊戲App,沒有了這些遊戲當孩子拿起你的手機看到無東西可玩的時候也許會主動放下。第二就是家長動起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想靜一會就扔給孩子一部手機,你要陪他們玩,不要讓他們閒下來,(當然也不要在意你家會有多亂),只要你能陪他們做各種遊戲,相對於手機,大部分孩子還是會選擇和大人玩互動遊戲,當然是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假如你的孩子已經上高年級或者正在叛逆期,畢竟讓她(他)們主動放下手機還是比較困難的。我想還是需要父母的軟硬兼施吧!


果粒橙小冰冰


首先,家長們要做好模範,做好榜樣。在孩子的成長期,其行為舉止方面,基本都是家長教育孩子,孩子總是通過模仿家長了解外界。完全可以確定的說,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你的一舉一動都在眏他的眼睛裡,寫入他的思想裡。

很多家長,自己整天抱著手機不離手,吃飯看,這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這麼沒道理的事,你都好意思,那孩子為什麼要在意你的良苦用心呢?

然後,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有事可忙,提升孩子應對新學期的學習機會,能讓孩子超越同班同學的一段重要經歷。培養孩子額興趣愛好,支持他做的喜歡的事,讓興趣動力超越遊戲動力。

如果他沒有興趣愛好,那自然也是家長的失職,想辦法拓展孩子的課餘生活,讓他接觸可以培養興趣的新事物。孩子幾乎不會拒絕課餘時間的各種外出活動。

最後,爸媽的陪伴最重要。現在的孩子比較愛玩遊戲,一大部分來源爸媽,爸媽如果放下手機,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不會抱著手機玩的。

首先爸媽把孩子放在第一,到週末得時候帶孩子出去轉轉,對孩子寫作都有好處,見識面廣,這樣孩子有了足夠得陪伴,對以後的手機誘惑就是一件小事了,大人要想玩,等到孩子上學不在家,或者晚上睡覺在玩,望家長一定做出孩子的榜樣。


薰染的堅強145843582


  • 家長的每一個動作潛移默化的都在影響著孩子。疫情期間,作為五歲的小朋友,看到他一天比一天玩手機順手,就知道是自己惹禍了。
  • 孩子的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樣的筆,他畫出什麼樣的畫。對孩子要求的同時,也應該看到自己的問題。

家長不能將孩子關在籠子裡,將一切誘惑與危險人為的隔絕。這樣反而會讓其經不住誘惑,對刺激新鮮沒有任何抵抗力。讓他自由行走,去接觸,去認知,手機的利與弊,如何正確的使用手機。

問題出現必有其因,那些手機不離手,手機被沒收就要死要活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去尋找其沉迷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其改變。一般情況下孩子特別沉迷手機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 父母愛玩手機,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非常少。

我們家一個孩子,非常的孤單,情感上就會更多的依賴父母。父母顧著玩手機,小孩子也就會跟著玩手機,這就是言傳身教。

為了安靜省心,主動拿手機給孩子玩,自己多睡一會或者多看會電視,主動拿起手機給孩子。等到孩子離不開手機了再痛斥孩子玩物喪志,不聽話。這是典型的自己挖坑埋自己的行為。

現在,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玩積木,畫畫。突然發現,他並沒有那麼依賴手機。塞個手機一時省了心,卻給孩子的成長埋下了諸多隱患。

為何現在的孩子們都這麼迷戀手機?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才能儘快幫助他們擺脫手機的控制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讓孩子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

只要孩子在身邊,家長做到堅決不玩手機。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家長每天都迷在手機、電視上,很難想象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先要“管教”住自己。

二、看課外書,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三、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

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開闊視野。對於有的孩子來說,玩遊戲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的。比如爸媽特別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這時候孩子就會利用遊戲來消磨時間,長此以往,就對遊戲產生了依賴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學習上。

四、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增強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附近有幼兒園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帶自己孩子一起加入。這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樂趣。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五、提高自控能力。

逐步讓孩子認識到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家長要通過平和的溝通,擺事實講道理,和孩子達成共識。不要情緒過激,也不要危言聳聽,否則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對於其他成癮行為,手機成癮只要能夠認識到其中的危害,並能得到身邊人的幫助和支持,還是比較容易戒除的。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是因為在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缺乏支持,不夠自信,壓力大,轉而到虛擬世界尋找安慰和刺激。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法得到欣賞和肯定,他們也很苦。

  • 家長要心平氣和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具體的心理想法,提供心理支撐和幫助,以疏導為主,有節制地、慢慢地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霖霖媽521


1.家長以身做責,小孩喜歡玩手機大多是大人慣的,有些大人喜歡玩手機,小孩看了就去要玩,然後給個小孩自己玩了,有些大人要做事情,小孩太鬧騰,一個手機過去,小孩就立馬安靜了,所以大人就習慣養成,小孩也就習慣玩手機不放手。所以,大人要以身作則,做榜樣。少要或者不玩,我自己看手機的話,很少在孩子的面前玩。所以,我的孩子很少鬧騰著玩手機。

2.控制玩手機要控制時間,玩手機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傷害。在手機上設定使用手機的時間,我兒子玩手機5歲就給他在手機上下了個看英語的,一天就看20分鐘,手機APP到了20分鐘就看不了了,他自己就自動把手機還給我,自己去玩了。

3.轉移注意力,多帶出去玩,就算是門口散散步,做做運動,帶著去,或者你要去哪裡,方便就帶著去。多去跟同齡的小夥伴去玩,說真的,有時候小孩子還是缺個玩伴,有人一起玩,手機玩的就少了。

4.規劃好一天的生活,大人一天沒規劃,也是一天到晚玩手機,同理,小孩也要為他規劃一下的,不要規定的太死,一天安排一兩件事情給他做一下,我兒子一天要寫一個字,或許畫一下畫。有時候也會安排看一下弟弟。你有點事情給他做就不會再有太多時間去玩手機了。

說那麼多,還是大人的引導,大人的以身作則。





葉小魚兒


我估計你個人或者家人也挺喜歡玩手機,尤其在孩子面前,孩子潛移默化的就被影響了,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複印件出問題,肯定是原件本身就有問題。

孩子在身邊時我們儘量放下手機,她學習的時候我們更不能在他面前看手機,你都在玩,他能不要嘛。

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家裡人都要注意點。



蔣寶寶


玩手機主要是玩遊戲,現在的小孩子哪有幾個喜歡閱讀的,玩遊戲倒沒啥,有時候玩遊戲也能鍛鍊大腦活性,反應能力和思維。

而父母不是要做強硬的阻止,最好是引導,和培養小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玩手機玩遊戲,主要是小孩子沒啥其他愛好和興趣。

外加父母陪伴較少,身邊朋友沒幾個,能說能玩能笑的人少的可憐,所以不讓玩手機不讓玩遊戲,你讓一個生活枯燥,正是愛玩愛鬧的小孩子怎麼辦?

何況是成年人整天上班,工作,處理各種事情煩的不得了,壓力也別提有多少了,都想在網絡上尋找放鬆的途徑。

那麼父母就應該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分散注意力,不是集中注意在手機上。

可以是繪畫,書法,和父母一起品讀書記,舞蹈,手工製作等等吧,父母帶著孩子玩的好,哪還會天天報個手機,只會對喜歡的興趣沉迷其中。


窗外昨夜雨


一、家長以身作則,加強親情教育家長應該先做好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約束好自己看手機的習慣,如果想看手機可以在孩子睡覺之後或是做作業的時候玩,注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

  在孩子的空餘時間,家長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的活動,或是帶孩子去旅遊,做運動等,在活動期間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或是習慣,表揚肯定孩子好的表現,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    

二、指定詳細且嚴謹的規則和獎懲制度有時候也可以稍微讓孩子放鬆一下,那麼就要制定出一套如何玩手機的制度讓孩子嚴格遵守和執行,比如什麼時候可以玩,一次玩多久等,家長一定要嚴格執行這一套玩手機的制度,讓孩子既享受到樂趣但同時又能遵守規則。

 

三、對孩子玩手機的內容進行監管家長可以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進行監督,一定要了解孩子通過手機獲取了什麼信息,通過手機都在做什麼、看什麼,這對家長教育孩子還監管是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