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同伴關係,請家長們務必知道這一點!

從一個孩子出生之後,他的世界就開始運轉了,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陪伴他的不止是父母,更是和自己孩子一樣年齡的同齡人,這些同齡人也是孩子道路上的相互促進者,良好的同伴關係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不良的同伴關係會嚴重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所以家長們往往都很注重自己孩子的交友情況,注重孩子的同伴關係是否良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最近我的朋友小於也和我提起了這一點,原因是因為有一天她去學校接孩子放學,發現孩子一個人獨自出來,周圍沒有其他小夥伴的陪伴,之前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孩子都沒有看到他們的影子,自家孩子也好像很不高興,於是小於趕緊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卻說沒什麼事,這件事過去之後,小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學業開始退步,成績一直往下掉,這下可讓小於開始著急,於是小於再一次去詢問了自家小孩,原來是最近小於孩子和其他同學相處的不太愉快,和之前一起玩的朋友開始鬧矛盾,所以小於孩子的學業由於被這些事情影響導致大退步。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小孩子的智力發展和社會化進程主要是在他們和比自己更加成熟的社會成員一起活動,相互作用下逐漸完善的。

小孩子的世界不僅有和自己父母所構建的家庭性世界,也有和同齡同伴一起構築的社會性世界,無論是哪個世界,對孩子成長道路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那麼究竟應當如何去解讀孩子的同伴關係呢?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同伴關係的特點

1、0-3歲的孩子同伴關係特點

0-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還處於對任何事件的初步摸索階段,這個時期的同伴關係是極為簡單的,也是極為懵懵懂懂的,可能孩子今天和這個小朋友關係好了,明天就和另一個小朋友關係好了,誰也無法說清楚這個時期小孩到底認為誰是他的同伴。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2、3-6歲的同伴交往關係特點

3-6這個時期正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的時期,這時候孩子從與家長交往、與社區同伴交往的小環境中換到一個更廣闊的關係更複雜的大環境,孩子心理上的不適應感會造成此階段的同伴交往是充滿矛盾感的具有攻擊性的,今天可能就和這個小朋友鬧矛盾,明天就和另外一個小朋友鬧矛盾。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3、6歲以上孩子的同伴關係特點

6歲以上的孩子心理逐漸趨向成熟,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同伴關係往往是積極的但同時也是具有排外性的,這個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各種小團體,在小集團內部的夥伴無比團結,都會排斥小集體外部的人員,從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同伴關係各有特點,從懵懵懂懂到衝突滿地再到逐漸穩定,這些都是孩子人際交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歷,那麼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當如何幫助孩子呢?同伴關係的構建對於孩子成長道路具體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再具體來分析一下。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構築良好同伴關係的益處

1、有利於增加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

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利於構築更加健康的社交環境,也更有利於增加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孩子會學會如何去面對不同意見,如何去處理和其他小朋友的摩擦,如何去維護自己正常的同伴友誼,這些溝通交流的經驗,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道理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2、塑造更加健康的心理

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才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健康地成長,孩子在群體中會獲得滿足感和自我認同感,在和同伴交流過程中,孩子也會獲得愛和尊重,同時學會如何去愛和尊重其他人,如此良性循環才能構築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3、有利於孩子在社交上更加有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只有在群體中,一個人才會有被接納感、才會有歸屬感,良好同伴關係的構成有利於孩子獲得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的安全感被需要感,這種心理需求光靠父母是無法充分給予的,關鍵還在於去發展一個良好的同伴關係,而且在和其他同伴的交往過程中,孩子會審視自己與同伴的差異並作出模仿行為,所以良好的同伴關係有助於孩子去學習更加優秀的行為。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既然良好的同伴的關係有如此多的益處,家長怎麼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加良好的同伴關係呢?

如何培養孩子與同伴的交際能力

1、父母應當先以身作則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模仿父母的行徑,所以在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上,家長需要以身作則,親自出來示範。例如家長出去購物和推銷員交流時,首先家長要做的是禮貌待人,這樣孩子也會在這樣的事件中學會如何禮貌地和他人的交流,還有家長可以多多鼓勵孩子出門和同齡人接觸,只有多去結交不同的同齡人,孩子才會更好地掌握不同的社交技巧,從而更好地去處理在群體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2、和老師一起構築和諧的交往環境

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不僅有父母,還有老師,作為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家長和老師應當一起為孩子構築和諧的同伴交往環境,在處理自家孩子和其他小孩的交流摩擦中,家長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引導孩子在互助合作中去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3、尊重孩子自我的訴求

很多家長可能會過多的干預孩子的同伴交往情況,生怕孩子學壞,這是不可取的,會讓孩子感到沒有被尊重,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問題,站在孩子的立場去了解他的人際交往情況,不要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強行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對於孩子交際能力的提升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3個方法,讓孩子在未來“吃得開”

說一千道一萬,構建積極良好的同伴關係才能讓孩子的人生道路走的更加順遂,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特點、不同思維方式的孩子,家長應當“量身定做”地為自己孩子尋找合適的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促進孩子同伴關係和諧良性發展。那麼作為家長的你,學會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