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我是女兒的小怪獸


古代為什麼兩國交戰的時候有不斬來使的規定呢?斬了又怎麼樣呢?

今天我來詳細解讀一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是雙方即便殺紅了眼,也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打破這一規則,這個說法源自哪裡呢?

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經常交戰,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還是講規矩的,首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下戰書,這叫師出有名。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都是貴族的運動,而且是以車站為主,雙方都要通過使者來約定戰爭的時間,在作戰的時候還要選進一個開闊地點,這個使者正式稱呼被稱為行人,而這個官則來自於西周,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各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幌子進行攻伐。而對於前來溝通作戰地點的使節是沒有敵意的,而且更不會隨便的斬殺,很多時候這些使者都會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戰國之後,所謂的禮儀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戰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

甚至還發生了屠城的事情,那麼這個時候不斬來使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是古代的信息傳播不發達,而且使者本身的地位低,不具有太大的威脅性,

斬殺使者反而會中斷一些信息的來源。比如說司馬懿就通過蜀國的來使判斷出諸葛亮的飲食出了問題,已經活不長久了。

第二點,戰爭派戰爭期間互相派遣使者已經成為戰爭的一個部分,使者都是雙方將帥的工具。

一些將領也可以通過厚待使者來瓦解敵方的君心,比如說在關羽知道自己的後背被東吳人給偷襲了,於是他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去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讓他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還允許他們回家去報平安。

而關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東吳的厚待,於是他們就不在聽從於關羽的命令,數萬精銳瞬間走時一大半,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關於吃了大虧教訓非常的慘痛。

那麼如果在戰爭期間斬殺對方的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斬殺對方的使節會激怒對方,導致對方死戰。

斬殺了對方的人,就有人讓對方開戰的理由很多時候,對方派遣使者也並不是來求和的,只是為了傳達某種信息,甚至是傳達自己不想進攻的信息,如果這個時候斬了敵方的使者的話,那麼地方就有理由出動人馬,可以名正言順的攻擊自己了,就算本來敵方是侵略者是不正義的,一方也會理虧。因此斬殺對方的來使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但有時候斬殺使者也能瓦解敵方的軍心,比如說在東漢的時候,建威大將軍耿恭就做了一次嘗試,在公元75年的8月份,匈奴圍城。守軍已經彈盡糧絕了,這時候匈奴就派使者派勸他投降,結果他不光殺掉了使者,而且在城頭大肆的吃燒烤,他行為顯然有悖於常理,也激怒了匈奴。這引來了更多的敵人,不過守軍在投降無望的情況下,反而更加的奮勇殺敵,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斬殺來使的這種行為徹底斷絕了,自己的士兵投降的念頭,讓他們背水一戰,最終創造了十三將士歸玉門的奇蹟。

總結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蘊含著更多政治軍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斬殺敵方的使者,否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其實斬殺使者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使者的地位無足輕重,關鍵是如何的利用使者達到激勵自己的士氣或者瓦解敵方的軍心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戰爭藝術的體現


如是我聞人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源於周禮,春秋時期雖然各諸侯國之間常發生戰爭,但顧念周天子和禮法有很多的戰爭禮節,不光不能斬殺來往的使節,還要列隊歡迎好酒好肉相待,開戰的時候雙方都是你來我往彬彬有禮。

而後禮崩樂壞諸侯獨大,戰爭充滿了詭譎和突然性,殘酷程度也是大大的上升。為什麼不能斬使者,斬了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且聽歷史漫談君細細道來。



第一,不斬殺來使的第一個事例。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宋國華元作為使者隻身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軍撤圍宋國都城,兩國停戰,而華元則作為人質到楚國居住,這一規則逐漸演變為“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第二,不輕易斬殺來使的原因。

禮崩樂壞過後,中國逐漸進入了真刀真槍搶地盤的時代,各國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已經逐漸不在需要道義的支撐,但依然不會輕易斬殺來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對他也有用是他的“手機”。



古代是沒有手機郵件這樣的通訊工具的,雙方聯繫只能靠互通使者,使者有來有往,誰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受損,也不想把“使者”這個信鴿變成全國最高危的職業,在去別國送消息前需要交代完自己的生前身後事。

而且作戰是要有軍事頭腦的,使者除了有傳遞消息的作用外還可以加以利用,利用使者傳遞一個假情報,或者描述一個假情形,收效比直接斬殺他大的多。國家進行任何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利益,你拿夠足夠的利益就走,或者我撐不下去了投降,或者兩邊不想打了坐下來談談怎麼結束,這才是戰爭的正常狀態。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隨便殺使者,免得萬一真打不下去了沒得談,留著使者也是給自己留一個後路,讓自己不至於退無可退走向滅亡。

第三,斬殺了來者又會如何?

切斷這條聯繫的通道,其實是要釋放一種信息:“不談判,不妥協,不投降,要麼你死,要麼我活”。這種要分強國和弱國來看,強國斬殺來使無非就是告訴這個弱國:“不用再掙扎了,我不要錢,不要地,不要和親的媳婦,要的就是你整個的國家。

”弱國斬殺強國的來使就比較有勇氣了,他殺使者,不只是殺給敵人看,也是殺給自己人看,後路已斷,打輸了全都得死。這也是所謂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究竟會怎麼樣,有什麼後果,歷史漫談君不妨舉幾個例子。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了一個450人的龐大商隊前往西域,希望用自己的金銀珠寶換回來戰馬和糧食,但經過花剌子模國的訛答剌城時,遭到了當地的圍追堵截將商隊人全部消滅了。花剌子模人為自己的經濟利益就動了強大蒙古國的任,蒙古國顏面受損,立馬出兵花剌子模國。

花剌子模國過了一把手仞使者特別爽的癮,但很快便有了屠城的危險。成吉思汗實行了恐怖主義政策,你殺我的商隊動我的使者,我便不留你一個人。他下令屠城,殺了花剌子模國120多萬的人,小孩老人孕婦都沒有放過,只留下了幾個樣貌還不錯的美女。

還有一個鮮活的例子,耿恭被匈奴圍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親手殺了使者,並且在城頭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屍體。

這就是《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耿恭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匈奴自己永遠不會妥協,而且也告訴著自己的將士已經無路可退,戰還可能活不戰就只能死。漢軍的戰鬥力也確實大大的增強,用不足一千人的將士和兩萬多的匈奴死扛,最終堅持了兩年等來了援軍,也給世界上留下一個傳奇。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也傳承到了現在,《日內瓦條約》曾有過明確的規定:“世界各國不能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孩子,同時也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

不斬來使在現代更加詳細,人權概念也逐漸得到了各個國家各國人民的代表,如果行為有不做好之處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我是歷史漫談君,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謝謝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歷史漫談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其實是戰場的潛規則。

因為戰爭絕非雙方直接拼個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聯絡的。

打個比方,圍攻一座城市之前,進攻一方一般都會派遣使節趕來詢問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會保護性命。

就比如斯巴達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實力攻城會有很大損失,就派使者威脅羅馬某個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數千名角鬥士。

羅馬城市被嚇住了,交出囚禁角鬥士避免了攻城。

顯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達克斯就必須直接攻打,而羅馬城市也必須死傷,最終雙方都損失慘重,兩敗俱傷。

所以,斬殺使者是很愚蠢的行為。

因為使者只是小卒子,殺不殺其實無關大局,反而會激怒敵人,採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你。

正常來說,殺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斷作戰的場合。

元軍南下攻宋 ,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將招降,王堅把該漢奸降將押到閱武場,斬首示眾,軍聲大振。

王堅此舉表示與敵人勢不兩立,要血戰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時,使節攜帶忽必烈本人的國書,威脅日本必須投降。

當時的“執權”幕府權臣北條時宗認為書狀無禮。決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連續派遣使者催促投降,書信威逼恐嚇,非常無禮。

北條時宗大怒之下,下令斬殺蒙古使者,以表明絕對不會投降。

忽必烈大陸,開始調集人馬,準備攻打日本


薩沙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如果對使者動粗,就是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一般被視為翻臉的標誌。

在這方面,付出了最沉重代價的國家,莫過於13世紀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是一箇中亞國家。

1218年,蒙古商隊遭到花剌子模的截留,並被蘇丹摩訶末下令處死。成吉思汗得到這一消息後,就派蒙古使者到花剌子模交涉。

但是,摩訶末居然也被成吉思汗的死者殺死了。這個消息傳到蒙古帝國後,成吉思汗視其為挑釁。

於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領15萬大軍征討花剌子模,並消滅了這個中亞國家。這就是第一次蒙古西征的緣由。

事實上,只要把使者殺了,動手就無法避免。

例如,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汗派石天爵、懇切赴大同鎮,和明朝官員交涉貢市的問題。史書記載:

北虜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陽和塞求貢。

結果,非但俺答汗的請求沒被接受,這兩個使者也被明朝處死了。面對這一挑釁,俺答汗怒不可遏,隨後就對明朝的邊境地區展開了報復。

總而言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非常關鍵的注意事項,一旦你做了,就有可能要承擔責任。


HuiNanHistory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源於周禮。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雖有戰爭,但周帝與諸侯國之間有很多戰爭禮儀。不能斬首使節,還要排隊歡迎好酒好肉相待。戰爭開始時,你我都很有禮貌。

1、為什麼殺使者不容易

在中國逐漸進入了真正武器奪取領土的時代。所有國家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即使不再需要道義上的支持,也不會輕易殺死使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對敵國來講就是他的“手機”。

在古代,沒有移動郵件這樣的通訊工具。雙方的溝通只能依靠特使的交流。使者們有自己的未來,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受到損害,也不想把“使者”變成國家的高危職業。在去向其他國家之前,他們都有需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死。此外,敵國還會利用使者傳遞假情報或描述假信息。所以斬殺使者並不是划算的買賣。

任何國家有自己的理由為自己的目的做任何事情,而不是為了殺人而獲取自己的利益,或者要投降了,或者雙方都不想打了要坐下來談如何結束,這才正常的戰爭狀態,古今都是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會隨便殺死使者,免得如果真的沒法打了,連溝通的機會都沒有。留使者就是給自己留條路,這樣才能保住自己不被滅亡。說到這,我想說也是為什麼中華文化為什麼能源遠流長的原因之一。

2、不殺使者的第一個例子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起源於春秋時期,宋國元作為使者,獨自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軍撤出宋國都城,兩國停止了戰鬥,而作為人質的他則來到楚國生活。這一規則逐漸演變成“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3、若斬殺了使者又會怎麼樣

若斬殺了使者就是切斷這條聯繫的通道,其實是要釋放一種信息:“不妥協,不談判,不投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這種情況要分強國和弱國來看,強國要是斬殺弱國來使大不了就是告訴這個它:“不用掙扎了,別的不說,你整個國家都是我的了。”

而一個弱國殺死一個強國使者。那他殺死使者不僅是為了敵人,也是為了自己的人民,決定背水一戰了。如果輸了,那整個國家就堵進去了。而歷史上還真有這種事。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450人的大篷車前往西部地區,希望用他的金銀珠寶換取馬匹和食物。當他經過花剌子模國的訛答剌城時,所有的商隊都被當地人攔住了並消滅。這個操作明顯就是為自己的經濟利益,卻動了大國的奶酪,蒙古國毫不猶豫立即派軍隊去花剌子模國。成吉思汗實行恐怖政策。你殺了我的商隊,殺了我的信使。我不會丟下你一個人。他下令屠殺這座城市,吧在花剌子模國120多萬人全部殺了。孩子、老人、孕婦都沒有放手,只留下幾個長相好看的美女。


LongTime常錟


現在有《日內瓦公約》對世界各國進行約束,目的是為了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而締結的國際公約。

締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

在這種規則的約束下,各締約國會承諾在一切情況下尊重本公約並保證本公約之被尊重。

如果有的締約國故意違反《日內瓦公約》會怎麼辦呢?

首先違約國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各種施壓,制裁,比如凍結違約國家的海外存款,實行經濟壟斷,限制進出口貿易等,這樣一系列措施搞下去,違約國不死也差不多癱瘓了,一個國家再牛也不可能抵擋住上百個國家的集體制裁。

這種違約風險不是一般的國家可以承受的,所以,在這個條約的框架下,大規模的侵犯人權的現代戰爭很少發生。

古代俘虜和使者的待遇對比

人權和契約精神在現代社會很受重視,但在古代刀耕火種的冷兵器時代,戰鬥中打擊敵國最好的方法就是削減對方人口,因此封建社會對待降民降兵就不會像今天這樣仁慈,殺俘虜,大軍屠城等事情時有發生,比如:人屠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項羽屠城殺降以及坑卒多達六次。

大量降兵平民被殘忍殺害。

但是,古代戰爭中,雖然對待俘虜和平民和殘忍,但是絕大多數對戰雙方卻很尊重彼此談判的使者,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不成為規定。

為什麼降兵俘虜無法在兵敗後倖免於難,反而作為政治家口舌的使者能安然無恙呢?

使者是政治的產物

毛澤東同志指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爭就是政治,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

所以說戰爭就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的延續,談判桌上談不攏的只能到戰場上去談,刀劍背後都是利益。

而使者就是政治家的分身,把雙方的利益訴求相互傳達。

倘若爭端能通過談判解決,無需流血犧牲,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孫子兵法·謀攻篇》有寫“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解除危機屬於上等謀略。

戰爭不是目的,戰爭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士兵血灑疆場,馬革裹屍換來的成果很大概率能通過談判得來,既然如此,和平解決不好嗎?

對方派來使者必然是有和談的心理,倘若不分青紅皂白殺了和談使者,必然會激怒對方,同時也傳遞了拒不談和的信號,斷了自己後路,剩下的路只剩下拼死一搏,搞不好會因此滅國。

甚至殺了使者的統帥會因為忤逆政治家的意願成為可憐的政治犧牲品,倘若不是到了非戰不可的地步,沒有哪個統帥會蠢到成為政治犧牲品。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在禮法嚴苛的春秋時期特別管用,他們準守規則,恪守禮法,甚至到了呆板的程度。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當時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後葬於襄陵。

正是這種固執的“守規矩”,使得春秋時期的政治環境很明朗,開化,同時催生出一大批卓越的外交使者,比如打破“弱國無外交”定律的齊國使者晏子;夜縋而出,五論救弱國,妙語退秦師的燭之武;蘇秦為縱,張儀為橫,一片薄唇動四方的外交使者比比皆是,倘若當時的君主斬殺來使,恐怕春秋回事另一片光景了吧。

殺使者被滅國

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守規矩的人。

給大家舉一個因為殺了使者被滅國的事一一花剌子模被蒙古鐵騎踏平

花剌子模是十一世紀的中亞西部強國,當時蒙古的國力也在蒸蒸日上。

這兩個國家本來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但是花剌子模的國王摩訶末很自大,看不上蒙古國。

倒是成吉思汗很得體,寫信拍使者給他送去,請求通商,摩訶末對蒙古的使者奉承很受用,便同意通商。

可是這傢伙不僅蠢還貪財。

蒙古的商隊出發去了花剌子模,商隊由四百五十人組成,清一色的全是穆斯林。

這固然因為蒙古人不會做生意,也因為對方是伊斯蘭國家。然而他們剛剛走到邊境,就被花剌子模的官員誣為間諜。貨物全部被沒收,商人幾乎全部被殺害,只有一人逃了回去。

此案的真相至今弄不明白,十有八九是邊境官員貪圖財物謊報軍情。

成吉思汗卻表現出足夠的剋制。他派出了最後一個使團,表示只要交出兇手,兩國仍是友好鄰邦。

然而他得到的回應是:使團中的穆斯林被殺,另外兩個蒙古人則被剃光或燒掉了頭髮或鬍子,像喪家狗一樣被攆了出去。

這完全突破了成吉思汗的底線,蒙古人能受這氣?

復仇之戰非打不可,成千上萬的蒙古漢子走出氈房,騎上戰馬,跨上彎刀,所到之地,勢不可擋,輕鬆滅掉一箇中亞強國。

而這一切的起因就是花剌子模搶劫蒙古商隊,殺了商人,辱沒使者。

所以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雖不是絕對的,但是互派使者也是政治的需要,相對來說對交戰雙方都是有益的,所以一般都是遵守這個不成文的規定的。



筆白書雄


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又稱作“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或“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使”即“使者”,意思是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即使者傳達信息,不能斬殺“使者”。按理說,兩個國家達到了發動戰爭的地步了,就是已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了,你死我活的,為什麼不能斬殺“來使”呢?如果斬殺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1、“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出處。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出自周朝,3000年前的周朝,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完善的國家,它對“禮”的要求是很全面的,當然也包括打仗。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諸侯國都是在周天子的統一領導下,周王室與諸侯之間、列國之間的活動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節來溝通。所以各國對於使節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即使兩國處在戰爭狀態,使節仍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因為在通信不發達的時代,使臣是兩個國家之間溝通調節的紐帶,對於避免戰爭是很有幫助的。於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便成為了規則,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

但到了春秋末期則逐漸演變成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即春秋時期的宋國華元作為使者隻身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軍撤圍宋國都城,兩國停戰,而華元則作為人質到楚國居住,這一規則逐漸演變為“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2、兩國交戰,為什麼不斬來使?

一是因為使者往往是沒有惡意的,沒有攻擊性,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傳遞信息,如果殺掉這麼一個手無寸鐵之人,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層議論層面會處於下風。我們知道,在古代,擔任兩國“使者”的大多是德高望重之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在兩國交戰中,他們主要是傳遞信息,沒有任何武力。並且自古以來,仁義禮智信一直是古人尊崇的道德準則,尤其是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期,那時候打仗十分講究“規矩”,打仗如君子之交,要先宣戰,再出兵,一旦一方掛出免戰牌,則另一方不可進攻,這在當時是共同遵守的戰爭規則,一旦違背則被視為不義。在戰爭中如此,更何況是對待兩國的使者呢?況且使者本身沒有攻擊傾向,對於無抵抗能力的人下殺手,這種行為近乎無恥。所以,為了講究仁義,兩國即便交戰,也從不斬殺使者。

二是因為古代的信息傳遞不發達,使者是傳遞戰爭雙方信息的重要媒介,並且使者本身地位不高,不存在威脅性,如果斬殺來使不僅沒有實際意義,而且會中斷信息來源。

三是因為使者是為戰爭的一部分,是雙方將帥利用的“工具”,通過“不斬來使”可以釋放一種信號,或藉以瓦解對方鬥志,其效果有時候遠比戰場搏殺來的大。倘若輕易殺死使者,這在己方看來就是先一步露怯,畢竟沒有信心的人才會用殺掠和暴力掩飾自己的虛心。正大光明的向敵人表示戰場相見,這才可以真正的鼓舞軍心,贏得戰場最後的勝利。

四是因為對方使者有時候能為“己方所用”。在戰爭中,使者一方面負責傳遞雙方信息,另一方面還負責打探對方信息、情報等。如果己方運用恰當,將計就計,則可藉著使者前來的時機向敵人透露假消息,使自己出其不意取得戰爭的勝利。比如三國時期周瑜的計謀。

五是因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戰爭只是手段,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人人都熱愛和平,將軍和士兵在戰場上流血犧牲,都是不願看到的,所以將軍們也是很不願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過,沒有必要殺了對方的使者,引起對方的反感,斷了和談這條後路。並且一些政治家發動戰爭只是為了給對方增加壓力,並不想擴大事態,小打小鬧之後,便會回到談判桌上,如果那些將軍不識相把對方使者殺了,則可能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所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3、兩國交戰,如果斬了來使,會有什麼後果?

對使者的態度,就是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斬殺來使,就意味著不給自己留後路。斬殺來使,釋放的信息是:“不談判,不妥協,不投降,要麼你死,要麼我活”。殺使者,不只是殺給敵人看,也是殺給自己人看,後路已斷,打輸了全都得死。

我們知道,戰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政治的延伸,不管多殘酷的戰爭,終究還是要到談判桌上去的,除非把對方(包括平民)全部殺光。但要做到這樣,除非你的實力強硬到絕對百戰百勝,或者一戰滅國,不然你斬了來使,你就等於給後面任何不可預測的戰爭局面都沒有留後路,一旦你要是想和談,或者退兵,或者聯盟,或者改變策略,你就要為你當初的莽撞和意氣用事付出百倍的代價來彌補。比如1860年清政府扣押英法外交使團,就引起了震驚世界的火燒圓明園的事件,並且還要賠款求和。

4、“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已是國際慣例。

《日內瓦公約》規定,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能射殺醫務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無抵抗能力的人員,同時不能殺害雙方的談判人員,這也就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現代戰爭中所有國家都得遵守的一條規則,違反《日內瓦公約》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以及各種壓力,處理不好,先前取得的優勢都會化為烏有,正是在這個條約的框架下,大規模侵犯人權的現代戰爭才很少發生。

所以,小編認為,兩國交戰,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利益,一方獲得足夠的利益就走,或者一方撐不下去了投降,或者兩方不想打了坐下來談談怎麼結束,這才是戰爭的正常狀態。而這時的“使者”則充當著“外交官”的作用,替雙方傳達意志,達成一致,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隨便斬殺使者的。


葛大小姐


古代有一大半的時間都處於戰爭時代,戰爭除了讓百姓受難於水深火熱之中,還有戰爭的慘烈。清朝庚寅之劫,圍城十月,戰事不斷,屍體堆的比城門還高,進程後屠殺十二日,死亡人數達七十萬;長平之戰,趙國兵敗,秦國白起坑殺四十萬已投降的趙國士兵。


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來源於春秋時期,宋國華元作為使者,隻身前往楚軍談判,要求楚軍撤下圍攻宋國都城的兵力,雙方停戰,而華元則作為人質居住在楚國,於是就演變成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定。這項規定也算是古代戰場的默認規則,就如同如今的國際公約《日內瓦公約》,大家相互遵守,按照規定做事。

古代來使的作用是替主帥傳達信息,傳達我方意願。因為古代信息交流困難,雙方對峙全靠喊話。因此,交戰時如果派出使者,一是為了招降,二是為了投降,最終談成了,能使雙方傷亡人數減到最小,以最小的損失達成相互意願,何樂不為。


斬殺使者的後果

如果將使者斬殺,斬了就意味著這場戰事是沒得商量,必須死戰到底的,拒絕談判。因此,歷史上斬來使的案例有不少,比如花刺子模因斬殺來使滅國滅族。

花剌子模,現如今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境內。12世紀,花刺子模擺脫了塞爾柱帝國的統治,獨立強國,而當時的蒙古日漸崛起,四處征戰,成吉思汗為了籌取軍費,派出一個450人的龐大商隊前往西域,準備用珠寶和藥材換回糧食和戰馬。在經過花剌子模時,被軍隊圍堵,花剌子模國王摩訶見錢眼開,商隊無一人生還。花剌子模此舉是想以儆效尤,認為自己足夠強大到鎮住蒙古,還把後面派出處理危機的蒙古使者也殺了,成吉思汗徹底惱怒,便出兵花剌子模,攻陷一城屠一城,手段極其殘忍,最終花剌子模滅國滅族。

使者能夠保全自己不被殺,必須要擁有才能和膽識。畢竟要在別人的地盤舌燦蓮花,遊走於刀鋒之間,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使者就有諸葛亮在江東舌戰群儒、張儀遊說六國,合縱連橫、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等。


狂熱歷史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對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放在現在就相當於驅趕對方的外交人員。我們都知道,一旦一個國家趕走了另一個國家的外交人員就相當於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攻打該國。這是我們現代的規矩。放在當時也一樣。如果有人想要破壞這個規矩,就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時期是最重視禮儀。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一直推崇實行周朝舊法。儒家講究的修身養性跟知禮義廉恥和周朝的規矩如出一轍。還有各種有趣的規矩。而他們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時期打仗先要下戰書。約定時間跟地點。然後戰書裡面的用詞也要十分恭敬。

雙方都會優待敵軍的使節要舉辦宴會跟歡送會。宴會上是一定要有歌舞節目的,而使者會作為客人進行道謝。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不允許奴隸跟平民上場作戰。他們只參戰不作戰。只負責喂喂馬呀,扛扛行李這的後勤工作。擔任作戰任務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男子。又稱作為戰士。作戰地點必須為兩國的交界處。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戰爭作為一種爭奪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隨之誕生,漫長的戰爭史上,交戰的雙方相互之間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並且形成了一些規則,比如說最為簡單的“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戰爭當中,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傳達信息的人員。

公元前596年,楚國派遣使節申舟出使齊國,因為土地的摩擦問題,楚國和鄰國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莊王在辭別申舟的儀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國。沒想到這句話卻被宮人洩露了出去,傳到了宋國的執政官華元的耳朵裡面,這下他不高興了,楚國這是小肚雞腸嘛!那就別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經過的交通要道設伏,殺死了楚國的使臣,有從人逃回了楚國,楚莊王聽說了這個消息,氣得渾身發抖,《左傳》記載他“投決而起”,立刻派遣大軍,包圍了宋國國都9個月。為此宋國只好派遣華元來到楚國軍營,向楚莊王低頭認錯,楚國軍隊因為連日的圍城,糧草也快吃完了,決定趁好就收,兩國隨即約定保護雙方使節,華元則作為和談的人質來到楚國居住,這也是第一個有紙面協議的不斬來使約定了。



漢永平十八年,漢平帝去世,因此車師和匈奴趁機反叛,匈奴大軍將耿恭和數百名士兵圍困在孤城當中,幾個月後,漢軍糧食耗盡,但是耿恭親自激勵士兵振作,和他們同起同睡,並且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獸筋,漢軍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城裡面也只剩下幾十人,這也讓漢軍有些動搖,耿恭心生一計,當北匈奴單于派使者進城勸降,耿恭竟然派人殺了那個使者,還在城頭烘烤北匈奴使者屍體,這讓單于徹底大怒,加派部隊繼續圍城,而士兵們得知了這個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場肯定是非常慘,因此更加只好更加賣力堅持。最終數天之後,耿恭等人總算等來了漢朝的援軍,守住了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們拖延了匈奴的攻勢,耿恭斬了來使,卻藉此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這也算戰爭史上罕見的一幕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是雙方即便殺紅了眼,也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打破這一規則。

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經常交戰,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還是講規矩的,首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下戰書,這叫師出有名。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都是貴族的運動,而且是以車站為主,雙方都要通過使者來約定戰爭的時間,在作戰的時候還要選進一個開闊地點,這個使者正式稱呼被稱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各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幌子進行攻伐。而對於前來溝通作戰地點的使節是沒有敵意的,而且更不會隨便的斬殺,很多時候這些使者都會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戰國之後,所謂的禮儀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戰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


斬殺使者反而會中斷一些信息的來源。比如說司馬懿就通過蜀國的來使判斷出諸葛亮的飲食出了問題,已經活不長久了。戰爭期間互相派遣使者已經成為戰爭的一個部分,使者都是雙方將帥的工具。一些將領也可以通過厚待使者來瓦解敵方的君心,比如說在關羽知道自己的後背被東吳人給偷襲了,於是他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去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讓他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還允許他們回家去報平安。而關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東吳的厚待,於是他們就不在聽從於關羽的命令,數萬精銳瞬間走時一大半,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關羽吃了大虧教訓非常的慘痛。



如果在戰爭期間斬殺對方的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斬殺對方的使節會激怒對方,導致對方死戰。但有時候斬殺使者也能瓦解敵方的軍心。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蘊含著更多政治軍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斬殺敵方的使者,否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其實斬殺使者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使者的地位無足輕重,關鍵是如何的利用使者達到激勵自己的士氣或者瓦解敵方的軍心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戰爭藝朮。


經常用了


重複一遍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個花刺子模國國王,非常討厭使臣送來壞消息,無論是自己的使臣,還是敵人的使臣,凡是帶回來好消息的來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帶來壞消息的使臣一律殺頭不饒。

然後,他的使臣帶回來的全是好消息,把壞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來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殺掉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國被成吉思汗屠殺殆盡。

一開始,成吉思汗為了全力攻打金國,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締結友好通商條約的,派了使臣領著一個500人的龐大商隊,帶著金銀財寶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個總督見財起意,派兵襲殺了商隊,向國王報告“好消息”說是“戰爭獲利”,國王很高興,總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個莽漢,為了息事寧人,為了貿易暢通,也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國,決定還是和平解決的好。

於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這樣搞,把財物還給我們,隨便殺一個兇手,咱們還是好朋友,行不行?”

對於花刺子模國王來說,這絕對要算是“送來壞消息”的使臣了,還是來“搶到手財物”的使臣。

國王大怒!殺正使!剃光了兩位副使的頭髮,趕走了事。

怎麼可能了事呢?

當時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實力可以蔑視一切外交禮節的,因為他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國的外交工作人員中,沒有人敢告訴花刺子模國王成吉思汗的實力,因為這是壞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兩國交戰,總是需要一個理由,或者一個原因。

比如努爾哈赤派人告訴大明朝“我這裡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麼辦?殺了來使,再增加一大恨嗎?

當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領,擁有絕對的優勢,可以蔑視一切規則,大兵到處碾壓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須好好的接待努爾哈赤的使臣,“這不是鬧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當事人都不在了,你們究竟想幹什麼?是不是想‘要錢’花?”

於是雙方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使臣們”的專業工作呀!

專業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去幹才是好的。

大明朝沒有錢,所以雙方打了起來。和使臣無關,不是使臣無能,不是使臣該殺。

如果大明朝有錢並且願意花錢的話,明金之間完全可以學習宋遼的“澶淵之盟”的。

宋遼“澶淵之盟”不正是使臣們來來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戰爭,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進了貿易經濟,造福了兩國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於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遼談合約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據說,曹利用與遼人達成初步協議後,回去交旨,請見之時,正趕上宋真宗吃飯,坐在門口和侍者閒談,人家問他許給了遼國一年多少銀兩,他也不敢大聲說話驚了皇帝吃飯,伸出了三個指頭放在額頭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萬兩,侍者見慣了大錢的人呀,以為是三百萬兩。

真宗飯罷傳見,侍者多嘴告訴真宗說“陛下,咱們一年要花三百萬兩白銀呀!”真宗大驚說:“太多了,太多了,寇準不會同意的”,於是臉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進去之後,看見真宗臉沉如墨,也嚇的不輕,皇帝問“如何?”!

曹利用戰戰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萬兩,我還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這就是使臣的好處,可以討價還價呀!難不成讓宋真宗和遼太后親自討價還價嗎?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興的說:“才三十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為國家省了大錢!”

於遼國來說呢?每年平白無故的曹利用這個來使就送來三十萬兩白銀。

曹利用這樣的“來使”能殺嗎?

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