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从未屠城的朱元璋,为何有人骂他最残暴的杀人魔王皇帝?

不跳梁的小丑



一、被认为残暴的主要原因是4桩大案冤杀了几万人

朱元璋虽未屠城,但是在执政中后期,因为兴起了几桩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和蓝玉案,特别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以谋反为罪名,诛杀了几万功臣宿将,其中不乏有错杀和冤杀之人,这导致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性格残暴杀人魔王。

对于这两桩大案,朱元璋本意是以谋反为借口,诛杀大批功臣名将,为朱家后世扫平障碍,维护朱家的江山安全,但做法却有过激之处,给人一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

二、实际上,朱元璋也有仁慈的一面。

1、宽恕纳哈出

打天下之初,朱元璋在攻打太平的时候,曾活捉一位木华黎的嫡孙纳哈出。由于是名臣之后,朱元璋特别尊重纳哈出,因此纳哈出被活捉以后,朱元璋不仅以礼相待,还盛情的款待他。后来还因为他想念元朝,朱元璋便主动给他钱财,让他回归元朝。

然而,纳哈出对朱元璋却没有这么仁慈,他回归元朝以后,聚兵金山,大力发展牲畜, 多次侵犯辽东。

后来朱元璋派使臣前去招降,纳哈出却不愿归降,最后迫不得已才派遣大将军冯胜率领大军前去征讨,纳哈出才被迫投降。朱元璋不仅没有处罚多次犯边的纳哈出,反而封他为海西侯!

(木华黎: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的一名骁将,是蒙古国的开国功臣,追随铁木真四十余年,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为"四杰"!)

2、宽恕元嗣君买的里八剌

洪武3年(1370年)5月16日,左副将军李文忠攻克应昌,元嗣君北逃,获其子买的里八剌,降5万人。穷追到北庆州,不及而还。

6月15日,李文忠的捷报送到朝廷。16日,买的里八剌到京,群臣请求杀俘虏祭献。太祖说:“武王伐殷用过吗?”大臣以唐太宗这样做过来回答。太祖说:“太宗是对待王世充,如果遇到隋朝的子孙,恐怕也不会这样做。”于是不允许杀死买的里八剌。而且还对身边的宰相说:“这封捷报有过分夸大的嫌疑,元朝统治中国百余年,我和你们的父母都赖其生养,为何如此诽谤,请改掉。”18日将买的里八剌封为崇礼侯。

从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朱元璋不仅没有屠城,也没有屠杀蒙古俘虏,反而优待蒙古俘虏,能这样做,是需要肚量和气魄的!

总结:那为何朱元璋能容忍前朝俘虏和天下百姓,却不能容忍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功臣?其实这是由人的“利己之心”决定的:诛杀功臣宿将是因为害怕他们功高震主,自己的后代无法镇住他们,这不利于自己的朱家江山稳定;而优待百姓和俘虏是为了赢得天下口碑,这有利于朱家江山的稳定!所以不管是诛杀还是优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羊妹的历史



首先,朱元璋当然是“屠过城”的。

随手就可以举一个例子,朱元璋部下常遇春在攻打江苏泰州时,因为攻城时屡攻不下,于是在攻下泰州后屠城。虽然是常遇春屠城,但是常遇春作为朱元璋得力下属,他屠城难道不就是等于朱元璋屠城?更何况常遇春屠泰州后,朱元璋并没有给予常遇春任何处罚,这不就等于表明了朱元璋对于属下屠城的态度?

常遇春攻潭州,打下潭州后又对潭州进行了屠杀,根据明朝嘉靖年间刊印的《湘潭县志》记载,常遇春屠完湘潭后,整个潭州只剩下“潭民七户”。

当然,我们也不苛求封建王朝时代在争霸战争中,真有哪一个皇帝能真正约束手下不进行“屠城”活动,即使李世民也有过亲自屠城的记载,所以也不苛求朱元璋。


(泰州晚报上刊登常遇春屠城文章)

而朱元璋之所以被很多后世人批评为“杀人魔王”,更多是因为他在统一天下,登基称帝后的所作所为。

我可以试举一例:

众所周知,古代王朝无论是汉唐还是明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徭役和赋税都是十分沉重的,所以经常有一些老百姓因为不堪忍受沉重的徭役或者赋税,通过自残身体的方式躲避徭役和赋税。

那么历朝历代对于这些自残身体逃避徭役和赋税的人是怎么处理的呢?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李世民知道民间有人自残身体逃避徭役和赋税后,他虽然很生气,但是也没有下令把这些民众都杀了,而是下诏“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也就是说故意自残身体的不免除徭役和赋税。

然而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这些自残身体躲避徭役和赋税的人呢?

杀!杀!杀!杀全家!

别说这是后世文人栽赃,朱元璋自己颁布的《大诰》里还专门写了他是怎么处理这些自残身体希望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的老百姓的:

“所以将尔等押回原籍,枭令于市,阖家成丁者诛之,妇女迁于化外,以戒将来。”

朱元璋不但杀了这些自残身体躲避徭役和赋税的老百姓,还杀了他们全家成年男丁,把这些人的妻子儿女流放到边疆。朱元璋不但杀了这些人,还给他们起了一个专有名词:“逸民”。

当然,“逸民”不止指的“自残身体”的人,还指在农村不愿意从事农耕的人。因为朱元璋规定不允许农村有不从事农耕的农民,所以这些不愿意在农耕的“逸民”在朱元璋看来也属于应该被诛杀的对象。

在朱元璋的《大诰》里,朱元璋一次性诛杀上千“逸民”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朱元璋在《大诰》里披露他曾经一次就诛杀松江府1350名“逸民”,在江苏苏州又诛杀了1521名“逸民”。


请问,朱元璋这么做算不算“杀人魔王“?

说白了,朱元璋诛杀功臣这些事情虽然很残忍,但也算是开国皇帝常规操作,只不过朱元璋杀的多了点,但是朱元璋动不动就对治下“逸民”采取杀全家的做法,这难道不残暴?难道不是杀人魔王?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呆子和弱智,如果不是因为赋税和徭役太重,谁会吃饱了撑的通过自残身体行为来躲避赋税和徭役?

至于朱元璋时代老百姓负担重不重?

洪武三十一年,定海县(今舟山) “民困赋租,逃亡者众”。—— 《宁波府简要志》

朱元璋因为湖南湘乡县在豪强的组织下,征集到了十万八千石米粮支援困守武昌的陈友谅之子陈理,于是下令湘乡县每年赋税永远为108000石粮食。而在元代,湘乡县赋税为33000石。这就造成“"民愈困而追索愈迫,财益尽而取派益繁",即使是明朝万历年间,该县人口也只有4万人。


兰台


要说朱元璋是杀人魔王屠夫,我是不能认同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得位最正的就是朱元璋,中国起自微末的皇帝,真正当过农民的皇帝,只有朱元璋与刘秀。刘秀的成分还好一点,真正社会最底层的只有差点被饿死的朱元璋。

可以说,朱元璋这个人应该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了解民间疾苦的人。因为老百姓受苦的苦,他都受过,要说这个人成了皇帝之后变成杀人魔王,这是在交智商税。

朱元璋最受诟病的自然是杀功臣,可是刘邦不也这么做吗?那些靠着起义当上皇帝的泥腿子,哪个不是这样做的?而那些功臣真的是无辜的吗?有,肯定有无辜的,但是相信绝大多数,都是有罪恶的。

我们就说说其中的蓝玉

不可否认,蓝玉确实是功高盖世,打到捕鱼儿海,把北元政权的太子都给抓回来了,彰显了我中华民族的赫赫武功。可是相应的朱元璋也给了他足够的荣誉,获得了当朝最大的荣誉公爵。要知道当年,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只有六大公爵,这是大明朝的顶级荣誉。

可是我们看一看蓝玉做了些什么?

打败北元之后,这位大将军居功自傲,带头放浪形骇,强奸了北元的一位王妃,导致了她的自尽。当然,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当成花边新闻来听,毕竟战胜者有处置战俘的权利,可是蓝玉带领军队回来的时候,他做的这件事就太不地道了。

我们的大将军带着大队人马趁着夜色抵达喜峰关,当时可能天色已晚,城头上的官吏没有第一时间开城门迎接大军。蓝玉勃然大怒,耍起横来,令旗一挥,竟然率领自己的军队毁坏起了自己国家的关隘,如此这般狂妄的行为,令人发指。

可是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对于这位骄纵的大将军,也没有太过严厉的处罚,只是狠狠地骂了一顿,该封的爵位,该赏的钞票一个不少。只是为了给蓝玉提个醒,将原本他的封号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

就是这样轻的处罚,让蓝玉也非常不爽。他经常口出怨言,对于军队里军官的升降也大搞一言堂,甚至后来还犯了和李云龙同样的毛病,嫌自己的官太小。只可惜朱元璋不是刘伯承,他从来不做思想工作,他只是在心里小帐本里又记了一笔。

后来蓝玉被人告发谋反被杀,我们且不说他造反,有没有实锤。我们就看他的这些行为,我认为他毁坏喜峰关的时候,他的罪行就应该诛杀,他不是死的冤,而是死的晚了。对于这样一个人,朱元璋还是比较优容的,又让他蹦了那么多时候,一个杀人魔王做得到这点吗?

朱元璋杀的许多人都像蓝玉这样,有必杀的理由。所以说朱元璋根本就不是什么杀人魔王,他是在为民除害。

当然,朱元璋被人称为杀人魔王这个事情满清的历史创造者们有很大的功劳

满清不遗余力地抹黑明朝,以凸显自己的伟大光正,他们甚至连朱元璋英俊的面容都要进行篡改。提前了500年,给朱元璋整容整成了一张鞋拔子脸,这整容术连韩国人都不敢比。

可笑的是我们有的电视台竟然还在播放这么一部严重歪曲朱元璋外形的电视剧,还美其名曰叫做还原历史。那么以后在拍摄康熙的时候,别忘了在他脸上加上麻子,在拍摄宣统皇帝的时候,别找那些外形特别俊朗的明星来演。因为宣统的形象虽谈不上猥琐,但绝对和帅气,没有关系。


历史评说


要说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是朱元璋我不敢苟同,但要说历史上最深知民间疾苦、最爱民如子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了。那么到底是谁在抹黑他呢?这又让我想起了最近某马桶台的电视剧中,朱元璋的扮相让人吐槽的事情。

士大夫集团

得益于他出身贫苦的经历,朱元璋当皇帝以后处处限制官僚、地主、士大夫集团,处处为百姓着想。但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触及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再看朱元璋啥的都是什么人?蓝玉、胡惟庸、李善长·······都是些权力欲望膨胀改变了初心,最后鱼肉百姓威胁皇权的人。无辜的无非是受到株连的这些人亲族罢了。但这是古代人的通用做法,换个人也一样。

恰好编撰史书的正好是这些被触动利益的士大夫们。我们帮你打天下,你得了天下后却净想着那些泥腿子,你说气人不气人!你朱元璋再厉害,能阻止我们在史书里面说你坏话,但总阻止不了我写一些回忆录啊啥的吧。于是这些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之类的文章中使劲的给老朱抹黑。

满清

满清取代大明,为了表现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然要拼命抹黑大明,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幸免于难,都被黑成鞋拔子脸了。

按照大清的说法,明朝全是昏君却存活了276年,完了还能凭借半壁江山的南明和如日中天的大清争斗几十年。清朝全是明君同样也只能存活276年,最后还是靠着卖国求荣活下来的。

再加上一帮带路的无耻文人,为了体现自己顺应天命,良臣择优主而仕,大明失德大清天命所归,自然而然的拿起笔杆子就开始污蔑起人来。

所以到最后,只是杀了些功臣的朱元璋成了杀人如麻的暴君,而杀了天下一多半人,造成十室九空的皇太极、顺治(多尔衮)、康熙等人成了明君,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小跟班


残暴的杀人魔王皇帝,的确也是朱元璋人性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就直接用这顶帽子概括朱元璋的一生,因为他还是有其光辉的一面。

我们不用看《明史》的评价,且看看后代名人怎么看这位淮右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顺治帝。

最崇敬朱元璋的当是康熙帝,他不仅六次祭扫明孝陵,还立下“治隆唐宋”的石碑,赞誉朱元璋为——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朱元璋虽非“千古一帝”,但也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应该是功不可没。一统江山,废除种族歧视;体民恤民,繁荣经济,安定社会;勤政一生,死也忧国,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可为什么这样一位杰出君王却又被人视为残暴之君呢?那是因为他的确有大肆杀戮的“事迹”载于史册,这些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甚至斩草除根

一个穷苦孩子出生的朱元璋最见不到那些贪腐之徒,对他们的惩处朱元璋用的是“大刀阔斧”,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甚至还首创了“剥皮揎草”的酷刑。

弄虚作假的“空印案”,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远方;贪赃枉法的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各省、府、县牵连人员无一幸免,数万人死于此案。

这样的案子,这样的大力肃贪,朱元璋在任基本没有停止过。洪武十六年,刑部尚书开济贿银万两,一家二十口人畏罪自杀;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志贿银达23万两,上了断头台;洪武十九年,都察院御史刘志仁勒索钱物,诱奸良女,被斩;洪武二十五年,户部尚书赵勉受贿十几万银两,夫妻双亡……

当政31年里,6次大规模肃贪行动,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这个数据确是很惊人,其中也有很多人成了冤死鬼。但朱元璋很少对老百姓下手,所以这第一方面的残暴相反赢得了百姓的掌声。

对朱氏江山有威胁的,他也痛下杀手

好不容易夺得的江山,当然不容别人染指,更何况即将接班的是文静仁义的年少皇孙,所以朱元璋为了铺平朱允炆的道路,开始了斩草行动,几乎扫净一切他认为可能有异心的障碍物。

胡惟庸案不仅让大明自此废了丞相,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和丁玉等几十人权臣皆受牵连。

“蓝玉案”杀戮功臣宿将更是骇人听闻,蓝玉被剥皮实草,诛灭三族,与蓝玉“逆党”已被抄家灭族,多达1.5万人死于非命,导致军中的骁勇将领几乎杀戮殆尽 (朱棣起兵,建文帝无人可用,朱元璋的肆意杀戮有很大责任)……

这一场斩草行动,无数大臣人头落地,近百位开国大将,最后只活下来了几个人,这是朱元璋真正残忍的一面,这也给朱元璋本来很完美的人生描上了污点,所以有人就跟他戴了一顶残忍暴君的帽子。


古今说史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朱元璋到底怎么样,直有穿越回到大明才能知道。历史资料都是后人编写的,经过不满的上层文人和清朝统治者的歪曲和篡改,很多真像被掩埋在漫漫几百年的岁月深处。

尽管如此,替朱元璋叫屈的也不少。特别是民间传说中朱元璋的最大罪状“火烧庆功楼”,很多人都提出质疑,我一直也不信。朱元璋会毫无理由的把一帮开国功臣活活烧死吗?那朝野会发生一场多大的震动?手下会不会联合造反?对一个君王的威信会造成多大的损害?这些朱元璋不会想不到。就算要杀,也只能一个一个来,还要罗织些罪名,要走走形式,“三堂会审”,堵住众人的嘴,避免乱了大局。我估计朱元璋不会那么弱智,历史上也确实没有记载。明显是栽赃的。

朱元璋杀人多虽然是事实,但绝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乱杀,杀的最多的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里的腐败分子和不轨之徒,民间传言说朱元璋给徐达送了个蒸鹅,徐达一吃就死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经专家证实不可能。明朝开国后,不少功臣仗着手中皇上恩赐的“免死牌”,渐渐堕落腐化,沉溺享受,欺男霸女,结党乱政,严重危及到明王朝社稷的安危,以前面的两大案最为典型。当然,被朱元璋冤杀的人肯定会有,毕竟当时查案手段落后,没有相机,录音,监控等现代玩意儿,但我认为被杀的还是有罪人居多。

其实朱元璋对老百姓非常好,绝对不许当官的欺负老百姓,甚至允许老百姓扭送贪官进京。这可能与他卑贱的出身有关,对下层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却对不法官绅恨之入骨。他惩处了大量的贪官恶霸和奸商,因此遭到了这些人的恶毒舆论攻击,由于他们掌握着笔杆子,朱元璋就被描绘成不堪的形象,加上满清政府的“添油加醋”,朱元璋的形象更加背离了事实,连画像都被描摹地非常丑陋。但随着满清的倒台,历史被深入挖掘,真实的朱元璋自会大白于天下,他与暴君隋炀帝,商纣王,秦始皇有本质的不同。


绿叶小杏


你好,我是渊源历史小课堂,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因为朱元璋成功以后大肆清算功臣,大部分还是和他一块打天下的旧部,可以说被朱元璋诛杀殆尽。

朱元璋即为之后,害怕别人篡夺皇位,使其怀疑一切人,特别是和他一块打天下的弟兄,于是为了巩固皇权,他就开始了自己清算功臣的序幕。

从胡惟庸谋反案开始,接着是蓝玉案。一大批开国功臣都被集体诛杀,淮西勋贵基本上被一网打尽,即使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也未能幸免,胡惟庸,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都被诛杀。“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共诛杀了四万人,开国功臣一扫而空。爵位最高的六公二十八侯中,只有四人不是死于朱元璋之手。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杀害功臣最狠的一位开国皇帝,这可能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关系,小时候父母早亡,只能早早就给地主放牛,后来朱元璋又剃发为僧,四处化缘,与乞丐无异,可以说受尽了羞辱与歧视。所以从小就有自卑心理,容易缺乏安全感,形成多疑猜忌的性格,没有什么气量。他既没有李世民虚怀纳鉴的心胸,也没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气度。所以,他只能靠杀戮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只要是让他感觉的威胁的人,不管是谁一律处死。

朱元璋时期的文字狱也很严重,再加上朱元璋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好多文人学士冤枉致死,有人形容为腥风血雨,这其实并不过分。著名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在和知识分子的斗争中,朱元璋特别注意文字细节和他自己出身经历的禁忌,吹毛求疵,造成了洪武时代的文字狱。以至于朱元璋时期官员上朝如同奔赴刑场,下朝归来全家庆祝顺利度过了一天,几乎无人愿意做官。可见,朱元璋的残忍程度有多厉害。

渊源历史小课堂


苛待百姓,善待士大夫,就会有人唱赞歌,比如康熙。

苛待士大夫,善待百姓,就会被很多人骂,比如朱元璋。


民心与笔杆子不是总在一个方向上的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这些让原本认为自己将会重新恢复宋王朝时期的高高在上的地位的世家们恨的咬牙切齿。

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这令哪些原本属于特权阶级的人极其不满!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这虽然推进了文化教育,但也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垄断。

就连他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也被一些恨他的文人大加批驳。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对于那些所谓的“博学鸿儒”并无好感,更加注重能办实事的人。


再加之朱元璋出身寒微,一直都备受那些文人轻视(例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而这以上种种,怎么会令这些文人们不痛恨,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帮他洗白,更别提歌功颂德了!

以上种种便是朱元璋身上脏水不断的原因。

文章由《杂看世界》作者原创,喜欢历史故事别忘了关注我!


杂看世界


老朱杀的大多数是贪官污吏和骄兵悍将,而恰恰笔杆子和话语权就掌握在这些文人仕子和上层权贵手中。

平心而论,朱元璋算得上一个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人。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后,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开创了洪武盛世,这对经历了元末大乱的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对于百姓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开创了太平盛世的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把屠刀举向自己的子民,相反特别注意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这点从他对贪污官员的惩罚力度中可见一斑。同样贫苦出身的朱皇帝,对劳苦大众有着最朴素的同情和保护。



对于洪武朝的官员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可怕的领导!千里做官只为财,十年苦读只为一朝做官。似乎这是自古以来就理所当然的观念,但是在朱皇帝治下就是不行!因为老朱要杀尽天下贪官!

整个洪武朝大案频发,被朱元璋杀掉的贪官污吏和骄兵悍将达到十多万人。这庞大的数字代表的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层阶级,并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朱皇帝为了整个天下的安危和自己王朝的长治久安从来就未曾心慈手软过!



还有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恢复了人殉制度,这一残酷制度严重违背人伦人性。也真正的反映了朱元璋的残忍嗜杀和多面性。


亘古怀念说史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以一个落魄的和尚,处社会最底层(还是靠乡邻汪大娘资助才得以落脚),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乘时而起,揭等起义,后来者居上,扫灭群雄驱逐大元的英雄霸主!十五载而成帝业,是继刘邦之后又一个出身卑微,起身草莽的平民皇帝;也是以戮杀而在古代历史长河留下骂名的魔王皇帝。



朱元璋,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他的评价都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他暴虐成性,视屠戮如儿戏,虽攻城拔寨未屠城,却在即位后大开杀戒!最残暴的莫属殉葬制度,死后强迫众多妃嫔宫女陪葬,使野蛮残忍的人殉制度在明朝延续多年,多少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后宫佳人枉死!

朱元璋是一个复杂传奇的历史人物,即位之后即对功勋权臣迫害屠戮,害怕勋臣宿将和他一样谋朝篡位,威胁朱家江山;朱元璋高举屠刀,血花四溅,全面屠戮,斩草除根,将34名勋臣除了病死隐退的尽数杀尽,最典型的莫如将大将军蓝玉剥皮制成人皮灯笼挂于城门上。可畏狠,毒,残暴!其晚年以猛治国,创建锦衣卫,用严刑峻法惩治贪污,澄清吏治,严立法禁,对“官吏贪污,蠹害百姓,决不宽恕。”结果是天下人人自危。



功过自在后人评说,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的减免赋税,清丈田亩,与民屯田,开垦荒地,以及兴修水利等措施,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明王朝走向鼎胜,万邦来贺!

毛主席曾对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功过自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