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试过苦痛都能忍着不哭,却因为某句轻声的安慰就泣不成声,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宛新骏


一年前我妈妈去世了,然后要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没有走出来,但是我没有哭过,依然正常的生活,正常的逗孩子玩儿!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有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微信问我,你最近怎么样?就这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因为很长的时间都没有人问过我,连我家人,我公公婆婆,我的老公都没有人问过我,心情好吗?最近怎么样?但是却是突如其来的问候,确实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把所有的委屈一下子都涌上心头,然后一整天心情都不好,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复了我的那个朋友,我说谢谢你的关心,谢谢你的问候,让我把这半年以来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伤心都释放了出来! 然后第二天突然一下子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确实是有的时候受了委屈,可以忍住不哭。但是却在心里永远都放不出来,整个人的都不轻松,有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个问候或者是一句话,都能让你崩溃大哭,其实有的时候想想。 该哭就哭吧,当你受委屈的时候,没有人诉说的时候,就让自己大哭一场,确实哭出来之后心里也好受了很多,整个人也轻松了很多,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真的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吧。何必委屈自己呢。是吧!


断翅燕不忧伤


多年前,我经营着一间小店,生意入不敷出,几经折腾还是毫无起色。我焦躁,我不安,感觉很迷茫。然后有一天,我的老师和几个同学来看我了,我热情的招待了他们,酒足饭饱之际,我的老师突然轻轻的说了一句,小小,这个小店应该不易经营吧?我顿时愣住,突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永远不能忘记那时的心态,压抑和酸楚,泪水夹着心酸和委屈喷涌而出。也许就是等一个缺口。也许压抑太久。曾经以为自己很坚强,不会为生活而流泪,不会为所经历的挫折而失去勇气。但是老师轻轻的一句话,我才知道,原来我是如此的在意成败,渴望成功,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我无法视而不见。原来我只是把自己层层包裹,只是为了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可是当尘埃落定,成功的梦想已经被现实狠狠撕碎,我才知道我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是多么渺小。梦想如果不是每天都有收获也该妹周都有收获,我自责,我不甘,可是又能怎样呢?人的幸福只有在精神安宁上才能获得,可是我不能,所以不禁悲从中来,大哭了一场。幸亏,老师和同学没有耻笑我,他们耐心的安慰了我,还帮我分析了一下诸多问题。

如今,多年过去了,我永远记得那时的场景,原来,人在经受一定的压力是一定要有个出口宣泄自己的情绪的,这样生活才能不暗淡无光,才能在将来造出云蒸雾绕,浩然四极的风光。


郁金香小姐系列


这个话题,今年的我感触良多:

自从年纪上来后,外婆就一直被疾病所折磨;

身体日渐消瘦、每况越下,最终被摧毁;

19年四月,她终于可以挣脱病魔的纠缠,离开了;

外婆去世那天,外公哭得像个小孩子似的;我们却只能安慰他说,其实对外婆来说这是一种解脱。

这一切,外公是知道的;

但对于陪伴了一生的伴侣来说,脸颊还是停留着止不住的悲伤;

作为他的外孙子,碍于性别特点,我不能对他说出种种煽情的话;

只能心里默默祈祷,愿你安好。

外婆下葬当天,天气很好;

但人,却不好;

外公突然问道,有没有帮他也买了墓穴;

我们说,有的,就和外婆在一起。

外婆离开满月的时候,外公还是没能走出悲伤;

当我对他说,想开点,你之前不是都喜欢打麻将吗,去找他们吧;

外公说,他们,都不在了!

这一刻,我终于体会到,外公除了悲伤,剩下的只有孤独了。

外婆走后,外公身体突然垮了,最后确诊癌症晚期;

每一次去看他,都能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悲伤;

说着说着话,总会黯然地流泪;

显然,外公还没能走出外婆离去的悲伤。

终于,在19年12月的一个凌晨;

外公也走了;

他,随外婆而去了;

终于,他们又在一起了。

当时,作为一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二老出殡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因为对于都在承受病魔摧残的二老来说,安然地离去,是上天对他们最后的疼爱。

这一刻,我是祝福的。

但后来,每每看到一些句子,一些人,一些事,我总能想起他们,而默默流泪,就如打字的现在,泪流不止。



焉知生死


我想说曾经我给死神撞了个趔趄我都能忍着不哭,却在远离死神很久很久之后只是因为一个人把手轻轻地放在我肩膀上而顿时难以自控泣不成声。

我想我和你一样,仅仅是因为在某一个时点,因为某个人的某句轻声的安慰、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我们心底的最柔软的却也是隐藏得最深的某个地方给深深地触动到了吧。

甚至那个人我们并不熟悉。

只是因为时间、地点、我们,一切刚刚好!

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让我们放弃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外人面前伪装的坚强!

也许在那个时刻我们才是“我们自己”。

我不想说这是什么“内心的小孩”,我也不想说这是什么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并不需要这听上去太高大上的词语,我们只知道这一刻我们拥抱了自己。

我不知道平常的生活里你是不是也是一直以你超人的“理性”面对周围的一切,我也不知道你有多久没有哭过了,我只知道,也许你的内心绷得太紧太紧。

或许你总会以为只要你一个人撑过去就够了,其实,我想说有时候也许你并不需要这么地坚强,你可以允许自己偶尔脆弱一下。

等你允许自己偶尔脆弱的时候,我想你心里的压力才会稍微释放一些。弦绷太久就会断,人也一样。假如迫于无奈自己不得不一直硬撑着去面对周围的一切的话,时间一久,身体很容易出问题,人也很容易出问题,因为身体知道答案。

当然也许你会说是生活让你不得不坚强以对,除了坚强没有任何办法。是的,也许你是一个要强的人,生活逼你不得不独自承受一切,所以你绝不允许自己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外人面前。

那么请记住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没人的时候,抱抱自己,允许自己脆弱一下,或者允许自己痛痛快快哭一场,也许这能帮你舒缓一下压力,起码让自己可以与自己内心那个小小的小孩呆一会。

——我是吉格格~愿我的存在成为您的祝福!


吉格格来了


有。

一次是艺考前集训老师给搬腿的时候,痛到缺氧,度秒如年的死扛着,脑袋一直焦躁的转动,老师看着我轻轻的说了一句:痛了就哭出来吧。一瞬间泪水决堤。

一次是大四毕业前夕突然全脸起痘,去美容院做针清,要一颗一颗挑开挤破,没想过挤痘会那么疼,当时是骑虎难下于是左手握紧右手蜷起双膝咬牙坚持,一旁的店长姐姐拉开我的双手说:你抓着我吧,你也太能忍了,你可以哭一哭的。也是那一瞬泪水失去控制。

语言的力量就是你以为自己很坚强,可以挺住一切苦难,但当你听到那一句柔软温暖的话语,一瞬间失去所有防线。反之一样,当你脆弱消沉时,也会因为那一句醍醐灌顶的话而重新注满能量。



L一颗仙丹


从一个单位考到原单位下属单位,目前工资还低了好几万,关键两个单位的活都要做,为了疫情防控,从年初一一直上班到现在,很不适应新单位的领导方式和工作环境,也就6个人,天天说领导不好,又在群里感觉很和谐的样子。让我很压抑。有天,有个和我搭档的人请假,一早让我去原单位代个会,我赶到会议室角落坐好,原来单位的老领导发了个信息给我:你这样赶来赶去累不累,有些事你还没处去说。当时眼泪一下止不住,辛亏戴着口罩,头低下看不出来,偷偷的哭了好一会。


gmgngmgnhm


苦痛能忍着不哭,是因为世上本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一切难过都要我们独自去硬抗,抗多了,便习惯了。

一两句关心的话就再也控制不住泪腺,是因为但凡有人给我们安全感或者我们感受到了依靠,也不会去一个人硬抗。这时的关心,会放大我们的孤独和痛苦,因为我们终于遇见了这个懂我们的人,成为了压死我们倔强的最后一根稻草。

初中高中喜欢了7年的女孩和别人结婚了,当时正在上班,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过去太久了。后面一个兄弟发信息问我:这么久,你放下了吗?

我放下了吗?

我不知道啊。

眼泪却怎么都止不住。


小红和大郎


“冬天的白菜在室外放久了,突然拿到温暖的室内就会快速烂掉。

一个人孤独委屈久了,稍微遇到点安慰或依靠就会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所以,什么样的人最脆弱?

不是一直处于苦难中的人,而是委屈久了忽然遇到温暖的那一刻。

这是所谓的“心理创伤”,是一种对苦难的应激反应,它的形成是人自动适应困境的漫长过程。


❤1.困境中自我防御机制的形成

一个普通人在遭遇不幸或者苦难的时候,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样的不幸有很多种,未必一定是大苦大悲,小到被父母责骂,被同事孤立,被领导打压,大到各种悲剧。

最初,一个人面对凛然而至的苦难时,会无法接受、不能适应,甚至崩溃,认为自己在经历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人生。

随后,如果精神没有溃败,对待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打击和影响,会渐渐接受现实的安排。

通过自我暗示或者其他方法,麻痹自我,对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得不痛不痒,不喜不悲。

任何不幸的降临,似乎都是理所当然。


举个电影《芳华》的例子:何小萍。

她的成长经历:幼时父亲离开她,母亲再嫁,又生了弟弟妹妹,对她的关爱十分有限,而弟弟妹妹也欺负她,她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一心想着离开,希望去当兵来改变现状。


到了部队之后,她的希望又被打碎,除了刘峰,无论是哪一个人,都未曾真正接纳和关心过她。

她被排挤被嘲笑,也看到唯一的好人刘峰被诬陷被送走,从那一刻开始,何小萍彻底麻木。

对于周围的环境,她已经不抱希望,无论是让她上台跳A角,还是送她去前线,她通通接纳。

由此,她的心理防御机制形成,很多常人觉得难以接受和适应的不幸,何小萍都平静接纳。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一书中曾详细解释这种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里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


❤2.防御机制的保护作用

一个人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待的时间越久,不一定会越坚强,但一定会越来越从容,越来越知道如何与苦难共存。

这正是心理防御机制所产生的两个作用:

第一,认同作用。

在论文《论中母亲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一文中,洪琪谈到这种机制的认同作用:

“个体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或群体的特征归属于自己,以获得满足的机会,减轻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第二,消除作用。

在已经形成防御机制后,外界的相似的干扰会很难再侵入一个人的内心,难以扰乱她波澜不惊的心态。

仍然以何小萍为例,在希望完全破裂,她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后,即使部队将她送到前线去做医护人员,再也不能跳舞,她仍然没有起伏的心情。


这些事情,对和小萍来说,已经太过平常。

这也正是题主在题目中所说的,试过苦痛而不哭,因为适应苦痛并不是最难的事。


❤3.防御机制的崩坏

心理防御机制的建立需要对苦难的适应,是一个过程,而机制的崩坏,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心理防御机制)虽然能暂时地接触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但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你、自欺欺人,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没有解决。”

被保护的人不能、也无法一下离开固有的环境。

记得七堇年在《尘曲》中写自己的故事:

她在国外经历不顺,举目无亲,只好自力更生。后来到了一家外国人家中居住,那家人同别的外国人都不一样,对她特别温柔,像待自己亲友。

在有一起,他们邀请七堇年参加家庭出游,开车去了很远的湖边,在路上,他们同她说笑谈心一起分享零食和生活趣事。

那一刻,她忍不住躲在后座无声无息地哭起来,并感慨:“原来一个人在寒冷中待太久,忽然回到温暖的地方,身体和心都是会承受不了的。”

她必须从凛冽的人生中一点一点慢慢走出来。

接着看何小萍的例子。

她在去前线后,在战争中,忽然立功成了“战斗英雄”,那一刻,她不再是原来的何小萍。

鲜花掌声和赞美潮水般向她涌来。

何小萍第一次遇到这样莫大的善与美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不知如何应对,而最擅长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失灵了,人便疯了。

所幸的是,何小萍还有刘峰。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刘峰”。

在遇到困境时,即使哭着也能被安慰,有一个可以靠着缓一缓的肩膀。


南风情感


某句的轻声安慰就像是“最后的那根稻草”一样。

人的情感也是有饱和期,它也是需要释放和转换的,就如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样的,一切都没有变化,但是一切都在发生着转换。理智的大脑总是在把控着什么时候是合适的,什么事情应该如何,什么情况下需要忍着,总是有一大堆的理论在控制着情绪。但是情绪也是需要有宣泄口和转换口的,只有这样,身体这个环境才是健康循环的。


遇到了事情,忍着不哭,一直在忍耐,自己也是坚强的,也是可以面对发生的一切的。但是当某句轻声的安慰拨动了内心深处的那根脆弱的琴弦,这首动听的歌曲就在全身的血液中游动起来,唤起了身体的情感机关,然而眼睛是有泪腺的,眼泪也是用来代谢和调节机体平衡的,渐渐的,我们放声痛哭,释放那内心深处的悲痛、难过、压抑和思念,这是人表达的方式之一,我们用了这种方法,是对的,是好的。这种感觉是美妙的,因为释放之后,内心平静了,身体通畅了,心情开阔了,大脑也更加温柔了。

或许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经历了,珍惜它,用心的体会和感受,和心灵、和身体进行自然的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所谓的生活,面对当时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既然发生了,就是一定在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定要耐心的倾听和对话。

一切都在变得好的路上,路上的经历就是最美的风景。

元来了星


经历的磨难多了,人就会变的坚强苦痛时能忍着不哭,不知是经过了多少次风吹雨打,才练就了如此强大的心,这种人常常是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他把欢乐带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再苦再痛也不作声,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而他确会因一句轻声安慰泣不成声。其实他不是铁也不是钢,他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只是他总把关心和爱护给了别人,而自己一直站在风雨中。习惯了为别人挡风又挡雨。

偶尔有人来安慰,他怎能不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