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党旗飘扬】绥化市生态环境局:42名党员当起社区“守门员”

夜幕降临,绥化市生态环境局的“守门员”仍在坚守阵地。42名党员干部三班倒,全天候驻守在绥化市北林区金山小区、市政小区和工商联小区。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在这些寒冷的日日夜夜里坚持如一?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是战胜疫情的决心!


李艳接到“参战”通知后,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终于轮到我们值守了。”2月25日4时40分,她早早起床,和同组的王薇薇提前半小时到达卡点。从夜班同事手中接过小区出入登记本的那一刻,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老旧小区没有门卫室,她俩就在车里看着大门,如果有居民出入,她们就上前一问、二测、三查、四登记。9时许,一位大娘想交电费,可自己用的不是智能手机,没办法网上交费。“大娘,我看看,能不能用我的手机帮您交上。”王薇薇主动帮忙,成功交上了电费。两人用他们的热情与认真,不仅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还赢得了居民的赞誉。从6时到14时,整整八小时,她们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只在中午简单吃点面包,连口水都没敢喝,成功把接力棒传到战友手中。

【党旗飘扬】绥化市生态环境局:42名党员当起社区“守门员”

李艳(右)在市政小区卡点为居民登记信息。


“请出示您的出入证。”一场春雪开启了绥化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的抗疫新征程。为响应绥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号召,执法局16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对所有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登记,没有出入证的坚决不让进,对劝返的人也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在多日的值守中,他们发现个别小区居民的思想有些麻痹大意,于是加强对居民的提醒,耐心劝导他们注意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消毒,加强自身和家庭成员安全防护。

这是一场战役,更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生态环境人既当“守门员”,又当“战斗员”,以“逆行者”之姿坚定地走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沿,筑起了一层层生态防火墙,那一道道守护的身影也成了居民心中最美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