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重庆残联办“空中课堂”为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蓄能充电”

重庆残联办“空中课堂”为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蓄能充电”

图为新桥医院儿科原主任赵聪敏教授在授课。市残联供图

  “赵教授,斜头的患儿持续进行康复训练,会恢复正常吗?”“赵教授,斜头的患儿在早期除了姿势矫正外,颈肩部肌肉按摩等手法复位的方式是否可取?”……28日11时30分,在重庆市残联组织的线上培训课结束后,听课的学员意犹未尽,纷纷积极踊跃提问,授课老师则一一解答。

  疫情防控期间,重庆残联系统近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活动,进一步帮助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蓄能充电”,提高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这是重庆市残联委托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首次以网络培训方式开展各类别定点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培训,当地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的1000余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将参与各项目类别培训。

重庆残联办“空中课堂”为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蓄能充电”

图为奉节县春雨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学员李艳居家听课。市残联供图

  本次培训为期8天,分别安排有听力、脑瘫以及孤独症三个类别专业课程,课程采用腾讯视频电话及在线直播方式进行,既有先进理念教学,又有实际操作展示,同时还有在线答疑解惑。

  新桥医院儿科原主任赵聪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主任赵斌、重庆师范大学徐胜、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高级治疗师陶洪梅、金童佳健高儿童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欧香琴及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刘昊、叶潇丹等康复专家、骨干教师,将分别以《听觉记忆理论与实操》《全面性发育迟缓诊断中的常见问题》《面对儿童脑瘫共病,我们应该如何做?》《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康复》等内容为题,为参训学员授课。

  “培训的针对性很强,让我收获满满。”重庆奉节县春雨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中心学员李艳说,重庆市残联搭建的这一平台让民办机构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也可让自己直接向业界“大咖”讨教日常工作遇到的相关难题。

  “我希望通过线上培训,好好练‘内功’。”重庆市江津鼎山医院学员叶童说,疫情防控期间,不能返岗上班,趁着难得的学习机会,再夯实一下内功,为疫情解除后复工打基础,这种感觉特别好。其他参训学员也表示,在线培训的方式新颖、内容丰富、交流通畅,通过培训进一步了解了先进的康复理念,学习了亟需的康复知识和手段,提高了自身康复服务水平。(钟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