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且听风吟》——村上春树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正如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作为村上春树的处女之作,这不到七万字的《且听风吟》,让村上春树一跃从小酒吧老板变成赫赫有名的作家。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书中内容很乱,前后节奏完全没有我们经常所阅读那种类似章回体小说或者有完整主线的小说那般,讲述了1970年8月8日到1970年8月26日“我”与鼠,酒吧邂逅的断指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

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且听风吟》更多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距离感,即使看似“我”与“鼠”之间好像如同一个人一样,有些遇到的问题也难以诉说,也正如酒吧邂逅的断指女孩,大学时期谈恋爱的法文女孩始终被距离感所包围。

什么工作?

与你无关。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鼠”和“我”更像是不同年龄段的自己,都只是本体却有着些许不同。断指女孩更像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以为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常有联系,最后也因为时间而消失在人群。

书中后文出现的作家哈特费尔德应该就是村上春树的另一个分身,书中讲到:他的小说始终没有性场面,出场人物没有一个死去。如果经常阅读村上的著作就会发现,他的著作似乎始终离不开这两个主题。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直言不讳是件极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鲁迅说: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即便在信息发达时代的我们,依然不能知道每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无法像阿凡达那样连接一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对方,所以距离在人与人之间也就永远无法消除,由此产生的便是孤独。

距离感,虚无感,孤独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步调,无法捕捉却无处不在,轻轻提醒在人生旅途中昼夜兼程疲于奔波的我们:

且听风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