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文:小妖千人千面【原创.首发.独家】

图:图一自己拍摄,其他来自 图库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高粱曾经也是农村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它们生命力顽强,又好管理,在以前靠天吃饭的年代里,种植高粱就成了首选,种子可以酿酒,可以加工成高粱面,高粱穗可以做成扫地的笤帚,可以做成刷碗的槌槌。

以前经常听母亲说,她们小时候穷的吃不上饭,家里能有几斤高粱面就算是好生活了,还说高粱面不好吃,味酸苦又拉嗓子,但不吃就得饿着。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很庆幸当我们出生的时候,祖国已经强大了,起码不用饿肚子了,也没尝过高粱面啥味道,慢慢的也没有人再大面积种高粱了,几乎都是在两块地的分界线上撒点,房前屋后的种点,或者是路边上野生的。小时候调皮,劈过路边的甜高粱吃,跟甘蔗差不多味道,没有甘蔗硬也没有甘蔗甜。

高粱浑身上下都是宝,没有一处是没用的,一节一节的粗杆可以做成帘子,赶集卖东西的人用它来搭简易的架子,上面摆上商品。还可以铺在地上晒棉花,隔潮又好收拾。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高粱头上的细杆用处就更多了,可以纳成锅盖,缝成篦子、小筐、收纳盒等,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形状,都能缝出来!

每到秋天,母亲就会攒几捆高粱杆,等我们写完作业就抱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边看动画片一边把外边的皮扒了,然后她才可以做成想做的东西。

她纳的最多的是锅盖,一个简单的圆形,大大小小的圆形,我们那叫“锅盖”,也有的地方叫“盖垫子”,还有的叫“篦子”,可以盖在锅上,可以盖在瓮上。

我们家大大小小的锅盖全是母亲自己纳的,只要一闲下来就开始纳锅盖,直到把那些高粱杆都纳完,纳好的锅盖都得找一个老鼠够不到的地方挂起来,几年下来,光锅盖就挂了一屋顶。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近几年,母亲也不再纳锅盖了,因为找不到高粱了,屋顶上的锅盖越来越少,但是估计还能用个几年,感觉就是取之不尽啊!

我很遗憾没把这些手艺学到手,虽然看起来挺简单,实际上挺麻烦,农村那些零零碎碎的手艺,我基本都学会了,就是没看懂锅盖是怎么缝的,线路七拐八拐的,如果缝不好它可是要歪歪扭扭变形的。


农村地里到处都是宝,割几捆红高粱,酿一壶老酒再挂一屋顶锅盖!


现在去菜市场的时候还能看到手工纳的锅盖,一个卖几十块钱,摆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一角,显的格外的质朴,买的人却寥寥无几,买了主要是包饺子放饺子用,也不盖锅了,也不盖瓮了。

这些工艺或许会跟随社会的进步,也会慢慢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明晃晃的金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会慢慢忘记这些工艺,我想好了,等我老了,我就回农村,在自己院子里种一些农作物,每样都种一点,等孩子的孩子们都回来的时候,让他们豆了解一下农民伯伯的不易,让他们能分清五谷,我再给他们讲讲他们曾外公、外婆还有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