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开始步入社会工作的你,现在是和高中同学联系的多,还是大学,为什么?

Jesse786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说你对朋友的定义是什么,真正友谊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一起性格合适,在你孤单的时候,一个电话立马陪你出来吃火锅,来电影,陪你吐槽,在你想放弃的时候刺激你,鼓励你。

刚入社会的我们可能傻傻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扑面而来的压力和问题,不知如何处理,这时,你想起了你的死党,可是大家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圈子,可能她现在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准备结婚了,无法理解你的焦虑与忧伤,这是你会默默的挂掉电话,默默的哭一场。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隔阂,因为距离,可能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帮助你,因为大家都不容易,但请不要抱怨,没有人能真正的为你感同身受,所以我觉得毕业后,很多朋友突然断了联系,等你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也渐渐开始明白,有人说,你借一次钱,你就知道了,其实朋友就是看的一份心,有的人确实没钱,但也去帮你借钱,经过时间的检验,会帮你筛掉很多不重要的人

个人觉得高中的朋友更重感情,虽然见一面也难,但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感觉大家都长大了好多,说说过去的事情,喝喝酒,很满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魔法唧唧猫系小姐姐


对于我来说,我目前大学毕业9年了,我目前跟高中同学联系较多,为什么呢,有几点原因

一 高中同学,基本上都在我家附近,都是县城里面,或者地级市,每年过年回家,或者十一回家,我们都会一起出来聚一下,当然人数不多,当年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7,8个人就一起出来喝酒,上大学之后每年也基本上只要放假,无论寒假,暑假都要聚上一聚

二 大学同学 大学同学基本上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平时基本上都是在宿舍活动,出去玩也是以宿舍为单位,那么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基本上都是天各一方,去到不同城市,刚开始北漂还有几人,周末的时候聚一聚,后来离开了,到目前结婚生子,后来人生际遇都不同,所从事行业也不同,也都有微信群,但是很少聊天


最后以梅艳芳的一首歌词结尾,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it从业


步入社会,大学同学和高中同学,相对来说我联系得多的还是高中同学。
高中同学,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彼此之间知根知底,语言风俗习惯都差不多。
高中同学,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习惯即使分开多年后也还容易轻轻松松的融洽在一起。
高中时代人的性格脾气还不怎么成熟,心性还比较单纯,对亲情友情比较看重。
大学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各地方的风俗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即使在一起生活几年,也很难磨合到一起。
大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偏大,性格脾气趋向成熟,为人处世更是变得老道。大多以利益为基础。
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回到了故里,彼此之间距离远了,联系慢慢的变少了,关系也就慢慢的疏远了。
因此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我更喜欢和高中同学联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7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fa2daa1a6004160b01ca679468f1ee7\

零晨静思


我步入社会好多年了,个人工作也在当地,经常和高中同学们联系,有时还聚聚会。我个人认为高中同学在上学时大家彼此都有过共同奋斗、并肩作战的经历,这种共同的经历,主要就体现在高考前的共同经历之中。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考前夕,作为高中同学,大家彼此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相互鼓劲,相互打气,一起走过备受煎熬的高考岁月。这种经历,大学同学之间通常没有,因此,也就没有了这种共同的情感维系。

一、大学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彼此之间差距大

高中同学,通常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彼此之间知根知底,语言、习惯和风俗都是相同的。作为大学生,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大学同学彼此间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即便是经过4年同窗的磨合,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完全融洽。作为高中同学,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语言习惯,共同的饮食,让大家即便是分别多年后,都还可以轻轻松松就融合在一起。

二、高中同学毕业后还能常相见

高中同学之所以比大学同学的关系更牢靠、更亲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高中同学毕业后,大家还能常常相见,即便有的大学生常年在外工作,节假日还是有机会回老家的。作为大学同学,虽然在大学阶段,彼此相处了4年,但毕业的时候,多数人都回归故里,彼此之间的距离远了,联系少了,关系也自然就慢慢疏远了。因此,在同学关系上,大家一定不要忽略“距离”这个纬度。

三、大学同学更成熟也更现实

高中同学的关系更融洽、更密切,还与高中生的成熟程度有关。高中时代,人的个性并没有完全成熟,心性还比较单纯,对于亲情友情还比较重视。而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的个性更加成熟了,在交朋结友上,也显得更现实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不那么纯粹,很多时候,待人处事往往是基于利益的交换。因此,在大学阶段,尤其是步入社会以后,人越来越难以找结交到知心的朋友。

高中同学联系多一点,也无可厚非,大学联系稍微少一些

仅仅是我个人观点。





冬枣哥


我没有上完高中,和初中、小学的同学们来往也并不多,毕竟文化和家庭条件都有差距。我父母不在世的早,我也早早的步入社会,一直靠自己在外打拼。



子敬34622423


都没联系,因为混的不好,所以不想见他们,怕丟丑


萌娃的辣妈


高中的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