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

朱维妙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出长子,性格宽厚仁慈,他的父亲是皇帝,儿子朱允炆也是皇帝,唯独自己在太子之位上抑郁而终,所谓抑郁而终,并不是说朱标因为朱元璋活的岁数太大,自己迟迟登不上皇位而怨恨而亡,朱标是因为朱元璋大杀功臣,造成的杀戮太多,而令自己寒了心所以才郁闷而亡的,在历史上因为仁爱而亡的储君,想必也屈指可数了,朱标算一个。

朱元璋喜欢朱标,原因有二:

一、嫡长子出身,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起家可谓是功劳满满啊,朱元璋对马皇后异常尊重,所以爱屋及乌对待他们的儿子朱标也就非常喜欢了。

二、朱标性格宽厚仁爱,朱标的施政主张和朱元璋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朱元璋却并不反感自己的儿子,虽屡屡责骂但也从不罢黜,反而总是去历练朱标,这说明朱元璋非常认可儿子宽厚仁慈的性格,从内心里也非常喜欢朱标,行兵打仗需要凶猛的将军,但守业大成还是需要仁慈的君主,朱标符合这一点。

关于朱元璋和太子之间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荆条除刺”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明代邓士龙编撰的《国朝典故》之中,朱元璋草民出身,经过自己的奋斗推翻了元朝,又消灭了同时期各大割据势力,登上了皇位,朱元璋兢兢业业治国,但总有心事令他不安,就是这些追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们令他恐惧,他害怕这些功臣们将来会取代他的位置,所以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就屡屡找借口对功臣们大开杀戒,对于朱元璋的做法,太子朱标是不认可的,而且经常反对,有一天朱元璋又要大开杀戒,太子朱标就劝他要施行仁道,朱元璋随手就扔了一根荆条让朱标握住,而朱标怕扎手不敢握,朱元璋就亲自把荆条上的刺一个个去掉,再次扔给朱标并对他说“我把荆条上的刺都给你弄干净了,你还不感谢我吗?”言外之意,就是铲除功臣是为了朱标将来皇位坐的踏实。

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是最用心的,在朱标六岁的时候,朱元璋就为他聘请当时的大儒宋濂,宋濂和朱标的感情非常亲近,也就是因为宋濂,导致了朱标最后的郁郁而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老师宋濂因自己的孙子宋慎牵连其中而被捕,并在处死的名单之中,朱标为老师求情,朱元璋不听,朱标就跪地不起,泣不成声,最后以投河自尽的方式才救了自己老师一命,朱元璋没法,最后改判流放,也就是因为这次的事件,令朱标有了心结,自此忧郁就伴随着他了。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朱标和朱元璋再次发生争执,被朱元璋痛骂,随后就抑郁而终。

朱标死于壮年,此人生前颇有威望,他不光在大臣们心中是仁君,在自己兄弟们心中也是一个好大哥,他经常在父亲面前为兄弟们求情,连燕王朱棣都对他心服口服,倘若他不死,朱棣也不会起兵篡位,不过历史往往喜欢和世人开玩笑,事与愿违之事总是在发生。



鸿涵先生


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

  在所有的儿子里,朱元璋无疑是最喜欢朱标的。公元1355年,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率军在集庆打仗呢,听到长子朱标出世的消息,老朱兴奋地在当地的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字虽不多,却可以想见朱元璋当时的喜悦。

  公元1392年5月,朱标病逝,朱元璋痛哭不已,让儿子祔葬孝陵东,给这个儿子谥号“懿文”。咱们都知道,谥号这东西,现代人不觉得有什么用,可是古人就认这个。朱标得此美好谥号,可见在朱元璋心里,他的地位无人能及。后来他把朱允炆扶上台,有极大可能是因为对朱标的喜欢,转移到了这个孙子身上,毕竟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随便提一个出来,完全可以当皇帝,但是他一直坚持让朱允炆上。

(剧照图)

  朱元璋对朱标不遗余力的培养,朱标太子地位的稳固等等,咱们不多说了,咱们就试着猜测一番,朱元璋为什么那么喜欢朱标?

  个人觉得,与朱元璋的身世性格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本人兄弟虽然多,可是因为过于贫穷,朱元璋的父母兄长过早地去世,他被迫长年流浪,形同孤儿,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于血缘亲情的珍视,远超常人。所以,哪怕就是兄长朱兴隆的儿孙再胡闹,他也是仁至义尽,实在无奈之后才处理。朱标是他的嫡长子,出生时朱元璋已经27岁了,在那会儿,可不年轻了,有些人都当爷爷了,因此,他当时的喜悦可想而知。而且咱们古人很重视嫡长子,因为有了嫡长子,就意味着他后继有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朱标的出生,使得朱元璋对朱家祖先有了交代,所以这个儿子,他相当喜欢,重视。

  其次呢,明朝的建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明创建之初,朱元璋除了那些老伙计,能带上阵的,能帮上忙的,只有这个稍微大一点的长子,都说上阵父子兵,十几年下来,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相依为命,这份感情,是任何其他儿子所不能代替的。大明天下稳定下来,当初的性命相托,会随着时间沉淀,在老父亲的心里,会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珍贵。这一点,想必朱标的其他兄弟也多少知道一些,所以,朱标在,他们谁都不敢乱动。

  当然了,感情再深,也得朱标够优秀,否则也是瞎。朱标虽然不像朱元璋,但是特别像马皇后,他生性聪明,忠厚稳重,对师长也特别尊敬,对兄弟们,也都相当看重,大有长兄的风范,处理政务,也十分老道,很有章法,这样的儿子,为什么不喜欢?

抛砖引玉了,叶之秋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哈。


叶之秋


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毫不手软,将功臣的妻儿连带着诛杀,象胡惟庸案、蓝玉案不知道牵连了多少人,只不过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对于血缘亲情的珍视超乎常人,让自己的后代在帝国中的待遇超级好,也有了百万子孙吃垮大明的说法。



重视亲情的朱元璋喜欢朱标是有原因的。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出生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有记载朱标是李淑妃所生,纯属于朱棣改历史改的太离谱,因为李淑妃父亲李杰至正十六年才投奔朱元璋,这时李杰才二十六岁,就算李杰十六岁结婚生子,李淑妃顶多才十岁,所以说朱标是李淑妃所生是不可能的。

朱标的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可以说朱标得到朱元璋的喜欢,首先是因为马皇后,第二个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很深,两个人是真正的患难与共,在朱元璋还是郭子兴部将的时候,表现很不错的朱元璋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就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有一次心胸狭窄的郭子兴听信馋言,将朱元璋关了起来,被关了禁闭的朱元璋又冷又饿,而郭子兴也不准别人送饭,心怀丈夫的马氏怕朱元璋饿坏了,就偷偷烙了几个烧饼,刚烙好也顾不得冷却一下,就放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当朱元璋看着马氏从怀里拿出烧饼,发现马氏皮肤都被烧饼烫焦了,不禁感动的滴下泪来。

马氏在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的年代,亲手为将士缝衣作鞋,抚慰将士的眷属,为朱元璋稳定后方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马皇后为人明事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算是成为皇后之后,依然保持节俭朴实的作风,以身作则,平时仍然是过着粗茶淡饭、缝补旧衣的生活,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在马皇后过世后,朱元璋非常伤心,再也没立过皇后。



大多数的中国人对自己的长子和幼子特别疼爱,这是因为长子让人有一种初为人父的幸福感,而作为嫡长子就更加会被重视,这代表后继有人,家族也就可以传承下去,对列祖列宗有了交待,所以朱标出生的时候,正在攻打集庆(今南京)的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欣喜异常,跑到当地的一座山上,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朱标能够一直受到朱元璋喜欢和重视,也靠自己后天的有所作为。

朱标能得到朱元璋的喜欢,首要的条件是前面两个,在后来被朱元璋重视则是他的处事还有仁慈宽厚的性格,朱标的性格和马皇后很像,朱元璋很早就将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让他拜儒学大师为师,平时也经常教导朱标要好好的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

而朱标也是尽心受教,没有半点纨绔子弟的恶习,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处理国家大事也很不错,而且朱标也很看重兄弟感情,在弟弟犯错后,朱标都会为他们求情,反观老二老三的作为,犯的事不少,也起到了衬托朱标的作用。

朱标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也懂得怎么保护自己,在马皇后死后,朱标特意在怀里放了一幅马皇后背朱元璋的图像,那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对战时,朱元璋被对方所伤,马皇后背着朱元璋逃跑的事,朱标因为生性宅心仁厚,与朱元璋的政见不合,有时候去劝说朱元璋,性格暴躁的朱元璋会追打朱标,朱标就故意把图像遗落在地,朱元璋看到图像想念起马皇后,也就不再追打朱标了。


综合来说,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标,其原因就是朱标是嫡长子,是朱元璋最爱的马皇后所生,从小懂事听话,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做事得体,宅心仁厚,朱标身上有马皇后的影子,而其他兄弟综合比较不如朱标,朱元璋自己太狠,反而会喜欢宅心仁厚的孩子,加上朱元璋儿子太多,除开朱标外,朱元璋其他儿子基本上是见不上几面,这些种种自然让朱元璋特别喜欢朱标了!


历史红尘


朱标为嫡长子,身份高贵。

朱标的性格很讨喜,他不像自己的老爹朱元璋那般暴躁,忠厚爱人,谦逊有道,对大臣和老师们十分恭敬。他做太子那会儿,见老爹杀人太狠,便向他提议“宽通平易之政”,一个是暴躁的君王,一个是谦和的太子,朱标在大臣们心中的好感度可想而知。

老三朱㭎被人告发有谋反的意图,朱元璋得知后很生气,要将其处死,朱标哭着替自己的弟弟求情,朱元璋被朱标感动,才作罢。


嫡长子朱标又特别优秀,所以他根本就不用为了国本而发愁。但是,就是这位太过优秀的嫡长子,引发的却是难以预料的皇位之争。朱标闪闪发亮的光环,掩盖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光芒,这其中,就有朱棣。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



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相比起他的大哥朱标,朱棣无论是出生时间还是出生地点都糟透了。朱标出生时,朱元璋刚好打了胜仗,自然会认为朱标的出生是老天的赏赐,再加上这是他第一个儿子,欣喜之情难以名状。

而自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就下令“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要知道,让太子主持处理政事会对皇帝权力构成相当威胁,所以历代皇帝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型的开国之君,只有对太子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


独秀文苑


朱元璋为什么喜欢朱标?谁不喜欢自己儿子呢?更何况这个儿子,还是跟自己最爱的女人生下的长子。



01朱标的母亲是马皇后,他本人又是所有孩子里的老大。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可以说没有马皇后,压根就不可能有朱元璋。因为马皇后是起义军领袖郭子兴的养女,而朱元璋当时只是起义军里的一个小喽啰。

能够攀附上马皇后,是这朱元璋一辈子最大的福气。有了马皇后的帮助,朱元璋逐渐走上了起义军的高层,这才有机会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从而争霸天下。

而且这一路走来,马皇后对朱元璋算是不离不弃,据说当年朱元璋下了大牢,为了给朱元璋送个烧饼,马皇后愣是把自己的胸口给烫伤了,可见夫妻两人之间的感情是何等深厚。

马皇后并不像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那么霸道,她不管朱元璋纳妾的事情。因为马皇后知道,朱元璋就算纳再多的妾,心里第一位的还是她。如果她阻止朱元璋纳妾,反倒是成了坏人,到时候反而成不了最重要的那个人。

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聪明的马皇后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始终都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把其他女人能够甩很远很远。有了这一层关系,马皇后跟朱元璋的感情那就是没的说的了。

朱标作为马皇后的长子,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其地位和身份自然是与众不同的。他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面,年龄最大的一个,又是皇后所生,自然是更加受到重视。

朱标也是一直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孩子,经历了很多战争时期的事情,是朱元璋着重培养的对象。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把他打造成一代明君,继承他的家业。

02朱标贤能有名,而且能够震慑臣子。

朱标是非常贤能的一位皇子,他身上有朱元璋所不具备的仁慈和通达。所谓以德服人,朱元璋没有做到,但是朱标却做到了。

这是朱元璋欣喜若狂的地方。打天下需要朱元璋这种雷厉风行的人去做,而治理天下,却需要朱标这种细水长流的人去做才行。

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朱元璋这岁数越大,越觉得朱标是一代明君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朱元璋常常将国家交给朱标来管理,自己则出去散散心。这么一来既锻炼了朱标的能力,又能够让自己轻松一点。

结果朱标不负众望,完美地完成了朱元璋的所有任务。朱元璋心里就更加高兴了,有这样的儿子接替自己,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此外朱标贤名在外,朝中的臣子全都比较服气。臣子们服气朱元璋,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比较凶狠,臣子们服气朱标,却是因为朱标以德服人。

朱标做事情绝对不会跟你动粗,该冷静的时候,他是相当冷静。不过该动手的时候他也绝对不含糊。在对待臣子方面,朱标要比朱元璋仁慈太多了,所以朱标获得了朝中绝大多数臣子们的赞扬和褒奖。

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原来朱标这么有能力。所以他更加信任朱标,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教育朱标身上,至于其他孩子,反正也不用继承皇位,随便教育一下就好了。



03所有兄弟都服气朱标,朱标能够很好地处理兄弟关系。

李世民为了登基杀掉自己的两位兄弟,赵光义为了登基,疑似谋害了赵匡胤。历史上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手足相残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朱元璋生了二十几个儿子,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未来会为了皇位而手足相残。幸运的是,朱标在众兄弟当中的为王晓相当高。

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以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谕之曰: “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今宜鉴之。”立子标为世子。---《明史·卷一·本纪第一》

这就可以保证一点,只要朱标活着,那么其他兄弟就不可能去觊觎皇位。朱元璋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因为他认为这样一来,他的儿子们绝对不会像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儿子们那样斗争了。

此外,朱元璋对此也做了很多努力。他为了能够让这些儿子们打消做皇帝的想法,对朱标倾注了所有的希望和爱。

这样一来谁都会明白一点,只要朱标还活着,这帮兄弟就别想继承皇位。朱标活着,能够镇得住所有兄弟,这是朱标受到宠爱的重要原因。

朱标本人也非常爱护弟弟,朱元璋要责罚弟弟的时候,朱标常常站出来为弟弟们说情,所以朱标在弟弟们心目中,是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大哥。

既能够得到父亲的宠爱,又能够震慑住众多弟弟,朱标当然就是朱元璋心目中最完美的继承人了。

04朱标得到了朱元璋长期多方面的培养,倾注心血太多。

都说朱标的命比较好,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其实朱标的童年生活还是比较辛苦的。我们可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培养朱标的。

公元1355年,朱标出生。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才不过28岁,称吴王后的朱元璋立刻将朱标立为世子,开始以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朱标。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朱元璋本人没有读什么书,但是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就为朱标请来了著名的儒学大师宋濂,朱元璋希望朱标能够成为饱学之士。

不过朱元璋可不希望朱标仅仅成为一名秀才,他还要朱标学会领兵打仗的技巧,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常常将朱标带在身边。

这么一来朱标小时候的压力我们就能够看得到了。当时朱元璋其实压根就没有把握一统天下,所以朱标跟着朱元璋的军队,也算是四处漂泊。

朱元璋后来的孩子们都没有经历这一段,所以朱标对此记忆犹新。年幼的朱标,承受了很多这个年纪不应该承受的痛苦,所以朱标也比任何一个孩子更加成熟。

朱元璋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没有错的,毕竟他对自己的未来都生死未卜,继承人必须要尽快坚强起来。

不过这种经历也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使得朱标这个人思虑比较多,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知道朱标后来是忧郁成疾而死,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就忧郁了呢?我认为这跟他过早懂事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孩子懂事早对大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对孩子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我认为反而适得其反。如果你的家里没有皇位需要让孩子继承的话,那就别让孩子这么辛苦了,毕竟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过童年,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在朱标身上所倾注的精力实在是太深厚了。到了后期,朱元璋几乎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他觉得除了朱标以外,谁也不配称为接班人。所以后来朱标死了以后,他宁可选择朱允炆,也不选择其他孩子。



\t总结:朱元璋为什么宁可选朱允炆,也不让其他儿子继承皇位呢?

朱允炆是朱标的长子,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所以朱标死了以后,朱元璋别开生面地选择了朱允炆作为自己的皇太孙。

这是对朱标故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这么多年来倾注心血的一种弥补。他认为朱标是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那么朱标教育下的儿子一定也错不了。

至于他的其他孩子,朱元璋并没有做出过多考虑。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不管选择这些儿子里的哪一个,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儿子争权夺利。

因为这些儿子当中,有能力的排名不靠前,排名靠前的,没什么能力。朱元璋一直倡导长幼有序的观念,难道他要把皇位传给没什么出息的老二老三吗?

当然不行,朱元璋希望大明朝长治久安下去,那就不能这么不负责任。所以他思考了很长时间,可能头发都给熬白了,目的就是为了化解儿子们的争斗,又能够选出一位贤德明君。

思考再三,朱元璋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从排序上来看,朱允炆继位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地方。毕竟朱允炆是朱标的长子,如果朱标活着继位了,也会选择朱允炆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选择孙子继位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其他儿子都别想了。朱元璋希望所有儿子都能够获得荣华富贵,不希望他们打打杀杀,这才是朱元璋真正的目的。

以朱允炆的观点来看,朱元璋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希望所有儿子都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为此甚至可以不惜牺牲大明江山的完整性。

朱元璋允许各地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上收税募兵,俨然让各路诸侯王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这件事对大明王朝是有非常可怕的影响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朱棣调整了诸侯王们的权限问题,不用两三代下去,大明朝就会陷入一片混战之中,极有可能出现西汉的七国之乱或者西晋的八王之乱。

所以说朱元璋不是不爱其他儿子,他只是更改朱标。他对其他儿子也个个都爱,可是世上哪有双全法呢?哪里能够不负如来不负卿呢?保住儿子们的荣华富贵,那势必就会伤害到孙子的权威。

《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


江湖小晓生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朱元璋向大仲马一样,生下了那么多的儿子和公主,为什么会单宠朱标一人又或者说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标?朱元璋算是古今中外第一布衣皇帝,连刘邦都在他之下,毕竟朱元璋连亭长都没做过,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长大了饥荒要饭、当和尚,实在是没活路了,朱元璋才去造的反。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朱哥(朱元璋)生了二十个儿子为何单单就喜欢朱标?

首先,朱标是嫡长子也就是大脚马皇后生下来的孩子,马皇后和朱元璋是患难与共的夫妻,马皇后和朱元璋后来立的妃子不一样,他们的感情很深,马皇后在朱元璋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一直跟随朱元璋,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朱元璋也一直深爱着他,再加上马皇后肚子很争气,给他生下一个儿子,所以对于朱标的爱更是在这基础上加上了一个量级。


(朱元璋和马皇后 影视剧中)

朱标从出生开始就继承了母亲的性格 心地善良、不向其他子嗣一样明争暗斗,对兄弟之间痛下黑手。所以,朱标很宅心仁厚,如果朱标上台后,肯定会以仁政治天下。这也导致朱标有时候性格比较懦弱,优柔寡断。不过,在总体上不受影响。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和朱标)

朱元璋认为自己太狠了,杀这杀那的,而朱标并没有向朱元璋那么做,所以朱元璋感到很欣慰,况且朱标作为太子,如果嗜杀,天下岂能坐稳?再加上,朱元璋认为儿子的优秀标准就是老百姓的那一套,心地善良、宅心仁厚。而朱标都能体现的到,其他子嗣都不如他。所以朱元璋对他宠爱有加。
(朱元璋 影视剧中)


鹏正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喜欢不是一星半点。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幼年时期家贫,穷到什么程度呢,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父亲、哥哥、母亲先后病死,与其说是病死,不如说是饿死,家里甚至连块地安葬都没有,还是和地主家里借了一块地才安葬下去。
为了生活,朱元璋后来又出家当和尚,都穷到这种程度了,自然没有人愿意嫁给朱元璋,也不会有提亲说媒的前往他家。
朱元璋是受到汤和的信才前往红巾军中的,此时已经25岁,换一般人家,早已娶妻生子,没准孩子都已经六七岁了,但对朱元璋来说,能活下去才是根本,这一年是公元1358年。
也因为在军中表现不错,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我们无法得知两人成婚是多久,反正到2年后,朱元璋长子朱标出生,其生母是马皇后。
朱元璋高兴,高兴到什么程度,当时他正率军攻打集庆,也就是后来的南京,一听说自己有儿子了,高兴的立马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一个从来都没有奢望自己能娶媳妇的人,不但有了妻子,还有了自己孩子,这个孩子激励了朱元璋从此以后走上奋进的道路,况且还是马皇后所生长子,将来最有可能继承他的人。
朱元璋这一生娶妻不少,光是后宫为他生下子嗣的妃子,就有20多个。但始终对患难中妻子马氏十分宠溺。尤其是对他所生的孩子。
朱标病逝,对朱元璋本身而言影响巨大,加上马皇后的去世,史书记载朱元璋痛哭不止,后来不顾反对,执意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早年并不喜欢朱允炆,而且朱允炆并非是朱标正妻常氏所出,但因为朱标妻子早逝,朱允炆母亲被扶正,所以他才成为嫡长孙,算起来也是因为朱标的原因,朱元璋才执意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而并非是其出色的缘故。
朱元璋喜欢朱标,是因为是马皇后嫡长子,虽然史书上有马皇后生有五子,根据历史考证,有人认为朱元璋儿子秦王、晋王并非是马皇后所出,而是李淑妃所生,而朱棣更是冒认为马氏所生。而第五子也是因为朱棣缘故才被认为是马皇后所出,更不可信。
有可能就是,马皇后实际上只为朱元璋生下一子二女。
洪武元年,朱标被立为太子以后,基本上都是当成准接班人培养的,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培养,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
基本上当时朝廷中枢重臣,都是太子府的人,而且朱元璋也有意让朱标和朝臣亲近,并任命他为建国,治国理政,甚至让他代表自己出巡,如果朱标活着,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是太子党的人,那么朱棣自然不可能造反成功。

漫步史书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朱元璋喜欢朱标,是因为脾气秉性相同,这里的脾气秉性指的是朱标和朱元璋一样的狠辣,我们很容易被史书所迷惑,更容易被某些野史带节奏。事实上朱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仁慈,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他是一个能手,与此同时在处置一些大案要案的时候,朱标又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帝王风范。

事件回顾

我们所了解的朱标非常的仁慈,无非是在一些具体事例和具体论证上,比如皇帝要杀朱标的老师宋濂,朱标为了保护自家老师的性命,竟然跪在地上,甚至把头皮都磕破了,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愿意放宋濂一条生路,但是不允许他在北京继续待着。

除了这些具体的事例之外,似乎与朱标相关仁慈的言论更多地出现在了大家口耳相传中,而不是史记资料中,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忽视,那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四大案件,在朱标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展开并且发展的愈演愈烈。

这个和朱标有什么关系吗?

有的,朱元璋在当皇帝没几年的时候,就曾经告诉过大臣们,如果普天之下有一些很难办的事情,不知道该怎样做的事情,必须要先给自己的儿子朱标说,然后再由朱标来上报我,如果朱标能够提供合理的建议,那就采用朱标的办法。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洪武年间的四大案理论上来说是属于明朝的大案、要案,如果走程序的话,这些案件也必然会传到朱标的耳朵中,那么朱标究竟有没有提到过反对意见呢?

我们把与明朝相关的野史记录以及各种电视剧统统放到一边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很少有朱标为了大臣挺身而出的记录,在更多的时候往往神马皇后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

没错,这就是事实

好了,前面的一段话已经讲完,至于具体总结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朱标在涉及到具体人的同时,很有可能会向自己的父亲祈求他们能够获得宽恕和原谅,可是在大事大非面前,朱标和朱元璋基本上属于齐步走的状态。

当然除此之外,朱元璋最喜欢朱标,还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朱标非常的听话懂事,而且是马皇后的儿子,马皇后的儿子与朱标受到朱元璋的喜爱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有关系,而且非常的有关系,因为朱元璋喜欢马皇后,而且超级喜欢马皇后。

第二点: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当你第一次拥有某个物件的时候,你会格外的珍惜:比如第1次买手机,第1次买电脑,第1次吃汉堡,第1次玩蹦极,哪怕这个第1次是如此的不堪,捡了一个破手机,整了一个破电脑,可依然非常的喜爱。

等你慢慢的手机多了,电脑多了,你反而不会再过多的去关心它们了。没错,朱标就是那第1个手机也是那第1个电脑,朱元璋非常在意自己的第1个作品,哪怕在有些时候出现与自己完全相悖的情况,可朱元璋依然很疼爱朱标。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第一,传统的理法观念

要知道,朱标先生是老朱同志的大儿子,而我们中国历史重来都是嫡长子制度的,就是说,只要你是嫡长子那么你就应该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一件事情!

古人讲究的是立长不立幼,立长不立贤!

要知道即使是以圣君为标准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他最早是立的李承乾为太子的,是因为最后李承乾太混账,要谋反,才废的他,不然就没有唐高宗李志什么事了!

朱元璋也不能免俗,自然首先考虑的就是大儿子朱标。

第二,大儿子是个守成的料

经过多年战争,强大的朱元璋同志他已经彻底打趴下了身边一切敌人!他把蒙古打残,把可能威胁到皇位的多有人都让他消失了,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治理天下,

而不用乱用武力,四处征伐,导致生灵涂炭!

这一切恰巧,身为长子的朱标就符合,朱标稳重,仁厚,是个唐高宗一样的皇帝,

适合接下来的大明王朝施政方针。

第三,朱标会善待兄弟们,兄弟们也服大哥朱标。

要知道身为大哥的朱标,是很有政治觉悟与手段的,

他是可以压制住底下的兄弟们的,

长期以来朱元璋的教导,加上与生俱来嫡长子优势,更加上那谦谦君子般的态度,

自然很容易赢得别人喜欢!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会聚集一帮人!

有了势力的朱标更不会对兄弟们下手,

他的仁义,稳重,成熟,都代表着他的性格,而性格温良的他,是在兄弟没有犯下错误时,根本就不可能下手的,

而朱元璋最喜欢朱标的也就是这一点仁义,

仁义无双啊!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明朝接下来发展策略,和帝国渴望的都是朱标这一类人物,所以老朱同志的偏爱是理所当然的!


历史小公子


【寻欢评断】历史不容假设,但朱标的确是个理想的接班人!



如果朱标能多活二三十年,明朝历史会大不一样!朱棣会安心做个戍边的王爷,成就一番军功;朱允炆会做个安静的皇太子,待羽翼丰满时再即位,或许也是一代仁君;郑和不会下西洋,追寻圣迹的想法只能埋在心底……

朱元璋对朱标的喜欢是众所周知的,之所以会立朱允炆会皇太孙,除了宗法制的考虑,对朱标的喜欢也是重要的原因。那么,朱标为什么这么讨人喜欢呢?



朱标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符合朝臣们对明君的要求。

朱元璋在和大臣们接触时,一定会感受到大臣们对朱标的肯定,而且朱标宽厚仁义,对兄弟们爱护有加,一个人说你好你不一定好,要是人人都说你好你就一定好。

朱标是马皇后所生,乃是最符合继位资格的嫡子。


在朱标出生之前,朱元璋命运坎坷。元末的灾荒和瘟疫横行中,朱元璋几乎失去了一切亲人。不但自己做了乞丐,最后还当了和尚。在末世中当孤儿,那种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心境,不了解的人,很难理解。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不过一搏而已,生死贱命一条。

朱标对待诸兄弟爱护友爱,是一位受兄弟们敬重、和谐家族的好兄长,在诸兄弟之中人气威望都很高。

秦王朱爽、周王朱楠、晋王朱網等诸王,都曾多次犯错,触怒了老爹朱元璋,多亏兄长朱标从中各种调解,才让兄弟们免于罪罚。特别是晋王朱網,在其封国骄纵、多行不法,朱元璋震怒,也是朱标挺身力挽得救。朱标当太子,兄弟们没话说,都心服。

朱标在继承上是处于正统的,继承皇位是合情合理的。而朱标温和的性格是很讨朱元璋的喜欢的也符合他的政治要求。

朱标(公元1355年10月10日—公元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也是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

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抑郁而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弘光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